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国殇历史,筑牢民族丰碑
陈颢云: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23年12月13日,是第10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天,我们聚集肃穆,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中不幸遇难的30万同胞,铭记那段灾难深重的历史,并将这份共同记忆,化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 今日之中国,早已远离战争的残酷和侵略者的暴行。但世界仍有很多地方的人民饱受战争的虐杀,俄乌战争、加沙屠杀等,无不用事实告诉我们,无论人类发展多么先进和文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要落后,必定没有和平幸福,战争从来没有远离弱小者。 同学们,今日我们之幸福,是一代又一代人用生命和鲜血奋斗建造的。我们当牢记历史的屈辱,发奋图强,励精图治,筑中华之强国梦。我们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既要做“追梦人”,又要做“圆梦人”。 下面,请初二同学带来朗诵:《国殇勿忘,筑梦中华》。 Part 2 朗诵《国殇勿忘,筑梦中华》 巍巍金陵,钟山花雨。一二一三,警报破空,凄厉巨响,如歌如泣。 岁月奔腾,时光不腐。历史不眠,古城尸堰。滔滔大江,血涌悲鸣。 86年前,国土沦丧。86年前,古都南京,文明罹难。 86年后,侵略者的枪声淹没在历史尘埃里,但中华门城墙上的弹孔依然清晰可见,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同胞的不幸,激起我们愤怒的斗志,点燃自立自强的火炬。 10年公祭,带给我们沉思,更让我们向前辈致敬:他们宁愿舍弃生命,也要挺起中华的脊梁。他们宁愿抛洒热血,也要铸就不屈的灵魂。 10年公祭,不忘历史,以史为鉴,方能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 10年公祭,我们传承一个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是时代赋予金中河西学子的使命与担当! 山河犹在,国泰民安,矢志奋斗,使命必达! 山河犹在,国泰民安,矢志奋斗,使命必达!   二零二三,国家公祭; 河西师生,盛德明理。 白花致哀,庄严肃穆; 丹忱抒写,和平诗章。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大德曰生,和气致祥。 和平发展,时代主题。 民族复兴,世代梦想。 国之殇,莫敢忘!
2023/12/11
消防安全,刻不容缓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我来自建邺区庐山路消防中队。 很高兴来到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为大家组织开展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这次消防演练,使同学们学习和掌握逃生自救知识,熟悉逃生疏散路线,增强安全自救意识;积累集体疏散、消防救助、应急组织等实战经验;同时,利用这次演练的机会,也是在全体同学们之间开展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来展示同学们的纪律观念和团结合作意识,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校园消防安全工作关乎到每名同学的切身利益,当校园发生火灾时,我们如何的能正确的,安全的去逃生。我们每名同学要牢记以下几点: 1、当教学楼发生火灾时,要迅速逃生,不要收拾书包等物品以免耽误逃生时间,不要慌乱拥挤,要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地疏散。 当火灾发生初期火势不大的情况下,要按照疏散指示标志沿着疏散通道往楼下跑。当火势较大身处着火层或着火楼层以下时,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疏散通道低姿态靠右冲出浓烟往楼下撤离。当火势较大身处着火楼层以上楼层且疏散通道被烟火封堵时,如果有通向屋顶的通道可以跑到屋顶等待救援,并应晃动鲜艳的衣物或手电呼救,让救援人员知道你的准确位置以便营救。 当火势较大楼道内充满了浓烟且撤离屋顶较远或无法通向屋顶时,可以躲到燃烧物少受烟火威胁较小有新鲜空气的房间或教室,将房间或教室朝向烟火一面的所有门窗关闭,用湿布堵塞空洞缝隙,并收集一切水源向门窗浇水冷却等待救援。 2、礼堂报告厅发生火灾时,因可燃物较多例如座椅、幕布、各种舞台设备等。内部空间高跨度大,人员高度集中,一旦发生火灾,火势极易迅速蔓延,剧烈燃烧,并会产生大量有毒烟雾,应采取以下方法逃生:1).避免大声呼喊防止烟雾吸入口鼻而中毒。2).保持头脑清醒,仔细分辨安全出口方向,互相帮助有序撤离。3).听从工作人员指挥,采取低姿行走或匍匐前进,避免惊慌拥挤导致踩踏或通道堵塞而造成更大人员伤亡。 3、当学生宿舍发生火灾时,因宿舍内通道少且狭窄,楼内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疏散困难,所以掌握逃生自救知识十分必要。学生宿舍发生火灾,首要要立足自救,如果火势较小可以用灭火器进行灭火,也可以用浇湿的毛毯棉被覆盖窒息灭火,将火灾消灭在火灾初期。如果火势较大自行扑救困难或者不能扑灭,应迅速跑出着火房间并关闭房门,截断烟雾的扩散和阻止火灾蔓延。并呼喊或者通知其他房间的同学迅速的疏散到安全区域。 最后,我
2023/12/04
高扬科技创新旗帜 勇担民族复兴重任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我是届毕业生李煦成,现就读于南京大学; 我是高三(8)班的裘依诺; 我是高三(1)班吴偲同学的爸爸吴国平; 我是高三年级的英语教师吴敏。   李煦成: 从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到南京大学的科学殿堂,我在追寻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 “为一生奠基”的理念,让我从踏入河西的那一天便深深地懂得:修身治学的要义,不仅在于知识的累积,更在于探索精神的培养;“诚真勤仁”的校训,则让我在进入高校后依然受益:科学前沿的探索、学术空间的拓展,无不依赖于河西为我打造的综合素质的坚实底蕴。 感恩母校,是你,让我在更高一级的平台上看到了更加广阔的科学的星空;感恩母校,是你,让我拥有了一颗在这片星空中自由翱翔的心!   裘依诺: 有这样优秀的学长,我们深感骄傲与自豪。 在这里,我不禁想起了20年来从金中河西走出去的许多优秀学长们: 如侯锐泽、唐彬峪、陈子翀、金天、阎昶澍等同学近年来陆续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大少年班等录取。还有我的学弟史家丞和咸浩哲同学,双双在2023年第40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分别保送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他们曾经也和我们一样,在这片以培养科学兴趣、提升科学素养、造就科学精神为目标的天地里,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科学知识的营养。 “创意、创造、创新、畅想、想象”,金中河西科创中心通过各种科学实践活动,将科学与梦想的因子注入我们心灵深处。学校被授予江苏省首批STEM教育实践基地、江苏省科普基地、科学与人文物型课程基地、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学校等称号。   吴偲爸爸: 非常荣幸,我的孩子吴偲能够有幸和大家一起,在金中河西这片土地上追逐自己的梦想。 金中河西在课程体系上兼顾学校的标准化教育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陆续开发了无人机编程、人工智能等多门校本课程,让学生走进不同情境,开展学习、探究和实践。 孩子自进入金中河西高中学习以来,在完成正常课业任务、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还积极投入社团活动,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钻研他一直喜爱的人工智能领域,在世界机器人大赛、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选择金中河西让我们切实地感受到:科技创新,梦想成真;人才培养,未来可期。   吴 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立则民族立,
2023/11/27
在书本中涵养,在实践中砥砺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在生活中,处处有学习的影子。今天,初一信息班的五位同学将通过"知行合一,生活即教育"的主题演讲,跟大家分享他们在实践中得到的成长和体会。   我是初一信息班的徐之童,开学以来感触最深的是学校给我们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我们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学习致用,用以促学,学习相长,知行合一。暑假里同学们收到了语文学科制作旅行手帐的任务。制作手帐的过程中,我在云南各个景点游览,询问导游当地风俗,查阅有关云南境内的少数民族的资料,通过这些方式学习到了课外知识,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这项活动中,我们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完美地结合,在拥抱自然的同时感受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 在"仿制文物实践活动"中,我结合历史课中有关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的知识,同时参观收集了各类资料,利用废纸盒、卡纸、一次性筷子、吹塑纸、小木棍、枯芦苇等材料,绘制设计图纸后精心制作了一个干栏式建筑模型。动手仿制的过程中,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河姆渡人的生活习惯、劳动特点以及干栏式建筑的特点和作用,也收获了学习的兴趣。一次次校园实践活动中,我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培养了对学习的兴趣,更懂得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这种学习与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方式,使我的个人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我是初一信息班的周昱成,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家庭劳动职责中的体会。在中学,我们不再是以前那个天真顽皮的孩童,而是逐渐成长为成熟稳重的小大人"。因此,承担家庭劳动职责是十分必要的。在周末,我接过爸爸妈妈手中的拖把,主动帮他们干家务,打扫房屋的同时让父母得到一定的休息。那一来一去的拖移,见证了我的成长。除此之外,我还系上外公外婆腰间的围裙,经过一系列繁琐的工序后,为亲人做出了早饭,饱含了对他们浓浓的爱。端上桌的那一刻,我的眼里是骄傲,是自豪;亲人的眼里是感动,是欣慰。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在家庭劳动中,我们不仅能够得到锻炼,得到成长,体味到家人的艰辛,还能学会管理时间,提高生活能力和家庭责任感。劳动是光荣的。当我们看到家人们的幸福后便会充分体验到劳动的充实和快乐。我将会继续劳动下去,为家人分担压力。我知道这是一段富有挑战性的旅程,但纵然脸上有汗水,但汗水下的,定是那抹灿烂的、明媚的笑容。   我是初一信息班的张梓涵。今天我想分享班级管理的体
2023/11/20
燃强国梦想 做有为少年
(史家丞)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燃强国梦想,做有为少年! 家国情怀如同一条丝带,将每个人的成长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苏洵在《管仲论》中说“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下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俄乌战争、巴以冲突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有尊严;只有国力昌盛,岁月才会静好。 何其所幸,生于华夏,恰逢盛世,见证百年!我们肩负时代新使命,应燃强国梦想,争做有为少年!在我心中,勇于探索、创新突破是我的担当! 回首往昔,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发展各方面都受制于落后的科学技术,一代代科技筑梦者砥砺前行,传承担当。“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二十八年隐姓埋名,在恶劣环境中造出了中国人自己的氢弹。从“东方红1号”到“嫦娥1号”,从“风云气象卫星”到“北斗导航卫星”,孙家栋的一生就像是一部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史。谢军长期从事卫星导航技术,他带领团队实现了我国天基时空基准从无到有的跨越,让卫星部件及核心元器件百分之百国产,确保自主可控。 很荣幸我的爸爸史志伟也是一位勇于担当的科技工作者。作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飞行器系统设计”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成员,他是飞机设计国家级教学团队的核心骨干,在飞行器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与控制和无人飞行系统的研究等领域一直探索前行。   (史家丞爸爸) 尊敬的穆校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也很荣幸和同学们交流。 建国之初,抗美援朝烽火炽烈,我国航空工业刚刚起步,南航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经过七十个春秋的奋斗和发展,南航为中国培养了众多杰出的航空科技人才,参与完成了多项飞行器的设计与研制。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民用客机的总师,毕业于南航的吴光辉院士,带领团队突破了多项国外限制对华出口的技术难题,走出了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机研制之路。南航校友黄领才总师,带领设计团队攻坚克难,完成了目前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鲲龙AG600的设计,该飞机与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运输机运20和大型客机C919一道,并称国产大飞机“三剑客”。毕业于南航直升机专业的吴希明总师,带领设计团队完成了具有第三代隐形特点的武装直升机——武直-10的设
2023/11/06
德智体美劳,融合育心魂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上周刚刚落下帷幕的建校二十周年大型系列庆典活动,完美地践行了学校“五育并举,融合发展”的育人理念。今天,初三(5)班和(6)班的五位同学,将通过 “德智体美劳,融合育心魂” 的主题演讲,跟大家分享他们日常参与学校“五育”融合教育活动的体会。   施悦程: 我是初三(5)班的施悦程,学校、学部和年级部组织的班会课是学校开展德育的主要阵地,我还记得《雅言、雅行、雅趣》的主题班会,在“雅言是一种涵养,雅行是一种教养,雅趣是一种素养”的熏陶中,“言语行为雅、心灵气质雅”成为我们河西学子拥有的姿态。 在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走出校园,在社区、书店、地铁站、博物馆等多个公共区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将学校“三雅少年”的风采充分展现出来,受到市民的广泛好评。 近日,在初三年级《备战中考 师徒结对》的班会课上,师徒亲笔书写拜师帖,承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美好的德行在师徒间传递。我们互帮互助,携手追光之途,共创明年六月辉煌。   张语堂: 我是初三(6)班的张语堂。我想谈谈学校智育对我们的有益影响。 初中部有丰富的融合课程,无论初一的习惯养成课程,初二的能力培养课程,和初三的素养培育课程,还是作为选修课程出现的50余种发展性特长课程,都环环相扣,紧紧相连,无不在追求学生心灵的成长,和能力的培养。时至今日,我和同学仍然记得,初一参加选修课时的紧张和喜悦。 金中河西的老师们在不断探索和追求高效课堂的构建,努力栽培师生共悦的课堂生态树,构建起了培养核心素养的课堂、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师生彼此成就的课堂。这种有生命力的高效课堂,也让我从初一时的中等生成长为了初三的优秀学生。   邱逸彤: 我是初三(5)班的邱逸彤,作为一名体育爱好者,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学校体育运动的体会。两周前学校成功举办了第21届秋季运动会,开幕式以体育美学的方式呈现出我们金陵中学的辉煌历史。比赛时,同学们在个人项目中展现出认真对待、超越自我的体育态度,在集体项目中表现出团结一致、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这些都完美诠释了“金陵文脉育英才,激扬青春向未来”的内涵。 运动会和日常各种体育活动,搭建了学生们竞技的舞台,唤起金中河西搏动的心脏,点亮了少年激扬的梦想,见证了学校卓越的发展,践行了“健雅序活”的育人目标。作为河西学子,我们
2023/10/30
廿载芳华正青春,同心筑梦向未来
曹婷老师 戴经安冉老师 李辰轶同学 【李辰轶】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国际部高一3班李辰轶。今天非常荣幸,能和我的班主任老师曹婷、学姐戴经安冉一起进行国旗下讲话。 十月欢歌,桂子飘香;期望满怀,共启华章。今年,我们的学校迎来了建校二十周年华诞,本周五,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建校二十周年教育成果汇报晚会也将隆重举行。作为一名河西学子,我的内心无比激动,因为母校对我的培养与呵护,贯穿了我从小学到高中的求学历程。还记得2018年的深秋,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我,见证了学校建校15周年的盛大生日会。“少年河西,十五有志”,铿锵的话语激励了我不断在学业上更进一步。小学六年时光,老师总是鼓励我全面发展,我也在兴趣的促使下参加了中文写作大赛和英语演讲比赛,还曾在外研社杯小学生英语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斩获佳绩,得到了和全国各地优秀学子切磋的宝贵机会。 中考之前,我就萌生了来母校国际部读书的想法。这里有热情负责、和蔼可亲、经验丰富的老师,还有各种关注素养提升的实践活动。今年初秋,我终于如愿来到了这里,并且在开学后参加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社团、体育选修、主持团精选、合唱团排练、单词通关等等,课上课下的和谐互动开拓了我的眼界,让我开始真正意义上提升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 戴经安冉学姐,据我所知,您当年在国际部读书时的班主任也是曹婷老师,您也陪母校度过了不止一次校庆生日,可以请您谈一谈难忘的校庆记忆吗? 【戴经安冉】 感谢辰轶学弟的提问!大家好!我是国际部2014届毕业生戴经安冉,也是当年班主任曹婷老师带过的第一届毕业生,现在是我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的一名英语老师。提起和校庆有关的回忆,那些鲜活的片段如蝴蝶般翩翩飞起,仿佛在翻阅一本珍藏许久的青春纪念册。 母校2008年的5岁生日,那年我刚上初一,音画诗《我为你歌唱》、古筝齐奏《战台风》,永远镌刻在了我的记忆深处。师生同台的默契、教育思想的碰撞,将人心凝聚成无穷的力量。2013年的10岁生日,那年的我正值高三,我们在诗歌朗诵作品中体味温情的流动,在广场音乐会中感受音符的从容。那些美好的回忆,让我对母校的热爱与日俱增。 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会在大学毕业之后,选择回到母校金中河西当老师。我总会笑着回答:当然是因为这里是我的家呀!母校环境优雅大气、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理念同样深入我心,更不
202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