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学,朴素而热烈地学习着@“名师计划”第三次集中研修
4月18日,学校“名师计划”培养项目的学员们,和共建学校南湖二中的领导老师,在江苏省第二师范学院参加了第三次集中研修。
回到大学,回到教室,老师们重新找到了读书时朴素而热烈的学习状态。一天的学习,聆听两位专家的讲座,与导师进行小组交流,老师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育写作的价值和方法,教学意识、研究意识更加敏锐。
王高教授作讲座
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王高教授,作了题为《挖掘教育教学的智慧——谈教育论文写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的专题讲座。
王教授从“为何、是何、应何、如何”四个方面展开,强调“新意是文章的灵魂”,要围绕论文选题、格式规范、结构呈现、论证逻辑、语言表达、观点提炼、特色创新等,力求创新性、可行性和实践性。王教授指出,论文绝不是一蹴而就写出来的,必定是日积月累“做”出来的,希望老师们平时注重阅读、积累,秉持做学问的初心,立足于真实的教学实践,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
陈士文院长作讲座
扬州市教师发展学院陈士文院长的讲座题为《教学意识的课堂实践及表达》。陈院长提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结构意识、思辨意识和创生意识,他将这三种意识分别比作骨骼、经脉和灵魂。只有骨骼不断生长、经脉贯通多向,灵魂才能自由无限,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不能称为优质的课堂教学。陈院长的讲座妙趣横生,充满张力。在笑声和掌声中,老师们更加形象地认识到:课堂教学要从“知识”走向“智慧”,为智慧的生长而教。
上午的两场讲座,分别由小学部邱明莉副主任、陈玲主任助理主持。沈海成老师、朱丹丹老师分享了聆听专家讲座后的收获。
感谢学校给了一个这么好的机会,让我又回到了阔别十年的母校。我曾在这里学习,今天回来,身份变了,不变的是渴求学习,渴求进步的心情,甚至今天的心情更为热烈和执着。我一定要以“积极学习者”的心态,将所思所学,落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学得更加愉快和充实。
—— 沈海成老师
陈院长启发我们思考:要有结构意识:教学顺序是什么?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