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体育精神,塑造积极品质
师: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体育部王亚军老师。 生: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刚毕业的初三5班的学生曹植,现就读于金陵中学南大班。今天再回母校,内心格外激动。谢谢母校能给我这个分享的平台。 师:曹植,曾是我体育课上的学生。我记得初中三年运动会,他获得400米、1000米的冠军,还代表学校去参加建邺区运动会。今天,我借这个机会,想问问曹植同学,你是怎么理解“体育精神”的?   生:谢谢王老师三年来给我的帮助。体育是一种精神,它赋予我们勇敢、果断和激情。体育不光是四肢的角逐,更让我们用智慧、用技能、用知识来征服困难,越过一个又一个前进中的障碍,让我们在运动中学会协作、在运动中学会拼搏、在运动中体验快乐。 大自然于人类而言,充满了未知和神秘。几千年来,为了发现大自然的美丽,我们去登山、潜水;为了探索人类自身的体能极限,我们跳高、赛跑;为了挑战人类大脑的思维,我们发明了下棋、开发“最强大脑”;这些都是体育。可以说,无处不体育,而正是通过体育的各种形式,让我们更了解自然、更尊重生命。 那么,什么是体育精神呢? 首先,公平公正是体育精神的第一要素。我跟大家分享一个球场故事。 2003年,香港贺岁杯足球赛中,伊朗和丹麦对阵,伊朗队球员误将球场外的野哨当做裁判的哨声,以为比赛暂停,便用手接球,结果被裁判吹罚点球。此时,丹麦球员“礼貌”地将球射偏,因为他认为刚才的判罚并不公正,丹麦球员此举既尊重了裁判、又尊重了公平公正的体育精神。比赛最终以丹麦0:1告负结束,但丹麦球员的这一举动赢得了对手和全世界球迷的尊敬。这,是体育精神。   师:在我看来,体育精神中凝聚了团结友爱、相互支持。大家一起来听一个田径赛场的故事。在2019年多哈田径世锦赛女子撑杆跳高比赛中,瑞典选手本特松在起跳时撑杆意外折断,裁判按照规则给了她一次重跳的机会。但本特松并没有准备备用杆,面对突发情况、此时已被淘汰的法国选手罗曼琳将自己的撑杆借给了本特松。靠着这根借来的撑杆,本特松成功越过4.8米,打破了瑞典的国家记录。“为相同的梦想而战,她们是对手,更是战友”。   生:体育精神更是一种参与和自我超越。拥有体育精神的人,在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学习工作压力的时候,能更好地进入状态,摆脱消极。 下周是我校第20届运动会,无论是否擅长,我们都可以积极成为运
2022/10/17
礼赞英雄报国壮志,谱写青春最美华章
【聂阳】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华夏大地,家国情浓,刚刚结束的国庆佳节,又一次在无数中华儿女的心中,奏响了爱国的铿锵旋律。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更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身之本。提起“爱国”,你可能听过“陈祥榕”这个名字,但你知道他的英勇事迹吗? 陈祥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陈祥榕,一个高中刚刚毕业的18岁青年,告别了家乡福建的暖阳,来到了严寒彻骨的高原,成为了一名戍边战士。喀喇昆仑高原,常年冰雪覆盖、高寒缺氧,是生命的禁区,许许多多和他一样的戍边战士,面对风与雪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无所畏惧。2020年6月,他国军队非法越线、率先挑衅,暴力攻击中方人员,蓄意制造了性质恶劣的边境冲突。在这场冲突中,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战友、奋死抵抗、直至壮烈牺牲!后来,人们在他的日记本上发现了这样八个字——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他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18岁,他的誓言,让无数人为之动容!他对国家的爱,是赤胆忠诚、以身许国的大爱,体现出中国军人的铮铮风骨。宁可高原埋忠骨,绝不丢失一寸土,江山不负英雄泪,且将利剑破长空! 忆往昔:爱国精神构筑民族脊梁 【江忆南】 陈祥榕的事迹,让我们心生敬佩。爱国,是一种坚定的信仰,更是一种精神的薪火相传。这种对国家深沉的大爱,传承了悠悠千年,映照着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这种爱,是屈原遭到不公待遇时,依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沦为奴隶的苏武,宁死不降,持节牧羊十九年,最终回归故土;是心系苍生的杜甫,慨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陆游临终前的嘱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更是近现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坚定信念:“为了让中国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实现少有所教,老有所依,我们愿意奋斗终身!” 看今朝:爱国情怀增添奋斗力量 【后居尚】 英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同样涌现出了各行各业的英雄。2019年,四川凉山突然爆发了森林火灾,无数消防队员克服山高坡陡、缺氧难行,与大火展开搏斗,却不幸遭遇林火爆燃,其中的27名消防员和4名当地扑火人员全部壮烈牺牲,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敦煌的女儿”樊锦诗,扎根大漠,一辈子潜心钻研考古。一场文化苦旅,让她从青春走到了白发,她,也是英雄。深入高原无人之地,踏入茫茫沙漠腹地,两下南极,7测珠
2022/10/10
庭院育人地,春风化雨时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高中部王建,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庭院育人地,春风化雨时》 开学将近一个月了,相信初一高一新生已慢慢感受到校园的大气与雅致,与学长们共同走在校园的林荫大道上,静下心来安心读书了。今天,在这隆重的时刻,我想再带着大家在语言上领略一下我们学校文化的无边风光。 为了方便解说,我用结构文章的方式把“金中河西的文化”分成四段:起于理解校训,承于办学理念,转于优良学风,合于培养目标。 第一段,起于理解校训。学校秉承金陵中学百年文化,以“诚真勤仁”为校训。“诚”为首。一所学校,不管是治学的人还是教学的人,或是求学的人,最要紧的是讲求“诚”,即“诚心向学”。“真”即崇真尚实。在办学、治学、求学过程中,要拥有“不偏见、不固执、不苟合、不盲从,而使真理永得照澈天地间”的科学态度。“勤”即勤动手、勤动脑,强调学与用一致,理论与实际并重,博学与力行合一。“仁”即爱心、服务与奉献。要把“治学与做人”相结合,在育人中尤重“仁爱”精神的教化和熏陶。简言之,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师生要以诚为本、唯真是求、勤勉执着、仁怀天下。 第二段,承于办学理念。我们学校办学理念是 “为一生奠基”。“一生” 不仅仅是一种时间长度,更重要的是一种生长状态。教育与当下生活密不可分,更要为未来人生做好准备。这里的“基”是“基础”,包括身体(生理与心理)与精神(知识和素养)的基础。而“奠基”既是主动合理的行为,也是师生、家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过程。 第三段,转于优良学风。我们学校的学风是善学、乐学。善学,善于学习,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清楚的了解;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乐学,乐于学习,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主学习,注重合作;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等。善学乐学是学校期望学生能自主发展,全面发展的思想凝练。这一点与国务院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中提到的自主发展不谋而合。 第四段,合于培养目标。近几年,学校努力重塑空间文化和学校成长生态,形成独特的办学思想体系与文化表达。在“诚真勤仁”的校训中提炼关键元素,确立以“健雅诚仁,未来胜任”为培养目标。其中“健”是学会健康生活、健全人格;“雅”是人文底蕴、审美情趣;“诚”是诚笃守信、唯真是求;“仁乃为人友善、沟通协作。四个维度的素养贯穿我们在金中河西的成长岁月
2022/09/26
《国防:国之大事,人人有责》
尊敬的各位校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非常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来到我们美丽的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与大家一起参加神圣而庄重的升旗仪式。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国防:国之大事,人人有责。我曾经赴非洲执行过维和任务,所以今天,刘老师想通过两个维和小故事,谈谈对国防的认识。 第一个小故事:战乱中的非洲儿童 时间:2016 年 5 月,地点:非洲某联合国难民营。 一个非洲小姑娘站在我的面前,估摸也就是七八岁的样子,她眼睛死死地盯着我的单反镜头。我递给她一块糖,本想逗她一笑,然后抓拍一张笑脸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她,但她面对糖果,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份的欣喜和好奇,依然紧紧的攥着拳头,死死地盯着我。无奈之下,我摁下快门,那充满抵触甚至有一丝憎恨的眼神,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我很奇怪,她为什么这样看着我? 后来,她妈妈告诉我,就在前一天,小姑娘的父亲被残忍的杀害,而她当时就在现场,目睹了全过程。杀害他父亲的凶手,是一群境外的武装分子,而他们穿的衣服,正是类似我身上的这种迷彩服。 同学们,你现在能明白她的眼神了吗? 是的,她不知道面前这个“迷彩服”,是否和杀父仇人是一伙;她不知道这个“迷彩服”手里黑乎乎的东西,到底是相机还是武器,她不知道“迷彩服”是否会对她构成伤害……而这个小姑娘的例子不是个案,在战乱的非洲大地上,比比皆是。 有同学可能要问,为什么没人保护他们呢?他们的军队呢?对于生活在和平环境的同学们来说,可能很难理解这样的事情,但是,有些国家确实只有“国”的虚名,却没有“防”的能力,只能依靠联合国维和部队等外部力量来稳定局势。你想,自己的主权维护不了,自己的老百姓都保护不了,又谈何国防呢! 同学们是幸运的,没有这样的经历,但是,在中国的近代史中,我们有着同样惨痛的教训。今天是 9 月 19 日,九十一年前的 9 月 18 日,日本悍然发动了军事侵略,强占了东北三省,拉开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序幕,3500 多万同胞,身陷水深火热之中。“918”成为我们的国耻日,也是中华民族的觉醒之日,它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强大的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有国而无防,会使国门被敲开,国土被侵占,主权被损害,财富被掠夺,人民被欺凌。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啊! 第二个小故事:你们来了,我们就安全了! 时间:2015 年 8 月,地点:联合国西非任务区战区司令部某办公室。
2022/09/19
筑梦成长 胜任未来——2022年秋季开学典礼
初秋向夏末轻轻告别,师生与校园美好邂逅。9月1日,安静许久的金中河西校园,再次洋溢蓬勃的朝气,中学部、小学部同时举行2022年秋季开学典礼。一起去现场看一看~ 升旗仪式 校长致辞 穆耕森校长作主题为《成长,生命的进阶》国旗下讲话。他说:“何谓成长?作为学生,成长除了指年龄增大之外,还应该包括学识的成长、思想的成长、心灵的成长。作为老师,成长是精神的生长、专业的提升、幸福的源泉。” 穆校长说:“穿越历史,眺望未来,我们正与这个伟大的时代共同成长”,他与同学们分享了关于“成长”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认识自己是成长的基础起点 第二句话,经受挫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第三句话,思维的跃升是成长的本质属性 穆校长表示,认识自己、经受挫折、跃升思维,是人生成长的“三重奏”,是生命的一次次进阶。 教师代表发言 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的高中部张旖旎老师说:“老师践行教书育人的使命,同学肩负成才报国的担当,师生相融,教学相长,互相成全,自然成长。” 《教学相长,师生相融》 高中部 张旖旎老师 学生朗诵 《以吾少年意气,描绘成长蓝图》 初中部 张禾、徐永鑫、陈若初、宋尚右 小学部开学典礼 新学期,新气象。9月1日上午,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全体师生欢聚小学部操场,举行“祖国妈妈,我爱您”——2022学年新学期开学典礼。 小学部校长发表开学致辞,表达了对全体学生的鼓励与殷切期望。 开学典礼上,小学部师生代表通过精彩的情景朗诵《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生动展现自己在暑期饱读经典、游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时光。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学校即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希望:老师感知温暖、自由表达、实现价值,学生健康生长、终身难忘、留下回忆,校园成为自然而然的生命成长共同体。
2022/09/01
征程星辉熠熠,未来佳期如许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国际部高二中英一班的黄可昱,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征程星辉熠熠,未来佳期如许》。 六月是一个欢笑与泪水交织的月份,更是一个收获与离别并存的季节。毕业,就像一个充满不舍的省略号,画在这段青葱岁月的末尾。六月初,我们用三个问题分别采访了国际部高三中美、中英和中加三个方向的九名毕业生,今天,他们也将以采访录音的方式特别出镜,现在就让我们和国际部毕业生代表们一起感受骊歌唱响,聆听他们临别时的情谊和眷恋。 第一个问题是:过去三年,你最想感谢的人是谁? 【播放录音】 第二个问题是:高中三年,你有哪些遗憾的事? 【播放录音】 第三个问题是:即将毕业,你想对母校说什么? 【播放录音】 【王大卫】 l 最想感谢的人是我暑假班的班主任杨莉莉,是她帮助我在高中生活里找到了定位和自信。 l 最遗憾的是没能与我的外教们多交流,没能充分利用学校的珍贵学习资源,损失了一些宝贵的学习机会。 l 毕业际,感谢母校让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蜕变成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祝母校越办越好!   【薛鸿庆】 l 过去三年最想感谢我的同学高维江,是他在每天课间带给我欢乐,在生活的点滴中教会我如何忍耐。 l 高中最遗憾的事莫过于没有把握住眼前的机会,在该努力的时候没有努力。 l 即将毕业,我希望母校可以越办越好,也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收到理想中的offer。   【张子玥】 l 最想感谢我的家人,他们为我营造了开放自由的家庭氛围,使我能够以最舒展的状态迎接人生的每一阶段成长。 l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不仅是高中三年,我的整个生命都不曾有过也不将会有令我遗憾的事,我会以最平稳的心态接受并感谢我所经历的一切。 l 我只有十八,河西却陪伴了我十二个春秋。人世间的所有相聚终有一天会别离,而过往的回忆却是永恒不变的。   【杜兴宇】 l 我最想感谢的人是孙英杰主任,她在我的学业生涯中给予了我很大的肯定和帮助。在学生会工作和申请上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l 这三年中谈不上有太大的遗憾,唯一觉得有些许不甘的,算是没有拿到梦校的offer吧。 l 在毕业之际,我想对母校说:谢
202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