曾经的那个少年阳光爽朗,笑容可掬,犹如一抹阳光温暖着他人;眼前这个“少年”,虽饱经风霜,却依然笑面世事,精神抖擞,他,就是高中部童国兵老师,一位“风”一样的男子。
风一样的男子
吴英杰(高中历史组青年教师):认识童主任的都知道,每年运动会上风驰电掣的百米冲刺,每天上下楼梯课间跑操动辄上万的步数,遇到学生状况即刻反馈实时解决的速度,都完美地诠释着“风一样的男子”的形象,以至于我作为一个不到30岁的小伙子,每次和童主任一起走路,总是累得够呛;以至于年轻班主任一接到他的电话都会下意识反射“学生是不是又出问题了?” 以至于让人忘记了这个70年出生的人已经在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奋战了29个春秋。
田甜(高中历史组青年教师):晨光微曦的冬日清早,凉风掠过他温和的脸庞,惊讶于他轻快的脚步已在6:55之前将楼层丈量;正午时分滴答走动的石英钟每每将指针拨向12:30,总会期待着那个清瘦的身影出现在教室的门旁;夜色笼罩的教室楼道,从18:00至22:00,细数着他每晚四次巡查一次不落。
吴英杰:作为年级主任他要求严格,管理精细。从缺席名单的原因上报到常规管理的善意提醒,从教室的环境布置到考试质量的盯人战术,从学生活动的策划组织到宣传展板的标题设计,事无巨细,亲历亲为。这位严谨务实的年级主任,常常以自己的勤勉督促着身边人不断自省与奋进。
田甜:2024年高考再创新记录,高考荣获“八项大奖”,背后是一千多个日夜的劳神苦思,三年如一日的披星戴月与默默坚守。每次摸底考试或者模拟考试,从上百页的“内部资料”中找到有价值的数据,汇总成本校的成绩分析。表面看来这只是一份数据,但每个数据都镌刻着夜深人静时那紧锁的眉头与疲惫的身影。目标锁定,成绩跟踪,个性辅导,结果反馈,这使高三团队的每个老师方向鲜明、目标明确,合作精诚。他就是这样用勤勉的脚步丈量着每一个班级的宽阔,用专业的引领激发着每一位老师的潜能,将整个团队拧成了一股绳,将高三年级聚成一团火。
毕业生:很幸运高中能遇到童老师这样耐心、认真的老师。从一开始的茫然到最后的坦然,都离不开童老师一遍遍的讲解。课间的答疑、晚自习的讨论都成为高中闪亮的回忆。感谢童老师的一路陪伴。
光芒万丈的燃灯者
田甜: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令学生心悦诚服。作为历史老师,常常只能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备课,有时会备到夜里十二点。作为备课组长的我,每次上交备课笔记的时候,都无比惊叹他在繁忙事务中对教学效率的坚守。
吴英杰:去年入冬以后,看到班主任匆匆忙忙吃不上早饭,童主任自掏腰包为我们准备爱心早餐。他总是默默关心着老师们的身心健康,总会悄悄地给老师们准备各种“福利”,送鲜花、分蛋糕、发红包……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他享受着为老师们服务所带来的快乐。
田甜:有段时间童主任消瘦得厉害,胃一直不舒服。医生要求他尽快做肠胃镜检查。他考虑到临近高考事情多,为了避免繁琐的预约和排队,希望能少跑几趟医院,主动向医生提出普通胃镜肠镜同时做。医生直呼“你简直开玩笑,两个同时做身体怎么吃得消”,直接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当天他做完肠镜立即回到学校,同事也都惊讶地问:“你怎么不休息就来学校了?”他只是笑着说下午还有课要上,还有作业没改。
吴英杰:有一次他女儿打来电话,坐在旁边的我听到了电话那头女儿小心翼翼的请求与又一次被拒绝后爆发的委屈,“爸爸,从小到大,你接送过我几次?!根本就指望不上你!”他拿着被挂断的电话,皱着眉头,抓了抓头,叹了口气,把脸埋在双掌里。我深深感受到这个父亲因工作忙碌无暇照顾女儿而产生的愧疚与心疼。寒来暑往,作为老师,他把耐心和爱心留给了学生,留给自己孩子的常常是无奈、烦躁甚至无情。其实,他又何尝不想做个对女儿百依百顺的父亲?
编者按:习近平同志说“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童主任的温暖犹如一个印记,烙印在每一位跟随他一起战斗过的老师心里。他高擎着教育的明灯,把闪亮的光照进每一个人的心房,点燃他人对生活的热情与希望。
温润如玉的教育人
田甜:童主任每天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二十年来一成不变,虽然囿于学校这个象牙塔内,他的生活或许有些单调,但这却没有锁住他的眼界,更没有困住他那炽热的爱心。朋友圈里的水滴筹,捐款人里他的名字总是赫然在列;网络上的各种求助,他从未想着去揣测与求证,总是第一时间想着怎么去救助。特别是对于关心下一代成长的问题,他更是积极地如同“风一般的男子”。前不久,云南香格里拉市三坝乡白水台小学收到了近三百本书,捐助人正是童国兵。而这些事情,如果不是我们追着问,他压根儿不提。
吴英杰:“上善若水,大爱无疆。”童主任凭借高尚的师德和出色的业绩,曾多次获得“市教学先进个人”“区先进德育工作者”等荣誉。在荣誉面前,他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位普通的历史老师,做的都是最普通的事情,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然而,正是在他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在默默无闻中践行着弦歌不辍的师者之风;体会到了在循循善诱中诉说着润物无声的教育内涵,领略到了在披星戴月中闪耀着质朴无华的党员风采。
编者按:匆匆流逝的岁月,尽管偷去了年轻的容颜,黯淡了红润的脸庞,但是偷不去三十年教学生涯所散遍的桃李春风,也无法黯淡一份执着于教育的师者情怀。这也许就是童国兵老师留给我们作为教育人温润如玉的最美形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