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园地

为阅读教学增加宽度和广度的教学研讨——记五年级语文教研活动

2017年12月25日下午,小学部1-5年级语文老师在录播教室开展了主题为“为阅读教学增加宽度和广度的教学研讨”教研活动。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王娜和夏正银两位老师分别立足课内阅读与课外拓展展现了两节精彩的阅读课。王娜老师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能结合小说特点抓住文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让学生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学生通过理解式朗读、表演式朗读、感悟式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体会“朗读就是理解”。与此同时,王老师紧紧围绕本次教研的主题,通过与《水浒传》中其它描写林冲的章节进行对比阅读,通过对武侠小说中武打场面的拓展阅读,增加了阅读的宽度和广度。 在夏正银老师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拓展阅读中,学生和老师共读《水浒传》中有关林冲的描写,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伴对话,真正走进名著,走进人物内心,从而进一步理解了人物的复杂性格。在这节课上,夏老师发挥了学生主动性,小组阅读,自我发现,现场交流。让学生利用阅读文本的技能分析人物形象,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理解人物性格,增加了学生阅读的宽度和广度。 两节课后,曾敏敏老师结合《林冲棒打洪教头》做了“为阅读教学增加宽度与广度”的讲座,讲座从增加阅读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增加阅读教学宽度与广度的实践性探索及本年级教师结合五上教材做的有效尝试这三方面深化了本次教研的主题。教研现场,老师们纷纷结合两节课畅谈感想。李庆老师肯定了王老师的“朗读就是理解的”教学设计理念,许珊老师十分欣赏夏老师沉下心来带领学生进行拓展阅读,王文丽老师结合两节课的拓展内容谈了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实践性研究。最后教研组长周雅婷老师结合同题课文整合式教学,希望老师认真钻研教材,以教材为例,增加阅读教学的宽度和广度。 在研究教材、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语文老师还需要且行且思,积极探索,努力实践。                                       
2017/12/27

从学生经验出发,提升抽象概念的教学力

为了提升抽象概念的教学力,2017年12月19日下午,小学部全体数学教师齐聚梦想教室,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开展了此次数学教学研讨活动。 此次教研活动由二年级数学组承担,展示了两节教研课。 首先由丁美玲老师执教《认识线段》一课。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抽象的概念教学转化成学生日常生活的现象,然后再引导总结概括,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线段的特征。 接下来,卢欣宇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内容难度颇高,知识点抽象。但卢老师精心地设计了四次小组活动,通过摸角、画角、做角、比角,一步步地将重难点渗透,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学生模型的过程”这一理念。 课后,老师们在研讨时,对两位老师的课作了高度评价:她们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动脑思考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图文/王丽)   丁美玲老师执教《认识线段》 师生互动 卢欣宇老师执教《角的初步认识》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讲
2017/12/19

合适即最好——记六年级英语组集体备课展示活动

12.14日上午,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英语组老师齐聚录播教室,开展了主题为“合适即最好”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形式是六年级英语备课组集体备课展示。围绕“合适即最好”这一主题,六年级全体老师集体研讨,向老师们展示了译林 6A Unit 8 Chinese New Year 的集体备课。 首先,六年级备课组长顾海利老师分析六年级学生近期的整体学情。雍佳老师进行单元板块解读、制定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在此基础上,备课组老师也都各抒己见。赵宁洪老师提出我们下一阶段及时进行单元知识的总结,细化知识点归纳,夯实学生基础知识。雷春菊老师建议,课堂练习的设计应更加紧扣学生的易错点,增加复现次数,提升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季颖杰老师谈到了单元试卷的命题信度和效度,结合我们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命制多样化题型,增加逻辑推理题,阅读材料与时俱进,拓展学生思维。张虔老师结合老师们的建议,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策略: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力发展,提出不同程度的问题;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巧用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华红娣老师认为,在文本基础上要进行适度拓展,以“Spring Festival”为例,从不同层面拓展相关年俗活动,加深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华老师还分享了培优辅差的有效方法,老师们听后都受益匪浅。 本次六年级集体备课沙龙向大家展示了原汁原味的备课过程,六年级每位老师畅所欲言,讨论中不断碰撞出的思维“小火花”,最后凝聚成集体“大智慧”,努力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正所谓“合适即最好”,值得我们所有老师学习。 (文:余进跃/图:陈着)   张虔老师分享教学策略 各备课组讨论学习心得 六年级集体备课讨论
2017/12/15

小升初语文“引桥”课程探讨——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语文教研活动

2017年12月11日下午,小学部四到六年级语文老师齐聚录播教室开展了主题为“小升初语文引桥课程探讨”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是建邺区第二盟区主办的一次区级教研活动,由南京晓庄学院第一实验小学的黄庭君老师、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的李丽娜老师和中学部的岳守琳老师分别展示三节课。活动还特别邀请了南京市教研室的汪笑梅主任做现场点评。 本次活动展示的三节课都是说理文。黄庭君老师带来的是《谈礼貌》,本节课回顾《说勤奋》,温故而知新,明了说理文的结构特点。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发挥学生主动性展开课堂的教学,在带领学生简单梳理文章结构之后,找出本文论点和论证的事例。接下来黄老师以一个主问题“默读课文,找一找这三个事例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贯穿整个教学。学生们和文本对话,和老师对话,气氛活跃。第二节课,李丽娜老师执教《学与问》,本节课的问题从学生中来。课堂伊始,老师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和同桌交流。接下来老师把学生的问题一一记在黑板上。在新授环节,老师和学生就“学与问”哪个更重要展开讨论。抓住“金钥匙”和“铺路石”两个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问”的重要性,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从关键词的解读中,理解“问”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突出,从问题中来,到问题的解决,设计非常巧妙。最后一节课由岳守琳老师执教《成长不可无书》,本节课岳老师从和学生们分享几个阅读故事开始,通过方法指导教会学生概括故事的方法;通过找出故事共同点,启发学生说出讲故事的目的,进而引出本文的道理,也是说理文的观点。最后让学生从自己读过的故事中,举出例子来证明本文的观点。本课的教学抓住了说理文的文本特点,深入浅出,学生学有所得。 课后,汪笑梅主任对三节课分别做了精彩的点评。她认为三节课都抓住了说理文的文本特点,紧扣文本内容,都基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自我发现说理文的特点,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此外她还谈了说理文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能够领悟道理,在认识层面上有所提升,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联系课内和实际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如何做好中小学说理文教学衔接的问题上,她建议老师们不过分突出文体知识,但要有文体意识;不急于在文章表达方法上下功夫,而要力求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最后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初中部的庞句线主任也就本次活动做了总结性发言,他讲述了“引桥”课程的由来,价值和具体实施措施,也希望广大的老师投
2017/12/13

在诵读中陶冶 在研究中成长——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金书签”语文节活动

11月15日至12月11日,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隆重举行了第二届“金书签”语文节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此次语文节以年级为单位,根据不同年段学生学习特点,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一年级的主题是“我与汉字交朋友”,其中,“我是识字小神童”“我是书写小能手”“我是汉字小画家”“我是接龙小达人”等不同环节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全方位地感受到了学习汉字的乐趣。二年级开展了“童年诵童谣童谣润童心”活动,孩子们三三两两,兴奋地围坐在一起,或是诵读自己喜欢的童谣,或是欣赏多彩的童谣画,亦或是自编童话,创意无限。三年级的全体老师则带领同学们开展了“与《史记》相约 与经典对话”的主题活动,孩子在走进《史记》,对话司马迁的同时也了解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回顾了一次次精彩的历史瞬间,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魅力。 今年,除了传统的特色活动外,三到六年级的同学们还尝试小组合作,撰写探究报告。孩子们自主确定研究主题,共同设计探究路径,找规律、亮观点,擦出了智慧的火花。六年级的同学们研究的主题丰富多样,7个班约30个小主题。有研究与竹有关的古诗,有探索与黄河有关的古诗,有研究和酒文化相关的古诗,离别诗、边塞诗等等。每班还选出一两份优秀的报告在年级中展示、交流。每位同学不仅仅知道自己是怎么研究的,班级同学是怎么研究的,还知道其他班级同学研究的主题和探究的思路。一份份研究报告在成人看来可能稍显稚嫩,但都是孩子们几个星期以来的学习研究成果。在搜集与分析中,学生对诗人、对古诗都有了更为立体的认识。 活动最后一天,各班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并颁发奖状和奖品,学校还为每位同学精心准备了一张“金书签”作为鼓励和纪念。语文节活动中,孩子们在诵读中陶冶,在研究中成长,每一份收获都难能可贵,每一次用心都弥足珍贵。活动虽至尾声,余香仍满校园。 (文/万馥蕾)   五年级同学在交流研究报告 四年级同学在”我是成语绘画师“活动中的作品 六年级同学通过QQ交流、思考
2017/12/13

小学英语命题方法与技巧——记第15周英语教研组专题讲座活动

考试是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而试卷命题是教师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为拓展我校英语老师出题思路,提高试卷质量,2017年12月7日上午,《全能冠军攻略》副主编袁颖老师,为我校小学部全体英语老师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小学英语命题方法与技巧》的专题讲座,现场分享了很多全面考察学生综合素养、新颖灵活的题型,让老师们受到了很大启发。 袁老师从视频题、词汇题、阅读题和百科题四个方面,展示了如何更好地考察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在视频题中,有学生喜闻乐见的电影片段、名人演讲和VOA的视频,既考察听力理解,又考察观察能力及对新知识的灵活运用。词汇题可以从China Daily, VOA, Google上搜集资料,但题目难度不在于单词有多难,而在于形式新颖,题目灵活。她建议,题目背景多用时事或跟学生生活相关的新鲜事物。而阅读的出题思路可以跳出原有框架,借鉴语文阅读理解出题的角度,一定不是用生词难倒学生,而是考查逻辑以及学生思辨的能力。百科题最好与孩子们生活息息相关,教会学生生活技能,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生活中观察,比如南京地铁的站点都是跟南京息息相关的文化主题。 最后,华红娣主任对本次活动做出总结。她指出,英语试卷命题要注意试卷内容和形式。内容上,试卷要科学、全面,符合新课标要求,体现教材重点;形式上,试题要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形式多样。 同时,她也给老师们提出三条建议:首先,要吃透教材,朗文译林两套教材知识融会贯通;其次,要多学习,多积累,多感受,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后,要勤于反思总结,与时俱进,落实学生英语学科综合素养的养成。                                                (文/雍佳)   全体老师认真学习 袁颖老师分享如何命题试卷经验
2017/12/08

群策群力架桥梁,齐心协力创校园——记我校一年级班级家委会竞选和任命仪式

为了进一步完善家校协作的工作,及时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发挥家长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2017年11月30日下午,我校一年级举行了班级家委会竞选和任命仪式,全体家长以及各班班主任都参与其中。 竞选和任命仪式分三步进行,班主任简短的开场白后,首先宣读《小学部家委会约定》,全体家长举手表决,通过之后进行了家委会候选人的竞选演讲。发表竞选演讲的家长们准备充分,带着对学校工作的支持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演讲,讲述了自己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承诺为班级和学校提供更多帮助与资源,他们互相展开比拼,纷纷为自己拉票,气氛十分热烈。演讲结束后,全体家长慎重地填写选票,各班班主任随机请其他家长来唱票,计票,并当场公布结果,最后为当选的家长颁发聘书。  此次竞选活动,让有意愿的家长能更多地参与到学校和班级工作中来,对于充分发挥家长热情,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机制,促进家校密切合作,推进班级建设和学校发展有着深刻而长远的积极意义。                                                    (文/周圣怡)   各班全体家长与老师共同参与 一1家委合影 一1家长发言 一2家委合影 一2家长发言 一3家委合影 一4家委合影 一4家长发言 一4家长计票 一4家长唱票和监票 一5家委合影 一6班家委合影 一7家长在唱票计票 一8家委合影 一9家委合影
2017/12/02

《白鸽》陶笛进课堂——音乐学科校级公开课教研活动

11月27日,天空格外的清爽,暖暖的阳光洒在身上,心情也特别的舒畅;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天气里,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音乐教师刘媛,开设了一节校级公开课《白鸽》,庞校长和综合组全体教师共同观摩此次教研活动。 刘媛教师新授《白鸽》,采用特色的陶笛进行教学展示。以听音乐、嘴模仿的环节趣味导入,使所有小朋友瞬间进入状态,课堂常规从开头就做得非常好,比如:1拿2放3开4挂,对于陶笛的拿放,刘老师也是训练得井然有序,令所有听课老师赞叹不已。在新授中,刘老师将全班分成两个大组,反复练习音乐旋律,课堂教学体现极好的教学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把复杂的旋律简单化,在陶笛中加以应用,从而达到在应用中巩固、提高和发展的目的。包括刘老师设置的游戏环节“头脑风暴”,更是带动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将陶笛歌曲《白鸽》演奏得栩栩如生,委婉动听。刘老师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吹奏演唱,在认知水平、技能水平、情感态度、鉴赏能力等方面真正获得进步。 相信这样精彩的一节公开课,刘老师前期一定做了充分的准备,历经多次磨课、总结和反思,才能有这样如此出色的一堂课,这也是对综合组教师的一个很好的示范,告诉我们一定要抓住平时的课堂常规,充分准备每一节课。                                                (文/ 周亮)   全班同学合奏《白鸽》 刘媛教师与小朋友互动,演奏《白鸽》片段 刘媛教师陶笛示范 复习巩固《顽皮的小杜鹃》 五线谱教学
2017/11/29

知恩于心,感恩于行——五、六年级感恩节活动

感恩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一个常怀感恩之心的人,必定拥有幸福的人生。在感恩节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校英语组开展了主题为“Thank you for having you! ——感谢有你!”的活动,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学会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用行动去表达。愿孩子们心中种下感恩的种子,在未来开出幸福的花朵。 五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Little love, big thanks”的感恩父母亲友的主题活动,在了解了感恩节由来、日期、传统食物、习俗等文化的基础上,想一想自己身边最想感谢的人,并为他们制作一本感恩节券,在需要时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同学们开动脑筋,利用所学过的英语词汇,做出了五彩缤纷的创意感恩券,小小的一本满载了孩子们温暖而真挚的感恩之情。六年级则开展了“Learn to be grateful from music and rhythm”在音乐和韵律中学会感恩的活动。在开展了关于感恩节的英语知识问答的竞赛后,同学们自由选择与感恩有关的歌曲或者诗歌进行深情演唱或朗诵,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感受语言所蕴含的情感,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本次活动虽落下帷幕,但是孩子们的感恩之心和暖心之举为冬日增添了许多温暖之意。感恩作为一种品质,是教育关注的永恒主题。本次活动让孩子们知恩于心,感恩于行。感恩有你,从我做起,让温暖蔓延到每个人的心里,不断传递,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温馨! (文:雍佳)   看看谁做的最好 亲手制作感恩券 小小的爱,大大的感恩
2017/11/27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7年11月21日下午,小学部全体数学教师齐聚录播教室,开展了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 此次教研活动由三年级数学组承担,由王梅老师执教《一一间隔排列》一课。 这一课的教学内容难度颇高,知识点抽象。但王梅老师“扶”与“放”相结合,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加深对数学模型的理解,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王老师用心设计了小组活动,让学生把想法画出来并在小组里交流,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后,老师们在研讨时,对王梅老师的课作了高度评价: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关注细节,关注学生,始终坚持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情境,让学生在生生互动的环节中主动投入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自己悟出规律。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活动后,谢安华主任作了总结性发言,倡议全体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中,不断总结,加强交流,共同发展。 (图文/王丽)   王梅老师执教《一一间隔排列》 小组合作学习 师生互动 老师们互相研讨中
2017/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