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园地

巧观察、会合作、慧阅读——语文组低年级绘本教研活动

为提升绘本教学质量,拓展低年段绘本教研思路,5月16日下午,语文教研组一、二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在录播教室举行绘本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教研主题是“巧观察、会合作、慧阅读”,凤凰母语专家陈玲玲特级教师进行点评。 第一节课是董思娴老师执教的《谁的自行车》。董老师由儿歌导入,将情境设置在森林俱乐部里,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接着,董老师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封面图片,让孩子们意识到观察对绘本学习的重要性。课堂上,学生自主观察,自由讨论,一步步接近真相,在绘本学习中总结出了“比一比”、“想一想”、“猜一猜”三个绘本阅读小妙招。 第二节课是代元洁老师执教的《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代老师用趣味视频导入,孩子们忍俊不禁的同时也进行了思考,动物应该穿衣服吗?在这样的思考中,代老师还设置了一个有趣的情景,在这节课中小朋友们化身小小评委,自主评价动物穿衣服的优缺点。在小组合作时利用“卡牌对对碰”形式,自主选择小动物和它们不该“穿”的衣服,说说自己的想法,激发了小朋友发散性思维,在表演中进行体验,在体验中收获成长,让小朋友们了解到真实的、自然的才是最美的。 评课环节,一年级李婧老师对董老师和代老师的课堂提出了肯定,两位老师都发挥孩子的想象力,通过观察与合作让学生的思考有了深度,表达也有了依据。周礼华老师认为,董老师的环节引导和衔接非常流利自然,以小博大,通过比较,联系动物的生活习性发挥想象力。二年级周娇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对课堂合作分工,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张琪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符合了低年段的教学特点,在课堂中感受到了老师们的热情和孩子们的奇思妙想。 最后,特级教师陈玲玲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陈特认为两节课导入环节都妙趣横生,教学设计行云流水,小组合作有明确的任务分配,做到了人人有任务,人人都参与。董老师执教的《谁的自行车》是引导学生反复质疑、思考、解疑的过程,每个谜底的特点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在课堂活动设计时可以多结合孩子对动物的认知经验展开,对绘本结尾小姑娘和蜗牛的故事可以进行补白,借此机会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代老师执教的《动物绝对不该穿衣服》可以增加几个想象环节,进行求异思维,比如动物什么时候可以穿衣服?让孩子们充分思考。童心童趣的图片和文字是低年段绘本的特点,各位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融合提炼,思考、表达三要素,增加孩子们的表达机会
2022/05/17

设计学科融合“任务单” 增加学生多元体验——记音乐组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5月13日上午,刘媛老师在三(5)班开设了一节骨干教师示范课——《春来了》。 本节课采用“任务单”的形式,让学生多学科融合地感受春天,增加学生多元体验和多方感官刺激,为后面表现对春天的热爱做好铺垫,让“春天”更精彩。 首先,刘老师用学生自己的民乐合奏做开场,让“春天”有了熟悉心动的感觉,并采用整体听唱法学习歌曲,通过画、诵、唱、诉,各学科各感官的融合,让春天的美丽景象呈现在同学的眼睛里、耳朵里和心灵里。刘老师在拓展环节,让学生欣赏了一些有关春天的世界经典乐曲,进一步感受不同音乐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也促使身在疫情下的学生珍惜当下,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让“春天”无处不在,加强音乐的情感体验。刘媛老师的课堂把控到位,课程设计充分有趣,学生课堂参与感极强。 课后,音乐组对本次教学展示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专家委员会杨昭主任认为,本课关注了“融”课堂理念下学科的融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关注了音乐课标的改革,小学音乐课标已升级为艺术课标,所以本课和美术学科的融合,非常符合艺术课标对审美要求,可以更深挖课题,做主题单元的融整,让学习更系统化。庞校长指出,教师准备充分,学生学习兴趣高,课堂氛围好,善于利用小乐器。教师可以思考如何让音乐课更音乐,让孩子更多地享受音乐,在音乐中自由体验。学生处夏成君主任强调,本课惊喜很多,让绘画自然融入音乐课堂,创意十足,课堂不仅有欢歌笑语还有绚丽的色彩,尝试源于“画”升华于“画”,通过音乐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绘画感悟,相辅相成。音乐组全体教师则一致认为,刘媛老师设计的“任务单”形式,对于增加学生音乐课的体验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同时也给予了其他教师很大的启发,努力进行学科间的有效融合,提高学生体验感,让学生们能充分感受音乐之美。 刘媛老师授课 刘媛老师指导学生 老师们听课 老师们进行评课交流
2022/05/16

立足新课标,“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记体育组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5月12日上午,陈娟老师在三(8)班开设了一节《肩肘倒立》骨干教师示范课。 本节课采用“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展开,采用先学后教递进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动作体验中达成学习目标。首先陈老师通过身体拼字母游戏,让学生体验不同造型对于身体支撑部位的选择;接着通过逐步增加的难度动作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肩肘倒立;通过标准的示范动作和精准的动作方法讲解,让学生理解以肩部和肘部形成的支撑三角。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积极兴趣浓厚,课堂氛围相当活跃,学生在不断思考中逐步学会倒立的动作。 课后,体育教研组对陈老师的课进行研讨。陈老师先分享了本课的设计思路,听课教师依次发表听课感受和学习思考。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学习动作的体验,符合新课标“教会、勤练、常赛”的课堂组成,教师示范动作优美,讲解清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逐步达成学习目标,掌握所学技术动作的要点。在教学环节中通过保护与帮助,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体育组全体教师将通过本次教研学习,进一步挖掘体育课本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陈娟老师课堂展示 陈老师动作示范 陈老师认真教学 陈老师指导学生练习 综合组教师听课
2022/05/15

设计科学记录单任务 提升学生思维表达——科学组骨干教师示范课

5月11日上午,科学组张慧老师开设了一节趣味十足的骨干教师示范课。 张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第6课《月球》。备课时,张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月相形成的原因,做了大量的预实验,从最初的“投影法”到最终的“建模”模拟月相,逐步完善实验内容,简化实验操作,将最适合学生的实验呈现出来。 课堂中,张老师采用科学记录单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表达能力。张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对记录单进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调整:细到月相圆形的大小,圆形大了学生涂黑时间就长,为此圆形大小要调整;根据生活经验,张老师还选择了从地球上观测月相变化,记录单从环形圆排布调整到了像天空的弧形排布。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利用记录单轻松地记录月相的变化,外显化自己的思维过程,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这样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展现了“教”与“学”的融合。 张老师授课 设计记录单构建模型 指导学生做实验 老师们听课
2022/05/15

聚焦精彩课堂,共研习作教学——凤凰母语工作室校际线上教学研讨活动

5月13日上午,凤凰母语工作室校际线上教学研讨活动如期举行。本次研讨活动由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与雨花外国语小学联合举办,主题为“一路风景一路歌——四年级习作单元教学研讨”。袁浩校长、特级教师金正平参加本次活动并进行点评指导。 第一节课是雨花外国语小学的卫婷婷老师执教《海上日出》。卫老师选取了日出过程中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想象其动态、样貌等特点,将词句的意义具体化,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学习活动设计巧妙,融画于学,将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结合在一起。通过简笔画绘制日出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充分感受了海上日出的变化特点,还为课堂教学增添了几分趣味性。 第二节课是我校许珊老师执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许老师教学思路清晰,以作者的游览路线为线索,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写作顺序。紧扣景色的特点,以小船的小、行船的独特方式和作者的感受三个角度来引导学生体会孔隙的狭小。在此基础上还进行有了针对性的片段练习,让学生写出自己印象最深的景点,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随后,两位老师简要分享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两位专家进行细致的点评。 金特指出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紧扣习作单元目标,利用任务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如在《海上日出》一课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分享,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中,学生通过自己圈画的关键词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袁校长指出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强调了任务型教学法,学生自己读、自己学、自己悟,通过文字来获取课文内容,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如何用文字来将内容呈现出来的。同时,在学生读懂文字的基础上,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并通过朗读来感悟作者语言的特点。 本次教学研讨活动让老师们意犹未尽,收获满满。相信在今后的习作教学中,老师们将继续创新、不断反思,将习作教学落到实处,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线上联合教研主题 线上观课 金中河西老师参加线上教研 雨花外小老师参加线上教研 袁浩校长进行线上指导
2022/05/14

优化学习任务 让美术绽放别样精彩——美术教研组骨干教师示范课

5月11日上午,美术组陈天岚老师开设一节骨干教师示范课。 陈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下册第6课《花儿朵朵》。课前,陈老师准备精美导入视频,创设情境,带领学生通过观察各类花卉,自主学习花的结构与花语,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作业环节,用版画的表现形式展示丰富的花之世界,新颖的创作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陈老师课程环节层层递进,把控自然,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沉浸在课堂中。 课后,美术组老师们进行评课。老师们围绕主题,分别从新课标、学习起点、课堂生成、教学机智、表现技法等方面进行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本节课遵从新课标要求,将学生放在主体,带领学生运用版画的形式,表达自的审美感受,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术组全体教师将以此为目标,共同努力。 陈老师上课 指导学生 学生作品展示 老师们听课
2022/05/14

读写融合,提升学生表达能力——记小学部英语骨干教师示范课

2022年5月12日上午,小学英语组全体教师在录播教室共同参与“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庞校长莅临指导。李喆慧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带来了生动有趣的课堂演绎,诉说着梦想和信念。 李老师用一首《What do you want to be?》的歌曲带领学生暖场,从而引入梦想的主题情境。随后,李老师呈现教材中Checkout time的文本内容,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原因和措施。她营造了有关“给未来的自己写信”的语境,将学习任务前置。然后,她巧妙融合绘本《Mae among the star》,分析主人公Mae在追逐梦想中不断地挣扎,却依然坚信梦想,最终成为第一位非洲裔美国宇航员的故事。最后,学生们在Dream it,Believe in it和Work hard for it三个板块进行了主题写作,丰富了教材原有语篇的结构,他们将自己写的信投入到时光邮箱中,为自己的梦想明志。 会后,王卉组长组织老师们评课。华主任对本节课表示肯定,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绘本内容是否整体化处理,在评价标准方面更关注细节的指导。刘玉祺和李敏老师作为青年教师,认为在这节课中受益匪浅,赞叹设计和板书的精妙。倪兰萍老师则关注“读写课”中“写”的重要性,认为教师要在课堂中依照评价标准,关注写作内容的指导,帮助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学习任务的设计需要关照教学和学习的内容,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在课标的引领下,老师们将加强学习,努力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 李喆慧老师课堂展示 老师们认真学习 华主任发言 刘玉祺老师发言 李敏老师发言 倪兰萍老师发言
2022/05/13

让德法课堂更“得法”——“名师计划”项目小学德法课堂专题研讨活动

5月11日下午,小学部全体德法老师齐聚在录播教室,参加“名师计划”项目道德与法治课堂专题研讨活动。省师干培训中心黄宁生院长、南师大附小特级教师冯永昇老师、金陵小学德育处主任刘艳丽老师莅临指导,小学部校长助理李玉敏、课程教学处主任李萍萍陪同参加。 本次专题研讨活动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呈现,我校李婧老师和刘艳丽主任分别执教一年级下册道德法治第16课《大家一起来合作》。 首先进行课堂展示的是李婧老师。李老师寓教于乐,引导学生与教材、与教师、与同伴、与自我进行多重对话,在思考对话中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合作的重要性。课堂上,多次让学生自主展示合作的魅力,例如“合作打扫吧”“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解决问题”等,学生成了课堂小主人。李老师精巧的设计,活泼的演绎,让课堂生动有趣,孩子们乐在其中。 接下来,刘艳丽老师的课堂也同样的精彩绝伦,妙趣横生。课堂由问题切入,“你喜欢做什么游戏?”一下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瞬间点燃学生学习兴趣。随后,又进行了贴鼻子游戏,将小朋友们的情绪调动起来。接下来,刘老师直接抛出问题,一个人完成不了你该怎么办?在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讨论里逐渐接近本课核心目标——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刘老师还充分利用趣味视频,围绕“生活中的合作”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合作的意义进行总结。小组讨论井然有序,层层深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合作的方法。 最后,特级教师冯永昇老师结合两位老师的课堂内容,进行深入点评。他提出,每位老师都可以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让德法课堂更“得法”。在教学方式的设置上,德法老师应研读校本,紧扣课标,以自己擅长的方式推陈出新,文道结合。在教学目标设定上,应当新鲜有趣,突出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和情感道德培养。在教学过程设计上,做到活动接活动,让学生收获满满,具体活动要体现层次感,调动孩子积极参与到课程活动中去。最后,冯老师对德法老师提出寄语,希望各位老师用广博的知识储备引导孩子们感受德法课的乐趣,让德法教学活起来,真正从教“教材”走向教学。 我校李婧老师亲切教学 市德育学科带头人刘老师与学生一起参与课堂活动 特级教师冯永升老师正在给老师们进行专业讲座 与会教师认真学习
2022/05/11

探究中体验 感悟中建构——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示范课

“示范引领,携手同行,共同成长,方能致远”。2022年5月10日下午,小学部数学骨干教师示范课如约而至,郑莉、沈利玲两位骨干教师分别执教了示范课,她们精心准备,以融汇“学”与“教”的学习任务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为大家呈现了两节精彩的课堂。 郑莉主任执教的三年级《算24点》一课注重数学教学的活动化。本节课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环节设计做到以生为本,内容安排循序渐进。课堂练习活动更是将本节课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在练中学、玩中学,收获满满。让学生在人人参与的游戏活动中学会思考,在活动中学会质疑,在感悟中掌握算法。使学生在“玩”中增强了合作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沈利玲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上课伊始,沈老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展示自我整理不同层次的知识导图,从而构建数学知识体系。让学生在交流中整理复习,在操作中体验建构,在情境中思考,整节课更关注学生的自主参与,更认同学法的归纳与应用。简约的设计,简炼的语言,俨然成为沈老师的课堂模式。 两节课后,教研组长丁莉老师组织大家进行研讨。两位老师先进行教学复盘,接着各位老师结合所见所感,从教学设计再到教学实践进行了充分的研讨。 郑莉主任执教《算24点》 沈利玲老师执教《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 老师们参加听课
2022/05/11

“微项目化”设计 助力学生建模的思维转变——记信息教研组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2022年5月10日上午,毕晓老师在五(2)班开设了一节《3D建模之花瓶设计》骨干教师示范课。 本节课采用“微项目化”片段式教学方式展开,让学生在碎片式任务的驱动下自主探究完成学习目标。首先毕老师从生活需求出发,让学生从产品的实用性美观性入手,引出课题的需求设计;接着通过关键词的引出,引导学生在建模上的思维转变;通过书本的探究和学生演示,灵活使用各种工具,独立设计一个创意花瓶。毕老师的课堂把控非常自然,课程设计十分有趣,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课后,信息教研组对本次教学展示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大家一致认为,本节课注重学生引导,让学生思考建模的动作与思想,通过立体动画的展示,给学生视频上的冲击和实践体验;学生从练习到设计,从初学到巩固,由碎片式任务整合成整体式“微项目”,课堂练习设计有梯度,体现学生循序渐进的过程性学习;课程结尾巧用学生的“缺陷”评价与第二课时进行无缝链接,提出课后作业,延伸课堂教学。教无涯而研不止,学无休而教有成。信息组全体教师将始终秉承这一理念,同心协力来呈现最有魅力的信息技术课堂。 毕老师上课 指导学生 学生演示 老师们听课
2022/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