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朗读者

——小学部第八届读书节“美文诵读”朗读展示活动 2018年5月30日中午,小学部第八届读书节“美文诵读”朗读展示活动在D楼报告厅如期举行。一、二、三、五年级同学参加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环节——集体朗读展示与个人朗读展示。三(3)班同学集体朗诵《槐乡五月》,朗读与音乐的默契配合,让在场的小观众仿佛闻到了甜甜的槐花香。五(8)班全体同学带来气势磅礴的《大江保卫战》,通过他们的朗读,我们仿佛看到了解放军战士在抗洪一线奋战的身影。二(6)班的小朋友们为我们带来了美轮美奂的《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年级各班的同学代表一起朗读了《阳光》,童声稚气中,我们感受到了“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可贵”。 集体展示结束后便是个人朗读展示环节,首先上场的是三(1)班的常浩博同学,他朗读的篇目是《长城和运河》,他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徐一舟同学朗读的《灰椋鸟》,让我们仿佛看到浩浩荡荡鸟儿归林的场景。一年级王鑫瑞小朋友朗读《荷叶圆圆》,清亮的童声中展示着他的自信。张奕晗同学饱含深情地朗读《母亲的恩情》,李心如同学用可爱俏皮的声音再现《槐乡五月》,五(9)班吴铭庄同学朗读《二泉映月》,抑扬顿挫中我们恍若来到惠山的清泉边聆听着阿炳拉响的二胡曲,一(1)班的贾慧希同学用如银铃般的声音告诉我们《彩虹》的美丽,最后,二(9)班王屹同学朗读《鸟岛》,让我们看到了热闹非凡的“海西皮”小岛。 本次朗读展示活动,我们邀请四位同学和两位老师担任评委,对个人朗读展示活动进行打分,现场评委一等奖2位,二等奖3位,三等奖3位。这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促进了学生自我朗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搭建了成长的广阔平台,充分展现了金中河西小学生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文
2018/05/30

魅力课堂展风采,精彩纷呈共成长

                                           ——小学部语文组“清晰目标,精选内容”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5月28日下午,小学部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清晰目标精选内容” 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李苏、王雅洁、宋祥贵、曾敏敏四位老师为我们呈现了精彩、丰富的课堂教学。 首先由王雅洁老师执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二课时。王老师从单元整体的角度出发,解读出“放鱼”的背后其实是对生态平衡的保护。通过学生分角色朗读、讨论,引导学生从爸爸与汤姆的矛盾冲突中体会“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接着由宋祥贵老师带来《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宋老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引发疑问,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大声朗读、默读等方式,寻找关键词句,从中总结出森林的作用:防风固沙,蓄水抗洪,继而提炼写法,进行迁移写作训练。曾敏敏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谈礼貌》,老师抓住说理文的文体特点,启发学生体会说理文的语言特点,简洁精炼,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最后由李苏老师为我们带来一年级下的古诗教学——《池上》。《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李苏老师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同时,在充分挖掘想象力的情况下,让学生根据简单而生动的画面,多种形式的朗读,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更透彻,在此基础上帮助孩子尝试背诵。 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四位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课后,各位老师为上课老师进行了评分。四位老师无论从教学活动,还是教学风格、学生学习状态等方面,充分展示了金中河西分校教师的风采。孩子们出色的表现都让在座的各位老师连连称赞。此次活动,也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能力、谋求提升的平台,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新起点。        
2018/05/30

经典好故事,你来讲我来听

                          ——四年级故事大王比赛 故事宛如一首歌,打着欢乐的节拍,似那春风吹拂脸庞,似那春雨滋润心房;故事宛如一幅画卷,名丽的色彩伴着奇特的幻想,不停地在脑海回放,久久不能忘却;故事正如一首诗,吟着自由的韵律,在生活中体会美的感受。 5月28日中午,金陵中学河西分校D楼报告厅响起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原来,是小学部四年级组正举行“好书不负少年读”故事大王比赛呢! 本次比赛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特邀六年级的7位同学作为本次比赛的评委,为参赛选手打分。 首先是主持人闪亮登场。主持人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点燃了现场的气氛,用幽默风趣的串词带起了现场的阵阵掌声,为各班选手们的登场做好了铺垫。 瞧,台上的小选手们各个表现得落落大方,声情并茂,故事内容丰富有趣,塑造出了一个个生动鲜明的角色和形象。他们的精彩讲述将大家带入了一个又一个美妙的世界,点燃了大家的视觉和听觉,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这些有趣的故事也让小观众们懂得了许多道理,一颗颗美好的种子在他们的心田种下,有真诚、善良、美好、智慧······ 此次“好书不负少年读”故事大王比赛,既促进了学生们养成多读书、多诵读的习惯,也激发了学生们爱读书、爱讲故事的兴趣,提高了它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大胆、自信、勇于表现的阳光气质属于更多的小“精灵”们!让金色童年与经典相伴,让书籍永远伴随孩子们快乐成长! (文/王文丽)   参赛选手讲故事 获奖选手与评委合影
2018/05/29

解读教材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小学语文组“清晰目标 精选内容”案例研讨活动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为提高教师教材解读能力,明晰课堂教学目标,5月21日下午,小学部语文组“清晰目标,精选内容”的案例研讨活动如约在录播教室举行。 本次教研活动结合“凤凰母语教师发展工作室”案例研讨进行开展。每个年级研讨制定篇目:一年级《古诗两首》,二年级《智慧鸟信箱》,三年级《“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四年级《云雀的心愿》,五年级《谈礼貌》,六年级《孔子游春》。 此次案例研讨活动共有三个环节:首先,每位老师通读6篇课文,学习两篇文章《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材解读能力的实践研究》和《“深”与“度”,教材解读的两大分野》,了解6篇课文主要内容及教材解读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备课组选择本组最感兴趣的一篇课文进行小组讨论,拟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接着,各备课组按年级顺序对本年级的指定课文进行教材解读汇报。此番教材解读是各备课组历时两周的准备与打磨。最后,各备课组根据分享情况再次对本组解读成果进行修改。 一篇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这篇课文,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这些都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充分的解读。合理适度的解读教材也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此次活动中,每位老师认真学习,各抒己见,在各自专业发展道路上一步步踏实前行。                                               (文/秦月)   教师进行教材解读 备课组讨论 理论学习
2018/05/23

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亮点——课堂朗读指导探究

2018年4月16日小学部全体语文教师在录播教室开展了主题为“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亮点”的教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各年段的朗读教学,探究朗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本次教研活动有低中高三个年段的四位老师展示了一节20分钟的片段教学,分别是二年级的吴隽妍、三年级的王雅洁、四年级的周阿敏和五年级的吴霞四位老师。她们分别执教了《鸟岛》的第三自然段、《跟踪台风的卫星》第三、四自然段、《小儿垂钓》和《大江保卫战》第一自然段。上课老师朗读指导环环相扣、层次分别、效果显著。 这次活动在教研组的精心组织和策划下,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创新。首先,在前课阶段我们分别对这几个班级的朗读情况进行了调查,在课前和课后阶段对该班朗读进行录音,分析比对,以此发现通过朗读指导课,学生的朗读有无明显的提高。其次,在上课展示环节,教研组组织了一年级和六年级的老师从课堂观察老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观课。观察老师的提问环节、语言评价、朗读指导策略;观察学生朗读的形式、朗读的人数,观察学生朗读的效果呈现。最后,我们还设计了一份调查表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场听课的老师都带着问题来听,在听课过程中或凝神谛听、或奋笔疾书记录,听课环节老师认真观察,积极思考。 本次活动,教研组带着全体语文老师进行研究,针对语文教学中朗读日益被弱化的现象,通过课堂研究和现场观察的方式,对朗读教学进行指导和研究。对语文老师课堂教学中朗读环节的处理有了一个方向性的指导。 (文/曾敏敏)   观课团队进行课堂观察 朗读课探究 观课团队进行课堂观察汇报
2018/04/17

聚焦朗读教学策略 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4月2日下午,小学部全体语文教师在阶梯教室2参加了“朗读教学”语文专题教研活动。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邓程元老师分享了3月15日参加市教研活动的收获。邓老师详细阐述了什么是阅读策略,她引用了省特级教师倪鸣老师的观点,指出阅读策略就是阅读者用以增进阅读理解或克服其所遭遇困难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阅读者较高层次的认知活动,比如(组织、推理、思辨等等),也可以引导阅读者去察觉、监控自己的阅读状况,以便调节阅读方式。 第二环节,老师们重点围绕朗读教学进行研究。“听了不少语文课,发现哪一堂都少不了朗读。花样繁多的朗读方法让语文课书声琅琅,甚是热闹。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尽管学生以各种形式,就某一段文字反复朗读,结果除了读得熟练些外,几乎看不到变化,学生原来怎么读,现在还是怎么读……”“‘读不好,教不会’,是朗读教学羞于见人的尴尬事。”这两段文字让老师深有感触。每位老师静静地读《对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四字”朗读教学的探究》和王崧舟老师的《“素读”的文化启示》这两篇文章。读完之后,老师们再分备课组就一篇课文进行朗读教学研讨。各备课组有的是老教师示范朗读,其他老师倾听、评价;有的是师父结合一个段落手把手地指导徒弟设计朗读教学环节;有的是就某一句怎么读展开讨论。 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现实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知道朗读的重要性,但缺乏必要的朗读指导策略。此次研讨活动只是探讨朗读教学的第一步,后续还有教师朗读基本功展示,片段朗读教学研究课等活动,旨在丰富教师的朗读指导策略,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邓程元老师分享学习心得 朗读示范 研讨片段朗读教学设计 这句话应该怎么读?
2018/04/03

“口语传播与艺术表达” ——新学期语文教研组第一次主题教研活动

在这个“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季节,小学部全体语文教师于3月19日下午齐聚阶梯教室2,开展了主题为“口语传播与艺术表达”的教学研讨活动。 此次教学研讨活动共分两个环节:首先,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姜林杉老师给老师们带来了主题为“口语传播与艺术表达”的精彩讲座。她从发声的技巧、情感的表达策略、对语文教师的期望等几个方面娓娓道来。老师们在她列举的生动具体的案例中获得了知识和启发。姜老师希望老师们能够“以声迷人,以势惊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她的讲座声情并茂、深入浅出,引来阵阵掌声。随后,小学部的语文老师们与姜林杉老师展开了精彩的现场互动。叶佳和王雪两位老师先后朗读了课文选段,姜林杉老师对她们的朗读进行逐字逐句的指导。 朗读指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于启蒙阶段的儿童语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讲座结束后,李萍萍主任对小学部全体语文教师提出了“教学生读准音,教学生读对词,教学生读出情”的要求,老师们收获满满,决心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苦练内功,努力给学生带来更科学、更生动的语文课。 姜老师指导叶佳老师朗读 王雪老师与姜老师互动 姜林杉老师做讲座
2018/03/20

有效提问促高效课堂

1月11日上午,小学部英语组全体老师在录播教室,开展了以“有效提问促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张淑颖老师和五(3)班的孩子们给大家带来了了一堂精彩的绘本阅读研讨课《A Magic Card》。本节课的导入环节张老师用变魔术的方式顺利引入到本节课的绘本主题,在成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用一个开放性的话题I want a magic card to…有效打开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能够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指导学生阅读,如略读、默读、朗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同时,提出多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拓展学生思维。 课堂展示结束后,全体参与听课的教师在一起研讨、评课,畅谈听课感想。何田田、王莉和王荣三位新教师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收获。 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更加深刻体会到有效提问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也会更加注重问题的设计,促使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 (文:余进跃/图:陈着)   何田田老师评课 学生小组合作 一张有魔法的卡片带着我们走进有趣的英语世界
2018/01/17

立足课堂与教材,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小学部道德与法治研讨活动

2018年1月10日,小学部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在五(4)班教室集中,开展本学期道德与法治备课组最后一次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活动的主题是“立足课堂与教材,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孙静老师执教《大好河山任我游》。课前,孙老师在黑板上画下了中国地图的轮廓,接着从自身出发,告诉孩子们自己游览了南京哪些著名景点,再问学生,你去过哪里。学生在纸条上写下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名胜古迹,贴在中国地图上相对应的省份。贴好后,孙老师问学生,这么多景点应该怎么分类呢?学生思考后回答,可以根据自然、文化两个类别来分。学生依照这个标准到黑板上把众多景点进行分类。同时,学生们在书本上找到世界文化遗产的分类标准,原来和大家想的是一样的。此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纷纷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又观看了相关视频,大家纷纷表示为祖国的地大物博感到自豪。这么多美丽的地方,你最向往哪里?学生上台向大家介绍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景点。世界文化遗产如此之多,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呢?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 课后,老师们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思辨能力的培养要立足课堂。教师要吃透教材,善于利用教材,整合课外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   孙静老师上课 学生介绍世界文化遗产 学生张贴游览过的名胜古迹
2018/01/15

自主评价 激发习作兴趣——语文组教研活动

2018年1月8日下午,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全体语文教师在录播教室参加了以“自主评价 激发习作兴趣”为主题的校级教研活动。 第一堂课是李玉敏主任执教作文讲评课。李主任围绕“顺序”与“趣味”展开教学,先选取了学生习作中的典型句子,引导学生发现写作的顺序,让表达更清晰,再通过讨论作文片段,启发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将内容写出趣味。教学过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第二堂课上,万超老师带领孩子欣赏两幅漫画的“趣”味所在,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四个方面,指导学生写出精彩有趣的话,让语言“活起来”。最后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利用自主评价单,展示习作成果,在互动交流中懂得让习作变得“有趣”需要做到:用词恰当、想象合理、描写准确。 课程展示结束后,朱兆明主任和李瑾良老师分别对两节课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及建议。朱主任指出,两位老师抓住“趣”字,让学生乐于写作,课堂十分精彩。李瑾良老师对两节课形式的创新、学生参与程度高等方面表示肯定和认可,同时也指出,三年级刚刚接触习作,教师可以再多一些引导和帮扶,多提供语言素材,丰富学生积累,不断开拓写作思路,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此次教研活动从学生习作修改的角度,变老师评为学生自己评,形式新颖,内容活泼,使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与写作素养在自主参与与自主评价中得到了提升。                         (文/李姣)   李玉敏主任在介绍描写小动物的顺序 万超老师引导学生边观察漫画边思考
2018/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