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成功承办片区五年级语文教研活动

近日,建邺区小学五年级语文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我校五年级语文备课组承办了此次活动。来自新城黄山路片区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和我校全体语文老师齐聚录播教室,一起学习并讨论了李玉敏老师和陆丽君老师的公开课。 两位老师基于“准确把握目标,有效达成目标”的研究主题,精心准备了《少年王冕》和《林冲棒打洪教头》两堂课。 李玉敏老师执教的《少年王冕》,引导学生关注了谋篇布局、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独特之处,使学生紧紧围绕学习目标,通过朗读,讨论,背诵……一遍遍徜徉在语言文字中,是一堂成功的示范课。 陆丽君老师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引导学生一遍遍地诵读课文,赏析关键词句,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人物鲜明的形象,在诵读中体悟细节描写和对比描写的效果。 课后,李玉敏老师作了微型讲座——《如何撰写教学目标》,她以教学目标的ABCD 描述法为例,引导老师们关注目标撰写中的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标准,对大家很有启发。 在评课中,大家都认为这两堂课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学生能用听说读写的方式在课文的字词句段篇中走上好几个来回。作为高年级的课,两位老师还注意了拓展阅读,如李老师给学生拓展了“荷花”这个意象,让学生对于荷花“高洁”的品性有了初步的感知。两位老师都注意了原著《儒林外史》和《水浒传》,通过这两堂课的品读,给孩子们打开了阅读的一扇窗户。 来自建邺实小的窦丽校长做了总结性发言,她从聚焦体裁,指向文本;拓展背景,丰满形象;关注篇章、取舍有度这三个角度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老师们都表示受益匪浅。 李玉敏老师执教《少年王冕》   课上学生积极发言   陆丽君老师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   建邺实小窦丽副校长作点评  
2016/12/01

老师匠心造氛围,学生巧手写佳作——记“抓住细节,写好活动”语文学科教研活动

  窗外秋雨潇潇,室内欢笑一片。今天,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小学部全体语文老师在录播教室开展了“抓住细节,写好活动——快乐写作文”的语文学科教研活动。 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自然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和耐心指导。本次教研,四年级组的朱永梅老师匠心独运,以游戏“巧手夹球”为切入点,让学生在玩乐中带上眼、心、耳三大法宝,先表达后写作,体会细节描写在本次习作中的重要性。朱静老师则展示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讲评课,她的讲评指导,以自己的下水文为范例,从描写游戏活动中的“语言、动作、神态与心理”等细节,教给学生细节描写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确细节描写能再现游戏活动的场景,使习作充满趣味。 课后,老师们都觉得受益匪浅,纷纷参与点评。王娜老师说:“两位老师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一遍遍说的过程中细化细节,正因为这样才能在写的时候畅所欲言。”宋祥贵老师感受道:此次习作围绕“趣”展开,选材有趣,游戏有趣,过程有趣,说的有趣,写得有趣。朱静老师评课时继续细化,用自己的下水文为学生点评提供范本,学生评得有趣。真正突出了快乐写作文的主题。夏正银老师称赞道:“朱永梅老师放手让学生为游戏取题目,再次回忆游戏过程,后来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又一次回顾了游戏场面,这些都为后面的写奠定了基础。”      最后,李主任进行了总结,她高度赞扬了两位老师在磨课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她认为老师独具匠心为孩子们创设了游戏活动情景,营造了快乐写作的氛围,由此,学生表达的欲望得以激发,才会动真情,才能乐写作。 “老师匠心造氛围,学生巧手写佳作”是我们习作课堂教学努力的方向。让我们一同在习作教学研究的道路上并肩前行!
2016/11/10

多元识字 强化训练 夯实基础

——语文组第一次教学研讨活动 金风送爽,阳光明媚,近日,小学部全体语文教师在录播室济济一堂,开展“多元识字 强化训练 夯实基础”的教学研讨活动。 首先,二年级组的李庆和胡悦两位老师分别教授了儿童诗《一株紫丁香》。课堂上李老师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借助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走进诗的意境,以集中识字方式学习生字,并利用近义词引导学生理解“疲倦”一词。胡老师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在诵读诗文的过程中,从字理角度分析了“教、香”这两个字,并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了诗中老师“一天的疲倦”。两位老师的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训练扎实,孩子们兴趣高涨、收获颇丰。 课后,老师们纷纷参与点评。李苏老师这样感受:“两位老师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濮春兰老师深有感触地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我们要把识字教学作为我们低年级教学的重要的一部分,努力钻研教材,打好扎实的基本功。”骆源源老师觉得:“这两节识字课,老师遵循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主体,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使识字教学变得很有意思。”孙静老师称赞道:“两位老师以语言学习为中心,把识字、阅读、写话三者结合起来,把识字变成一个充满快乐、充满求知欲的探索过程。”钱素玉老师认为:“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教课本上的知识,还要以课文为依托,适当进行拓展。”语文组长周雅婷老师总结道:“识字写字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任务,教师应该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学习积累词语。” 李萍萍主任肯定了二年级备课组对于识字教学研究的成效,并鼓励两位上课老师继续钻研,在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也对本学期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多元识字 强化训练 夯实基础”这条研究之路还很长,愿我们本学期识字教学研究成为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研究的新起点。
2016/09/29

快乐巧随文 萌心趣识字——语文组开展第十二周教研活动

5月11日,小学部语文组开展了以“快乐巧随文,萌心趣识字”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二年级的周娇老师执教《欢乐的泼水节》。 本节课以听词猜游戏导入,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周老师通过精彩的风景图片,诗意地讲解,带领孩子们进入美丽的西双版纳,孩子们有了感性认识,再美美地读读“西双版纳”“傣族”这些词语,受到情感熏陶。课堂上,周老师带领学生随文识字,孩子们通过表演泼水的动作,演示“泼”、“灌”,创设情境理解字义,童心表演,快乐识字。在教识“瓢”“吉”等文字,周老师从古文的字形,字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激发了孩子对中国文字的热爱,快乐识字,萌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学生识字认字,还快乐运用文字。对于形近字“幸”和“辛”的学习,周老师通过小口诀“辛苦一点,幸福十分”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教学孩子记字的方法。本节课周老师设计了文字运用环节,四人小组讨论用上洒水的动作给不同的人送上祝福,这个环节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本节课根据课标上关于低年段学生学习的特点,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孩子们的在课堂上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孩子们朗读的兴趣。 精彩的课堂总给我们留下很多启发和思考,听课的老师热烈讨论。 本次教研围绕主题“快乐巧随文,萌心趣识字”,课堂上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图片激趣,生动表演,激趣朗读等环节,让孩子们快乐识字,萌识字之乐趣,激识字之兴趣,学得扎实有效。  
2016/05/12

品读童趣 萌发童心——记小学部第七周语文教研活动

钱素玉老师在上课 钮勤章主任在评课 4月6日在录播教室,全体小学部的语文老师认真聆听、学习了钱素玉老师的一节公开课《我和祖父的园子》。本次教研活动围绕“萌心语文”展开。从课堂目标的设置到教学流程的实施均体现了这一理念。本次公开课邀请了学校课程中心的钮勤章副主任作为点评嘉宾。 钱老师重点带领学生学习了课文的重点段落第二、十三段。钱老师十分注重学生的朗读体验,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夸夸祖父的园子,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对这个园子的整体印象。所谓“萌心”语言,就是要开启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知。在品读文章内容的时候,钱老师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谈谈最喜欢哪句话,说说喜欢的理由。“萌心”语文,旨在萌发学生对语言独特的体悟。钱老师善于激发学生朗读文章的兴趣,通过角色扮演、文改诗等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谓“萌心”,便是让内心真正喜欢文字,让语言文字在儿童内心生根发芽。钱老师带孩子们一起看园子,体会童年时萧红的快乐,读出文字里面的乐趣,品味出文字背后所蕴含的精神意义。这园子其实就是萧红整个人生的精神家园,也是爱之园。“萌心”语文便是教会学生去欣赏文字背后的意蕴。正如钱老师最后出示著名作家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所谓“萌心”语言便是让孩子们对中国的文学能从内心深处去认同,从而建构自己的阅读世界。 接下来钮主任从四个方面点评了这堂课:这是一节智慧的课堂,老师激活了孩子的思维,让孩子读懂文本;这是一节感性的课堂,多个层次,多个角度体现感性语言;这是一节由趣味的课堂,趣读,趣评;这是一节追求萌心的课堂。五年级的备课组长黄海燕老师从课堂的朗读、老师对文本的把握、学生的表现等方面全面评价了这节课。余洁老师认为本节课可以构建一个阅读话题,从三个维度出发:看到了怎样的萧红、看到怎样的祖父、看到怎样的园子设计,层次会更加分明。 本次教研活动,我们围绕“萌心”语言展开教研。萌学生之心,还原语言童趣,萌发拓展学生的理解,丰富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和运用表达能力。品味指向语言文字,萌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构建学生的阅读世界。这节课同样了萌发了所用语文老师的心。
2016/04/07

寓情于景 美诗乐读——记第四周小学部语文教研活动

3月23日,小学部语文老师齐聚一年级进行教学研讨。本次研讨的主题是“寓情于景,美诗乐读”。围绕这个主题,一年级的李婧老师开设了一节校级公开课《鲜花与星星》,所有听课的老师围绕本主题进行研讨。 《鲜花与星星》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歌,充满了儿童天真烂漫的想象,适合诵读。本节课,李婧老师通过精美的图片展示了鲜花满地和星星满天的美丽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朗读热情;李老师巧妙地通过了描写花的成语的引导,带学生进入五颜六色的鲜花世界,促使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再带学生体会关键字词,启发学生用语言描述看到的情景,并用朗读表达出自己对鲜花和星星的喜爱。 整节课李婧老师围绕主题“寓情于景”,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抓住诗歌的题材特点,训练学生的朗读,让“美诗乐读”。本节课围绕主题展开教学,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教学内容充满童趣和知识性,是一节高效课。 课后所有语文老师进行了教学研讨。会场上老师们积极发言,濮春兰老师全面点评了本节课,她认为本节课紧扣主题,学生参与度很高,注意学生的自读自悟,教学拓展环节真实有效。余洁老师认为:“情”和“乐”在上课环节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她指出在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中,孩子们看到美丽的鲜花都发出哇的惊呼声,如果能在此后的环节设计再读成语或是课文,能够加深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骆源源老师认为,李婧老师的一些图片和语言不太适合低年级学生,她认为老师的语言应该更加儿童化些。最后小学部教学处朱主任提出了本学期小学部的教研活动要紧扣“萌心语言”展开,萌心语文让学生开启心智,老师们要着力研究,语文教学要锻造学生语文,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品位,力求使孩子们的心灵在语文的沃土上萌芽。 (曾敏敏/文   沈海成/图)  
2016/03/24

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语文教研组开展沙龙活动侧记

   濮春兰老师主持沙龙活动 李婧老师发言  3月16日,在阶梯教室6,全体小学部语文老师开展了关于“低年级孩子说话能力培养策略”的沙龙活动。本次活动在一年级语文备课组长濮春兰老师的主持下开展,李婧、李庆、李谨良等老师进行了分享。各位发言人精心准备,发言精彩;老师们认真听讲,踊跃探讨。 濮老师从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出发,论述了培养低年级孩子说话能力的重要性;其次,立足语文新课标,从宏观方面谈了低年级孩子说话能力培养的策略;最后,她从自己所带的整个一年级组的实践情况谈了心得体会。在她的引领下,四位主讲老师分别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了具体的培养策略。 李婧老师发言的题目是《以导入激趣,让评价提升》。她从两方面进行交流:第一、巧用导入,创设情景,让学生能说。结合教学案例《自我介绍》,李老师谈了教学措施要有具体形象性,触发情感性和具有趣味性。第二、及时评价,鼓励先行,让学生乐说。她结合一个教学片断给“专心”这个词语造句,当孩子在说出一个完整句子的时候及时评价,鼓励孩子,激发孩子说话的兴趣。李婧老师注重选取素材,创设情境。 李庆老师从文本角度出发,谈了《立足文本,训练说话》。她从三个方面展开:细嚼文字,训练说话;借助图片,有序练说;编写故事,想象练说。每个方面她都结合实例,立足文本,发掘文本中的语言训练点。真正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李谨良老师从我校低年级特色课程绘本课做了题为《缤纷绘本,童心绣口》的发言。她首先从新旧课程标准的对比出发,揭示出新课程对于激励孩子口头表达的重视。接下来她从四个方面阐释观点:引导说话,激活思维;模仿表演,激发兴趣;角色互换,丰富体验;续编新创,多元表达;评价激励,反馈展示。每个论述点都结合具体的绘本来谈,从激趣导入到体悟文本,模仿表演再到发挥想象创编文本,以及最后教师的反馈评价。 她的发言一石激起千层浪,低年级的语文老师纷纷结合教学实际谈了自己的探索心得。余霞老师补充了几点可行的策略如开展故事会,进行亲子阅读,创作绘本作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 许珊老师从低年级的语文练习中,她将其进行整合,做了《让孩子学会说话》的发言。她的发言立足从教材出发,结合具体实际谈策略:创设交际情景;实现双向互动;增加实践机会,重视课堂实践,加强生活实践。
2016/03/17

激学课堂,让“学”真发生 ——三年级组王娜老师开设教研课《鹬蚌相争》

王娜老师在上课 学生放声朗读课文  李校长在评课 3月9日,语文组全体老师齐聚录播教室,进行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三年级组的王娜老师执教一节校级研究课《鹬蚌相争》,研究主题为“激学课堂,让学真发生”。 王娜老师以生动幽默的的课堂语言,巧妙的课堂设计,机智的课堂点评,为老师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的研究课。课上,王老师用猜成语的小游戏激趣导入,继而用三个层次分明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其学习热情;接着在老师的语言引导下,师生角色扮演共读文章。这一环节的教学,让课堂达到了高潮,激发了学生主动的学习行为。最后,王老师通过设计“鹬蚌此刻会对彼此说些什么”这一问题,既揭示了课文的寓言,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本节课学生朗读充分,举手发言积极,课堂参与度非常高。 课后,王娜老师针对本节课做了简短反思,她谈了两点:第一、她认为概括课文大意的时间有点长,影响了后面的进程;第二、在把握寓意的时候,最好能结合孩子们的实际生活谈一谈。小学部教学处朱兆明主任对本次课给予了高度认可,他认为本节课很好地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学习意识和学习情感,让“学”真的发生。语文组其他老师也就本节课围绕“激学课堂”谈了自己的想法,朱永梅老师十分赞赏王老师在上课前让学生针对题目质疑,她认为这样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潘爱珠老师认为本节课在揭示寓言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朱主任对老师们的发言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总结,他认为我们的教学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教师在研究文本的时候要先读厚再读薄,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读书的时候要读出画面,读出情节,读出思维。 最后小学部李校长高瞻远瞩对老师们提出了几点殷切希望:第一点、望我们抓好示标课堂;第二、希望教研组活动每次教研有主题,务必研究课堂上真实发生的情况;第三、希望老师们继续认真备课,研读教材,上好每一节课,让课堂高效、真实,让学真的发生。 (曾敏敏/文  沈海成/图)  
2016/03/10

各抒己见 博采众长——语文组开展主题为“有效课堂的亮点之一——言语交际”沙龙活动

张明静老师发言 潘爱珠老师发言 朱永梅老师发言  3月2日,全体小学部语文齐聚录播室,开展了题为“有效课堂的亮点之一—言语交际”的沙龙活动。 语文教研组长朱静老师主持了本次活动,她说,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老师们精彩的语言,她鼓励青年教师要有自己的语言风格,上出自己的特色课。 张明静老师从言语的概念和作用等方面对本次论坛的主题进行了阐释。曾敏敏老师谈了教师的语言魅力,她从三个方面解读:生动有趣,构建趣味性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意识;言简意赅,构建思维型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声情并茂,构建激励型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行为。潘爱珠老师从课堂评价语言的运用方面解读,她先从如何提升语文教师语言素养方面入手,接着从“差异化的评价策略”和“真诚化的评价策略”给青年教师有益的指导。朱永梅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谈如何有效提问,才能让语文课堂的言语交际更精彩。她认为,有效提问需要找准角度,问得新;注重难易,问得巧;抓住题眼,问得准。最后李苏老师就怎么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创设情境,激发言语交际的兴趣和丰富说话内容,让学生有话可说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她还从语言规范性,语言表达落落大方和文明有礼等细节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本次沙龙,王琰、徐娴、邱明莉、王悦等老师积极参与互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了切身体会。本次沙龙促使每个老师积极思考改进课堂的方法,让课堂教学有效真实。 (曾敏敏/文)  
2016/03/02

构建“激学”课堂 提升教学品质——语文组第一次教研活动侧记

朱静老师讲话 宋祥贵老师发言   骆源源老师发言    2月24号上午,全体小学部语文老师在录播教室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 教研组长朱静老师强调了学校总的教育理念,即构建“激学”课堂,提升教学品质,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据此对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做了具体的规定,主要抓住“规范”“有效”“创新”“示范”这四个关键词:要规范教案,规范课堂,规范作业;课堂有效,关注学程,体现自主;创新思维,创新形式,创新品质;示范课堂,引领课堂,让“学”真的发生。在这个基础上,朱静老师具体部署了本学期的研讨形式,即示范课、沙龙、论坛三种形式,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年段围绕本学段的教学特点展开研究,研讨内容基于学生学的需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展开。 每个年级的备课组长围绕学校总的教学思想,根据本年级的具体情况,交流了本组重点工作:一年级重点抓教学常规,培养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关注学生习惯养成;二年级加强集体备课,强化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做好随文识字的课题研究,做好学生的提优补差工作和提高写话能力的训练;三年级加强集体备课,做到两周备一个单元,力求课件和教案相融合,重点关注中年段学生的阅读训练和写作练习;四年级加强集体备课,碎片交流和集体研讨相结合,深入研讨不同文体的教学;五年级关注课堂效率,课堂拓展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和作业质量;六年级作为毕业班做好复习迎考的准备。 本次研讨活动真实高效,思想引领,集思广益。对于每个语文老师都有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 (曾敏敏/文   沈海成/图)  
2016/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