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水相依,以水为友
A:老师们,
B:同学们
ABCD:早上好!
A:今天是2021年3月22日,第29个“世界水日”。
B:世界水日,这是人类为水而准备的一个节日。
C:在全世界大大小小将近200个节日里,“世界水日”也许是最为平凡、普通、少为人知的节日。
D:今天,我们看不到披红挂彩、鲜花妆点,没有礼炮,没有焰火,甚至连简单的节日问候也没有。
A:水,在这一天里没有得到专为它而设的这个节日里所应该得到的一切荣耀和尊崇。世界水日,寂静得就像我们庸常的每一天。
B: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C:水,当然也不会例外,它在天地之间奔腾宣泻、流转聚合,无论人们在意,或是不在意,无论有这个节日,或是没有这个节日,它,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不止,不息……
D:然而,生命与水却是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须臾不可分离。
A:三十五亿年前,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单细胞藻类就诞生在海洋里,从那以后,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软体动物到脊椎动物,从两栖动物到哺乳动物,一直到生命的最高级形式----灵长类和人类的出现,
B:虽然,生命从海洋来到了陆地,但是,整个生命进化的历程谁能说不是一部生命与水相依相伴的历史呢?探索地球外空间生命的科学家,在其他星球上首先要确定的,不是生命活动的迹象,而是有没有水,有没有水存在或者哪怕是曾经存在过的痕迹,因为,水是生命的象征。
C:水不但为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活动提供着物质保障,而且还见证着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D: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著名专题片——《河殇》,对东西方文明曾作过这样的形容:西方文明面向海洋,开放、自信,是蓝色文明;东方文明深锁内陆,保守、顽固,是黄色文明。
A:尽管,东西方文明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无论哪一处的文明必然发端于水流之处。华夏文明源自黄河的滋养,古埃及文化源自尼罗河的繁育,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辽阔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交汇,诞生了灿烂多姿的两河流域文化
B:难以想像,如果有一天,大地上不再有江河奔流,蓝天下不再有波涛起伏,我们的后代该到何处体会大江东去的壮阔、残阳铺水的绚丽,又该在哪里寄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乡土故人之思。
C:对水的亲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习性;对水的追求,是人类终其一生的信仰。
D:诗人们选择住所,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如果不能,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