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 叹

故 叹 国际部高一(6)班 张馨尹 当人的身影随时间的磨砺渐渐消失后,留下的只是听者落泪的故事。到最后,还有几人能记得? “身为男儿,就有保家卫国的责任,怎能让外敌之骑踏在国土之上!手中缨枪所指,皆为心之所向!儿郎们,敢随我杀敌守我疆土吗!” “誓死追随将军!” 洪亮的口号在天地之间回荡,每位将士眼神坚毅,将手中长枪高举头顶。千里丹心化作磅礴之力擂响了战鼓。黄沙朔漠,血红的旗帜随风鼓动,百万铁骑如黑云一般压过关口。领头的将军身着银甲,披风扬在身后,头盔之下是血污也遮盖不了的英气昂扬。 营地内,大量重伤士兵被抬着送去医治,大家的脸上蒙着阴云。萧将军自从被抬回来后,又回到帅帐,召集其余将领紧急议事,丝毫不顾肩上那支箭矢。一身玄袍的医师黑着脸擦洗萧容背后的血渍,敷上药膏。 “这些蛮人不光是有奇力,似乎还勾结了南疆蛊师在背后放冷箭。那只七毒兽硕大无比,其腹部的大口暴露,居然不能伤到半毫。刀剑无眼却也比折磨人的蛊毒来得轻松!”萧容剑眉紧锁,想到有的士兵脸色酱紫,腹部不停鼓动的情景就莫名焦躁,愤愤拍了一下桌子,“这是最后一役,胜利之后就能回家了。”乐惟手一顿,扶住萧容的肩膀,清冷道:“别动。” 萧容闻到一股淡淡的药香,心情平复了一些,他偏过头问:“乐惟,你见多识广,可有法子?”乐惟眼睛微眯,垂下眸子摇摇头:“恕乐某无能为力。”帐内将领心急如焚,面面相觑。看着乐惟淡漠的神情,萧容沉默了一会儿:“你们下去整顿一下,立刻援助现在还在战斗的人。我还有点话要和乐军医说。” 帐内一阵静默,乐惟起身配药,有种不属于战场的悠远宁静。萧容将盔甲一件一件穿戴好:“你其实是有办法的吧。” 乐惟偏过头:“大哥你倒是学会看人表情了。不错,是有一个法子能降伏那妖兽。”他捧着黄油纸走下木梯,“还记得我赠与你的那个淬毒的箭吗?” 厮杀的沙场,四处是刀光剑影、血肉模糊,地上横着无数尸体,鲜血汩汩流出染红了地面。战事吃紧,纵使有数把剑贯穿身体,士兵依然坚挺地护着怀中的帅旗。萧容护着怀中的乐惟一路斩杀到最前方:“看到了吗!就是前面那只妖兽!”他勒马,一枪挑飞跟前的敌兵,指着不远处一只庞大到竟有一层楼高的紫色蟾蜍。蟾蜍腹部有个溃烂的大口在冒着诡异的气体。 青丝未束的乐惟全身洁净,与伤痕累累的萧容形成反差,如同日月相鉴。乐惟大
2015/11/11

阅读里的感动

阅读里的感动 初二(3)班 陈雅洁 翻开《哑舍》第一卷,再度与千年前那执着倔强的你相见——究竟倔强到什么地步,你哪怕失去一切也不低头,又究竟对爱情执着到什么地步,你愿意去编织一个连自己都不肯相信的梦? 恐怕你那如骄阳般灼人的脾气不曾变过,若不然,在那个人说了什么后,你二话不说给了他一巴掌,却在他离开后失声痛哭。 ——坚强背后是柔弱。 你用自己的双手执起刻刀在桐木偶人身上刻下对你而言是梦境的名字,明明是醒悟着的,却要装出什么都不知道,因为你对那个人的执着,时刻告诉你这一切是梦,你还是要等待那个人,为此,你甚至可以骗过巫蛊偶。 ——迷茫背后是看透。 从那个时候开始,你所谓的任性霸道化为虚无,你只是怔怔地坐在庭院中,沏好两杯茶,等待他回来。 哦,你只是一个,为爱情而痴的女子。 你若不那么坚强,是否会幸福一些? 前世,你抛下所有骄傲,坐于长门宫冰冷的石阶上,絮絮念着:“妾人窃而自悲兮,究年岁不敢忘。”却始终不肯在那人面前低头认错,只是捧着那一沓千金求来的诗赋,在长门宫中,在厌胜的陪伴下香消玉殒。 每当看到这里,无论是多少次,我都会不知不觉地落下泪。 这样是不是很矫情呢?为了一本小说而哭泣,然而因为有你的存在,这一切都值得。 上一世,你没有挽回他的心,这一世,依旧如此,但你宁愿死,也要护住他。 请你告诉我,是什么让你,昔日的金枝玉叶放下自尊,放下骄傲去守候他? 是你的倔强,亦是执着。 《哑舍》中有着前世姻缘的少男少女,裴颖与穆希是极少数结局成谜的主角,但《巫蛊偶》却是整套书中唯一让我震撼、感动、哭泣的篇章。 为什么要哭泣呢?自然源自于那一场由梦境制造而成的旷世绝恋,主角是因执着倔强而酿成悲剧的裴颖。 ——亦是千年前浴火重生的凤凰。
2015/11/04

时代的进步是否是读书的退步

时代的进步是否是读书的退步 高二(7)班 丁昱元 上周末,学校组织参观了方孝孺墓,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 “留美女博士被遣返”事件。甚至有人质疑,读书是否无用?事实真相是:不是读书无用,是读书还不够。 读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随着科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国,但中国人对于读书的渴望却呈现负增长。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 据调查显示,中国人人均每年读书0.7本,少得可怜。现在,科技飞速发展,电脑、手机更新飞快,人们不再满足于精读莎士比亚、雨果、泰戈尔……这些世界文豪的作品,只享受快读,节约时间,紧跟城市生活节奏。此外,网络世界的进步,使电脑、手机、电视剧成功吸引着学生们的眼球,被这些毫无营养的“快餐方便面”式的休闲方式浪费掉宝贵的时光,不再愿意花时间去精读著作、陶冶情操和补充精神食粮;学校老师们布置的阅读任务毫无意处都是草草完成、应付了事! 中华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别的国家无可比拟和羡慕窥探的瑰宝,可是我们自己,作为祖国末来的希望,却视之如草芥,不好好地传承和发扬,真令人可悲可叹! 中国古代多少文人志士,发愤刻苦读书。南京的方孝孺,被称为“天下第一读书种子”。他小时候一天要读一寸多厚的书,发愤刻苦学习,人呼“小韩愈”,连前辈的胡翰、苏伯衡衣自认不如。 摘录几位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关于读书益处的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医者不医愚。——鲁迅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冰心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唯一的轨迹,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内外兼修,是做人之根本。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气度。如果,你不想错过人生的大好年华;如果,你不想做个“老大徒伤悲”的人;朋友,请读书吧,我们一起努力! 中国文化的瑰宝,需要在我们的手里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时代的进步,更需要读书的进步!
2015/10/27

天下第一读书种子

天下第一读书种子 高二(3)班 沈文瑄 绵绵秋雨过后,空气像刚洗过一般清新,纯朗。鲜活的空气伴着甜甜的果香萦绕在四周,如同跳跃的精灵跃动在你的每一寸皮肤上。我坐上大巴车前往雨花台参观“天下第一读书种子”方孝孺之墓。窗外虽然冰冷刺骨,但却挡不住我第一次参加学社活动的兴奋之情。车上暖气开的很足,窗玻璃上起了雾气,外面的世界变得模糊起来。车子一摇一晃地,好像把我们带往了明朝那个动荡的年代。 方孝孺,被人称为“天下第一读书种子”。这“孺子可教”的孺指的就是他。也就是说,方孝孺的学生和孩子亦可以教育。可见对方孝孺是多么的尊重!明朝时,朱棣篡夺皇位,并要求前朝皇帝的忠心大臣,也就是方孝孺来写即位诏书,希望由此来取得民心。方孝孺去投笔于地,誓死不写诏书。朱棣说:“方孝孺,信不信我诛你九族?”方孝孺宁死不屈,毅然说:‘你就是诛我十族又怎样?”朱棣勃然大怒,遂下令诛方孝孺十族,前后共杀了八百五十余人。而这第十诛,就是和方孝孺毫无血缘关系的学生。而方孝孺的愚忠,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诛十诛的人。 伴着领队老师的讲解,我们漫步进入了雨花风景区。幕末秋风,景区人烟稀少,更加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昨夜的一场秋雨,打落了无数的黄叶。树叶湿漉漉,娇滴滴地躺在马路上,踩上去发出清脆的“沙沙”声,似走在一条黄金大道上。青石板上长满了青苔,淋过雨,显得更加的湿滑,同学们相互搀扶着边欣赏周围动人的秋景,边感受浓浓的历史气息。 越过一片五彩的落叶地,来到一座木亭。穿过木亭,就会看到一排蜿蜒向下的水泥台阶,台阶周围遍布着石碑。有的碑文刻字似甲骨文一般令人费解,却也给人带来神秘感。顺着台阶往下走,看到一座巨大的“龟仙寿”墓碑,原来这就是方孝孺的墓地所在了。四周悄然无声,只有金黄的银杏叶落了一地,银杏叶上雨滴点点,似在述说那不堪回首的过去。 我停停走走,既为了秋景陶醉,也为方孝孺的愚忠感到惋惜。若是他学会一时的忍让,学会暂时的“低头”,也不至于连累了八百多无辜的生命!毕竟能屈能伸真英雄啊! 如今秋风萧瑟,想那天下第一读书的种子埋在泥土中,只待来年的破土而出吧!
2015/10/21

我和艺术的一次亲密接触

我和艺术的一次亲密接触 初二(15)班 栀 蜜 写作感言: 有一天,当我在紫金山顶忽遇下雨,躲在亭中遥望远处绿海,便记录下这段我看到的文字:远处,雨生动了山林的颜色。那墨绿、翠绿融化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绿得透明,又绿得模糊,伴着微微的山风,摇动着这绿色的海,使绿色更添了几分生机。 作文便是这样,记录下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记录下所闻所见的每一个细节;记录下自己的感悟。 也许,一般600字作文不足以表达我所想表达的全部,那么,用简洁们文字迅速进入主题或用精练的笔墨迅速结尾,例如:清晨夕暮,一湾湖水,烟雾弥漫,水乡诗意。江南的山山水水紧密相连,山有水而刚,水近山则媚。这样写是不是觉得次要部分也很精彩呢? 下雨时,我在窗户里观察着,你看是不是这样:看窗外雨雾朦胧,好像一首首清脆的歌,风绕过树梢,卷起残叶,天空灰蒙蒙一片,房屋上笼罩着一层烟雾。是的,作文本应来自生活,来自自己的细心观察,然后再写下来,仿佛就是一张张水墨丹青。 我喜欢阅读散文,喜欢用散文的形式来作文。爸爸妈妈看了我的作文说我是“浪漫的人”,哈哈!我只是喜欢随意的、无拘无束的作文。 世间万物都充满了艺术,四季就像艺术的展览,大自然创造出了这些奇妙而又美丽的艺术品:春天的花、夏天的树、冬天的雪。我认为,大自然中最美的是秋天的雨…… 淅淅沥沥的秋雨敲打着地面,看窗外雨雾朦胧,好像一首首清脆的歌。风绕过树梢,卷起残叶,天空灰蒙蒙一片,房屋上笼罩着一层烟雾。雨打到地上,溅起了一朵朵水花,雨渐渐的大了,微风变成了狂风,吹斜了密密的雨丝,像一缕缕轻烟笼罩着整个大地。风迁着雨,雨追着风,狂风卷起暴雨,重重的抽在墙壁上、地上,瞬间,一道闪电从天而降,远远望去大雨就像一幅巨大的瀑布,铺天盖地般地咆哮着。 时间过了很久很久,铿锵的乐曲变成了声调单一的旋律,柔柔的雨丝舞动着快乐与温柔,雨将大地冲刷得一尘不染,没有淤泥,没有污垢。 雨渐渐停了,雨后的天空格外璀璨,骤雨过后,乌云散尽了,天空很蓝,空气也变得清新,夹杂着小草和泥土新鲜的味道。大地变得更加生机勃勃,焕然一新了,大自然的艺术就展现在这场秋雨中。 古人也爱这种大自然的艺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有苏轼的“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古人也很浪
2015/10/21

秦淮水

秦 淮 水 初一(2)班 黄雅玟 我自小就喜欢水,喜欢水给我带来的清凉与爽快。 我很喜欢阅读朱自清那如清水般的文章,最是偏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读过不下十余遍。读后,我便爱上了这守护故乡圣土的护城河。 秦淮,我小时也如朱自清那般乘舟拜访过。白天,远远望去,水面荡有微波,碧绿碧绿的,恰与河边低垂的柳树合为一道风景。绿幽幽的水涡漾在了我的心间。侧坐画舫,将手探入这莫明而来的绿中,清水溜过指隙,就像母亲抚着我的手,哪一种烦闷不会飞至九霄云外。水,留给我清爽与安怡。 那安怡、抒心的微妙享受,就好像,我躺在母亲的怀里一般。 就当这时,母亲那令人熟悉的声音将我拉回舟上,她嗔怪道:“怎么又玩水了,翻下船喂鱼算了。”还一把将我拉回舟上的椅子旁,叫我安分坐好。虽说母亲是言重了些,可我用狡猾的目光察觉到母亲眼中流露出的爱怜。 而她自己呢,坐在我的旁边,一会儿摆弄摆弄我微卷的头发,一会又握握我的小手,目光锁定在我的身上,好似总也看不够似的。可她又生怕我调皮地去戏水,守护着好动不安分的我。 望着河水流动不止的秦淮水,小鱼儿在中间游来游往,绿得似一块翡翠,有时安静,有时波动,很柔,很细腻。秦淮水不是因量生绿的,有的水,千颗水珠凝不成一片绿,秦淮水每一滴都绿莹莹的,汇在一起,便成了绿的绸缎。 望着又不许戏,看着绿波困意便起,船儿摇摇晃,睡意翩翩起。 耳畔,轻轻萦绕着母亲曾经的一语话:“孩子,不要怕,我在这儿。”啊,母亲,你点滴的爱如涓涓细流,汇成了忆中那条幽绿绵延的秦淮水,守护着我,用甘甜的河水灌溉我的心田。 有的时候,母爱如水,很轻很柔,拂去你心头烦恼的尘埃。 【点评】 母爱就似那“幽绿绵延的秦淮水”,给我“安怡、抒心”的享受,给我“拂去心头的烦恼”。在这爱的碧波上荡漾,“我”能不幸福吗?
2015/10/14

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 初一(8)班 方煜然 Amada是我在扬中上马力英语时教我的第二位老师。 圆圆的脸,长长的披肩头发,肚子是大大的,她身上的肉肉都和面团一样软,她也不比我们大几岁,从不生气,若是生气,就像闹儿戏一般,急来急往。 马力的老师经常开玩笑,说Amada和我是“母女”。 还清晰的记得,我与Amada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班上共7个雪上,有CoCo、Jeneirfel、Shadow、Jenny(我)、Fly、Peter和Ann,我们都屏住呼吸的盯住门,好奇老师是男是女,是高是矮,是胖是瘦。当看到进来的是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姐姐时,我很好奇,老师有孩子了吗?后来,才明白是因为Amada胖胖哒。当时,她依次为我们取了英文名,我总觉得她像天使一般纯洁、温柔,她给我取名字时,一连换了几个,才选到心仪的Jenny。当她问我喜不喜欢时,我只是害羞的点点头,眨巴了几下眼睛,想说却又抿了抿嘴,Amada突然笑了,她笑的声音就像是那清脆的风铃声,似春风般掠过我的心头,心中感到一阵舒畅,我也咧开了嘴,傻傻的笑了。 在课堂中,我还记得,Amada用玩游戏的方法教会了我们如何用英语问候、自我介绍、怎样用英语购物。 在课后,Amada还用玻璃纸为我做了个Jenny专属的小书签,是一个金色头发的外国女孩,正在和我打招呼,到现在还记得,那个书签躺在我的Sp1.的书中。 Amada喜欢英文也影响到我对英文的兴趣,听的歌是《Baby》,看的书是《Harry Potor》,看的电影是《Titanic》。 后来,渐渐长大的我,从Amada的班上转到了成人班,可我依然忘不了Amada,常常趁下课的时间,偷偷的溜过去看Amada上课,她和以往一样的温柔、一样的美丽。当Amada看到我时,会提前下课,特意的跑出来,我也不再害羞了,有时会一把抱住Amada,她似乎被我的这一举动吓到了,愣了半天才连上洋溢着幸福,笑着,轻轻帮我打理刚刚跑散的头发。 曾经答应我们不离开马力的Amada,因为家庭的原因离开了马力,突然地走了,这是对我的打击,在最初的几天上课时,就好似被抽掉了一根筋一样,上课经常走神,作业也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学习生活很无趣!突然有一天,门外又出现了熟悉的身影,Amada!没错!就是她。不等我冲出门外,她就进来了,耳旁传来的笑声,更让我确定了是Amada
2015/10/13

一叶知秋

一叶知秋 初一(2)班 张思贤 漫步在路旁,突然,一片枯黄的梧桐叶从我眼前飘过,告诉我:秋天来了。当它缓缓地落下时,我的心猛颤了一下。这片梧桐树叶再次勾起了我对爷爷的思念。我的眼眶湿润了,视线渐渐变得模糊…… 三年前的立秋之时,爷爷因胃癌晚期无法医治而去世了。临终前,他执意要看看我。当时我被家人赶到二楼写作业,当妈妈含着泪上楼喊我时,我疯了一般从二楼飞奔下来,好见到爷爷“最后一面”。 爷爷躺在床上,一直呼喊着我的小名。我坐到床角,紧握着爷爷的手。那双虚弱的手,那双粗糙的手,那双牵着我走过无数路的长满老茧的大手,如今是如此冰凉、无力。 我的泪水不由自主地顺着脸颊往下淌,泪水滴落在爷爷的手上。爷爷试图安慰我,并为我擦拭眼泪,可他的手已僵硬,嘴唇只能微微颤动,却说不出话来。 那天的天气格外冷,就如爷爷那渐渐冷却的体温。虽然开了暖气,可我仍感到了凉意,不禁打了个寒战。不知爷爷,您是否也冷?或许您冷的不仅是身体,而是您的心吧! 爷爷平日严肃的脸上出现了难有的慈祥。他看了我一会儿,又吃力地把脸转向了满脸泪水的奶奶,眼晴里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和对于死亡的悲伤与无奈。 奶奶看懂了他的心思,哽咽着对爷爷说:“你的老妈妈,我不会亏待她的……”爷爷似乎听到了奶奶的话,永远地闭上了双眼。原来,爷爷临终前还不忘家中的老母亲! 爸爸和姑姑趴在爷爷盖的被子上,哭得一个比一个响,我和妈妈也是泪如泉涌,赶来的朋友及亲人都流下了眼泪。奶奶连晚饭都没有吃,一个劲儿地失声痛哭着…… 又到了立秋时,我的眼前又浮现出令人忧伤的情景,我又想起了爷爷对我的关怀与疼爱…… 三年级开始,爷爷来到南京,开始完成接送我上下学的辛苦任务。冬天时,每轮到我打扫卫生,我总会拖拖拉拉地和朋友们边打边闹地完成。和同学们一起嬉笑着走到大门口时,我总能看到爷爷单薄的身影在寒风中伫立着,不时地搓着双手,从人前等到人后,就为等待着他的孙女回家。 贪吃的我总爱在回家的路上买吃的。妈妈从来不同意我买外面的东西,怕花太多爷爷的钱,而且外面的东西不干净。爷爷为了让我不被骂,总和我一起骗妈妈说没买,让妈妈逮不着证据。爷爷虽然看起来严肃,可对我的爱已超过了溺爱。 他的肩上总是背着我那沉重的书包,而我总像个兔子似的轻松地在他前面跑。稍微懂事点儿了,我便不再问他要钱买东西
2015/09/25

透过轻烟触心火

透过轻烟触心火 高三(6)班 沈靖瑶 梵高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作为单独的生命体,每个人心中的火都是隐匿而独立的,但行走在人世间,总会遇到那一个或一些人透过轻烟,触到我们的心火,那便是友。 友即志同道合之人,尽管总是与“朋”连用,但从古代二字不同的解释来看,“友”更偏向于心灵的契合和志向的统一。不同于如今人们所广泛理解的友,在开心时相聚狂欢,兴尽后各自离散,真正的友是在精神和思想上站在相同的高度,是茫茫人海中懂得彼此所思所想的人。在光影和浮华中能够静定下来,寻得这样一友,实属不易。 寻友如寻泽而渔,寻对了方能有所收获。正如荀子所云:“择良友而友之。”何为良友?一或如苏轼在客者迷茫时点破逝与不逝的意义,创造出一片豁达天地;一或如钟子期,听得见伯牙心中的高山流水,以至子期逝后亦再无伯牙;一或如鲍叔牙,了解管仲的利或不利,耻或不耻。寻友,寻找的是心灵的伙伴,能在迷茫时化开心中的迷雾,能彼此扶持着前行。如果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生而孤独,那么寻友便是在这永恒的孤独中增添一丝相知相惜的惊喜。有所谓人以群分,当我们友良友,触碰到彼此的心火而传递温度,我们眼中的人世亦变得光亮而美好,连同着我们自身一起。 总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即谓贤者之谊,平淡如水,不尚虚华。与老子的“上善若水”一对照,便知君子之交不仅平淡而且至善。“元白”作为传为佳话的一对友人,梦中相见,笔中流情。距离使他们难以相见,归于平淡生活,岁月却未冲淡他们的友情,艰难时刻的一纸书信亦能使人泪下。真正的友,其实无所谓远近,也许他身在咫尺,也许他远在天涯,只要彼此留存那份相知、相思、相助、相契,便是人间最温柔而畅快的意境。若寻得这样一友,平淡如水却天涯若比邻,乃生之大幸。 泰戈尔说:“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但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得太久。”你微笑不语的时刻,我便明了你早已透过飘渺薄烟触碰到我心中的火焰,原本单调的平行线因生命的重叠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2015/09/17

看这世界车水马龙

看这世界车水马龙 高一(3)班 阮宁珂 傍晚的太阳渐渐收敛,晚霞映红了云朵,在天空这块画布上尽情地涂鸦。石阶边,几只麻鸭慵懒地漫步,好不惬意!渐渐的,远处传来模糊的鸣笛声,而伴奏——大人们的说笑,孩子们的嬉闹。原先的雀儿扑棱棱地飞去,街灯一盏盏亮起,车流滚滚,这个世界喧腾了! 夀妗瞥向街边一角,修车摊外的老汉,正嘬着烟,注视着眼前的一起——行人、车流、飞鸟甚至于一片落叶 一株荒草……他的脸上多的是被时光雕刻的皱纹、黝黑的皮肤、深陷的眼窝、干涩的嘴唇,普通平凡,乃至稍不注意就会被忽略。眼睛一闭一眨,他默默地、无声地甚至呆滞地欣赏那掠过眼眶的景。风,悠悠地吹着。 “师傅,能帮我修一下车吗?我车胎炸了”一旁的我招呼了一声那位老汉“哦行,你把车推过来吧。”老人虽然上了年纪,可声音却依旧爽朗,弹了弹烟灰,捋起袖子,熟练地拿起散落在一旁的小具,嵌入轮胎与车架相连接的部位,另一只手迅速且有力地转动轮胎,三下五除二的功夫,后轮便被卸了下来。初秋,夏的热意还未褪去,老人擦了擦汗,抬起头来,道“小伙子,下次打气别打太满太阳一晒,你瞧就炸了。”我似懂得懂地点了点头,约莫过了一分钟,老人从摊里拿出一只新轮胎,重又拾起小具,车轮一圈又一圈地转动,轮胎也渐渐归位,老人娴熟的技艺不禁使我产生了疑问。 “师傅,你干这行多少年了啊?”好奇的我想一探究竟“不长不长,也就十二年吧。”老人淡淡答到,“十二年?!”我被这短短十字给震惊了。“是啊,退休以后没什么事儿做,就把这身子老本事使了出来,修修车,为民服务嘛。看着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觉得平平谈谈才是好,不急不赶的。哪像现在,年轻人除了工作就是工作,你说是吧?”老人和蔼地看向我“是啊。”我象征性地点了点头,“唉师傅,这胎多少钱啊?”“不贵不贵,就十块”我递给老人一张纸票,跨上车“小伙子慢点骑啊!”“哎——”望着那和蔼亲近的笑容,在暮色中,我离开了那车水马龙的街道。 路灯依旧闪亮,可没有了汽车喧嚣,人群散了,麻雀又飞回石阶,一切又归于平静,平平淡淡。 是啊,望着霓虹,看这世界车水马龙。
201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