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梦想插上翅膀——小学部《超越梦想》课程研讨活动

2017年5月22日,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全体语文老师齐聚“梦想中心”,开展了以“让梦想插上翅膀”为主题的《超越梦想》课程研讨活动。李婧老师和邓程元老师分别带来了二年级的《我想去看海》以及四年级的《梦想水立方》。 《我想去看海》的展示课中,李婧老师通过新奇的图片导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就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在教授过程中,李婧老师用亲切的语言,辅之以绘本插图,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她匠心独运,在课堂中通过“小小辩论赛”和“心愿卡写寄语”的形式,让孩子们既阐释了自己的观点,又在心愿卡上写下了自己的美好心愿,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知识,升华情感。邓程元老师的《梦想水立方》教学设计则另辟蹊径,从培养孩子的实际动手能力出发,以建造“梦想水立方”为主题,设计了“建材拍卖会”“建造水立方”等活动环节,同时充分发挥了老师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自由组队,集思广益,在买与卖的过程中,让每个人发挥特长,获取材料。最后邓老师请学生针对这次活动,畅谈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失败启示,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思。 展示课结束后,二年级备课组长濮春兰老师就两节课进行了总结性发言,她认为,两节《超越梦想》的课堂上,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心声,主观能动性也在探索中得到提高。 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江苏区域的负责人毛华华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授课老师的展示课,同时对两节课的课堂设计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她希望老师们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能够提高对学生观察的时效性,让课堂观察更加关注学生,贴近学生。 此次《超越梦想》教研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点燃了学生的梦想火花,让学生的梦想插上翅膀,真正体现了“多元、宽容、创新”的梦想课程理念。 李婧老师在参与同学们的小组讨论 李婧老师在参与同学们的小组讨论 毛华华老师进行现场点评  
2017/05/23

绿树成荫四月天,教学研习正当时 ——一年级识字写字专题研讨

2017年4月14日上午,一年级语文组开展了以“绿树成荫四月天,教学研习正当时——一年级识字写字专题研讨”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市教研室汪笑梅主任和一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本次活动分两部分进行,首先我们听了李瑾良老师和王琰老师执教的两节语文课——《蚂蚁和蝈蝈》、《识字7》。听课后,汪笑梅主任和一年级语文老师一同进行了教学研讨。她说李谨良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同时在很高的程度上把握了文本,巧妙的设计了各个环节。在细读文本,感受蚂蚁的勤劳一环节中,重点抓住蚂蚁有的做什么,有的做什么,让孩子通过语言、通过动作来感受。在此基础之上,打开孩子的想象,训练学生说话。王琰老师的课则以“青”宝宝找好朋友这一童趣十足的方法展开教学,极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在引导学生感悟、寻找不同偏旁各代表的不同意思后,再总结出形声字概念,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并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延伸,整节课孩子们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也学到了很多书本之外的知识。 汪笑梅主任又就一年级的语文课应如何教学,如何深入文本研究文字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让一年级组语文老师获益匪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的更远,相信在汪主任的指导下我们将会有更大的收获和进步。路漫漫兮其修远,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们必将上下而求索。 李谨良老师执教《蚂蚁和蝈蝈》 王琰老师执教《识字7》 汪笑梅主任莅临一年级组听课 (图/文:王悦)
2017/04/17

研习名师课堂,秀出自我精彩——小学四年级语文备课组校级研究活动

“喧鸟覆春洲,杂英芳满甸”,4月10日下午,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语文组老师齐聚录播教室举行第二次校级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由四年级语文备课组承担,活动主题是:研习名师课堂,展现自我精彩。明确主题后,组内老师集体研读教材,观摩名师课堂实录,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 王娜老师执教的《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以“探究、质疑生成课堂的精彩”为重点展开课堂教学。王老师反复揣摩名师课堂实录,通过探究质疑,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展现了自我精彩;张俊老师执教的《云雀的心愿》,则以“探究文本,巧用空白点”为重点展开课堂教学,张老师教学思路清晰,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突出教学重点,借助课件,再现情景,扎实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课件再现并且强化了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两位老师的课获得了大家一致好评。朱静、朱永梅、许珊、胡悦、杭建丽、余洁、邱明莉、李丽娜8位老师分别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最后朱兆明主任做了总结性发言,他认为,语文课要注重平日对学生的引导与训练,要注重运用课堂语言的魅力,强调要用“真语言”来上课。 语文教学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此次教研不仅提供了向名师学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促进教师在研习名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创新,展现出自我的精彩。 孙静老师在介绍教研活动流程 王娜老师课堂提问 张俊老师在与同学们进行讨论                                              2017年4月10日                   &
2017/04/11

匠心独运来 齐聚学亮点 ——“阅读教学”优秀案例推荐分享会

    3月13日下午,小学部语文组在录播教室开展了“阅读教学”优秀案例推荐分享会,万超、吴慧、宫丽丽、周圣怡四位老师代表备课组分享了“阅读教学”优秀视频,并谈了自己的感受。 万超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番茄太阳》课堂实录,重点谈了薛老师对生字教学、朗读指导教学及重难点破解方法的心得体会,并总结了薛老师的教学特点,分别是:教学方法的选择顺应儿童心理;教学语言亲切朴实;以生为本,循循善诱,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教给学生智慧,让学生越读越聪明。 吴慧老师从“写好字,读好书,写好文”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了于永正老师的《番茄太阳》课堂实录,吴老师从中总结道:读书分两个层次:一是感性的,是走进文本;二是理性的,是走出文本。无论是“走进”,还是“走出”,都靠读。边读边想象,边读边思考。舍得给时间,示范得当,所以,学生读得动情,悟得深入。字一定照字贴写。字是照着字帖练出来的。 宫丽丽老师和大家分享了王崧舟老师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的课堂实录。王老师的课让大家看到了一名好老师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层面的受益,更是思想上的享受。正如王老师说的“语文是一种文化,我们要教流淌着文化的语文,我们要成为文化底蕴丰富的老师。” 最后周圣怡老师和大家分享了楼琦君老师的《登鹳雀楼》课堂实录,周老师首先关注了楼老师的课堂导入,老师抓住了低年级孩子的学情和思维认知方式,先用自己的“楼”姓导出“楼”字,并给右边的“娄”加上不同的偏旁,抓住了汉字的演变和汉字的类型之“形声字”的介绍,激发了孩子们对汉字发展历程的探究和兴趣。同时,周老师还重点关注了写字教学,楼老师在字的教学上采用了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读帖、范写、重点笔顺讲读让学生们很快就爱上了汉字朋友们。 通过本次分享会,语文组的老师们领略了名师的风采,学习了名师的教学亮点,也力求将所得所悟落实与贯彻到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去。 宫丽丽老师在点评 万超老师就教学视频中的朗读环节进行点评 吴慧老师给老师们分享心得 周圣怡老师在进行分享
2017/03/15

以“文”为载体,生“语”之妙言

在这“春风花草香”的季节,小学部全体语文教师于3月6日下午齐聚录播教室,开展了主题为“以“文”为载体,生“语”之妙言——低年段儿童诗歌教学探索”的教学研讨活动。资深语文教育专家汪笑梅老师、小学部李萍萍主任及小学部全体语文老师参与此次活动。 此次教学研讨活动共分三个环节:首先,一年级备课组向老师们展示了课文《晨光》的集体研讨过程,八位老师集思广益,从核心素养到课标,从课标到文本,再根据文本的特点细化到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随后,徐娴和王悦两位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两节模拟课,徐娴老师执教的是《晨光》第一课时,王悦老师执教的是《晨光》第二课时。两节课精彩纷呈也各具特色:徐老师的课侧重“品文妙言,情感朗读”,王老师的课则聚焦“积累运用,妙笔生花”。最后,各年级的老师纷纷参与点评。四年级的周礼华老师感受最深的是:课堂上两位老师积极引导学生不断想象,开拓学生思维。三年级的骆源源老师则更关注诗歌的诵读,她认为课堂上要采取多种读的方式帮助学生熟读成诵,形成语感。 李萍萍主任对此次教学研讨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一年级备课的辛勤努力表示了肯定,同时也对两节模拟课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例如,在关键词“滴落”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扮演一滴一滴的小水滴,感受小雨滴跳跃的欢快心情,然后再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句子;学生小组合作结束后,可以先请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听一听学生的想法等等。 此次研讨活动给老师们留下的除了收获,更有无尽的思考。这样以备课组呈现常态备课过程,展示模拟课堂的教研活动形式必将激发越来越多的老师们重视组内集体研讨的质量和效率,更加关注课堂。本次教研活动也为低年段儿童诗歌教学指名了新的方向,以“文”为载体,生“语”之妙言;以活动为载体,生课堂之精华,希望老师们在儿童诗歌教学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李萍萍主任现场点评 团结奋进的一年级备课组 王悦老师针对自己的微课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一年级备课组正在模拟备课
2017/03/07

群芳争“研”香满园,真“研”催得花更艳 -------记三年级语文组”练习课”教研活动

                               数九隆冬悄然而至,录播教室里却暖意融融。12月26日下午,三年级语文组承担本学期 “练习课”的教研活动。本次研究的主题是“在‘练习’中激活语言生长点”——三年级上册“练习7”教学及研讨。知性温柔的周阿敏老师、热情大方的周礼华老师,快乐活跃的孩子们,课堂上师生合力,活学活用,奏出了一曲曲精巧和谐的“语用”乐章。     第一节练习课由周阿敏老师执教,她的课堂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在“认识脸谱”这一板块,周老师带领学生认识戏剧脸谱,介绍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请学生交流分享人物背后的故事,课堂上学生们眉飞色舞地讲述故事,兴致盎然。这一部分的语言生长点落在“口头讲演”。第二部分周老师指导学生结合学习单自主读懂成语,并拓展与成语相关的历史故事,侧重成语积累,强调成语的读和背。而《古今贤文》教学的重点在熟读成诵,周老师创设具体语言环境,设计了相应的练习,指导学生对“贤文”进行熟练的运用。三个练习板块,环环紧扣,层次清晰,孩子们学得轻松、快乐,而适度的拓展,又激发了学生对戏曲文化、历史典故的浓厚兴趣。    周礼华老师执教“练习7”的第二课时内容,即“口语交际”--------小小展销会,周礼华老师笑容可掬,教态亲切自然。她用极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让这场“展销会”活泼热闹且生动有序。周老师利用多媒体资源,再现生活中的“买卖”场景,激活了学生表达的热情,在周礼华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孩子们高举手中的商品和“启动资金”,个个都成为了“小小交际家”。周老师层层点拨,“推销员”变得更加热情大方、口齿伶俐了,“购物者”变得更加精明聪慧、礼貌文明了。在这堂其乐融融的“口语交际”课中,孩子们的语言被“激活”,语言训练多趣而有效,他们还从生活中习得了语文,将生活实践与语言运用自然地结合起来,这正如语文教学专家刘国正先生所说:“教室的四壁不应该成为水泥的隔离层,应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各种孔道使教学和生活息息相通。” 课后,李萍萍主任对两位老师的教学进行了总结。在两位老师试上的过程中,
2016/12/27

我校成功承办片区五年级语文教研活动

近日,建邺区小学五年级语文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我校五年级语文备课组承办了此次活动。来自新城黄山路片区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和我校全体语文老师齐聚录播教室,一起学习并讨论了李玉敏老师和陆丽君老师的公开课。 两位老师基于“准确把握目标,有效达成目标”的研究主题,精心准备了《少年王冕》和《林冲棒打洪教头》两堂课。 李玉敏老师执教的《少年王冕》,引导学生关注了谋篇布局、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独特之处,使学生紧紧围绕学习目标,通过朗读,讨论,背诵……一遍遍徜徉在语言文字中,是一堂成功的示范课。 陆丽君老师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引导学生一遍遍地诵读课文,赏析关键词句,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人物鲜明的形象,在诵读中体悟细节描写和对比描写的效果。 课后,李玉敏老师作了微型讲座——《如何撰写教学目标》,她以教学目标的ABCD 描述法为例,引导老师们关注目标撰写中的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标准,对大家很有启发。 在评课中,大家都认为这两堂课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学生能用听说读写的方式在课文的字词句段篇中走上好几个来回。作为高年级的课,两位老师还注意了拓展阅读,如李老师给学生拓展了“荷花”这个意象,让学生对于荷花“高洁”的品性有了初步的感知。两位老师都注意了原著《儒林外史》和《水浒传》,通过这两堂课的品读,给孩子们打开了阅读的一扇窗户。 来自建邺实小的窦丽校长做了总结性发言,她从聚焦体裁,指向文本;拓展背景,丰满形象;关注篇章、取舍有度这三个角度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老师们都表示受益匪浅。 李玉敏老师执教《少年王冕》   课上学生积极发言   陆丽君老师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   建邺实小窦丽副校长作点评  
2016/12/01

老师匠心造氛围,学生巧手写佳作——记“抓住细节,写好活动”语文学科教研活动

  窗外秋雨潇潇,室内欢笑一片。今天,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小学部全体语文老师在录播教室开展了“抓住细节,写好活动——快乐写作文”的语文学科教研活动。 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自然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和耐心指导。本次教研,四年级组的朱永梅老师匠心独运,以游戏“巧手夹球”为切入点,让学生在玩乐中带上眼、心、耳三大法宝,先表达后写作,体会细节描写在本次习作中的重要性。朱静老师则展示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讲评课,她的讲评指导,以自己的下水文为范例,从描写游戏活动中的“语言、动作、神态与心理”等细节,教给学生细节描写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确细节描写能再现游戏活动的场景,使习作充满趣味。 课后,老师们都觉得受益匪浅,纷纷参与点评。王娜老师说:“两位老师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一遍遍说的过程中细化细节,正因为这样才能在写的时候畅所欲言。”宋祥贵老师感受道:此次习作围绕“趣”展开,选材有趣,游戏有趣,过程有趣,说的有趣,写得有趣。朱静老师评课时继续细化,用自己的下水文为学生点评提供范本,学生评得有趣。真正突出了快乐写作文的主题。夏正银老师称赞道:“朱永梅老师放手让学生为游戏取题目,再次回忆游戏过程,后来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又一次回顾了游戏场面,这些都为后面的写奠定了基础。”      最后,李主任进行了总结,她高度赞扬了两位老师在磨课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她认为老师独具匠心为孩子们创设了游戏活动情景,营造了快乐写作的氛围,由此,学生表达的欲望得以激发,才会动真情,才能乐写作。 “老师匠心造氛围,学生巧手写佳作”是我们习作课堂教学努力的方向。让我们一同在习作教学研究的道路上并肩前行!
2016/11/10

多元识字 强化训练 夯实基础

——语文组第一次教学研讨活动 金风送爽,阳光明媚,近日,小学部全体语文教师在录播室济济一堂,开展“多元识字 强化训练 夯实基础”的教学研讨活动。 首先,二年级组的李庆和胡悦两位老师分别教授了儿童诗《一株紫丁香》。课堂上李老师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借助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走进诗的意境,以集中识字方式学习生字,并利用近义词引导学生理解“疲倦”一词。胡老师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在诵读诗文的过程中,从字理角度分析了“教、香”这两个字,并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了诗中老师“一天的疲倦”。两位老师的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训练扎实,孩子们兴趣高涨、收获颇丰。 课后,老师们纷纷参与点评。李苏老师这样感受:“两位老师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濮春兰老师深有感触地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我们要把识字教学作为我们低年级教学的重要的一部分,努力钻研教材,打好扎实的基本功。”骆源源老师觉得:“这两节识字课,老师遵循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主体,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使识字教学变得很有意思。”孙静老师称赞道:“两位老师以语言学习为中心,把识字、阅读、写话三者结合起来,把识字变成一个充满快乐、充满求知欲的探索过程。”钱素玉老师认为:“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教课本上的知识,还要以课文为依托,适当进行拓展。”语文组长周雅婷老师总结道:“识字写字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任务,教师应该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学习积累词语。” 李萍萍主任肯定了二年级备课组对于识字教学研究的成效,并鼓励两位上课老师继续钻研,在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也对本学期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多元识字 强化训练 夯实基础”这条研究之路还很长,愿我们本学期识字教学研究成为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研究的新起点。
2016/09/29

快乐巧随文 萌心趣识字——语文组开展第十二周教研活动

5月11日,小学部语文组开展了以“快乐巧随文,萌心趣识字”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二年级的周娇老师执教《欢乐的泼水节》。 本节课以听词猜游戏导入,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周老师通过精彩的风景图片,诗意地讲解,带领孩子们进入美丽的西双版纳,孩子们有了感性认识,再美美地读读“西双版纳”“傣族”这些词语,受到情感熏陶。课堂上,周老师带领学生随文识字,孩子们通过表演泼水的动作,演示“泼”、“灌”,创设情境理解字义,童心表演,快乐识字。在教识“瓢”“吉”等文字,周老师从古文的字形,字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激发了孩子对中国文字的热爱,快乐识字,萌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学生识字认字,还快乐运用文字。对于形近字“幸”和“辛”的学习,周老师通过小口诀“辛苦一点,幸福十分”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教学孩子记字的方法。本节课周老师设计了文字运用环节,四人小组讨论用上洒水的动作给不同的人送上祝福,这个环节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本节课根据课标上关于低年段学生学习的特点,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孩子们的在课堂上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孩子们朗读的兴趣。 精彩的课堂总给我们留下很多启发和思考,听课的老师热烈讨论。 本次教研围绕主题“快乐巧随文,萌心趣识字”,课堂上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图片激趣,生动表演,激趣朗读等环节,让孩子们快乐识字,萌识字之乐趣,激识字之兴趣,学得扎实有效。  
2016/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