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园地

演绎精彩,绽放童心——二年级举办金书签语文节“我是小小故事王”活动

故事,是孩子最亲密的伙伴。此次二年级金书签语文节,为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能力,二年级组于11月29日中午在D楼报告厅举办“我是小小故事王”讲故事展示活动,通过前期班级初赛,共评选出12名故事大王。他们个个准备充分,精神饱满,信心十足。 你瞧,二(1)班刘炳辰仿佛自己就是故事里的小鲤鱼,正奋力地跳龙门呢;二(8)班郑淇同学带来的《三只小猪》的经典故事跌宕起伏,引得所有同学哈哈大笑;二(2)班李忻泽落落大方,活灵活现的肢体动作,一只栩栩如生的慢吞吞的小兔让我们如临其境。还有其他故事大王们带来的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深深吸引着大家,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和小朋友都沉浸其中。而这些有趣的故事让我们的孩子懂得了许多的道理,更从故事中感受到了表演的快乐。 登台表演的选手们,宛如夜空中最闪耀的新星。这些动听的故事,为大家的想象插上飞翔的翅膀,为自己的童年增添美妙的味道,带领我们驶向知识的海洋。 最后,孙校长给表演的同学颁发了奖状并合影留念!看着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期许,今天的语文节活动圆满结束,但美好的童话王国依然会给孩子们带来童年的无限快乐! 李忻泽同学表演 刘炳辰同学表演 郑淇同学表演 学生听故事
2022/12/03

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小学数学组读书分享会

淑气春风和,美化冬日暄。2022年11月29日下午,小学数学组专题读书分享会如约而至。共同探讨在“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这一主题下,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品格课堂。本次读书分享由数学教研组组长丁莉老师组织,王胜男老师主持。 陈雪蕊、刘凤婷、孙雪晴、卢欣宇、朱雪华、张春燕六位老师先后和大家分享了各自阅读周卫东校长《为品格而教》一书的心得和感悟。陈雪蕊老师指出了课堂倾听的重要性,从听什么、怎么听等几个方面指出了倾听的标准和方法,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刘凤婷老师结合自己课堂教学的案例,提出了需要追求快乐的课堂,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愉悦感,利用生成的资源,抓住学生的思维,放大思考,增加兴趣。孙雪晴老师提出了建构品格课堂需要在周校长给出的“高观点、低结构、中温度”基础上寻找、探究、体验,尊重学生、发现学生、了解学生、信任学生,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卢欣宇老师从数学本质入手,指出了需要培养客观把握的眼光,勇于批判的意识,不断求索的精神。学生要会像数学家一样经历演绎推理,体会规则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领悟数学的客观性和严谨性。朱雪华老师从“高观点”课堂入手,提出品格课堂需要关注深度教学,关注核心知识,关注思想方法。张春燕老师提出了让课堂更贴近生活,在教学中要催化学生的数学意识,有意识地把数学概念等应用于学生生活情境中,从而理解数学本质。 接着数学组其他老师们也对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同时围绕“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孙校长指出读书就像汲取营养,需要日积月累,慢慢消化。品格课堂需要增加兴趣,充满思辨,乐于表达。郑莉主任指出了平时要思考,注重预设与生成的对比,将课的反思与自己的教学相结合。华红娣主任指出了读书重在平时,要学会在阅读中寻找思维和智慧。同时最后也对数学组老师们构建品格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陈雪蕊老师读书分享 刘凤婷老师读书分享 孙雪晴老师读书分享 卢欣宇老师读书分享 朱雪华老师读书分享 张春燕老师读书分享 华红娣主任点评总结 郑莉主任点评总结
2022/12/01

生活中的趣味科学——四年级参加科普进校园活动

2022年11月28日,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学术报告厅热闹非凡。小学部的四年级小精灵们正在参加一场精彩的科普进校园活动! 此次做讲座的是扶庆权教授,他是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专业,工学博士,南京晓庄学院食品科学学院的高级实验师,主持过很多科研项目。扶庆权教授给同学们带来的讲座主题是《生活中的科学》,这次活动的实验内容丰富多彩,贴近生活。扶教授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物品,如可乐、紫甘蓝、泡腾片、淀粉、海藻酸钠等等。在这次活动中,所有的学生都充满热情、积极参与,动手实践。不但增强了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展了学生的科学观念。 学生通过科普讲座的活动,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在此次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形成了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 张慧老师现场主持 神奇的紫甘蓝 现场提问互动 制作水晶球 碘酒变变变 积极互动的小精灵
2022/11/30

浓浓语文味 悠悠古文情——第二盟区小学四五年级语文教师线上教研活动

2022年11月28日下午13:30-16:00,建邺区第二盟区小学四五年级语文老师开展了一次主题为“浓浓语文味,悠悠古文情”的线上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第一个环节由晓庄一实小的鲍雪春老师和金中河西小学部的濮春兰老师带来的精彩的古文教学。 鲍雪春老师授课的篇目为四年级上第八单元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在授课过程中,鲍老师很重视文言文教学中的“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找到文言文的语感。在“读”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这篇小古文的意思,发挥想象力,扩充故事,理解故事背后蕴含的深刻道理——“此必苦李”的原因。整堂课氛围轻松愉快,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 濮春兰老师授课的篇目为五年级上第八单元课文《古人谈读书》,濮老师深入了解学情,设计了难度适中,内容丰富的文言文教学环节。本节课,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读结合得非常紧密,学生在读书中感悟古文的语言魅力,理解古人的深刻思想。并且在课堂上,濮老师适当拓展,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也为他们今后学习古文留下了一把钥匙。 教研活动的第二个环节由晓庄一实小的王志勤老师和金中河西的黄海燕老师带来讲座——《小学中高年级古文教学方法的探究》、《浅谈如何让小学文言文教学“妙趣横生”》。王老师抓住了古文学习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始终关注到学生的主体性,认为在古文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黄老师则是围绕着如何实现古文教学的“妙趣横生”,从课堂教学的诸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指导。两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经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老师们受益无穷。 教研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全体老师的互动研讨时间。来自金中河西小学部和晓庄一实小的几位老师分享了本堂课的收获,也提出了自己在教学上的思考和见解。 鲍雪春老师上课 濮春兰老师上课 王志勤老师讲座 黄海燕老师讲座
2022/11/30

让观察走进生活,让细致走进习作

2022年11月23日下午,语文组举行“让观察走进生活,让细致走进习作”主题教研活动,孙双金校长和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吴隽妍老师、张剑知老师分别执教《搭船的鸟》的一、二课时。吴隽妍老师抓住课文的第二、四自然段,抓住翠鸟的样子及翠鸟是怎样捕鱼的两部分为重点,通过说一说,想一想,看一看等方式进行学习,并适当指导朗读,让学生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以读促讲,以读促写。张剑知老师链接《翠鸟》这一文本,对比阅读,帮助学生感受作者的细心观察。同时借助小猫捕鱼的视频,运用抓动作变化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小猫的动作进行观察,并落实在随堂小练笔上,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交流、修改,实现了本节课的目标。 在教研组长黄海燕老师的组织下,吴隽妍老师、张剑知老师分别陈述了自己的教学构想,反思了课的得失。听课教师均畅所欲言,分享了自己的听课感受。 孙双金校长从文本的价值、读与写的过渡、习作的点评三个角度进行了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基于教材并超越教材,将起点定得高一点,因学定教;同时视野要宽一点,根据学生年段的特点螺旋式提升文本难度。在读与写的过渡中,引导学生对课文理解要到位,架好读与写的支架,在读与写中穿插练说环节,做好由读到写的迁移工作。在习作点评中,老师应将段落教学作为重点,关注句子,从标点、用词是否恰当、合理的想象三个方面进行细致点评,帮助学生更好地修改习作。 本次教学研讨活动不仅加强了学校语文老师之间对习作单元精读课文教学的交流,还带动了教师的成长,让大家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激发出新的火花。 吴隽妍老师执教 张剑知老师执教 孙双金校长点评
2022/11/24

探索趣理新课堂,引趣教学促发展——小学部数学教研活动

2022年11月15日下午,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数学组全体老师齐聚录播教室参加教研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低段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年轻教师团队的快速发展,本次活动由一、二年级数学组承办,主要围绕“探索趣理新课堂,引趣教学促发展”这个主题,探索趣味数学课堂。 第一节课是一年级张艳老师执教的《用括线和“?”表示的实际问题》,这节课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教材第一次出现相对完整的实际问题。张老师始终紧抓“三句话”引导孩子从直观图中提取信息、提出问题,最后经历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张老师设计的教学探究活动层次清晰,善于利用多层次的对比,让学生多角度观察情景图。例题与练习的对比,让学生体验到这种借助括线和“?”呈现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题意的理解;例题与试一试的对比,则引导孩子感知到用加法或减法解决有括线和“?”的实际问题的区别。最后,张老师设计了具有层次的练习,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也通过丰富的练习为学生提供了多说多练的机会。 第二节课是二年级杨莹莹老师执教的《有趣的七巧板》,这节课的内容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实践活动课。杨老师教学风格鲜明,始终贯彻鼓励式教学,对于课堂生成把握精准到位,值得学习。杨老师设计的教学实践活动层次清晰,先带领孩子认识七巧板,再通过视频导入,最后设计活动“拼拼说说”,从选2块拼学过的图形到选3块拼学过的图形,再引出4块、5块、6块的不同拼法,层次递进最终由学生得出结论“选的块数越多,拼法也越多”。整节课中最大的亮点在于利用视频带领孩子了解了七巧板的历史,并将七巧板与生活中的物品结合,利用七巧板做“小小设计师”。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为我们呈现了一节生动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接着数学组其他老师们也对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一致认为两位老师执教方法和理念都让学生在数学课上“趣”中思考,“理”中提升,从儿童视角出发,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探究数学算理和规律,让学自然发生!同时老师们围绕“探索趣理新课堂,引趣教学促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对数学组低段老师们的课堂趣味性设计提出了新要求。 张艳老师执教《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问题》 杨莹莹老师执教《有趣的七巧板》 学生动手操作
2022/11/23

让孩子乐于表达——二年级语文校级教研活动

11月21日下午,何昕老师和周礼华老师围绕“让儿童乐于表达”这个主题分别上了一堂精彩的写话课。全体二年级语文老师齐聚一堂,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参与到此次教研活动中。 何昕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写话课,以清晰的结构框架为学生讲解了如何写好看图写话。她让孩子们紧紧围绕图中的人物来观察,引导同学们根据图片向前想,向后想。让人物的五官身体动起来,也让画面动起来。整节课老师语言亲和。孩子们表达充分,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 周礼华老师的“看图讲故事”,很好地运用了“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她先详细指导了两幅漫画,接着让小朋友们根据方法再说一说下面三幅图。课堂上孩子们积极思考,乐于表达。 最后,凤凰母语教师发展工作室的特级教师陈玲玲为我们的教研课做了点评,她首先肯定了两位老师对看图写话中观察图片的重视,特别提到何老师的课堂氛围活泼,充满趣味;周老师带领学生观察细节,十分细致。接着也提了建议,要引导孩子们观察要有重点,表达要有序。这对我们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这次的教学研讨,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将会有更多的思维碰撞,激起更多语文教学智慧的火花。 何昕老师执教 周礼华老师执教 陈特听课 陈特和老师们评课
2022/11/22

德法教研组举行校级教研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德法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夯实教育教学技能,促进专业发展,11月14日,德法教研组在录播教室举行校级教研活动。一年级代淇老师执教《吃饭有讲究》,一至三年级德法老师参加听课、评课。 代老师的教学设计具有儿童性,每个环节都围绕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 从有趣的手指操导入,让学生注意到手的卫生的重要性;利用视频,让学生学习科学的七步洗手法。随后,代老师灵活运用了希沃白板,利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来巩固七步洗手法的步骤,学生情绪高涨,课堂参与度高。 代老师的课形式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看情景故事、评价情景中的人物这一环节,既让学生回顾了在学校吃饭“排队时”“拿饭时”“吃饭时”“吃饭后”几个环节中自己的行为,又给予了学生指导。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与学生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们只有认真潜心钻研教材,同时将课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加地发挥这门课的力量,也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 代淇老师执教 学生表演在校饮食的现状
2022/11/21

发现爱,沟通爱,传递爱——道德与法治校级教研活动

2022年10月19日在这个金桂飘香的下午,小学部道德与法治老师们齐聚录播教室参加了校级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围绕主题“儿童的校园生活”展开。本节课由邓程元老师执教《走近我们的老师》。 伴着悦耳的音乐,三(9)班的小朋友们发自内心地为敬爱的老师们献上了一首《一株紫丁香》,用纯真的声音将这株紫丁香送给陪伴他们长大的老师,走近老师。“老师陪伴我们参加了运动会开幕式的活动”“老师陪我们一起跨年”“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参加学校的跳蚤市场活动……浓浓的师生情谊在现场弥漫开来。在润物细无声的视频中,学生们体会到老师的爱就在这一杯杯茶水和一句句关心的话语里。老师的爱润物细无声,它有时藏在快乐的活动中,有时藏在温柔的话语中,有时候还藏在学生的困惑里。在热烈的小组讨论中,学生们体会到虽然当时不理解老师的做法,但事后发现老师的爱是有道理的,这也是老师对学生爱的另一种表达。能从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懂得反思自问,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对老师表达爱的方式呢。两场生动活泼的情景演练将“暖心沟通爱”的活动推向高潮:老师照顾我们,爱我们,我们需要老师;老师也需要我们,需要我们的包容,理解,尊重,理解和爱。课的尾声,邓老师带领9班的孩子们走进“小精灵心语屋”,把自己对老师说的话和祝福写在“小精灵心语卡”上,发现爱,沟通爱,传递爱。 课后,老师们纷纷表示,课堂活动的设计需要根据自己的班级特点展开。课堂活动能够推动孩子的学习力,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课堂活动中学习理性知识,提高感性认识,从而践行道德品质素养的高位发展。 邓老师执教《走近我们的老师》 师生互动 听课老师认真思考中
2022/10/23

“思维创新:儿童的学习生活”—建邺区小学科学教研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

2022年10月20日,深秋突遇疫情,教研不曾停步。建邺区小学科学第一盟区所有科学老师相约云端,开展区级小学科学教研活动。本次线上教研的主题是“思维创新:儿童的学习生活”。 本次活动给我们带来课堂展示的是来自金中河西小学部的仝丽萍老师和南湖一小的李海婷老师。仝丽萍老师执教二年级《看月亮》, 基于《课程标准》中宇宙中的地球的低年段要求,让学生知道每天观察到的月亮形状是变化的。仝老师亲自演了一出皮影戏作为导入,引人入胜,创意十足;课堂活动的安排也紧凑明确,亲手制作的月球模型和月相道具,将实用与趣味真正地在课堂演绎与实践。李海婷老师执教三年级《把盐放到水里》,基于《课程标准》中的中年段要求,尤其是在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上,从物质的“状态”“溶解性”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学生的概念认知,活动层层递进,思维的碰撞铿锵有声。 每一次课的呈现,离不开背后合作备课的老师、认真指导的师父。区教研员李晓宁老师和第一盟区片长柯欣老师,亲自来我校听课指导。李晓宁老师提醒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堂,更要关注课堂中“鲜活的人”,更关注教师的表情、语言等对学生细微持久的影响。柯欣老师同时作为李海婷老师的合作备课教师,给我们很多有用的建议,如研究教学目标、研讨教学设计、推敲教学语言等。张慧老师作为仝丽萍老师的合作备课教师,对仝老师的设计熟读深思。在尊重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课堂对目标的达成度以及思维活动的含金量。 这次建邺区“思维创新:儿童的学习生活”小学科学主题教研活动,是小学科学老师关注 “思维创新”的再一次深入学习与研讨,是深入学习《课程标准》(2022版)后的再一次创新与实践。参加研讨的全体科学老师在认真学习后,相信也一定有所感、有所悟、有所行动。 仝丽萍老师课堂展示 学生活动——看月亮 李海婷老师课堂展示 小组合作溶解实验 建邺区教研员及第一盟区片长现场指导
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