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思维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物教研组2018年3月专题教研活动简报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特别重视生物科学史实的考查,对于教材上的经典实验,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实验的背景、设计原则、实验过程中变量的控制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全面提升学生理解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思维能力的考查要求明显提高了。中等水平的学生基本上都做不完,或者题目读不懂,面对这种高考要求的新变化,我们特别关注生物科技的最新进展,了解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变化,积极搜集整理一些新材料,分析提炼生物学问题,帮助学生学会快速读题,正确理解题意,做出合理的解答。3月份,高中生物组认真研究多年的高考试题中的生物科学史的素材题型,在高三二轮复习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大大提升了教师的复习指导水平,并在高一新授课中也特别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经过反复的备课、说课、研讨,最后决定由钟爱萍和张从福老师分别在高一8班和高一7班开设了《探索遗传物质》的同课异构公开课,钟老师从细菌和噬菌体的结构特点,讲到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从实验设计的原则,反复强调实验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家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语言生动清晰,讲解细致入微,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让学生很快进入实验结果分析的思维过程,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效果非常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张老师先把整个实验过程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讲解,提出进一步思考提升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R型细菌是如何转化为S型的,思考艾弗里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艾弗里实验的不足之处在哪里?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放射性出现的位置,如何解释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强弱的变化,最后引导学生思考“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每一步的思考都是学生展开想象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自动汲取知识、获得技能的过程,最后张老师针对每一个探究实验的步骤、易错点、设计的思路等做了全面的分析,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仿佛做了一遍实验。从学生掌握的情况和课堂教学氛围来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令人满意,也得到了高中部两位领导的认可。两节科学史的探究课让学生对实验题的分析能力和解题技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也彰显了两位老师多年来认真备课和专注教学研究的扎实的基本功,以后这样的公开课还要多次开展,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学习交流。
在评课结束后,张从福老师由对本组的教研工作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就2018年的生物奥赛辅导等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积极准备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生物前课自主学习的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的结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