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园地

基于生活,有效提升学生的数感

2018年3月20日下午,小学部全体数学教师齐聚录播教室,开展了以“基于生活,有效提升学生的数感”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 此次教研活动由一、二年级数学组承担,展示了两节教研课。 首先由钱权老师执教《认识千以内的数》一课。在小学阶段,通过有效的数学体验活动提升学生的数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钱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学生爱玩,爱动手的特性,设计了一系列的闯关游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形中也提升了学生的数感。 接下来,尹文婷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认识100以内的数》。“生活中的数学”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价值。本节课,尹老师在教学设计时正是遵循了这一理念,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情境中。基于生活,有效提升学生的数感。 课后,老师们在研讨时,对两位老师的课作了高度评价:他们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让学生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体验数感。 (图文/王丽)   丁莉老师主持会议 钱权老师执教《认识千以内的数》 学生用计数器拨数 尹文婷老师执教《认识100以内的数》
2018/03/23

“民间艺术进课堂”——记建邺区小学美术教研活动

2018年3月19日下午,建邺区小学美术教研活动在我校录播教室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民间艺术进课堂”,两个环节展开:一是我校小学部美术教师带来的扎染课程展示,二是各校美术教师对于特色课程的研讨。 第一节课是邱晓老师的《重复的形》,课程精心设计带领学生一步步从折叠方法进行尝试、归纳、总结,再用捆扎、夹扎、包扎的不同扎染方法结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小球和食品封口夹染出一块块有重复图形的方巾手帕,为在场的老师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的特色课程。 第二节课是周亮老师的《我设计的服装》,周亮老师用生动幽默的课堂语言,巧妙的课堂设计,用扎染中的转圈法将一件纯白T恤转成一个披萨的造型,更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实践。染色环节,用了对角染、交叉染、成对染等多种方法滴入染料,逐步带领学生染出一件件色彩丰富、风格异域的T恤,为前来学习的老师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课后,授课的两位老师做了简短的介绍:邱晓老师说到传统的扎染工艺程序复杂,为了方便孩子们学习,用多种巧妙的方式取代了繁琐的步骤,让学生更加直观,更加容易操作实践;周亮老师则是秉着可以将传统的民间手艺传承下去宗旨,将扎染艺术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带领学生探索、感悟中国艺术中的美的元素。    在第二个环节中,陶行知小学的蒋吉老师对学校特色课程泥塑进行分享交流,他说到陶行知小学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分别开设不同课程:低年级孩子学习手工黏土,中高年级孩子尝试用陶泥做手工制品,对于特色课程,希望能够呈现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提升特色课程的教学环节的设计思想。 建邺区教研员丁圆圆老师总结到,每个学校的美术老师应齐心协力为一项特色课程做探讨和研究,与学校特色文化相结合、多学科相结合,对特色课程做到巧做,高效率的做。 邱晓老师上区级展示课 邱晓老师指导学生制作 周亮老师上区级展示课 扎染衣服作品
2018/03/21

“口语传播与艺术表达” ——新学期语文教研组第一次主题教研活动

在这个“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季节,小学部全体语文教师于3月19日下午齐聚阶梯教室2,开展了主题为“口语传播与艺术表达”的教学研讨活动。 此次教学研讨活动共分两个环节:首先,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姜林杉老师给老师们带来了主题为“口语传播与艺术表达”的精彩讲座。她从发声的技巧、情感的表达策略、对语文教师的期望等几个方面娓娓道来。老师们在她列举的生动具体的案例中获得了知识和启发。姜老师希望老师们能够“以声迷人,以势惊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她的讲座声情并茂、深入浅出,引来阵阵掌声。随后,小学部的语文老师们与姜林杉老师展开了精彩的现场互动。叶佳和王雪两位老师先后朗读了课文选段,姜林杉老师对她们的朗读进行逐字逐句的指导。 朗读指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于启蒙阶段的儿童语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讲座结束后,李萍萍主任对小学部全体语文教师提出了“教学生读准音,教学生读对词,教学生读出情”的要求,老师们收获满满,决心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苦练内功,努力给学生带来更科学、更生动的语文课。 姜老师指导叶佳老师朗读 王雪老师与姜老师互动 姜林杉老师做讲座
2018/03/20

若爱,请深爱;若教,请全力以赴 ——英语教研组期初工作研讨与安排

2018年3月1日上午,我校小学部全体英语老师齐聚阶梯教室7,在华红娣副主任的主持下,举行了主题为“若爱,请深爱;若教,请全力以赴”的互动研讨活动。活动围绕“如何爱生”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两个核心话题展开,让老师们在扎实课堂、提升质量的同时,心怀学生,全力以赴,为新的学期努力奋斗。 围绕“如何爱生”这一话题,周芳芳老师首先分享她在一年级与学生、家长沟通的经验:师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对于学生,她在理解孩子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耐心温柔,尊重学生,以鼓励为主。对于家长,她用心倾听,以自己的真心换来家长的真心。随后,雍佳老师分享爱生,就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在用学生的大脑思考、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秉承先做学生后做先生的精神,在学中教、教中学,从而获得教学相长的双赢。最后,顾海利老师分享心得:爱生如爱子。老师的爱,既要理性,严而有格,又要感性,与学生心心相印,老师要目光长远,关注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 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话题,华主任指出,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教学质量的好坏,不单纯是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更应该突出对人的塑造,尤其注重学科育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老师们要切实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良好形象,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争取在教学上是一把好手,在师德上是一座丰碑,踏地而行,认真做好每件小事去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敬和认可。 新学期新征程,聚焦教研共成长。这次研讨活动让老师们进一步明确,师爱不仅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更是激励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师爱鼓舞了学生上进,激发学生对教师的仰慕和爱戴,反过来,教师又从学生对自己的爱戴中,深刻地体会到教育工作的意义。 (文:雍佳/图:陈着) 顾海利与老师们分享自己的“爱生”观点 华红娣副主任主持本次研讨活动 老师们积极分享,认真聆听
2018/03/02

新学期,新展望  ——数学组期初工作计划与安排

新学期,新起点,我们扬帆起航。2018年2月27日下午,小学部全体数学教师齐聚D楼报告厅,参加了数学组期初工作会议。会议以新学期工作计划与安排为重点,为本学期各项数学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会议开始,庞洁校长对新学期数学组工作给出建议与指导:2018年是南京市“师德师风建设年”,也是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教育教学质量年”。我们要关注课堂教学质量,规范板书格式,加强碎片研究,关注学生的发展。 随后,学部数学教学分管领导谢安华主任,对本学期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做出具体指示和要求。谢主任指出,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教师教育教学价值的直接体现。课堂上我们要多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重难点、易错点要讲透。课后作业的批改要规范,教学反思要真实、有深度。 新起点,新展望,相信这个良好的开端会让大家在这个学期有更大的收获和进步! (图文/王丽) 庞洁校长对新学期数学组工作给出建议与指导 老师们认真记录会议内容 谢安华主任对新学期数学组工作作详细安排
2018/02/28

有效提问促高效课堂

1月11日上午,小学部英语组全体老师在录播教室,开展了以“有效提问促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张淑颖老师和五(3)班的孩子们给大家带来了了一堂精彩的绘本阅读研讨课《A Magic Card》。本节课的导入环节张老师用变魔术的方式顺利引入到本节课的绘本主题,在成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用一个开放性的话题I want a magic card to…有效打开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能够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指导学生阅读,如略读、默读、朗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同时,提出多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拓展学生思维。 课堂展示结束后,全体参与听课的教师在一起研讨、评课,畅谈听课感想。何田田、王莉和王荣三位新教师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收获。 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更加深刻体会到有效提问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也会更加注重问题的设计,促使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 (文:余进跃/图:陈着)   何田田老师评课 学生小组合作 一张有魔法的卡片带着我们走进有趣的英语世界
2018/01/17

立足课堂与教材,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小学部道德与法治研讨活动

2018年1月10日,小学部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在五(4)班教室集中,开展本学期道德与法治备课组最后一次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活动的主题是“立足课堂与教材,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孙静老师执教《大好河山任我游》。课前,孙老师在黑板上画下了中国地图的轮廓,接着从自身出发,告诉孩子们自己游览了南京哪些著名景点,再问学生,你去过哪里。学生在纸条上写下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名胜古迹,贴在中国地图上相对应的省份。贴好后,孙老师问学生,这么多景点应该怎么分类呢?学生思考后回答,可以根据自然、文化两个类别来分。学生依照这个标准到黑板上把众多景点进行分类。同时,学生们在书本上找到世界文化遗产的分类标准,原来和大家想的是一样的。此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纷纷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又观看了相关视频,大家纷纷表示为祖国的地大物博感到自豪。这么多美丽的地方,你最向往哪里?学生上台向大家介绍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景点。世界文化遗产如此之多,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呢?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 课后,老师们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思辨能力的培养要立足课堂。教师要吃透教材,善于利用教材,整合课外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   孙静老师上课 学生介绍世界文化遗产 学生张贴游览过的名胜古迹
2018/01/15

自主评价 激发习作兴趣——语文组教研活动

2018年1月8日下午,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全体语文教师在录播教室参加了以“自主评价 激发习作兴趣”为主题的校级教研活动。 第一堂课是李玉敏主任执教作文讲评课。李主任围绕“顺序”与“趣味”展开教学,先选取了学生习作中的典型句子,引导学生发现写作的顺序,让表达更清晰,再通过讨论作文片段,启发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将内容写出趣味。教学过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第二堂课上,万超老师带领孩子欣赏两幅漫画的“趣”味所在,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四个方面,指导学生写出精彩有趣的话,让语言“活起来”。最后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利用自主评价单,展示习作成果,在互动交流中懂得让习作变得“有趣”需要做到:用词恰当、想象合理、描写准确。 课程展示结束后,朱兆明主任和李瑾良老师分别对两节课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及建议。朱主任指出,两位老师抓住“趣”字,让学生乐于写作,课堂十分精彩。李瑾良老师对两节课形式的创新、学生参与程度高等方面表示肯定和认可,同时也指出,三年级刚刚接触习作,教师可以再多一些引导和帮扶,多提供语言素材,丰富学生积累,不断开拓写作思路,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此次教研活动从学生习作修改的角度,变老师评为学生自己评,形式新颖,内容活泼,使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与写作素养在自主参与与自主评价中得到了提升。                         (文/李姣)   李玉敏主任在介绍描写小动物的顺序 万超老师引导学生边观察漫画边思考
2018/01/11

如何进行数学的有效复习

2018年1月9日下午,小学部全体数学教师在录播教室开展了以“如何进行数学的有效复习”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 此次教研活动由朱颖老师执教《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一课。 复习课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是极为重要的。朱老师本节课复习目标明确,教学环节清晰、有条理。课堂上与学生积极的互动也提高了复习的有效性。 接下来王宏基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以《怎样上数学复习课》为主题的精彩讲座。王老师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从复习课的目的、原则、结构和策略这四个方面分享怎样上好数学复习课。特别是复习课的策略让我们受益匪浅:一、重视情景,突出“趣”字;二、关注基础,落实“实”字;三、分层推进,突出“练”字;四、重视习惯,落实“养”字;五、克服急躁,“静等花开”。 最后,谢安华主任助理建议大家在复习期间不急躁,制定好周密的复习计划,精心设计教案,进行有效的复习。 (图文/王丽)   朱颖老师执教《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学生们聚精会神听讲 王宏基老师作《怎样上数学复习课》讲座 老师们认真记录与评课
2018/01/11

第二盟区小学数学主题(数学抽象)教研活动

2017年12月26日,建邺区第二盟区小学数学主题教研活动在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录播室举行。来自第二盟区的全体小学数学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个活动气氛活跃,内容高效,收获颇多。 本次教研活动紧紧围绕教研主题“数学抽象”展开。第一节王丽老师展示的教学内容是六年级上册的《树叶中的比》,接下来卢欣宇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认识角》,之后韩晶晶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的教学。三位老师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流程清晰,层层递进,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三位老师更能紧扣教研主题,围绕“从物体中抽象出图形,利用活动和任务贯穿整节课”这一理念,给在场所有老师展示了非常出彩的三节课。第二部分是李隆老师带来的关于《数学抽象、迸发思维》的主题讲座,李老师从“图形的认识”、“测量”、“ 图形的运动”、“ 图形与位置”四方面对“数学抽象”进行阐述,整个讲座介绍过程附上详实的案例,使在座的老师们受到了丰富启发,引发许多思考。 第二盟区数学主题教研活动圆满结束,老师们收获满满,对于“数学抽象”在课堂中的有效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体悟。 (图文/韦平)   卢欣宇执教《角的初步认识》 李隆老师讲座《让抽象几何迸发思维火花》 韩晶晶老师执教《认识图形》 王丽执教《树叶中的比》 第二盟区数学主题活动现场
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