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伴我行,尽在数学节——五年级数学节:身高的秘密

“宇宙之大,粒子之小,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本次五年级数学节的主题是探究《身高的秘密》,学生们自由小组组合,查阅资料,合作探究,不仅明白了人的身高与遗传因素有关,与父母的身高有关,还与后天的营养、睡眠等因素息息相关。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也真正体现了“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 ,使它对学生有意义”的精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创设熟悉的、有趣的生活情境,将有利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孩子们通过搜集资料、询问他人,了解到影响身高的主要因素有遗传因素、营养因素、运动和睡眠等,并且学会了预测身高的方法。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注意运动加营养,达到自己理想的身高。 老师讲解 学生讨论 学习单 学生结合PPT讲解
2022/06/16

知识大富翁,快乐大行家——一年级数学节活动“数学大富翁”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本周,一年级全体同学在各班教室举行有趣的数学节活动——“数学大富翁”。前期,一年级组全体数学老师组织研讨、精心策划,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和兴趣,安排了三个阶段的准备工作。第一阶段:我爱学,了解并熟悉大富翁的玩法;第二阶段:我会做,制作数学大富翁的底板;第三阶段:我会玩,分小组开展数学大富翁活动,学中玩、玩中学。 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老师们先熟悉并制定大富翁的玩法和规则,对于复杂和不利于操作的规则进行修改,并利用数学课和课后服务时间向孩子们介绍并宣传造势。在假期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到大富翁底板的制作中,他们利用马克笔勾勒出边框,在边框里画出精美的图案,涂上漂亮的颜色,开动脑筋在方框中写下本学期学过的易错题。 本周,各班在班级开展“数学大富翁”比赛,由于前期准备充分,比赛进展十分顺利。赛前,老师们分发活动道具和底板,再次复习比赛规则,孩子们听得十分认真。比赛开始,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到大富翁比赛中,场面十分热闹。比赛结束后,每组评选出优胜者,拍照留念,每位小朋友整理收拾小组比赛道具,秩序井然。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精彩的数学节如同一艘小船,带领着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我们将会看到更多、更美的数学风景。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的数学教学也必将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发展!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2022/06/12

玩转“尺规”,放飞思维—— 六年级数学节活动

近日,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热闹非凡,一场场精彩的数学节活动正在上演! 5月30日是六年级玩转“尺规”,放飞思维的日子。5月27日,老师们都在各个班级说明比赛规则:要求学生周末在家发挥自己的想象,用直尺、圆规和量角器等在一张A4纸上设计一份图案,图案主题不限,学生可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学过的图形创造出更美丽的图案。 在这次活动中,所有的学生都充满热情、积极参与,放飞思维,用自己学过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知识,画出自己最满意的图案。这次活动不但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也在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图形的美感。至此,六年级数学节的活动圆满结束,全体数学老师的精心策划、辛苦安排,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节的宗旨——“走进数学,感受数学,挑战数学,玩好数学”,体会数学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比一比哪幅最好看 猜一猜我画的是什么 我爱数学 像不像海底世界的神奇城堡 与剪纸文化的融合
2022/06/11

四年级数学节之“谜语大观园”

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趣味性,让数学文化渗透校园,让快乐和智慧走近学生,四年级数学组于第十五周组织学生开展了“数学谜语大观园”的主题活动,并以班级为单位形成谜题竞猜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活动前期,学生在美术老师的帮助下,制作红包灯笼,并由四年级数学组老师整理出与数学知识有关的趣味谜题。在老师与同学们的配合中将谜题灯笼展示在各班的连廊上。 四年级数学组于5月23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谜语大观园”的主题活动。各班级的孩子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奋笔疾书的,有互相讨论交流的。课间也总能听到小朋友的询问声:“老师老师,1+1=得到的字是田吗?老师老师,1000²=100×100×100打一成语是千方百计吧。”历经两天的谜语答题活动最终在小朋友的讨论声中落下帷幕,每班也由数学老师根据答题情况评选出12名“猜谜小能手”。 通过本次活动,校园里形成了浓郁的数学文化氛围,学生充分感受了数学的魅力,提高了对数学的兴趣,发现数学的无尽乐趣与无穷奥妙。 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谜语大挑战 认真作答 学生参与活动
2022/06/07

“巧算24点”大比拼——三年级数学节活动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在这初夏时刻,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交流中感知生活中的数学,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三年级数学组在第十五周举办了“巧算24点”大比拼的数学节活动。 考虑到因疫情不聚集的原则,本次比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全班按照每4人一组,共分为10组,每组的每人每次出一张牌,先抢到答题机会并且获胜的得到4张牌,30秒钟没有人答出则换另一轮新牌,比赛时间二十分钟,最后计算出每人手中的牌数,牌数最多的成为每组冠军。 通过本次活动,校园里形成了浓郁的数学文化氛围,学生充分感受了数学的魅力,提高了对数学的兴趣,发现数学的无尽乐趣与无穷奥妙。 学生们4人小组展开比拼 学生认真倾听小组成员的计算方法 学生自由分组展开比拼 学生们开心玩转24点 巧算24点大比拼
2022/06/07

东南西北任我行,辨向高手我在行——二年级数学节活动顺利举行

2022年5月,二年级小朋友聚集在小学部操场,举行了意义非凡的第十二届数学节活动“辨向高手”。活动前期,年级组老师们精心讨论活动方案和流程,每班让学生自主推选3名组长,然后组长自行组队。 活动中期,我们制定了有趣的环节。每大组抽签获得一份“辨向路线图”,红绿蓝三张卡片表示三种不同的路线,游戏顺序按抽到的路线号码来。最终以有序活动,正确找到7号位置,用时最短的大组获胜。 活动后期,我们还开展了全班pk赛,集体站在操场的中央,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在5秒内快速指出对应的方向,判断错误或超时则淘汰,直到1人获胜。在此活动中,二年级的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学得快乐。 通过本次数学节活动,我们二年级的孩子们对方向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小组合作中也体验到了团结的力量。让数学文化渗透校园,让快乐和智慧走近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走近数学,喜欢数学,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得到快乐。 分组抽取辨向路线图 组员们在讨论路线图 学生在游戏中辨认方向 学生们开心地在游戏中用数学
2022/06/06

趣味实践和融整计算,“研”“学”并举提素养——小学部数学教研活动

2022年5月24日下午,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数学组全体老师齐聚录播教室参加教研活动,整个教研活动包括了2节公开课现场展示,以及课后老师们的集体评课环节。为了进一步提高低段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年轻教师团队的快速发展,本次活动是由一年级数学组承办,主要围绕“趣味实践和融整计算”这个主题,进行“研”“学”。 第一节课是钱权老师执教的《我们认识的数》,这节课的内容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数的组成、数的顺序和数的比较的基础上展开的实践活动课。钱老师教学风趣幽默,课上适时评价鼓励学生,课堂生成把握精准到位,值得学习。钱老师设计的教学实践活动层次清晰,活动一“看谁猜得对”,从猜年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体会用数来表达交流信息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活动二“看谁估得准”,通过反复追问,让学生爬楼梯般逐层思考,经历“猜一猜、估一估、数一数”的递进过程,运用科学手段去估一估,最后形成一定的数学经验;活动三“看谁抓得准”,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抓得准,引导学生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第二节课是刘凤婷老师执教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这节课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口算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刘老师整节课的设计是从回顾旧知开始,创设了学生熟悉的卡片情境,提高了学习的热情,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算理、展示交流,学生就有了满10进1的发现和理解,紧接着把加法的三条法则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刘老师引导学生说计算过程和方法,关注教学的细节,让学生掌握竖式的规范书写,在课的过程中刘老师很好地利用了学生“错误”资源,发现错误背后隐含的教学价值,引领学生从错中求知,从错中探究,这让课堂显得更加实际与真实。最后,设计了具有层次的练习,通过大量丰富的练习熟练计算,提高运算的速度和正确性。 随后数学组的老师们一起聆听了两位执教老师对自己的教学反思和困惑,接着数学组其他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和讨论,主要讨论了“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思维的序,强化思维的量,追求思维的质。”苏霍姆林斯基曾对教师说:“在课堂中,占据你的注意中心的将不是关于教材内容的思考,而是对于你的学生思维情况的关心,这是每一个教师教育技巧的高峰,你应当向它攀登。”最后,教研组长丁莉老
2022/05/26

基于融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记数学组高年级校级教研活动

校园蔷薇开,清风徐徐来。5月17日下午,小学部数学组老师们齐聚录播室,开展“基于融教学理念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五、六年级备课组承办,丁莉组长主持。 首先由五年级王跃老师执教《圆的认识》。圆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王老师从孩子们喜欢的体育比赛进行导入,将本节课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圆进行融合,唤醒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王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以剪的圆为素材,用圆规和尺子为研究工具,有目的、有意识安排学生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学生在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中猜想、感悟、体验、认识圆各方面知识;练习设计中王老师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车子的轮胎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是圆形的,车轴装在什么地方?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能体会到圆在生活中的应用,更加强化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第二节课是六年级张春燕老师老师执教的《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复习》,张老师为学生提供自主梳理知识的时间和空间,从“数据”、“图像”和“相依关系”出发,理清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明确了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异同点,通过数据和表格清晰地展现正反比例的一个相同点和两个不同点(变化不同,图像不同),对知识学习由纸片化走向系统化,结构化。在教学中,张老师还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课堂教学结构连贯,知识之间衔接严密,教学层次过渡自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有所收获。 课后,数学组老师们进行了研讨,朱丹丹、安雅君、沈利玲、胡金生等老师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分别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科的融合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与探究给出了评价和建议。 王跃老师执教《圆的认识》 张春燕老师执教《正比例和反比例复习课》 王跃老师说课
2022/05/18

探究中体验 感悟中建构——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示范课

“示范引领,携手同行,共同成长,方能致远”。2022年5月10日下午,小学部数学骨干教师示范课如约而至,郑莉、沈利玲两位骨干教师分别执教了示范课,她们精心准备,以融汇“学”与“教”的学习任务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为大家呈现了两节精彩的课堂。 郑莉主任执教的三年级《算24点》一课注重数学教学的活动化。本节课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环节设计做到以生为本,内容安排循序渐进。课堂练习活动更是将本节课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在练中学、玩中学,收获满满。让学生在人人参与的游戏活动中学会思考,在活动中学会质疑,在感悟中掌握算法。使学生在“玩”中增强了合作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沈利玲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上课伊始,沈老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展示自我整理不同层次的知识导图,从而构建数学知识体系。让学生在交流中整理复习,在操作中体验建构,在情境中思考,整节课更关注学生的自主参与,更认同学法的归纳与应用。简约的设计,简炼的语言,俨然成为沈老师的课堂模式。 两节课后,教研组长丁莉老师组织大家进行研讨。两位老师先进行教学复盘,接着各位老师结合所见所感,从教学设计再到教学实践进行了充分的研讨。 郑莉主任执教《算24点》 沈利玲老师执教《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 老师们参加听课
2022/05/11

基于融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记数学组校级教研活动

4月26日下午,初夏的河西园,阵阵微风,暖意融融。小学部数学组老师们齐聚一楼录播室,围绕“基于评价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这一主题开展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四年级备课组承办,朱颖和王胜男两位老师授课。 第一节课由朱颖老师执教《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本课借助长短不一的小棒进行教学,朱老师考虑到学生丰富的操作经验及合作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几次实验中,分别提出问题—引发猜想—验证猜想—抽象概括。在此基础上,朱老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形式,引导学生在“判断”“应用”“挑战”等练习中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充分激发主观能动性,灵活地掌握和应用规律。 第二节课王胜男老师老师执教《认识三角形》,首先从生活情景图导入三角形的特征,并在辨析中揭示了三角形的本质特征。其次依据学生生成的资源认识 了三角形的高,在作高环节,王老师借助多媒体技术与规范的板演,让学生在画高的过程中充分感知新知与旧知的联系,同时通过过程生成了一一对应的思想,整节课中,层层递进,一环套着一环,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对三角形的认识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两节课后,丁老师组织大家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数学组的老师们纷纷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分别从新旧知识的联系、活动的整合、细节的处理给出评价和建议。 一次教研,一次成长,老师们共同学习、分享交流,对教学内容的融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朱颖老师执教《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王胜男老师执教《认识三角形》 老师们听课学习 数学组老师交流
202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