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党支部举行党员组织生活会

12月10日下午,小学部党支部党员组织生活会在综合楼二楼会议室举行,小学部党支部贾小竹书记主持本次会议。 首先,贾书记带领小学部所有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章要求,既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又体现基层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对党支部工作做出全面规范,是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基本遵循。《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充分学习《条例》后,贾书记带领党员们对濮春兰、沈海成、高思超三位老师能否成为党组织发展对象进行讨论。党员们畅所欲言,都认为三位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待人真诚热情,对待学生有爱心、有耐心,一致通过三位老师可以作为预备党员发展。 最后,支部委员们带领党员讨论了2019年入党积极分子人选。   贾书记带领党员们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 党员们认真聆听、记录
2018/12/13

活化语境,趣味识字——记一年级学习策略研讨活动

11月26日下午,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以“活化语境,趣味识字”为主题的教学研修活动。一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参与研修,本次活动还特邀凤凰母语教师发展工作室专家汪笑梅主任做指导。 本次研修活动的课文是《升国旗》,主要以说课的形式呈现。周阿敏老师进行教材解读,王琰老师和徐娴老师分别对一、二两个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阐述。 周阿敏老师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将《升国旗》这一课文的内容分为“识字写字”“多形式朗读,体会课文情感美”“抓关键词,联系生活体验”三个部分。 王琰老师从了解国歌、国旗开始逐层深入,循循善诱进行了第一课时的设计。她不仅指导学生学会积累重点词串,还对孩子识字写字等方法进行了指导。新颖独特的生字解读让在场的每一位教师都受益匪浅。 紧接着,徐娴老师阐述第二课时的设计思路,徐老师尝试以闯关游戏的形式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多想、多说、多读,感受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位老师解读后,在小组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汪主任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她认为,我们的备课定位准,生字的解读多方位,着重在由之前的象形字转换为会意字,强调后鼻音的字,重视字词的积累价值。 汪主任希望一年级语文老师能够在随文识字时更加地水到渠成。在指导朗读的时候,要把重点带出来,多多开发课程资源。 老师们在浓郁的研修氛围中,明确了后续教学研究的方向,努力研究教学策略,让学生习得识字策略,提升朗读和语言交际能力。 小组老师自由发言 一年级老师参加研讨 汪笑梅主任进行指导 徐娴老师进行教材解读 周阿敏老师进行教材解读
2018/11/27

提取关键信息,培养语用能力——记三年级科普文学习策略研讨

科普文是解说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性文体,既有逻辑性又有生动性。如何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习得表达?2018年11月12日下午,三年级全体老师以“提取关键信息,培养语用能力”为主题,展开了对科普文的研究,凤凰语文汪笑梅主任给予了高度赞誉,并悉心点评。 课前,备课组长周娇老师代表三年级语文组的老师对课文《地球的两顶“白帽子”》进行深刻的教材解读和教学思路汇报,研究内容深刻,思路清晰。 许茜老师执教《地球的两顶“白帽子”》第一课时,借助观察地球仪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由读课文,出示生词,读词读段落,达成了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利用随文识字教会学生写生字“球、热”的目标。通过逐段读,逐段找中心句.达成了在朗读中,找2-5自然段的中心句,了解中心句的作用的目标。通过精读抓住“滚烫”、“噼里啪啦”等关键词达成了感受“白帽子”冷的特点,并充分总结达成让学生借助板书,复述课文的目标。 吕依蔓老师执教《地球的两顶“白帽子”》第二课时,通过抓住中心句和关键词反复朗读达成精读的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达成了理解“白帽子”作用的目标。以小组合作完成作业单达成围绕关键词写一段话的目标。通过随文识字教会学生写生字“免、费、库”。 两节课后,老师们继续研讨,每位老师就这两节课交流心得和收获。汪主任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表扬三年级语文组已经有了研究的味道,对文本深度解读,并有了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学环节设计很精致。还对老师们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希望大家继续研究科普类的文体表达的逻辑性和通俗性,把培养学生学习科普类表达方式的语用能力作为研究的目标。   周娇老师进行教材解读 许茜老师执教第一课时 吕依蔓老师执教第二课时 汪主任带领老师们进行主题研讨
2018/11/16

优化语文教与学,打造课堂新样态——建邺区第二盟区语文中年段教研活动

2023年3月13日下午,第二盟区小学语文“双新”“双减”背景下的中年级课堂教学新样态主题教研活动在金中河西小学部录播教室举行。盟区三、四年级语文老师参加听课。 首先是金中河西的徐玮老师执教三年级第9课《古诗三首》,徐老师通过学习单引导学生重点研究了“元”、“除”和“换”这几个字,并结合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深入了解中华传统节日,让学生学生在想象节日画面的基础上读好古诗。 第二节是生态科技岛小学的李莹老师执教的《赵州桥》,李老师紧设计巧妙,紧扣语文要素,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通过图片、数字、动作等形式,让学生感知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体会“创举”的深刻含义。 第三节是金中河西的王文丽老师执教的第9课《短诗三首》,王老师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诗歌创作,既模仿课文创意表达,又体会到浓浓的母爱。 最后一节课时生态科技岛小学的王蕊老师执教老舍的《猫》,王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从作者介绍到品析猫的性格,环环紧扣。指导小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精神,同时解读了作者的写作密码,将阅读与写作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四节课后,南湖三小的张文清主任和金中河西的朱兆明主任分别对四堂课进行了点评。张主任指出,四堂课都能紧扣《语文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内涵”提出的四个维度:注重语言运用,例如强调基础字词和多种形式的朗读;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渗透文化自信;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朱主任指出,在“双新”“双减”的背景下,需要将思考带进课堂。四堂课不仅教给了学生思考的方法,还指点了思维的方向。小组合作的话题很有思维含量,将繁复的课堂打磨得不蔓不枝,简明高效。同时建议在指导朗读教学时,还应该注重读出层次感。 本次教学研讨活动不仅对“双新”“双减”背景下的中年级教学进行了实践研究,还是一次教学改革新样态的展示。 (供稿:吴隽妍 编辑:周亮 一审:教研组长 二审:邱明莉) 徐玮 执教《古诗三首》 李莹执教《赵州桥》 王文丽执教《短诗三首》 王蕊执教《猫》 张文清主任点评 朱兆明主任点评
2023/03/18

聚焦精彩课堂,共研习作教学——凤凰母语工作室校际线上教学研讨活动

5月13日上午,凤凰母语工作室校际线上教学研讨活动如期举行。本次研讨活动由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与雨花外国语小学联合举办,主题为“一路风景一路歌——四年级习作单元教学研讨”。袁浩校长、特级教师金正平参加本次活动并进行点评指导。 第一节课是雨花外国语小学的卫婷婷老师执教《海上日出》。卫老师选取了日出过程中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想象其动态、样貌等特点,将词句的意义具体化,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学习活动设计巧妙,融画于学,将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结合在一起。通过简笔画绘制日出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充分感受了海上日出的变化特点,还为课堂教学增添了几分趣味性。 第二节课是我校许珊老师执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许老师教学思路清晰,以作者的游览路线为线索,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写作顺序。紧扣景色的特点,以小船的小、行船的独特方式和作者的感受三个角度来引导学生体会孔隙的狭小。在此基础上还进行有了针对性的片段练习,让学生写出自己印象最深的景点,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随后,两位老师简要分享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两位专家进行细致的点评。 金特指出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紧扣习作单元目标,利用任务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如在《海上日出》一课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分享,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中,学生通过自己圈画的关键词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袁校长指出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强调了任务型教学法,学生自己读、自己学、自己悟,通过文字来获取课文内容,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如何用文字来将内容呈现出来的。同时,在学生读懂文字的基础上,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并通过朗读来感悟作者语言的特点。 本次教学研讨活动让老师们意犹未尽,收获满满。相信在今后的习作教学中,老师们将继续创新、不断反思,将习作教学落到实处,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线上联合教研主题 线上观课 金中河西老师参加线上教研 雨花外小老师参加线上教研 袁浩校长进行线上指导
2022/05/14

墨香点点,彰显教师魅力——记小学部语文教师书法练习

2018年10月29日,“凤凰母语教师发展工作室语文教师书法研训班”如期开班,指导毛笔书法练习的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陆亚鸿老师,小学部语文教师参加培训。 陆亚鸿老师先引导老师们回顾了上一次教学的内容。在毛笔书写中,有四种落笔方式,分别是:顺落、逆落、直落和搭落。陆老师借助许多书法作品进行举例说明。接着,陆老师又给我们教授新的知识点:圆落笔、方落笔、露落笔等,并进行范写。 老师们认真听讲,从陆老师书写毛笔字时的身法、指法、笔法学到了书写很多要领。之后学员们也兴致盎然地进行练习。书法练习让教师的自身素养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也让整个校园飘满阵阵墨香。   陆老师指导老师们写字 陆老师讲解练字要领
2018/10/30

把握文章理趣,掌握学习策略——记小学语文组学习策略主题教研活动

10月15日下午,秋雨绵绵,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以“把握文章理趣,掌握学习策略”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参与研修,本次活动还特邀凤凰母语教师发展工作室专家袁浩校长做指导。 本次研修活动将《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以两个课时分开呈现。首先由万超老师带领四(6)班的孩子学习了第一课时。万老师从了解李时珍其人开始逐层深入,循循善诱。他不仅让孩子在了解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概括,还对孩子识字写字等方法进行了指导。新颖独特的预习单设计以及图像架构策略、摘要策略的演练让在场的每一位教师都受益匪浅。第二课时,王文丽老师带领孩子们进一步走近了李时珍的故事。王老师以她独特的教学魅力和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迅速调动起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她的指导下,学生围绕“苦”字展开,从“住、行、吃、写”等几个方面展开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在深刻解读文本的前提下,让孩子们多想、多说,孩子们踊跃的发言和活跃的思维让在场的老师们情不自禁地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两节课后,老师们移步至教研活动室继续展开研讨。在小组发表意见的基础上,袁浩校长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认为,我们的课堂是真实、有效的。两位老师的课堂都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能从文本的整体出发,由易入难地带领学生读、想、说。在概括能力、复述能力的训练上,教师能够带领学生拾级而上,层层递进。 袁浩校长希望四年级语文老师能够基于叙事性文本,引导学生运用摘要策略、图像架构策略、复述策略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要思考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些学习策略。老师们在浓郁的研修氛围中,明确了后续教学研究的方向,努力研究教学策略,让学生习得阅读策略,提升阅读品质。   听课老师交流 万超老师参与小组讨论 王文丽老师指导学生批注 袁浩校长听课 袁浩校长与听课教师交流
2018/10/16

PISA测试给我们的思考——记小学语文组教研活动

10月8日下午,小学部语文组教研活动在综合楼二楼会议室如期举行。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李玉敏副主任为语文教师开设了一场讲座——《PISA2018阅读素养测试思想对我们的启发》。讲座分为四个部分,即“PISA测试是什么”“PISA测试的部分样题”“以《天游峰的扫路人》为例,谈日常教学的练习与命题”和“以《李时珍夜宿古寺》为蓝本,尝试命题”。 很多老师都听说过PISA测试,但PISA测试到底是什么,不少老师不甚了解。通过李主任的讲座,老师们知道了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即学生基础读写能力国际研究计划,是由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and development)组织实施的一项国际性学生学业成就的比较调查项目。 接着,李主任以具体详实的样题向老师们讲解了PISA测试从“信息定位”“理解”“评价与反思”这三个维度考查学生阅读、科学、数学方面的能力。通过对样题的分析,老师们发现,不管是对阅读素养内涵的丰富与外延的拓展,还是对阅读过程多维的考量与过程的细化,以及对阅读数字化的关注与文本来源的明确,其实质均是应对当代阅读者所面临的丰富而复杂的阅读情境。 老师们最关注的是PISA阅读测试思想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应用,李主任以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天游峰扫路人》为例,先出示平常练习中出现的题型,再出示自己围绕三个维度命制的12道题,引导老师们进行比较。老师们发现,这样的题型,相对科学地考察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揭示了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教学规划;同时,这样的题型对学生来说,本身也是一种启发和引导,促使他们在阅读时能更深入地关注文本,提取信息,整体感知,推断解释,反思评价,不断提高批判性阅读能力。 最后,李主任也给老师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以备课组为单位,对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进行解读,从“信息定位”“理解”“评价与反思”三个维度进行命题。 本次讲座,李主任通过梳理分析 PISA2018 的理念、框架和评估样例,带着老师们了解国际阅读素养研究及评估的发展方向,进而为我们的母语阅读素养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老师们认真聆听并做记录 老师们认真阅读培训材料
2018/10/10

关注教学策略,提升核心素养——记小学部高年段教研活动

9月28日下午,凤凰母语教师发展工作室五、六年级教学策略研讨活动在我校合班教室如期举行,高年段的老师们开展了主题为“关注教学策略,提升核心素养”的研讨活动。 工作室导师汪笑梅主任亲临指导。首先由六年级的邓程元老师执教《给家乡孩子的信》,邓老师采用了“感悟理解”策略和“朗读指导”策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谈感受,说理解,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读文章。此外针对学生朗读中的问题,邓老师进行朗读上的精心指导。接着由五年级的戴丽娜老师执教《清平乐·村居》,这一课戴老师采用的是立体式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采用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读出词的美感;采用由点到面的知识迁移,将高鼎的《村居》与之对比阅读,拓展学生对于诗词的积累和理解。两节课都关注到有效的教学策略,力图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后,汪笑梅主任给予两节课高度的评价。她高度赞赏了邓老师的课设计巧妙,朗读充分,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戴老师对于教材的解读能力和课堂的把控能力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汪主任还对两节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希望我们认真钻研教材,解读教材;关注课堂的教学策略,努力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 戴丽娜老师执教《清平乐 村居》 邓程元老师执教《给家乡孩子的信》 课后研讨
2018/09/30

由常规走向常态 要专业也要快乐——记小学语文教研组第一次教研活动

2018年9月3日,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语文组进行了新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本次教研组活动由邱明莉老师主持。 新的学期,语文迎来了7位新面孔。首先,新老师进行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她们的到来为小学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接下来,语文教研组长邱明莉老师对8月底进行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分别从基本情况、教学科研、教研培训、学习进修、专业成长等方面进行了专业性的解读,发现目前老师们在专业发展上存在的不足。对此,邱老师提出,无论是从班主任工作的角度或是语文学科专业的角度出发,论文的撰写、课题的研究是自我提升的重要一步,教师要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提前规划。 基于数据分析和发现的问题,教研组提出本学期从学科建设和团队建设两方面入手,聚焦教师和学生的阅读,做实课堂的研究。教师和学生阅读的时间从哪里来?如何减负增效?教研组希望老师们能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当作课题来研究。关于课堂的研究,教研组从“研教材”、“研教学设计”和“研课堂”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最后,以备课组为单位商定古诗背诵篇目、集体备课时间与地点、备课组本学期教研课题主题、组内研究课时间与篇目、学习策略项目组成员、试卷命题小组成员,6个备课小组积极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最后,邱明莉老师作出总结,她认为要把“常规”转为“常态”,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同时做得专业,做的快乐!   新入职教师进行自我介绍 热烈的讨论 备课组分组研讨
201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