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你最好的名片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礼仪,是你最好的名片。 可能有同学会问:为什么要学礼仪?学礼仪有什么用?人人都知道礼仪的重要性,可是又常常忽略,知而不行。 首先,礼仪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是我们每个人塑造自我形象的一种能力和艺术。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荀子云:礼者,人道之极也。所谓“礼仪”,分开来讲,礼者,礼也,即对待别人的礼节;仪者,式也,即尊重别人的仪式。从一定意义上讲,礼是做人之根本,仪是行世之方略。 其次,礼仪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它可以让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更加顺畅。生活中我们常发现,得体的仪表、优雅的举止、文明的谈吐往往会使你赢得他人的尊重,受到大家的欢迎,更好的融入集体和社会。 再次,懂礼、知仪是一所学校校风的体现,更是国家和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被尊为“礼仪之邦”,“曾子避席”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当曾子听到老师有知识向他传授,“避席”这个动作就是有礼仪的行为。 知书达理,以礼待人,应该是我们作为学生的基本素质,然而,有的同学不仅对基本的礼仪知识和礼仪规范知之甚少,而且行为上也常常存在礼仪失范现象:如不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不穿校服或浓妆艳抹;或不尊重师长,上课时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或言行粗鲁,与同学相处时语言及行为举止的不得体;或不讲诚信,不能履行自己的诺言。这些行为都破坏了学生应有的良好礼仪形象。 时代呼唤礼仪,我们需要礼仪。那么,身为中学生的我们,如何学习和践行礼仪呢?我们可以从每一天的校园生活点滴做起。有时候,礼仪距离我们只不过是几秒钟的时间,早晨上学前,对着镜子整理仪容仪表;校园里见到师长,主动停下,礼貌问好;食堂就餐需要排队时,不嬉戏打闹,耐心等待几秒。有时候,礼仪距离我们不过就只有几米的距离,看到教室或校园内有垃圾时随手拾起,多走几步,扔进垃圾桶;有时候,礼仪距离我们不过是几个分贝,在公共场合,我们不大声喧哗,多考虑他人的感受;注意与老师同学间对话时的音量;不在别人休息时发出噪声,影响他人。在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都渗透着文明对礼仪的呼唤。 生活就是一方沃土,你播下什么,你就收获什么。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亲爱的同学们,从今天起,播下礼仪的种子,收获尊重、友谊、信任和快乐。 未来,在人
2020/05/18
成长之路 感谢有你
是温暖的一缕阳光 和着整个四季每一天的降临 如春风般荡漾 让所有的情感从冬眠中醒来 是对生命的感悟 散发着生命的芬芳 感性 甜蜜 陶醉 令人无法怀疑 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系恋 即使风吹皱时间的苍穹 即使雨打湿青春的岁月 即使魂魄被波峰浪谷摔打 还有什么比这更可靠? 什么都不说 什么都知道 只有真实的爱在这里无私守候 ——这就是母爱!   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诠释,也赋予它太多的内涵。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波逆转。母爱就像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母爱又似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它伴随儿女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绵不绝。于是,在儿女的笑声泪影中便融入了母爱的缠绵。 但丁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它铿锵有力,声声给予力量;它温柔细腻,句句温暖心田。而那样每天都可以听到母亲呼唤的人,我想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很喜欢却又不忍去欣赏的一首诗《妈妈的唠叨》,很伤感却特别发人深省。妈妈的唠叨是最纯洁的母爱,没有一丝污染不求半点回报;妈妈的唠叨是最宝贵的教导,没有一句虚假不唱什么高调。每天伴随着日出日落,生活在妈妈唠叨中的你,是否已能体会其中的甜蜜与幸福?曾经无忧无虑的她会因为当上母亲之后,变得患得患失,多愁善感。这一切都源于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只有母亲才会那样无微不至地爱护你。在你成长的道路上,如果出现偏离,只有母亲才会一次又一次苦口婆心地劝说你。虽然你不计其数地跟母亲争吵,但母亲从来不会介怀,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爱着你! 无论年幼或年长,无论近在咫尺或远在天涯,我们一直都栖息在母亲的心里,有母亲的地方就有家,好想告诉她: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愿时光对你温柔以待!愿我不辜负你的期待,成长为你心中最好的模样! 母亲对孩子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而孩子对母亲的爱更是专一的,纯粹的。有一首特别暖心的小诗《挑妈妈》: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 我答我在天上挑妈妈 看见你了 觉得你特别好 想做你的儿子 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 没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作为母亲,读完这首诗,感觉心里有一根最柔软的弦被拨动了。他可能会在妈妈面前哭闹撒娇,可能老记不住妈妈的教导,但我想这些都不是他与生俱来
2020/05/11
生命有爱 心中有光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国际部高一6班的杜兴宇。 漫长的寒假过后,春天已至,万物苏醒,生机勃勃,我们终于回到亲切可爱的校园,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过着平凡又不普通的日子。我们用两个月的时间扼住了新冠病毒的喉咙,国内形势慢慢扭转,真心为祖国感到骄傲,也深深的感动于那些在前方冲锋陷阵,守护和平与安全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们。 我们不会忘记2020年1月18日傍晚,终南山院士临危受命,从广东会议现场紧急赶赴武汉。他在餐车上休息的照片感动了全国。 我们不会忘记除夕夜全家团圆之时,上海和广东向武汉派出了全国第一支医疗援助队伍,揭开了全国医护人员奔赴武汉投入抗疫战的序幕。 我们不会忘记,在最艰难的2月,在部分国家撤侨的飞机匆忙离开的时候,装载大量救援物资的飞机,满载着海外华人的爱心,那些雪中送炭的口罩、手套和防护服,正从海外逆行飞来。 从寒冬,到春天,面对疫情,我们看到了很多义无反顾的“逆行者“多少人用生命守护生命,英烈们为家国舍生忘死,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作为中学生,这次疫情,也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命大课。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看到了无数人的努力,理解了责任与担当的意义,看到了人生百态,也体会到人性终极的美好,看到科技和大数据的力量,也体会到了决策的关键。这,是书本无法教给我们的,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 在这场”生命大课“中,我们学会去理解生活习惯与生命质量的关系,早睡早起,坚持运动,保持强健的体魄,是我们应当培养的生活习惯。戴口罩、勤洗手、少聚会依旧是我们应该坚守的原则。 在这场“生命大课“中,我们学着去形成从个体到团队、国家的系统思维。在这场疫情防控战役里,通过电视、微信、微博等媒体大数据,我们眼见民生疾苦,我们体味人情冷暖,我们骄傲祖国强盛,我们悲叹人类的渺小与伟大。 在这场“生命大课“中,有些人被称为最美丽的逆行者,他们是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他们是忙于建设医院的建筑工人,他们是给武汉输送救援物资的企业和物流业者,他们是平凡且伟大的社区工作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何为担当与责任。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更清晰的勾勒出未来生涯道路的走向,我们更深刻的意识到将来要做一个怎样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如今要做的,便是积累知识,积蓄能量。 若干年后,再回首2020年的春节,我们已经走向社会,接过父母师长的接力棒,当初身
2020/04/27
分享阅读,共品书香——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举行了“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系列活动,校园里弥漫的浓郁书香,成为这个最美人间四月天里,最沁人心脾的芬芳。 中午12:30活动正式开始,倪庆荣副校长致辞,他表示营造书香校园是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学期学校将启动"六个一百"建设工程,即100部中外名著、100部中外名片、100首中外名曲、100幅中外名画、100个中外名人故事、100个科学小实验。希望通过活动的开展充实全校师生的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丰富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书是良师。所以要多读书,读好书。用书籍开启智慧,让智慧点亮人生,接下来学生代表们分别给大家推荐了一本好书,并由滕翔老师指导大家如何去鉴读好书。 为了让那些曾经给予我们力量的书籍重新燃起火焰,播种知识,引领新一批少年展开知识的翅膀,今年我们组织了“你的旧书,TA的新世界”爱心捐赠活动,给宿迁市相城区王官集镇中心小学4-6年级的小朋友们捐赠图书。从4月17日起,至今共收到同学们的爱心图书415本,并在活动现场由校团委副书记凌子彤同学向南京邮局转交此次所有赠书。 与此同时,为了感谢我校全体同学的爱心,南京市邮局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阅读分享的平台,特给我校捐赠《青年文摘》。并由倪庆荣副校长代表学校接受邮局赠书。 活动最后,由雨花邮局副总经理徐峰先生致辞,他表示此次公益活动,不仅是一份爱的传递,更是一种思想的交流,同学们的这一份心意将会伴随着书香一同传递到对方的手中,为渴望阅读的孩子共“建”新世界。每一所邮政局所的大门永远为同学们打开,欢迎同学们去了解传统书信及集邮文化知识,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 阅读书籍便是与经典为伴,与名人交流,与高尚对话。打开书本,便能感受到智慧的沉淀与升华,那么,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让我们的学校,满园书香。 校学生会主席周珈羽同学主持活动 倪庆荣副校长致辞 学生代表们推荐好书 滕翔老师指导大家如何去鉴读好书 校团委副书记凌子彤同学向南京邮局转交赠书 倪庆荣副校长代表学校接受邮局赠书 邮局副总经理徐峰先生致辞 学生活动现场阅览书籍
2020/04/23
崇尚读书,长成优秀金中学子的模样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冰川的神秘在于它包含了许多未知的梦想,大海的浩瀚因为它永不拒绝溪流的向往,灿烂辉煌的花朵离不开宽厚滋润的大地,也离不开慈爱无声的雨露阳光,是人间凡尘一颗,就活出自己的分量,是海中浪花一朵,就开出最美的坚强,发自内心的的高贵,一定弥漫着馥郁的书香! 同学们,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设立世界读书日的目的,就是希望我们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享受阅读的乐趣。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提高生命的质量。林肯刻苦读书,穷鞋匠的儿子成了美国总统;苏秦刺股读书,实现了最高的人生理想;毛泽东手不释卷,成就了一代伟人,千秋功业。据说黄冈中学的教室里都摆放着两双鞋。一双是皮鞋,一双是草鞋。其中寓意,不言自明。 读书的意义自不必多说,可是,书海浩瀚,如何选择呢?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要读自己喜欢的书,也要读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书。 在这个时代,我们接触到了太多的 “按兴趣推送”。简单地说,你对某一领域的事情感兴趣,相关的内容就会高频地找到你。你越在单一领域停留,相关的内容就越多,周而复始。长此以往,就算你的阅读总量很庞大,你的认知边界也会很狭窄,就会相对耗掉你很多宝贵的时间成本。其实,阅读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而不应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生活中有些难以沟通的所谓文化人,大体上都源于视野的狭窄。 学生时代,我们应该用有限的宝贵时间多涉猎一些门类,经典必须要读,快餐文化也要知道,它会让我们多习得一个思考方式,也会缩小不同群体间的认知鸿沟。《红楼梦》当然必读,《读者》里也有精品;《时间简史》奥妙无穷,《斗破苍穹》也是妙趣横生。我上高中时偶然得到一本《射雕英雄传》,在昏黄的烛光下,我一口气连夜读完,早晨发现鼻孔周围都是黑黑的烟垢。这次经历,既圆了我的武侠梦,也让我粗略了解了武侠小说的概貌,此后基本不再读武侠。欧美文学要读《巴黎圣母院》《红与黑》等,你会真切感受到真正的大江大河,泥沙俱下。俄国文学要读托尔斯泰,那恢弘的叙事结构和悲天悯人的普渡情怀会让你叹为观止,终生受益!当然值得读的太多太多,因为时间有限,更专业的研究可在大学以后完成。 当然,“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社会这部“无字大书”也是必读的。 怎么样才是“会读书”呢?这里和大家分享一种“四步读书法”。 第一步是“走进
2020/04/20
理想最高 青春无悔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少年读书时。如果我现在问你:你的理想是什么?初中的同学大概要告诉我,我想考入一所好的高中;而高中和国际部的同学可能会说,我想要进入梦想中的大学。是的,作为学生,考试似乎是我们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可是很多同学却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作为个人理想。 但其实在我看来,这不算是理想,而仅仅是一个又一个的短期目标。人贵有志,但志当存高远。如果我们的目光仅仅局限于考试本身,而未曾想过考试究竟意味着这什么,那么我们将很容易陷入这样那样的困境。有的同学会对考试产生巨大的恐惧感,有的同学也会因一次考试失利而一蹶不振。 但是我们应当明白,理想是一生的目标与信念,是你以一腔热血孕育的春华秋实。那么,就像革命先辈要在黑暗动荡的年代里燃起希望的火光,像医务工作者要从病毒的魔爪中挽救千万生灵那样,当谈及理想时,我们不妨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寻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成为真正的理想者。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考试于理想无益。相反,它极有可能成为我们在通往理想之途上披荆斩棘的一柄利剑。考试的意义在于我们敢于选择它,并且敢于完成它。一场考试不会固定我们一生的轨迹,但如何准备与应对每次考试却能反映我们是否拥有强大的意志力与过人的执行力,从而也决定着我们能否实现人生理想。 应考意味着接受挑战,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学会相信自己,能够学会坚定不移,能够学会用心投入,能够学会抓住当下,能够学会持之以恒,而非在声色犬马中虚度年华,空有一身疲倦。那它必然成为帮助我们完成理想的一笔宝贵经验财富,而不是浑浑噩噩,不知所以的青春困局。 信念与坚持,投入与执行都是帮助我们到达理想彼岸的航船。其中有两点,我个人认为非常重要,在此与各位同学分享。一则是朱光潜先生的人生信条——“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其核心思想就是抓住当下,敢于担当。昨天以今天为归宿,明天以今天为渊源,我们要抓住的就是现在,能把握的也只有今天。人生短短数十载,青春又占几夕?劝君惜取少年时,与其于黄昏之时悔恨一生庸碌,不如此刻放手一搏,为崇高的理想与真挚的热爱有所肩负,有所努力。 二则,常有同学怀疑担心“我努力了针对就能成功吗”。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想法,那我要将余世存的这句话送给你——“年轻人,你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
202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