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园地

专家引领明方向,精准指导促成长——江苏省特级教师倪晨瑾来校指导体育工作

阳春三月,万物生辉。3月5日上午,江苏省特级教师、苏派名师倪晨瑾校长莅临我校对体育教研组工作进行指导。孙校长、华红娣副主任和小学部全体体育教师参加研讨。 首先,体育教研组长李维老师向特倪特汇报体育组工作现状与发展目标。接着,倪特针对体育组提出的困惑,做《成为更好的自己》为主题指导在场老师如何有效提升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与教科研能力。倪特提出,作为一名体育老师,要秉承体育人的正能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光发热,努力成为有热情、有目标、有团队、有素养、有细节的“五有”新时代体育教师。要站在儿童立场,用儿童视角,实践体育新课标“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要求。要注重情感教育、社会教育,让每一节体育课成为走心的课、交流的课、念念不忘的课,以体育文化来影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随后,倪特观摩了小学部“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并给出指导:大课间活动要注重多样性,要分季节、分天气、分难度开展,可以设计必做项目体现学校特色,增加选做项目,结合当下时尚流行增加趣味性,通过流动领操员的激励政策激发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热情和专注度。 指导过后,倪校长针对代佳佳老师的说课《后滚翻》进行点评,给出指导建议:体育教师要结合课标学习,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以学定教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真实调研学情,改变学习方式,构建学、练、赛一体化的课堂。 整场活动内容丰富、氛围活跃,老师们在倪特悉心、专业的指导下充满了对未来专业发展的美好期待。最后,倪特给所有体育教师送出新学期寄语“新一年,赢一次”,期盼所有体育老师在目标引领下,默默耕耘,坚持不懈,成为更好的自己。   (撰稿:李维   一审:李维   二审:周亮   三审:邱明莉) 倪校长与老师交流体育工作   倪特与老师们交流
2024/03/07

我是小学生,出彩小精灵——一年级新生入学体验活动

蝉声鸣夏喜迎新,菊香溢秋携手行。教育是一场美丽的邂逅,见证着孩子的成长,凝结着学校和家长共同的期许。为了让一年级小朋友尽快适应小学生活,让家长朋友了解学校的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8月26日,金中河西小学部举办“我是小学生,出彩小精灵”一年级新生入学体验活动。 清晨,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父母的陪伴下,第一次踏入校园,进入了各个班级,带着灿烂的笑容推开了小学生活的大门。今年,我们的每个班级都以水果的名字来命名班级,这个水果名字的背后,不仅浸润着传统的文化,还饱含着老师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有的班级叫橙子班,有的班级叫苹果班,有的班级叫芒果班,有的班级叫荔枝班等等。比如桃子班,桃子的故乡在中国,古时便有“寿桃”、“仙桃”之美誉,寓意着平安与好运。“橘子洲头看日落” 里的“橘子洲头”象征着一片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地方。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像橘子一样充满活力和甜美,带着吉祥的气息,踏上寻求知识的旅程。与此相呼应的是,我们在环境布置,甚至老师为孩子们准备的小礼物中,都与水果的班级文化相呼应,比如橘子钥匙扣,芒果小头箍等。 入学教育分为了四个板块,第一了解校园(包括认识老师、认识班级、认识校园);第二学习常规,主要是学习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小口令;第三是排队训练,为开学上操做提前的准备;第四是安全、礼仪教育,分为了课间安全、排队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和《礼仪儿歌》,安全教育全都编成了儿童易于听懂,易于牢记的儿歌。最后,带领孩子庄严宣誓。从爱国、爱校的高度从小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且不仅关注到学习,也关注到健康、劳动和幸福生活。 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将开展校园打卡的活动,让孩子在校园探索,不仅消除了他们的陌生感,更激发了他们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供稿:余洁 编辑:周亮 一审:余洁 二审:周亮)
2023/08/26

文化润泽,培根铸魂——记第十二届“小领袖”英语节活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提升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随着第十二届“小领袖”英语节活动的来临,大、小精灵们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以自己的方式倾诉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瞧!一年级的小豆丁们挥舞着想象力的魔法棒,带着字母宝宝们穿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的跟随着嫦娥奔月过中秋,还有的奋力拼搏赛龙舟,更有的穿戴新衣过上了红红火火的中国年......孩子们在绘画字母想象画的过程中,感受到认识字母的乐趣,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 盼着盼着!二年级的小娃娃们在D楼报告厅英文朗诵中华传统古诗词的活动已经开始啦!他们身穿精美的汉服,声音洪亮,节奏鲜明,表情自然,感情饱满,给大家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下面频频响起热烈而激动的掌声!通过这次的朗诵活动,他们都对中华古文化更加热爱了! 来呀!三年级的小精灵们正在用英语配音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呢!在经历了一周激烈的初赛选拔后,入围决赛的12支配音团队在英语教室4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他们化身功夫熊猫、花木兰、神笔马良等中华典籍中的经典人物,以团队的默契合作完成了精彩绝伦的英文配音作品,赢得了在场评委与观众的喝彩。他们在活动中了解了更多中华文化故事,增强了文化意识。 听!四年级的小歌手们正在演绎一首首经典的英文歌曲,展示了自己流利的英文。选手们换上华丽的服装,在舞台上尽现自己的独家本领。看!电吉他、架子鼓、电贝司、芭蕾舞等都搬上了舞台,为自己的节目加分添彩,让现场的观众和评委赞不绝口。夏成君主任为获奖的孩子们颁奖,见证了他们的高光时刻。他们在英语伴随着歌声带来的美妙,也意识到多元文化的差异。 哇!走过走廊,五年级大精灵们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海报已经张贴出来啦!五年级组老师们带领孩子从教材内容Unit 7 Chinese Festivals进行延伸,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想要研究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搜集资料,拓展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故事、历史重要事迹等各方面,绘制中国传统节日的海报。那一张张色彩丰富、构图精美、文字美观的作品,丰富了他们的英语学习生活,还提高了用英语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能力。 别走!六年级小画手们“探寻古城文化”的思维导图作品也展示出来啦!老师们在课堂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中国城市,并引导他们模仿课本上的Unit6 An In
2023/06/06

骨干引领促成长 示范践行共芬芳——小学部德法骨干教师示范课教研活动

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中的引领、示范和榜样作用,5月24日下午,德法组孔令沂老师开设了一节骨干教师示范课,执教内容是四年级下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教学时,孔老师大胆拓展课程资源,从全国的民间艺术聚焦到南京特有的民间艺术,再聚焦到云锦。以“寸锦寸金”这个名称为切入点,了解云锦的发展之路。引导学生从起源、特点、发展等方面对民间艺术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知。学生在积极探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也学会了从多角度、多方面认知事物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感受匠人扛起传承大旗等活动中,真切地感受了家乡民间艺术的魅力,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加深了对民间艺术的认识。适时普及法律知识,体现课程的德法相融,也激发了学生对民间艺术保护和传承的决心。 课后,老师们争相发表自己的观课心得,张明静、王艳、王娜等老师一致认为孔老师的这节课真正理解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实现了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课堂活动环环相扣,让人耳目一新,每一处都体现了教师的用心,让孩子们体验了一场民间艺术之旅。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本次展示课为所有德法老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了我校德法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断挖掘教师课堂教学的潜力,在德法教育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供稿:王文丽 编辑:周亮 一审:孙静 二审:邱明莉 ) 孔老师执教 师生互动
2023/06/05

“百思百问”:聚焦关键问题,提升教学立意——记小学部英语组骨干教师示范课展示活动

“百思课堂”以“问题主导”为驱动力量,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2023年5月25日,小学部英语组四至六年级老师们在一楼录播教室共同观摩骨干教师程旻老师和朱琦娜老师的精彩课堂。 第一节课由程旻老师和三(5)班的孩子带来的《The Village Show》。程老师以一首网红Chant“花园种花”,活跃了课堂气氛。随后,程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绘本封面,并以“Who wins the prize?”为核心问题,带领学生猜测结果并阅读文本验证自己的猜想。程老师还准备了精美的道具,学生们生动地演绎了山羊偷吃蔬菜的三个回合,得到了在场老师的掌声。最后,程老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思考:怎样才能赢得第一?探究语篇中“互帮互助、永不放弃”的主题意义,与他们在课程中积累蔬菜小贴纸,获得成功的过程引发共鸣。 第二节课由朱琦娜老师和五(1)班的孩子带来的《A Family of colorful cultures》。朱老师用一首富有节奏感的中国城市歌曲,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奠定了本节课的主题情境。然后,朱老师展示了一首律动性的chant,趣味地引导学生思考“仙女节”、“马尾绣”是否存在?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在过程中,朱老师巧妙运用Jigsaw Reading的方式,带领学生小组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报刊板块,并在小组交流和汇报中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朱老师运用巧妙的思维导图,从主旨大意、细节和总结三个方面指导学生的思维建构。最后,朱老师用藏头词“C-H-I-N-A”巧妙升华“中华多彩文化”的主题。 课后,华主任组织老师们评课。在场老师们受益匪浅,纷纷分享自己的收获。管林虹老师对第一节程老师的课感触很深。管老师指出,程老师运用鲜活的chant烘托了浓厚的农场氛围,设计了鱼骨图将文本的脉络梳理得非常清晰,还设置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成功的意义,值得学习。余婧婷老师和朱慧静老师对第二节课朱琦娜老师的课进行评课。余老师认为,朱老师选择了节奏感很强的音乐,同时加入了一些流行元素,如直播,“拼图阅读”的策略运用也很自如,是一场视听盛宴。朱慧静老师认为,第二节课的内容虽然信息量很大,但是设计了很多巧妙的方式,如“山歌对唱”、“抛绣球”等,使得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值得借鉴到六年级的小初衔接教育中。 最后,华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首先,华主任对两位骨干教师的课堂表示肯定。接着,
2023/06/04

基于儿童视角,演绎童话教学——小学语文教研组校级教研活动

5月22日下午,“基于儿童视角,演绎童话教学”校级低年段教研活动如期举行,一年级的代淇老师和史梦婕老师分别执教《小猴子下山》的一、二课时。一、二年级语文教师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参与教研活动,凤凰母语教师发展工作室袁浩校长、陈玲玲特级教师前来指导。 代淇老师语言亲和,评价语丰富,利用小组合作,自主思考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孩子们表达充分,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史梦婕老师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根据情境变化感悟课文,利用书上插图,进行角色表演和故事创编,教给孩子们学习方法,课堂上孩子们积极思考,乐于表达。 课后,两位上课老师阐述自己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以及授课后想要改善的部分,听课老师对课堂进行了认真的评价,李婧老师认为,史老师的课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方法多样。周圣怡老师认为,代老师的课引导孩子们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教学中也体现了趣味性。 两位专家为教研课做了点评,他们首先肯定了两位老师对课堂的重视,特别提到代老师带领学生观察细节,十分细致,史老师的课堂氛围活泼,充满趣味。接着也提了建议,要引导孩子们在课堂上观察要有重点,表达围绕主题。这对我们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本次的教学研讨活动,加强了语文教师之间的交流,也带动了教师的成长,让大家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生发出语文教学智慧的火花。 (供稿:张琪 编辑:周亮 一审:孙静 二审:邱明莉) 代淇老师上课 史梦婕老师上课 课后交流 专家评课
2023/06/02

《新课程标准解读》——小学数学组读书分享会

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2023年5月23日下午,小学数学组专题读书分享会如约而至。共同探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这一本书,学习数学教学中如何以标为本,促课成思。本次读书分享由教师发展处陈玲主任组织,王胜男老师主持。 陈娇、王跃、宗露露、韩晶晶、曹俊、安雅君六位老师先后和大家分享了各自阅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一书的心得和感悟。陈娇老师就综合与实践的活动设计、目标确定、活动评价几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为老师们设计综合实践提供了方向。王跃老师从核心素养和学段目标出发,结合自己课堂教学的案例,指出在教学中要着眼“结构化意识、结构化教学、结构化整理”。宗露露老师解读了“量感”的内涵,为何增加核心素养量感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量感三方面,突出小学阶段数学学习要“关注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系,让数学回归生活”的特点。韩晶晶老师从数学核心素养“三会”入手,指出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曹俊老师着力于新课标的变化与解读,提出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关注。安雅君老师结合“百分数”的课例,关注新课标中“统计与概率”变化,指出要培育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数据意识。 接着数学组其他老师们也就新课标解读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陈玲主任指出了平时要多思考,多积累,将课的反思与自己的教学相结合,要以核心素养统领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把握具体内容的学科本质,分析相关内容的教学要求,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制定体现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供稿:韩晶晶 编辑:周亮 一审:丁莉 二审:邱明莉 ) 王跃老师分享 宗露露老师分享
2023/06/01

聚焦关键问题,提升教学立意——2023年小学部骨干教师示范课

2023年5月22日下午,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举行了骨干教师示范课教研活动,活动主题为“百思百问——聚焦关键问题,提升教学立意”。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本次教学由周娇、沈海成两位骨干老师承担。他们执教的内容分别是三年级下册《火烧云》和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两位老师认真备课,以不同的方式构思课堂。 周娇老师在执教《火烧云》一课中,注重对学生课文朗读的指导,在朗读中谈感受。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以及带来的欢乐。一张张精美绝伦的图片激发了学生对火烧云以及自然景观的热爱。周老师重视知识的迁移,重视学以致用,最后充满创意的作业设计延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沈海成老师的《自相矛盾》一课,不仅落实了一般性的教学目标,还落实了素养目标。积极践行了新课标的理念,充分展现了从学生的实际和需要来设计学习任务和语文实践活动,为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来整合学习的情景内容和方法,课堂的思辨和拓展展现了老师的匠心和学生的智慧。 在孙静老师的组织下,朱兆明主任、余洁老师和邱明莉主任分别从“教学立意”和“任务群”两个方面,对两堂课进行了点评。 朱主任指出,高的“立意”一是体现在内容上,要由教知识转变为教素养,将抽象变得更加具体;二是体现在方式上,要由讲授转向研究,让课堂充满思辨色彩。提升教学意义,研究课和家常课是有所区别的,一次研究就研究一个点,突出一个细节,让学生学到一样技能,比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去教效果更好。 余洁老师指出,沈老师的课体现了五大特点,第一“复习激趣,出示矛盾”;第二“预学反馈,走进矛盾”;第三“创设情境,夸耀矛盾”;第四“借助导图,深思矛盾”;第五“拓展积累,回味矛盾”,五个教学步骤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充分体现了教的逻辑、尊重学生学的逻辑和服务学生学的逻辑的教学理念。 邱明莉主任进行了总结,她认为我们的课堂要让学生思维可视化。无论是书面的表达还是口头的表达都要到位,要注重思维的训练,把思维的过程演绎出来。我们的教学过程不要面面俱到,抓一个点往里面钻,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 本次教学研讨活动不仅对“百思课堂”背景下的中高年级教学进行了实践研究,还是一次教学改革新样态的展示。 (撰写:邓程元 编辑:周亮 一审:孙静 二审:邱明莉) 周娇老师执教《火烧云》 沈海成执教《自相矛盾》 朱兆明主
2023/05/31

以趣理课堂,促思维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研讨活动

学习是最美的遇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春色旖旎,芳菲满园,5月16日下午,小学部数学教师相聚一堂,共同探讨在“以趣理课堂,促思维发展”这一主题下,数学教学如何更加高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真正明理知理。本次活动由五年级备课组承办,曹俊和朱颖两位老师授课。 第一节课由曹俊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2》转化的策略,曹老师通过一个小典故引入新课,使学生明白转化策略的意义。在例题中,曹老师先让学生各自计算一组分数的和,再引导他们借助直观将这组分数连加计算转化为相对简单的分数减法计算。从而在比较中进一步体会转化策略的应用过程和特点,提高应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中,曹老师还安排了涉及图形和计算等不同内容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变式应用中逐步加深对转化策略的认识。 第二节课由朱颖老师执教《圆的周长》。本节课朱老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提出“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半径)有关,有了这样的猜想后,先通过图形推理初步得出圆周长比直径的3倍多一些4倍少一些,再通过测量计算进一步感受圆周长除以直径大约是3倍多一些。但仅仅靠课堂的数学实验也无法明确圆周长与直径的倍数是一个固定值。在此借助古人的智慧,从“周三径一”到“割圆术”再到“祖率”,及现代计算器技术,感受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永无止境。 两节课后,教研组长丁莉老师组织大家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数学组的老师们纷纷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最后郑主任从三个关键词:“经历、体会、能够”分析了课堂目标达成情况,用“思方法”“思图形”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碰撞出更绚丽的“百思课堂”智慧的火花。 (供稿:胡金生 编辑:周亮 一审:丁莉 二审:邱明莉) 曹俊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朱颖老师执教《圆的周长》 数学组老师们仔细聆听课堂教学
2023/05/25

探索“百思课堂”的样态——记小学部英语组校级教研展示课活动

在学部“百思课堂”理念的引领下,2023年5月18日上午,英语组低、高两个年段的教师齐聚一堂,共同研讨“百思课堂”在英语教学的实施路径。 第一节由周芳芳老师和一年级的小精灵们带来的《Chapter5 Happy Moments》。周老师以一首欢快的Happy Song开场,点燃了孩子们的激情。周老师模拟微信聊天,复习核心句型。周老师还围绕Happy moments at home和Happy moments at school为线索,就地取材地运用我校资源展开教学,小组合作绘制海报。她以“See miracles in life everyday.”藏头句“Smile”提升单元主题意义,令人眼前一亮。 第二节由余婧婷老师和五年级的精灵们带来的《Unit7 Chinese Festivals》。余老师先学后教,巧设研学单,布置学生预习任务,在激活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为学习新知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课上学生以五人一小组,合作讨论、学习,逐步完善思维导图支架。值得一提的是,余老师用心地融入古代诗词,为跨学科学习做了进一步尝试。她巧妙借助正在进行的“英语节”活动背景,学生当堂反馈,宣传元宵节相关知识,在运用本节课语言知识的同时,增加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两节课后,两位上课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简短的说明。听课老师们热烈讨论两节课的所获所思。对第一节周芳芳老师的课,余进跃老师和陈义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感想。余进跃老师认为,在周老师的研学单中,预习活动如朗读带有ing的词汇、准备一张记录家庭快乐时刻照片等,与目标一一对应,周老师相应在课堂上进行了预习检查,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了铺垫,真正做到了先学后教。陈义老师认为,周老师的课程均以核心问题主导,即“What is she doing? What are they/you doing?”的动词ing表达。她以主线“Happy moments”贯穿课程,结构清晰。学生们联系自己的快乐时光,表达非常丰富,热情互动。但学生对can+动词原形的表达有些混淆,可以适当做出指导。 对第二节余婧婷老师的课,陈洁老师和顾海利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陈洁认为,余老师设计的预习任务能充分引导学生对“元宵节”进行多元维度的理解,并在课堂中展示了学生充分的预习。余老师还以思维导图中的问题贯穿主线,思维结构清晰,从复习课文讲述的传统节日,到运用支架学习
202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