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园地

基于融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记数学组校级教研活动

4月26日下午,初夏的河西园,阵阵微风,暖意融融。小学部数学组老师们齐聚一楼录播室,围绕“基于评价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这一主题开展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四年级备课组承办,朱颖和王胜男两位老师授课。 第一节课由朱颖老师执教《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本课借助长短不一的小棒进行教学,朱老师考虑到学生丰富的操作经验及合作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几次实验中,分别提出问题—引发猜想—验证猜想—抽象概括。在此基础上,朱老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形式,引导学生在“判断”“应用”“挑战”等练习中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充分激发主观能动性,灵活地掌握和应用规律。 第二节课王胜男老师老师执教《认识三角形》,首先从生活情景图导入三角形的特征,并在辨析中揭示了三角形的本质特征。其次依据学生生成的资源认识 了三角形的高,在作高环节,王老师借助多媒体技术与规范的板演,让学生在画高的过程中充分感知新知与旧知的联系,同时通过过程生成了一一对应的思想,整节课中,层层递进,一环套着一环,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对三角形的认识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两节课后,丁老师组织大家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数学组的老师们纷纷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分别从新旧知识的联系、活动的整合、细节的处理给出评价和建议。 一次教研,一次成长,老师们共同学习、分享交流,对教学内容的融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朱颖老师执教《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王胜男老师执教《认识三角形》 老师们听课学习 数学组老师交流
2022/04/27

物联网应用技术之智能导航——信息教研组推磨课活动

2022年4月26日上午,小学部信息教研组开设了本学期第三次推磨课。 宋恒老师在六(4)班进行了《智能导航》的教学展示。本节课采用视频观看、教师示范、任务探究的教学方式展开。首先宋老师通过视频,让学生明白了导航可以帮助我们指引方向;接着以夫子庙为例,让学生实践探究使用百度地图规划路线;同时宋老师还为同学们讲解了卫星搜索、信号接收、处理芯片、数字地图、定位导航等专业知识,同学们收获颇丰。 课后,信息教研组对本次教学展示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大家一致认为本次课在教学结构上从导入到结尾构思严谨,由日常生活的“北斗星”引入,自然过渡到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相关知识的学习,内容紧扣课题“智能导航”,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情怀的升华教育。宋老师的课堂将知识、技能、情感进行了融整,这将作为我们组致力研究的方向,继续前行。 宋老师授课 学生操作 学生听讲
2022/04/27

凝心聚力促发展,精研细磨共成长——语文组“创新杯”磨课活动

好课都是磨出来的,为了提高老师们的参赛水平,2022年4月25日下午,语文组组织了“创新杯”磨课活动。李萍萍主任、邱明莉主任、黄海燕老师以及二年级部分教师、四、五年级教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周礼华老师在《青蛙卖泥塘》一课中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通过朗读“卖泥塘喽,卖泥塘”,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青蛙想要卖出泥塘的急切心理。 王娜老师的《宝葫芦的秘密》采用自我介绍、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人物的特点。在教学中,王老师通过词语的替换让学生感受了宝葫芦的神奇,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吴慧老师的《跳水》以六顶帽子思考法引导学生梳理船长的思维过程,了解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船长的机智和勇敢。教学方法新颖,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后,三位老师分别讲述了自己的教学构想,反思了课的得失。听课教师均畅所欲言,分享了自己的听课感受。李主任指出,在《青蛙卖泥塘》一课中要注意问题的整合,并善于使用评价语来引导学生。邱主任指出,教师在《跳水》一课中要注意课堂时间的把控,生字教学时要注意笔画的规范。 特级教师陈玲玲指出20分钟的课堂对于教师来说更需要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流畅、完整的教学环节,至少要有1-2个教学细节,并讲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在《青蛙卖泥塘》中,陈特对教学环节中的导入和板书设计进行了特别指导,并指出教师在范读时,语音、语调要贴近动物的特点,要对比明显,让孩子入情入境、更好地感受童话的特点。在《宝葫芦的秘密中》中,教师应紧扣“幸福极了”让学生体会宝葫芦的神奇,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在《跳水》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迅速梳理文章内容,并随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复述故事的内容。陈特为教师们提出的指导意见让大家受益匪浅,对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凤凰母语专家通过腾讯会议进行指导 李主任与周老师进行讨论 老师们评课 参赛老师聆听专家指导
2022/04/26

体验·生发——小学英语组阅读与思维专题期刊分享会

阅读一本好书,就像细心滋养心中的幼苗,而阅读一篇文章,则如细嗅蔷薇。英语教研组小沐老师们在寒假期间就开始了杂志书刊每周阅读打卡活动。4月21日上午,英语组读书沙龙活动在二楼大会议室举行。分享的老师为八位新加入“沐·春风”读书会的小沐成员,活动由读书会领读老师宋雯姬主持,庞校长参加活动并做指导。 活动开始前,老师们一同欣赏了微视频《沐·春风养成记——自有后沐人》,接着,八位小沐成员分别从“绘本×教材”“单元整体教学”“问题与思维”“情感体验”“读写结合”这五个方面交流读书心得。 华红娣主任分享了有关“主教材与绘本有效融合的实践与探索”的内容。图文并茂的绘本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给学习创设了真实的语言情境,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更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阅读策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雷春菊老师解释了有关“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我们要基于主题意义探究进行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需要确立单元主题,构建结构化的单元学习内容,并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和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和实施单元学习活动。 齐霏霏、刘玉祺、吴秀风三位老师从“问题与思维”的角度,谈阅读体会。课堂是引导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实现深度学习的最佳地;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学习活动,深入挖掘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运用问题引领策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刘昕敏老师关注“低年级体验式绘本阅读教学”。体验式的阅读方法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情境,唤醒学生的感官意识,可以帮助低年段的孩子更加深刻且直观地理解故事,从而迁移和运用。 李喆慧、季颖杰两位老师分享了“读写结合”方面的阅读心得。二位老师认为“以写促读”和“以读促写”是读写结合教学最重要的原则。提出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三个措施:第一,基于单元整体与学情设置教学文化目标;第二,拓展文化背景知识,探索深层文化内涵;第三,使用多种方式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 会后,二年级戴经安冉和四年级魏云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参会感受,同时也带来了自己最近阅读的期刊。华主任进行了点评,结合新发布的《2022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老师们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最后,庞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指导。在“双减”背景下,在“融课堂”理念下,始终实践“教-学-评一致性”,同时要注意:一、关注学生原生态的学习
2022/04/22

主题活动课:创作演示文稿——记信息组教研活动

2022年4月19日上午,小学部信息组在综合楼第三信息教室开展了本学期第二次教研活动。孙琳老师在四(11)班执教《主题活动课:创作演示文稿》。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展开。导入采用的是“欣赏以往学生作品”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欣赏的同时进行借鉴、参考和模仿。接着,孙老师从确定主题——规划内容——分组活动——搜集资料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在分组分工时,孙老师特别强调了分工的意义,不止要做份内的事,与同伴间还要有合作,重点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在开展搜集资料活动前,孙老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明确演示文稿的标题和目录,避免出现搜索“跑偏”的现象。整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课堂结束后,信息组对本节课内容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全体教师集思广益,为孙老师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比如:分组活动可以在课前进行,课堂以搜集资料和制作为主。学生操作时间较短,讨论时间太久。教无涯而研不止,学无休而教有成。信息组全体教师将始终秉承这一理念,同心协力来呈现最有魅力的信息技术课堂。 孙老师上课 学生小组讨论 孙老师指导学生 学生操作实践 组内老师听课记录
2022/04/20

融情于学,读写相融——语文组校级教研活动

4月18日,金中河西小学部又响起了朗朗读书声,复课后的孩子们更加珍惜这快乐美好的学习生活。与此同时,在录播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文教研活动正在展开。在“融课堂”理念的引领下,三年级语文组围绕“融情于学,读写相融”主题进行两节校级课展示。小学部一、二、三年级语文教师齐聚一堂,通过课例观摩、评课交流等形式,对本学段语文教学工作进行分享与研讨。 首先进行课例展示的是史梦婕老师。她执教《剃头大师》一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因此,史老师在执教本课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阅读中的重难点词语。她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师生互动学习,总结出四种方法:猜一猜;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运用图片加文字描述。课堂条理清晰,层次明确,通过上下文品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表达感受,让含义深刻的句子变得通俗易懂。 王雪老师执教的《小虾》与本单元的阅读训练目标相吻合,在课堂上注重通过重点词语的赏析帮助学生体味文章的情感表达。王老师重点教学文章第三自然段,让学生们找到表现小虾动作的词语,又结合文中小虾钳子“一张一张”,胡须“一翘一翘”,眼珠子“一突一突”等词语,让学生上台表演“小虾”受惊后的样子。王老师还借助小虾搏斗的视频,让学生们化身“最佳解说员”,动笔描写自己观察所得,通过生生互评,教师点评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融会贯通。 评课环节,史梦婕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备课思路,在环节设计中时主要考虑引导学生理解本课长难句,针对“融”课堂理念挖掘有待深入。王老师以“读写融合”为备课出发点,通过品读作者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字,大胆在课堂上让学生尝试创作。 随后,老师们进行议课,大家一致认为两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紧紧贴合课标要求,课堂教学效率很高,评价语特别贴合学生课堂状态,对长篇课文教学非常有梯度和层次。老师的教学设计能够关注到单元主题,由大化小,字词教学非常扎实。 最后,课程教学处李萍萍主任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李主任指出,本学期语文教研活动将继续围绕“融课堂”主题展开,在这两节课中,史老师“融情于学”,能明显感受到史老师对文字和词句的精确把握,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情感;王老师的“读写融合”,通过赏析对比,静动描写,将文本内容融入写作教学。结合本课教学成果,李老师对今后三年级语文教学提出四点希望:第一:结合单元更加明确教学重点;第二,教学方式上,做到随文识字,贴近学
2022/04/20

学练赛评,趣享体育——记体育学科“创新杯”校内选拔

立足小学部融课堂理念,精研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为促进体育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提高体育教学课堂质量,体育组以建邺区2022年度“创新杯”课堂教学竞赛为契机,开展了校级选拔活动,代佳佳、夏雪、窦晶晶三位老师积极报名参赛。课程处李萍萍主任、体育组李维、陈娟老师担任评委。4月15日上午,三位参赛老师在小学部操场进行展示赛课。 三位老师都在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内容选择科学;教学态度认真,体育课堂安全意识较强;课堂教学设计新颖,课堂内容充分体现出体育学科特色。代佳佳老师以奥运短跑名将苏炳添为背景导入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妙用弹力绳、标志盘等器材,形象生动地展示50米快速跑的技术动作。夏雪老师《跪跳起》这节上得很精彩,学生化身坦克,以坦克大战游戏贯穿整节课堂,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巧妙分层,差异学练,器材简单,一用到底。重要的是老师能够融入其中和孩子们一起参与练习,让每一个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能够在玩中学到整个动作技术。窦晶晶老师《前滚翻》以自编韵律操导入教学内容,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兴趣性、积极性高昂,游戏活动新颖,学生参与度高。 本次校内赛课充分体现融课堂理念,以学为纲、以练为主、以赛为励、以评为补,充分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较好展示出学校的体育文化理念。此次活动也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锻炼自己、展示才干、交流学习的平台,让教师在教学方面得到了磨炼,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代佳佳老师组织学生比赛 窦晶晶老师带学生热身 窦晶晶老师帮助学生完成前滚翻 夏雪老师教学跪跳起 体育组教师认真听课
2022/04/20

课堂评价促进深度学习——小学数学专题读刊分享

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小学数学组专题读刊分享会如约而至。2022年4月12日下午,小学部数学教师相约线上,共同探讨在“课堂评价促进深度学习”这一主题下,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课堂评价,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本次读刊分享由数学教研组组长丁莉老师主持。 丁莉、沈利玲、杨莹莹、尹文婷、赵田田、张艳、李林、柳传韬这八位老师先后和大家分享了各自阅读的期刊文章,发表了自己的心得和感悟。丁莉老师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评价中反思,找到问题所在,培养系统的思维能力。沈利玲老师指出教师应当积极改变自己的评价方式,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杨莹莹老师指出教师必须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注重学用结合。尹文婷老师指出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设计教学评价,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方法。赵田田老师指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改变单一的语言激励,不断地丰富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张艳老师指出教师要依据“做中学”的理论,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李林老师指出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师生在一种平等、协作、和谐的气氛下,进行默默的双向交流。柳传韬老师指出要在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研究学习各种优秀的评价方式,反复实践,反思改进,从而真正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技能。 接着数学组其他老师们也对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同时围绕“课堂评价促进深度学习”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对数学组老师们的课堂评价设计提出了新要求。 丁莉老师分享读刊心得 柳传韬老师进行读书交流 杨莹莹老师推荐优秀期刊 赵田田老师谈教学评价的作用 数学组教师线上研讨
2022/04/13

笃思专业 力行成长——小学综合组读书分享

2022年4月13日上午,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春雨,二楼会议室内,综合组老师们也享受着如春雨般的读书分享会。综合组的五个备课组如同五朵花,在静静地且有力地绽放着,在自己的专业土壤上绽放,在自己的精神追求上绽放。 本次综合组读书分享会的主题是“笃思专业,力行成长”,由美术组杜雨泽老师主持,小学部庞洁校长、小学部德育处夏成君主任,以及综合学科所有老师一起参加了此次的分享活动。阅读是吸收、理解、思考的一个过程,老师们分别从读一本书,读一篇文章,读一本期刊入手,抓住了现在教改需要关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和关键词,比如“深度学习、生活化、问题设计、课堂思维”等等,这都是我们眼当下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它是思维的一种体现。而这些关键词我们抓住了,说明我们要去做什么,综合组老师们已经在跟上时代的步伐。 音乐组于倩云和靳玉两位老师从“课堂情境”的维度指出,游戏设计、深度参与是在课堂中提升儿童趣味学习不可或缺的教学组织形式。体育组窦晶晶和宋梦婷老师围绕“身体灵魂齐步走”的微主题,将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从理论结构和教师修养方面给我们作一个详细的阐述。美术组陈春雨和罗昱老师以当下“双减”大背景出发,剖析了绘画与感知能力的关系,从而提出双减背景下美术作业的设计路径,为综合学科的作业设计提出了新的碰撞灵感。科学组仝丽萍和梁宁老师围绕“读专业期刊为个人课题助力”的微主题开展他们的读书分享,将教学实践和生活联系,通过生活中的直接经验取向引导学生获取专业理论知识。信息组刘璐和陈雪蕊老师围绕“计算思维与数字文化”的微主题,从学科素养的角度向大家阐述了计算思维在实际教学中的思维体现和教学案例应用。 老师们的精彩分享赢得了阵阵掌声,庞校长、夏主任分别对活动进行点评、总结。夏主任希望老师们每天固定一点时间用于阅读,坚持21天,让这个习惯像吃饭,像喝水一样的习以为常,每一天读一些,积少成多,会有不可估量的收获,受益终生。庞校长指出,老师们要关注小学部的融课堂理念,基于金中河西学生的学习状况,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部的综合组在五大专业团队的阅读分享中,继续汲取营养,继续成长。 综合组读书分享会 美术组杜雨泽老师主持 体育组宋梦婷老师分享 音乐组于倩云老师分享 美术组陈春雨老师分享 科学
2022/04/13

共沐书香研习作,立足课堂绽芬芳——语文组线上读书沙龙活动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一直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本学期,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科研能力,学部将“阅读学科期刊,启迪专业智慧”设置为了本学期的教研组共读主题。4月11日,语文教研组举行了线上读书沙龙的教研活动,为现阶段老师们读刊的所思所感提供了一个分享交流的平台。此次活动由语文教研组长黄海燕老师主持。 首先,黄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做出了简要的介绍。习作教学一直是我们老师教学工作中的痛点、难点。怎样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如何指导学生选择习作素材?为此,语文教研组以“共沐书香研习作,立足课堂绽芬芳”为主题,从共读的文献和专业期刊出发,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了交流分享。 接着,六个备课组的12位老师分别就“对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对习作起步阶段‘梯度意识’的思考”、“如何提升学生习作热情”、“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等话题进行了阅读分享。老师们不仅谈阅读感受,还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平时的做法。低年段老师从说话练习、写话练习谈指导方法的重要性;中年段老师从激发学生习作热情角度出发,交流如何指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写作素材;高年段老师则从习作目标导向,儿童立场谈如何设计习作教学环节。 备课组分享后,是随机分享。通过抽签的方式,4位老师对今天的习作分享会进行了补充交流。老师们都能结合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写作情况,谈实际做法。其中,陈莉老师朗读了班级学生的习作,认为“生活中的灵感可以让习作更加具体灵动”。 最后,李玉敏校长助理,邱主任、黄老师分别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黄老师认为作为教师,需要陪孩子寻找源头活水——广泛阅读,积累素材;观察生活,捕捉素材;参与活动,丰富素材;放飞想象,创新素材。邱主任对语文老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要求——多读期刊,多思考。李校长对本次读书沙龙提出肯定与建议:一、语文组读书沙龙的主题定得非常好,习作教学确实需要老师们花很多精力进行研究;二、知行合一,老师们读期刊非常认真,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写什么,怎么写,老师们谈得好,更要做得好;三、研究要以结果为导向,我们想习作教学呈现出什么样的样态?怎么围绕核心踏踏实实地做一些事情?能否多设计一些与习作有关的建构项目? 管建刚老师曾说过“在这个世界上会捡起一片树叶的只有两种人,一种人是作家,一种人是儿童。老师不仅具备了作家的写作基础,还有一颗不老的童心,只要你愿意成为一个好老师,就要做那一个
202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