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组区十一月教研活动简报
2017年11月28日上午,高中部化学组区开展了以“铁的化合物”为主题的教研活动。高一化学专题研究课“铁的重要化合物”,由洪素萍老师授课。高三化学专题研究课“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及组成测定”,由陈廷俊老师授课。张新桥老师点评,全组老师讨论。参加人员有河西分校6人,建邺高中6人,南师大实习生1人。
一、教师精心备课,目标定位恰当
两位老师均能在充分研究教学大纲和江苏高考及学测大纲,结合江苏高考题和学测题的题型,精心备课,设计教学目标。
高一的铁的重要化合物,学生初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前面学习的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指导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使学生能有据可依,有规律可寻,避免盲目死记硬背,可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同时设计探究实验,通过实验的可视现象,推断可能发生的转化反应,学生易于掌握,最终找到铁的变价在反应中的变化特点。
高三的化学物质综合探究,通常出现于化工流程题中,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读懂题干、题图、题问中的相关信息,运用已学的相关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解决问题。通常具有时间紧、信息量大、考查知识点广等特点,教学中陈老师设计知识背景,
二、互动时空充分,课堂效果良好
高一课堂实验多,可操作性强,现象明显,对学生了解铁的化合物性质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认真实验,积极投入,主动探究,教师精心指导,实验效果良好。在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实验中,使学生了解实验条件和环境控制的必要性,积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创设无氧环境的方法讨论,如隔绝氧气(配制溶液的蒸馏水煮沸;植物油、苯覆盖;溶液滴加时胶头滴管伸入到液面以下等)、使用不活泼气体(N2、He)、使用还原性气体(H2),并设计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H2和FeSO4溶液,形成还原性氛围并与NaOH溶液反应,长时间观察到白色的Fe(OH)2沉淀。课堂中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实验操作的规范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和观察习惯。这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对后续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
高三课堂将众多考点浓缩设计为主题,容量大,在课堂中能积极引导学生品读综合探究实验过程,从文字中捕捉信息,找出可以设计的问题,采用我问我答、我问他答、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等多种方式进行训练,有利于学生思维及解题能力的提升,最终到达水到渠成的效果。以三草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