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三了

我初三了 初三(15)班 丁振坤 顺着时间的洪流,我仿佛恍恍惚惚地就来到了初三。 原本疏散的学习,突然便被“中考”的迫近而变得紧凑,俗话说得好,这是一年和“中考”之间进行的没有硝烟的战斗。 就在我还如醉梦境般时,一些改变却让我有些琢磨。 周末,我一如平常地来父亲的公司里写作业。我晃晃悠悠地来到二楼,走进那个只有一窗、一门、一桌、一椅的属于我的空间。 一个小时的学习,我忍不住枯燥,开始拿出私藏的漫画欣喜地陶醉。这只是初二的我。 细细一看表,原来我已写了两个多小时而没有中止。什么?我自己也吃了一惊,我居然也能坚持学这么久? 闲暇的时候,我拿出的,却是一本英语书。不知为何,原本总是对英语避而远之的我挑中的却是它。我抚摸着书的封面,感受封面上细小的裂痕,那如沐春风的感觉令我好似遇见了久别的旧友。我不自禁打开了书,一串串单词不再有以往密密麻麻的压迫感。这些精灵,文学的精灵,知识的使者,好似在书上跳跃,随着我目光的移动接二连三的飞进我的脑中。 等到复习完了一个单元,我才回过神来,我又一次感到吃惊。为我这奇特的状态而诧异。 这一天下来,我虽过的平淡,可细想起来,自己竟没有如初二时学到一半便半途而废放纵撒野的行为。我对自己的改变而惊喜,这是怎么了? 回到家,我看着电视,却没有像以往的急不可耐,那种到家如解放的想法也不知为何烟消云散。父亲对我自觉地控制也感到满意,“到底是初三的孩子了。” 我躺在床上回想自己一天的所作所为。仿佛冥冥之中,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息包裹着我。它如烟如雾,却清新宜人。它使我变得冷静,使我对知识变得渴求,使我能调整学习的状态和态度。我好似受着指引摒弃了心中的杂念和躁动,变得平静又有着一点深邃。 我起初以为是初三繁重的学业压住了我,可现在想来,倒不如说是伴着初三的成长使我的思想、行为开始沉稳,舍弃了旧的自我,创造一个全新的自己。
2015/09/11

与自己对话

与自己对话 初三(15)班 项璇 也许你不能命令他人,但你可以指挥自己;也许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也许你不能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尽心尽力。与自己对话,是袒露心灵的镜子。时时对照自己,审视自己,超越自己…… ——题记 十四岁是一个敏感的年龄,也是一个觉醒的年龄。 即便是即将进入初三的学习生活,我反思着,也该暂停下来与自己的心进行一次深刻的交谈。 扪心自问,十四年,我懂得了什么? 扪心自问,十四年,我学到了什么? 扪心自问,十四年,我是如何对待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 人的优点和缺点都太多,我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也许能认清昔日的失误,却很难不被明日的辉煌蒙蔽了双眼;我们也许能在长辈的教导中拨开迷雾,却又会在新的迷雾中失去方向。而我现在所能做的,无非就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罢了。 眼前渐渐模糊了…… 我走进了一个杏黄色的世界里。四周一片空寂,我哼着年少时最爱的小曲儿,漫无目的地向前走。没有一丝风,突然,前面多出一棵树,树上挂着一片片婴孩巴掌大的黄色小枫叶,树下安静地坐着一个女孩,这画面似曾相识。走近看,那个女孩竟和我童年时的模样万分相像。 “你……” “不认得我?我是小时候的你啊。” 四周的空白突然像放电影似地闪出许多画面。快乐的、悲伤的、愤怒的、幸福的…… “怎么会?为什么我会来到这来?” “你现在在你自己的梦里,你现在在和你自己对话,这好像是你一直渴望的。” “我……也许是的吧。”我顿了顿,“但是,它们被我埋在记忆深处了,很难再找到了。” “呵呵,每个人都是这样的。越长大,越容易忘记童年的纯真了。所以我才不愿离开的。”说话间,不知从何处伸出一双大手,拿走了“我”手中的布娃娃。“我”皱着眉头,没有了方才的笑脸。“你走吧,去看下一个你,不一样的……你。” 我点点头,刚要迈步,又无比留恋地望了一眼这干净的世界。刚向前跨出一步,空间又变了,变成了浅浅的天蓝色,就好像被雨水洗过的天空。在天蓝色的空间里,有一片碧绿草坪,上面站着一个眺望远方的女生。她的肩上,背着一个大大的书包。 我走了过去,问:“你是我吗?这里是哪里了?” “我”回过头,脸上架着一副眼睛,小声地说:“嗯!这里是小学时代了。” “你在看什么?湛蓝的天空?远方的亲人?” “都是。她不在我身边,还怪想她的。” 这时,天空又映出许多回忆的画面:
2015/06/22

感谢阅读

感谢阅读 国际部高一(6)班 听风 写作感言: 从接触写作到现在,拼拼凑凑也有十年了。一开始只是简单地用一笔一画描绘自己的生活、自己向往的生活,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可后来,写作几乎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细想,能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成两面纸的文章,是多么有趣而又有意义的一件事啊。兴许是从小就喜爱读书、喜爱文字,我想我大概就是这样爱上了写作。 感谢乌云,让我们知道阳光的可贵;感谢冰糖,让我懂得苦涩也可以变甜;感谢阅读,造就了今天的我。 小时候,我阅读的是古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让我知道了思念家人的苦楚,“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让我懂得了朋友分别时的那种依依不舍,“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让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 因为阅读了古诗,我珍惜家人,珍惜身边的每一个朋友,认真学习。我深知,是阅读造就了这样的我。 长大了一些,我开始阅读寓言。 一篇篇短小精炼的寓言故事让我受益匪浅,《狐假虎威》让我明白要认清事物,《兔子和月亮》让我明白凡事该放手时就放手。 因为阅读了寓言,我决不学文中的小人物。我懂得,是阅读成就了这样的我。 又大了一些,我阅读的是《城南旧事》。 一开始,英子快乐的童年让我羡慕,她拥有一个如此美满的家庭,成绩又是那么的好。渐渐地,我看到最后,看到了英子的爸爸离开了她,我才明白,人总归要长大,呵护你的人迟早都会离你而去。 因为阅读了《城南旧事》,我坚持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明白,阅读塑造了这样的我。 现在,我阅读的是古文。 《孙权劝学》让我明白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伤仲永》让我明白天资再好也不可以荒废学业,不然就会与常人没有区别。 因为阅读了古文,我从不荒废时光,荒废学业,刻苦学习。我知道,阅读完整了这样的我。 感谢阅读,让我明白了那么多;感谢阅读,成就了今天的我。
2015/06/03

柳 絮

柳  絮                   初二14班  余心悦   我中午刚刚睡醒,带着一丝朦胧的睡意向操场走去。忽然一阵微风吹来。卷起一片片、一朵朵、一粒粒的雪花。天哪!四月飘雪!我站在雪花中,惊喜而又疑惑着。 终于睡意全无,才发现这不是雪花,是柳絮。白绒绒的种子带着淡淡新绿,在我面前自由自在的飘来飘去,始终不肯落向地面。 看着他们如此逍遥,我不禁动了心,伸手想去握住它了。可它却像有灵性似的轻巧的躲开,我抓了几次,一朵都没抓到。我不高兴了!你如雪花一般美丽,为何不如雪花一般就这样落下来呢?它笑着,得意洋洋的看着我,轻巧的,摆着灵动的身子离开了。 我只好作罢。低着头往前走,发现地上也有好多柳絮,但它们挤在一起,也许是风使的坏,它们很不情愿的挤在一起,又像在拼命摆脱对方。吹来的柳絮越来越多,柳絮团越来越重,就再也飞不起来了。它们挨着地面,缓慢而沉重的往前爬。我轻轻一捏,就又有一撮在我手上了。我不禁往脸上触碰着,柔软、温和,像天上的云,鹅的绒,丝制成的丝被。松开手,它们又一次沉到地面,就地打滚。这些种子,很快就会被扫到垃圾桶吧。 天上的它,如雪花一般美丽,甚至更胜于雪花。却比雪花要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似乎在寻找什么。它们在找什么?为何那般冷漠?那般孤傲? 那不是冷漠,不是孤傲。是一个冒险家为了达到目标而不得已孤身一人。它们各怀梦想,奋然前行。它们的路途遥远,怀着不羁的、勇敢的、奔放的灵魂,将自己的梦想在这个季节种下。 它是美丽的,是柔和的,是灵动的;它也是奔放的、勇敢的、奋不顾身的。他把野性的美和温和的美融为一体,在空中永不停息的旋转、翱翔,直到那个属于它的土地出现。   点评:本文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对飘飞的柳絮的赞颂和向往之情。小作者观察仔细而准确,描写细腻又不失自然,可圈可点。(荐评:于洪昆)  
2015/05/28

初夏的滋味

初夏的滋味 初二(3)班陈雅洁 清晨起床,不知是天气闷热还是什么原因,口中很是干燥,连喝了几杯水,还是有苦味残留。 到了学校,看见同学们都一一穿好绿白相间的校服,规矩地佩戴好了红领巾,才想起来今天要拍毕业照,我竟然忘了佩戴红领巾。 “你没带红领巾吗?我借你吧。”好心的同学说道。 “谢谢。”我闷闷不乐地回应,不是因为红领巾,而是因为毕业——每一年的初夏都那样美好,因为暑假即将到来,可是今年,我们即将分离…… 一想,就觉得格外苦涩。 “季节有味道吗?”小时候,我经常这么问大人。 “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吧。”对方没头没脑地来一句。 好嘛,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依照我的想法,初夏就如同我所经历的这场毕业一样苦涩! 直到下午,我的心情依旧不是很好。就在我庸人自扰时,老师宣布了一个消息:毕业照由家长帮忙拍摄,同学们可以自由分组,以校园的每一处地方作为背景。 好友立刻挽住我的手说:“一定要在一起拍啊!”看着她的笑脸,我也笑着答应,气氛终于不再那么沉闷了。 好景不长,得知负责我们组拍摄的家长暂时有事来不了时,组里的六个人像泄了气的皮球,连老师也将我们忘了。 好友想笑着圆场,却被赌气的我拉走了。 “你生什么气啊?”她有些奇怪。 “你不觉得今年夏天糟透了吗?”我烦躁地说,“天气闷热也就算了,还要搞什么毕业的破玩意儿,我们还无端被排挤……” 还没等我说完,她便打断:“夏天?夏天很好啊,空气清醒,可以吃冰激凌和西瓜,这个夏天就是我们迎来初中生活的转折点呐,而且我们也没有被排挤,只要等一下就好啦。” 我顿时张口结舌,明明是同样的事情,两个人的看法差距怎么这么大? “换个角度看看,夏天不就是最甜蜜的季节,尤其是初夏。”顺着她的指示,我看见校园中绿树成荫,隐约听见鸟儿的啼叫,与春日不同,校园被绿色覆盖,淡绿,碧绿,翡翠绿无处不在,甚至同学们的校服也是抹茶的绿色。偶尔飘散的凉风,吹走了内心的阴影。 我口口声声说舍不得这里,却第一次静下心来观赏校园,原来,初春的校园是那么可爱。 “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吧。”我再次想起那句话。 先前我以烦躁的心情品味初夏,唯有苦涩在心头。 如今我换一个角度,便品味除了初夏中幽幽散开的一缕薄荷清香。 “喂,有一组拍完了,快回来拍照啦!”校园另一头,听见同组同学的呼唤。 我俩相视一笑,便快步走入那一片林荫。 这初夏的滋味啊,就
2015/05/26

人生何时如初见(组诗)

人生何时如初见(组诗) 国际部高二中英文班 苏欣然 人生何时如初见 漫漫长河,极度邂逅 最终,还是陌生人 寻寻觅觅,觅觅寻寻, 那片天空依旧是那样的蓝 只是有些东西不复存在 世间悲欢离合,喜怒无常 却总有一缕清风,令人回想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曾会有如此美妙的记忆, 因为如初见。 遇见,错过 又是一年,时光流转, 仿佛这里的一切都不曾改变 梦境,总是这般存在 遇见,又错过, 随风逝去,抹去过往。 流年,风雨缠绵, 记忆,似乎忘却 那一年,樱花树下 终究还是烟雨朦胧…… 因为如初见。 熟悉的陌生人 走在那熟悉的街道 回眸遥望, 那些熟悉的,陌生的, 仿佛只是擦肩而过。 曾经几度邂逅, 伴随模糊的背影 散去, 终究是,陌生人。 时光过往, 过去那不经意的一眼,是相识 如今仓仓的一瞥,便成了离别, 从今过往,我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多少记忆, 随着漫无边境的流年老去, 留下的只有那浅浅的一笑, 由熟悉到陌生。 熟悉?陌生人! 片刻的停留, 只为在茫茫人海遇见你, 可终究还是错过……
2015/05/06

脚 印

脚瀀 高一(8)班 退赟 无尽的黑暗过后,一阵光亮刺眼。他很不情愿地睁开眼睛,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身躯竟然变成了透明的,在半空中飘悠不定,仿佛风大些就能吹散了去。 “只有人死了灵魂才会出窍。”难道自己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他把双手放在面前仔细端详,入目是一片虚无。身边的行人匆匆忙忙,穿过他的身体,他有些惊慌。急急地辨认了方向后,他向着家狂奔而去,或许说不上奔跑,“飘”这个字更适合。本来很熟悉的路此刻显得很陌生,两边是老旧的楼房,低矮的树木,和许多年前才有的沙尘。在家楼下的那棵树前,远远地他就看见了自己的父母。 他们背对着他,似乎在说话。他赶上前去,刚想开口,父亲侧开身,露出了一个孩子。孩子还很小,正是蹒跚学步的时候。步子七歪八扭几欲跌倒,一旁的母亲立刻扶住了他。 他生生住了脚步。那是多久远的事情?他怎么会看到幼时的自己?母亲温柔地搀扶着孩子胖乎乎的小手,教他如何平稳地迈步。父亲在他面前蹲下身,目光里是鼓励和欣喜。他静静地站在树下,看着细碎的绿影洒了他们满身,小小的自己终于一步一步地走进温暖的阳光里,傻乎乎地笑弯了眼睛。那是自己第一次踏入这个世界。耳边是父母无比欣悦的笑声。 眼前之景突然一变,雷声霹雳作响,豆大的雨点从空中砸落下来,身后的树在烈风中摇曳不止。那是记忆里这座温润的小城少有的恶劣天气。他站在那里,一切风雨对他来说如若无物。有人撑了一把素色的伞遥遥走来,近了发现是一个男人带着七八岁的小男孩。 七八岁的自己。他抿了抿唇,注视着一大一小两个身影。父亲和自己的脚步都很无措,高高抬起,落下溅起了点点雨水,在地面上印出的脚印很快又被雨水吞没了。父亲人高,步子大,自己需不断地迈动碎步才能跟得上,往往是父亲刚一抬脚,他就落在了父亲前一步的脚印里,水花便溅得小了。风很大也很冷,父亲搂他在怀中,一只手臂撑伞,将伞倾斜向他这边;另一只温热有力的臂膀圈紧了他,两个人在雨中并不摇晃,走得平稳。到了门口,父亲歇了伞,拭去他脸颊上的雨水,拂走一身水汽,牵着他上了楼。 他说不出此刻内心的感受。楼上已亮起了橘色的灯盏,暖黄的光在雨幕中让人觉得格外安心。偶尔映出母亲纤细的影子,或者飘来些许笑语,窗外的暴烈风雨仿佛与之隔绝。那些温暖的回忆便像潮水一般涌来,将他沉沉吞没。过往之中的一切此刻都清晰在目,他突然从心底萌生出一股极为强烈的眷恋,流连于这尘世,不舍这栋小楼。 如果人一
2015/04/21

因 为 喜 欢

因 为 喜 欢 初二(4)班 蒋文璟 “我最讨厌你啦,以后我都不要再理你了!”我冲进卧室,一把关上房门,只留母亲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满面忧伤。 那是一日黄昏,无意中翻开手机,昨天发上空间的绘画作品受到了极大的好评。开心的我立刻得意扬扬的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母亲,还兴奋地把手机翻来覆去地给她“欣赏”。 母亲看了照片,露出了一个微笑,目光带笑地直视着我。“画得真好!”得到了母亲的肯定,我喜出望外,高兴得整个人都轻飘飘的。可母亲的话却一下把我打回了原形。“我认为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要不要去上个绘画班什么的?”“不要!”我马上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也许是没想到我会拒绝,母亲愣了一下,随后带些严厉地说:“有天分为什么不去上加强班?你不是喜欢绘画吗?” “是的,就是因为喜欢!”我大声说。 “如果你只是把它当作爱好,就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在上面,还不如把这些时间花在学……” “学习学习!你一天到晚就只关心学习吗?我最讨厌你啦,以后我都不要再理你了!”我大声打断了她,冲进了卧室。 这就是开头那一幕的由来,但故事还没有结束。 我躺在床上,气鼓鼓地想着,觉得妈妈真是不理解我。爱好就是爱好,就是因为喜欢才不愿意将这种爱好变成负担。母亲为什么就是不懂呢? 脀然,我想到:母亲的确不理解我的想法,那我为什么没和她好好沟通呢?母亲不懂,那我应该和她认真交流。刚刚的行为算什么?用错误的行为既惩罚了母亲,又惩罚了自己。这样想着,一种罪恶感涌上心头。我走下床,打开卧室的门,准备出去向母亲道歉,却在门口望见了一脸犹豫似乎在思考该不该进来的母亲。 礀望见我,惊了一下,随后又一把搂住我,带着些鼻音地喃喃道:“对不起,是妈妈错了,妈妈没能好好理解你,但你要知道妈妈这样做也是因为喜欢你啊!” 在母亲温暖的臂弯里,我似乎瞬间明白了什么。我站直身子,在母亲的额头上吻了一下。 “妈妈,这也是因为喜欢啊!”
2015/04/15

听到风的声音

听到风的声音 初三(15)班 项璇 风乍起,吹皱一池水。 ——题记 花谢花飞,留下的只是淡淡的残香;雁过无痕,剩下的只是轻轻的叫唤。风去无形,什么也没留下,什么也没带走。 闻轻风 杨柳的枝条随风慢慢地摇摆,平静的湖面随风荡起条条的涟漪。渐渐地,风停了,世界又回归安静了。 风轻盈而来的脚步打乱了我的思绪。她清爽的身姿,如薄烟一样,萦绕在花香的窗台,散发出幽静的芳香。 微风拂面,那像手一般的抚摸,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是母亲,是恋人,只是感觉到那存留的丝丝温暖与惬意。当万物被吹动,一切便都被赋予了生命,那浓厚的生长气息,任何人都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她像母亲一样,那么一切便都是她的孩子,她从不会偏爱,对待一切都是那么的温柔。 看寒风 寒风,似一把利剑,割开了秋与冬的界限,带走泛黄的落叶,唤醒莹白的雪花。夜,又深了。残月也被窗外凄凉呼啸着的寒风吞噬了。像是一群在冰封里的饿狼,在不断嚎叫着。 到了真正的春天,寒风就消失了,他再也看不到春天的艳色光辉了。而今,寒风在四处飘飞,即使他渴望怀抱,但也找不到一个温暖的余地。 刺骨的寒风,此时似乎触摸到我的呼吸和心跳,我的指尖,也触摸到风,像刀子的味道,被风扔下的羽毛,风辗转吹起黄沙,又被大地捉住,那是寒风的脚印。 听暴风 风,像一只难以驯服的野兽,在原野里,在路上,狂奔着。小草被踩黄,摇摇欲坠的残枝败叶被吹飞。它吹散了美丽姑娘的秀发,姑娘都来不及拢起它。 暴风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考验着地上所有事物的意志力。 它又像一名严格的考官, 带着几分肃穆,审视着关于毅力的答卷。敞开心中的烦恼,与它顶顶脸。风越来越暴虐,狂啸怒吼,像尖刀似的剐行人的脸,使他们透不过起来,那白色的袋子席卷空中乱舞,也不住的呼啸,方向变化无定,远处所有的声音都卷入这暴风的怒号和呼啸声中。 风,为什么停了,只有云知道,它来时躲不掉,走得却静悄悄,不在我预料,扰乱我平静的步调。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后记
2015/04/08

坚 强

坚   强                             ——读《隐形的翅膀》有感                                                                                         初一(15)班   周蜜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唱着这支歌的是一个只有十来岁,一个瘦弱的女孩子,背着一把比自己还高的吉他,支着两只金属假肢,双手撑着拐杖,一步一挪的,在河边的餐馆、夜啤酒摊中逡巡,无论客人点不点她唱歌,她都唱起这首《隐形的翅膀》。 这是一个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双腿的女孩。地震中倒塌的房梁压住了她的双腿,好心的房东大娘用双手疯狂的刨挖,把十根手指全都挖破了,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在消防官兵的帮助下把她从深深的废墟里挖出来。她说,她回来是为救她的大娘唱歌,是为救她的部队官兵唱歌,是为天下所有的好心人唱歌。 这是个感人的故事。起初是《隐形的翅膀》这个题目吸引了我,当我看的时候,深深的被和我差不多大的吉他女孩感动了。同样年龄的我,还在明亮的教室里,静静地听着老师们的讲课;还在爸爸妈妈的关怀下,甜甜地进入梦乡;还在和爸爸妈妈开心的旅游:走在细细软软的沙滩,看着阳光洒在海面上,点缀了波浪。白色的浪头轻袭过来,淹过我的脚面……可是她——和我同龄的女孩,自然灾害带给她太多的不幸,可是她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这个令她不幸的地方,一次又不次的为当地人唱歌,每一次,当
201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