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园地

引领示范,润物无声 ——小学部骨干教师示范课

              2020年6月8日,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语文教研组进行第二场“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凤凰母语教师发展工作室专家芮琼老师、袁浩校长及我校专家委员会专家杨昭主任莅临指导,小学部全体语文教师观摩学习。 第一节示范课是二年级濮春兰老师执教的《蜘蛛开店》。濮老师在没有正式上课前,为孩子们带来了一首有趣的蜘蛛小儿歌,在课前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中,生动的图片板贴、故事大王比赛、灵动的配乐,让学生们沉浸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濮老师巧妙地把板书画成了一张“蜘蛛织网”示意图,学生根据关键信息,学习说故事。 第二节课是二年级王琰老师带来的《大象的耳朵》,王老师遵循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读好故事中的对话。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王老师把重点放在了问句的朗读指导上,指导学生加上提示语,感受人物心情。学生把对文本的理解都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体现出来。 第三节示范课是三年级朱静老师执教的《肥皂泡》,朱老师语言亲切自然,文本解读全面透彻,从词语本身的特点出发,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来感受文本的语言美。课堂上,个人读、齐读、小组读、男女生读、自由读、比赛朗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从朗读中感受冰心散文的语言魅力。 最后,袁浩校长从“教师的讲”和“学生的读”两个层面来对三位骨干教师的课进行评价。袁校长说,三位老师都能让学生在读书时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注意了读书的语气。在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基础上来读,读得自然、真实。同样,教师在教授时,能够从整体把握,注重教材知识点的整合,注重前后知识点的关联,凸显了教师的教材整体意识。最后,针对使用统编版教材,袁校长提出了几点建议:一、关注课后习题并结合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二、从语言本身入手,感性地引导学生,让学生真正地进去文本情景中。 这场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既充分体现了骨干教师的教学、教研实力,又为全体教师互观互学、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促进了年轻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小学部教师队伍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1. 濮春兰老师执教《蜘蛛开店》 2. 王琰老师执教《大象的耳朵》 3. 朱静老师执教《肥皂泡》 4. 芮琼老师进入课堂听课
2020/06/09

建邺区小学英语教研员张丽宁老师莅临我校指导绘本教学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周五下午,建邺区英语教研员张丽宁老师莅临我校,为老师们进行绘本教学专题指导。以三年级吴洵老师的绘本课《Luke’s blue box》为例,现场评课、指导教学。 吴老师以活泼生动的歌曲“I can sing”导入,孩子们唱唱跳跳,气氛活跃。随后,通过泛读、听读、讨论等层层递进的活动,带领着孩子们掌握着故事的详细脉络。小组讨论环节,吴老师引导着孩子们了解“Five fingers”阅读策略,通过characters,setting,problems,events,ending五个分支,孩子们生生互动,交流学习,把握出文本的细枝末节。最后,通过教师引导和孩子们阅读体验,升华绘本的情感。通过这节绘本课,孩子们不仅了解到了故事的跌宕起伏,人物的情感变化,同时在吴老师的引导下习得语言技能。 随后,张丽宁老师针对绘本阅读的特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学情,为大家带来了深刻、细致的指导。张丽宁老师指出,首先阅读策略体现层次性。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应该从听读、泛读、再到细读。英语技能“听、说、读、写”中,训练孩子的听力能力应当排在首位。其次,培养学生持续阅读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不要因为过多的提问打扰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提问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故事文本,教师在提问时,避免机械性的一问一答,注意扩充话轮,增加语言的输入;学会追问,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张老师充分肯定本节课的“Five fingers retelling”阅读策略,同时强调,要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放手让他们小组合作,先教后练,教学相长。张老师特别提出,绘本阅读中,“绘”的图片有时候远比文字传达的信息更多、更广,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故事现有的图片信息,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发散思维,通过图片理解故事。 张丽宁老师充分肯定了金陵河西教研组的老师们对课堂的钻研精神,对青年教师吴洵给予了赞许和期望。张老师亲切细致的指导,让我们如沐春风,作为“跟上兔子”绘本的编者之一,张老师的见解让我们对这套绘本有了更加准确、深刻的把握。相信在张老师的指导下,老师们定会在教学的设计和理念上有新的进步!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愿我们在今日“芒种”知识的种子,播洒出明天的硕果累累! 热烈欢迎张丽宁老师莅临我校 吴洵老师执教 张丽宁老师悉心指导 (文、图/ 张淑颖
2020/06/09

紧扣语文要素,打造高效课堂——语文教研组迎接建邺区服务性视导

2020年6月2日上午,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三位小学语文教研员来到我校小学语文组进行服务性视导。 教研员们首先深入课堂,听了三位老师的课。第一节是二年级周阿敏老师执教的《太空生活趣事多》,周老师为学生们创设了融洽有趣的学习氛围,带领学生读词语,读句子,读课文,在层层深入的朗读中,学生们了解了宇航员在太空中睡觉、活动、喝水、洗澡都特别有趣。第二节课由四年级的许嵘老师执教,许老师带领四(2)班的同学们一起领略了现代诗歌的美妙。这是综合性学习单元,许老师把这个单元的课进行了巧妙的整合,引导学生在个别读、齐读、教师范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到了诗歌“押韵和节奏”“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独特的表达”等特点。第三节是六年级戴丽娜老师执教的《十六年前的回忆》,戴老师紧扣单元要素,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其品质。 三节课后,教研员和老师们移步至会议室进行深入的交流。教研员杨静老师重点点评了二年级的课,她指出老师备课很充分,可以看出备课组团队的力量,课堂气氛融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能调动起来。老师们还可以在字形和字义的融合上,文本与生活的融合上再多下些功夫。季慧敏校长重点点评四年级的诗歌,她特别表扬了许嵘老师的范读,老师的配乐朗读把学生和听课老师都带入了情境,学生脑海中的画面感特别清晰,想象力也得到了激发。这节课,老师抓住了诗歌的魂,课堂上就聊诗歌,非语文、泛语文的内容很少。同时也指出,诗歌要读出个人的感受与体会,最好采用个别读的形式,少用齐读的方式。张蓉老师对六年级的课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她认为戴老师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非常明确,课堂很朴实,学生学得扎实。扎实的同时,教师还需要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这就对教师文本的钻研,问题的设置提出更高的要求。 虽然三位教研员针对这三节课提出建议,但全体语文老师都参加了研讨,都能从这三节课看到自己课堂的影子,从而审视自己的课堂。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们将继续认真研读教材,紧扣语文要素,使语文课堂更加灵动、高效。 1.周阿敏老师执教《太空生活趣事多》 2.许嵘老师执教诗歌单元 3.戴丽娜老师执教《十六年前的回忆》 4.杨静老师作点评 5.季慧敏校长点评 6.张蓉老师作点评 7.老师们参加研讨  
2020/06/04

落实语文要素,提升习作能力——建邺区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线上教研

                      2020年6月1日,是第70个国际儿童节,在这个快乐的日子里,我校小学部五年级语文组承担了建邺区五年级语文线上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即一个讲座和两节微课的展示。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获得了教研员和在线研讨老师的一致好评。    叶圣陶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杭建丽老师的讲座《紧扣语文要素,提升习作能力——统编教材五下单元教学导航》紧紧围绕这句话展开。本次讲座重点突出,目标指向明确,紧扣单元要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特点,在此基础上准确地确立了单元目标并给出了有效的教学建议。并以《人物描写一组》和《刷子李》为例,有高度,有深度地解读教材,给在线的各位老师很多思考和启发。 人物的描写要结合典型的事例。吴慧老师和孙静老师接下来的两节微课设计紧紧围绕这一观点。吴老师在《摔跤》这一课中,结合建邺区衔接单设计了“说一说”这个环节,引导学生抓住小嘎子和小胖墩的动作描写,初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吴老师又设计了“演一演”的环节,让学生在具体的“摔跤”情景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更深入地走入人物的内心。有了这两个环节的铺垫,吴老师让学生抓住动作描写,写一写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水到渠成。孙静老师关注《刷子李》到《摔跤》的不同——侧面描写曹小三的心理变化衬托刷子李技艺高超的特点。孙静老师不满足于让学生体会侧面描写的优势,而且创设“牛刀小试”的环节,让学生尝试完成“搞笑的走路姿势”片段描写,引导学生通过描写他人见到小明走路的姿势的反映,来体现主人公的滑稽可笑。 本次活动的准备充分,凝聚了五年级语文组所有老师的心血。大家也在课前研讨中收获了很多,成长了许多。 1.杭建丽老师做讲座 2.吴慧老师进行微课解读 3.孙静老师进行微课解读 4.老师们参加现场教研活动 5.课前,备课组研讨  
2020/06/04

建邺区六年级“云上”英语教研----基于线上教学的写作拓展与研讨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5月21日,我校六年级组英语教师围绕“基于学情的单元整体梳理与提升”为主题,以“提升高年段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目标,展开建邺区教研活动。本次建邺区线上云教研活动由我校主办,程旻老师主持,王卉老师、梅晶晶老师对单元板块进行重难点分析,朱琦娜老师带来写作课例分享。 活动伊始,程旻老师以第六单元为课例,对Story time,Sound time,Fun time,Checkout time的重难点词汇句型进行了深度剖析,与区里老师共同探讨教学目标。随后,基于我校学生的线上学情分析,以三课时为板块,通过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探讨并制定了适合学情的总课时目标与分课时目标。在充分梳理学习目标,重难点后,老师们进入了活动的第二板块:如何突破重难点?老师们在群里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王卉、梅晶晶两位老师通过第六单元的各个板块的内容,详细地为大家梳理并分享每一版块的教学经验。 六年级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点关联意识薄弱,不能自行整理出较全面清晰,构架合理的思维导图,另一方面,孩子们对于国家这一块的英文储备非常欠缺,导致他们不能自主完成一篇关于介绍国家的作文。因此,在本次教研活动前,我校朱琦娜老师就精心准备了一节与写作指导相关的微课。朱老师在课前设置了“导学单”的三个任务:完成书本上的澳大利亚信息表填写、绘制思维导图、寻找感兴趣的一方面写下细节介绍。通过学生们的学习单情况,对这节写作课的重难点进行了侧重。首先,朱老师运用信息技术,课堂视频、图片等利于学生直观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启发,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灵感,注重对学生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其次,使用“学教材,仿教材”的写作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文中的结构找寻写作支架,理清框架结构。带领学生对整个文章的段落层次进行梳理:Title,the beginning,the middle , the ending 。这样,主体脉络就清晰了,学生也更容易模仿了。这实现了教学的连贯性,培养了学生写作的自信,增强其对写作的兴趣。 紧凑的活动流程,丰盛的知识经验,老师们在“云上”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活动虽止,但老师们教研的热情不曾退却,相信一次次的优质教研活动后,定会给老师们的教学带来新的体验! 老师们线上教研进行时 六年级组老师们集体研讨 (文/张淑颖 )   
2020/05/22

第九届英语节----阅读“云分享”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五月初,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第九届英语节之“阅读云分享”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为了提高学生们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促进情感思维能力的形成、了解地道的英美文化的背景,一、二、三年级全体学生以各式各样新颖的创意方式展开“云分享”活动。 一年级以“自然拼读”为活动形式,小朋友们以多种方式,拼读出了26个字母的发音。创意无限的孩子们,制作出各式各样的字母道具。有的把不同字母写在折纸玩具“东南西北”上,有的玩起了“掷飞镖”说字母,有的制作了字母转盘游戏...平凡的26个发音,在一年级的萌娃们手中演变成了一个个趣味小游戏。 二年级以“绘本故事分享”为活动形式,小朋友们在充分阅读最爱的英语故事后,准备了精美的道具,绘声绘色地演绎着英文故事。有的在线邀请了好朋友一起分角色演绎,有的爸爸妈妈齐上阵亲自共演。每一个小小视频,都凝聚着孩子与家人的智慧。拍摄好的作品上传至班级群中,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云上互评,点赞。获得点赞数较高的小朋友们将在开学后得到学校颁发的奖状和礼品。 三年级以“走近思维导图”的形式,以英文绘本故事为载体,锻炼了孩子们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明晰的知识结构和思维逻辑,帮助学生学会表达、拓展词汇,理清文章脉络。孩子们通过泛读、精读、提炼、绘图、表达等五个步骤,完成了一幅幅精彩纷呈的思维导图,和一个个表达流利的英语故事。图片和视频一同上传至班级相册,在班级中开展公开投票制,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投票选择的权利!孩子们在欣赏全班的作品后,以公平公正地态度投下了神圣的选票。“自由、平等,公正”的价值观也在一次次投票中体现! 时光流转,春天退去阴霾,迎来了夏日的光。过去繁花似锦的春天,娃娃不能回到充满生机的校园,但大家学习英语的热情不曾退却。低年级的小精灵们以创意满满的方式,在“云上英语节”中不断自我超越,绽放光芒!让我们一起畅游在英语的海洋,邂逅这热烈而婉约的孟夏时光。 一年级小朋友的字母道具 二年级小朋友的故事分享卡 三年级小朋友的思维导图 (文/张淑颖)
2020/05/11

精准施策,有效衔接——小学部开展“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研讨活动

  雨生百谷,谷雨之后已是春深。在疫情笼罩下的这个特殊的春天,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的线上教学指导有条不紊地展开。各教研组精心备课,制定每日《延期开学学习与生活指南》,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进行居家学习。临近开学,为更透彻地理解教材,更准确地诊断线上教学效果,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培优辅困,学部近期多次组织老师进行线下教学研讨活动。 首次教学研讨于4月20日和4月21日两天展开,各备课组分时段分批次进行,诊断学生线上学习情况,把握现阶段教学的重难点,提出开学后进行强化巩固、适当补充,确保学科知识点人人过关的要求。老师们积极参与研讨,群策群力,各备课组进一步制定了开学后的详细教学计划。 烈火出真金,实践出真知。4月27日和4月28日,各备课组精心备课,进行衔接教学的课堂展示和探讨,教研卓有成效。语文组形成了一篇课文一课时,抓重点段落、语句、字词讲授,提纲挈领、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策略。 数学组准备充分,教具齐备,教学设计符合线上线下衔接要求,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展示过程中,其他老师积极配合,积极互动。 英语组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重新分配单元课时和作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模拟课堂,研究单元教学策略,高效突破重难点。 综合学科确立了开学后教学的主要思路,即整合课时内容,凝练单元知识点与重难点,通过整理核心概念,来设计教学活动。特别是体育组,确立了新形势下体育课程开展遵循学、赛、练一致性,秉持最小化活动单元的要求,分阶段安全、有序、科学地开展教学工作。 雨生百谷,万物生长,蕴含生机和希望。小学部的线下教研活动扎实有效,老师们本真务实、畅所欲言,进一步明确了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策略,确保最大限度减小疫情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确保学生高质量地完成本学期的课程学习。   1科学组研讨聚焦科学实验指导方法 2 数学组梳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语文组老师精心备课,基于学情进行教学 4体育组关注教学的安全有序开展,激发学生学练兴趣 5 美术组模拟课堂结合了线上课程的复习及延伸 6 英语组在强化知识点的基础上,注重教学的趣味性 7 数学组结合学情对重难点进行准确把握  
2020/05/02

徜徉英语海洋,享受故事时光 ——记小学部英语讲故事比赛

12月冬日的暖阳,正是读书时。为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我校热爱英语的小精灵们也活跃起来,展开了英语讲故事比赛。我校一至六年级的小精灵们,从班级初赛到年级决赛,历时两个星期的英语讲故事比赛精彩纷呈,高潮起伏,整个年级充满了浓厚的“英文style”。 一年级的小豆丁们根据自己喜爱的小故事,精心准备了可爱的道具。“我说故事,大家猜”的活动非常热烈。说完故事后,观众开始猜测故事的情节,众说纷纭。在决赛中,每位选手都脱稿,小评委们从故事的精彩程度、演讲的流利程度和准备态度三个方面对每位选手进行打分,激动人心的颁奖活动令人期待,所有获奖选手进行合影留念。 二年级的小精灵们也动了起来,利用中午午休时间,换上自己准备的服装,绘声绘色地讲起了准备许久的小故事。“个人赛”似乎是二年级比赛的特点,大部分选手都单人上场,勇敢而精彩。最终,二年级产生了两个“英语故事大王”,最佳表演者、最佳上镜奖、最佳口语、最佳表现和最佳故事各四人。小选手们都非常激动,这是个硕果累累的时刻,他们挥动着奖状,相机记录下了这美妙的时刻。 来到三年级的讲故事现场,三年级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除了有小选手们身临其境的演说,还有生动有趣的视频,活脱脱演绎成了故事中的画面。奇妙的配音、纯正的发音、合适的道具,都连成了一个个美妙的场景。每一位参赛者的故事都让人印象深刻,在激烈的投票中,抉择出十名最优秀的孩子,但只要参与,就是最棒的。 现在到四年级的“Showtime”了。四年级孩子们的道具真是最丰富的,有灵动的树叶、雪白的小兔子、凶狠的大灰狼等,简直是动物向往的生活。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是,四年级孩子们的词汇积累活动。学生们将故事中生疏的词汇整理到“课堂英语大本子”上,除了有机会生动地表演活动,大家还能扎实地学到一些新的词语表达,受益匪浅。最后在学生评委公正公平地投票表决中,选出了两组“最佳故事”奖,每一个故事都很精彩,竞争非常激烈。 打开五年级英语教室的大门,大精灵们也在如火如荼地讲故事呢!耳熟能详的故事是五年级孩子们的最爱。有三只小猪使出浑身解数,究竟要怎么对付大灰狼的攻击呢?还有白雪公主的故事进行了新编。流利的演说配上生动的表情和动作,真是深情并茂啊!最后,来自六年级的学生评委从演讲流利程度、声调表情和发音准确三个标准进行打分,角逐出两名“故事大王”、最佳表演奖、最佳上镜奖、最佳口语奖、
2020/01/10

让乐学的萌芽在音乐中生长——记建邺区音乐教研活动

              2020年1月2日下午一点半,音乐组在本校组织开展了建邺区音乐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主题是:让乐学的萌芽在音乐中生长。本次活动安排了听课、音乐剧表演、讲座、点评四项内容。 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有:南京市音乐教研员叶军老师,建邺区音乐教研员李鼎老师,小学部庞洁校长,教学处李萍萍主任,学生处夏成君副主任。 第一节片段课由汪姁愉老师执教的《勤快人和懒惰人》。本节课利用了身边的碗筷等物品,让音乐融入生活,在敲敲打打中营造了厨房里忙碌的场景。第二节片段课由刘媛老师执教《动物狂欢节》,本节课把三首圣桑斯的乐曲串联成音乐故事,选用狮王为主线带领学生用律动感受音乐元素并开拓自己的情感感受。第三节片段课由陈韵老师执教《火车开了》,本节课运用二声部的拟声节奏,创设火车开动的情境,既有趣又让学生很快的掌握二声部的配合。三节片段课后是华静老师排演的《口哨与小狗》,用短剧的形式巧妙的分析曲目,并把乐曲情感充分展现出来。最后夏成君主任给全区老师介绍了音乐组的现状和发展,得到了南京市教研员高度赞同和认可,在之后的点评中,高度肯定了我校音乐组的成绩并指出音乐未来发展的道路。 此次活动,围绕教学的有效开展和展示,使执教老师和听课老师受到启发。 陈韵老师执教的《火车开了》多声部的体验音乐 刘媛老师执教的《动物狂欢节》让一年级的孩子感受不同类型的音乐 南京市教研员给本次教研做点评 汪老师的执教的《口哨与小狗》让孩子用身边的碗筷做乐器 夏主任的讲座《花开从容 水流自在》让每个人孩子都参与音乐活动,一个都不能少 音乐短剧《口哨与小狗》孩子们自由感受音乐的魅力  
2020/01/09

聚焦教学评一致性,提高课堂实效——第二盟区数学教研活动

2019年12月24日下午,第二盟区的全体数学教师齐聚录播教室,开展了以“聚焦教学评一致性,提高课堂实效——第二盟区数学教研活动”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 第一节课是由王丽老师执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整理与复习》,课堂活而有序,既夯实基础,又有相应拓展。通过“理一理、算一算、辨一辨、编一编、练一练”五个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 第二节课是由沈利玲老师带来的《百分数的整理与复习》,沈老师采用的是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己尝试去归纳、整理、探究的方法,留给学生充分地时间和足够大的空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梳理知识中形成网络,进一步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随后大家一起聆听了郑莉老师带来的主题讲座,郑老师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教学评一致性”——学习目标:从似有若无走向核心统领;课堂设计:从始于教学走向始于目标;课堂评价:从随心所欲走向理性导航;教学活动:从低效烦琐走向有序开放;学习信息:从熟视无睹走向深度关切。 “教学评一致性”其实是给我们带来了理念的变革,让我们对课堂的思考建立在原理的层面,而不仅仅是经验的层面。只有进入原理层面的思考,我们才能走向专业化,我们课堂的成功才会成为必然。 (图文/王丽) 王丽老师执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整理与复习》 学生聚精会神地动手操作 沈利玲老师执教《百分数的整理与复习》 郑莉老师分享《聚焦教学评一致性,提高课堂实效》讲座 老师们仔细聆听并记录
201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