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算理基础,促进能力提升——集体备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017年4月18日下午,小学部全体数学教师齐聚录播教室,开展了以“夯实算理基础,促进能力提升”为主题的集体备课研讨活动。 此次教研活动由三年级数学组承担。集体备课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一、教材说明,二、重难点分析,三、学情分析,四、教学建议,五、课堂模拟(结合我们的研究主题,模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六、讨论模拟课中的成功与不足。 首先,主持人明确主题,点出开展此次集体备课的目的。接着三年级备课组老师从课标、教材入手,指出操作实践活动能够加强学生对面积意义的理解及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一些规律。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测量图形的面积,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夯实算理基础,促进计算能力的提升”。 随后,王丽老师为大家模拟《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例题教学部分。数学组老师们积极参与研究,备课氛围浓厚。 最后,备课组老师结合演课再次研究讨论。丁莉老师提议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要有效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韩孟云老师提出如果课堂上时间比较充裕的话,可以适当拓展。 这样的集体备课,使集体备课从形式走向了实质,每一位教师都有明确的任务,带着问题来集体备课,又带着思考走向教学实践,切切实实地解决了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值得提倡。 1.三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氛围浓 2.王丽老师现场演课 3.数学组老师积极参与研究 4.备课组结合演课再次研究讨论 (文:王丽/图:陈玲)
2017/04/19

向小目标前进 ——数学主题教研阶段汇报

为落实各备课组主题教研,3月28日下午,数学组全体老师在录播室开展了“向小目标前进——数学主题教研阶段汇报”教研活动。 各备课组围绕自己开学初制定的主题,分享组内开展的教研活动以及学习活动的收获、困惑。 一年级周雅超老师围绕主题“数形结合让学习体验更深刻”进行分享。她结合组内两节研讨课,形象地展示了如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适时的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年级韩晶晶老师从“动手做,让学生玩转数学课堂”主题进行汇报。她们组结合教材和二年级孩子年龄的特点制定了这一主题,并从许多具体的案例中阐述了“动手做”中能提高效率; 动手做能找出数学规律;动手做能培养儿童善思能力。 三年级韩孟云老师重点从“抓实算理领悟,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谈了她们组的心得体会。韩老师从研究工作的准备研究、工作的落实、取得的一点成绩以及工作中存在的困惑这四个方面进行分享。 四年级李畅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多一些“研究”,多一份“领悟”。她从以下两个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第一、在集体备课中,让我提高。第二、在互听课学习中,让我提升。 五年级安雅君老师围绕的主题是“理解练习内涵,提升练习质量”,他们在练习课中尽力做到强化针对性,突出一个“精”字;注意层次性,体现一个“序”字;增强开放性,彰显一个“趣”字;注重思维性,紧扣一个“变”字。 六年级赵田田老师和大家分享的是“怎样上好复习课”,她结合组内课从复习课的功能,复习课的一般方法等方面进行汇报,非常扎实有效。 最后丁莉老师对本次各年级组的阶段汇报进行总结,并对各备课组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同时希望我们每个数学老师学习了各个备课组的研究和教学亮点,力求能将所得所悟落实与贯彻到今后的数学教研实践中去。 1.周雅超老师汇报中 2.韩晶晶分享心得 3.韩孟云老师正在分享 4.李畅老师汇报中 5、安雅君老师分享心得 6.赵田田老师正在分享 7.丁莉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
2017/03/29

动手做,玩转数学课堂

3月7日下午,小学部全体数学教师齐聚录播教室,开展了以“动手做,玩转数学课堂”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 此次教研活动由二年级数学组承担。首先,我们共同观摩了郑莉老师执教的——《认识方向》。这节课中,帮小动物找家,富有童趣;帮游客介绍水果种植的示意图,充满乐趣;动手制作方向板,十分有趣,这一系列趣味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做到了学以致用,玩转数学课堂。 随后,韦平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动手做,玩转数学课堂”的讲座。动手做,体验数学趣味;动手做,形成数学概念;动手做,找出数学规律;动手做,掌握计算方法;借助操作,表达思维过程。 最后,全体参与听课的教师在一起评课,畅谈听课感想,也给这节课如何改进提出了建议。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行,也体现了数学教研组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相信每位老师通过交流都有自己的收获,也希望每位老师能把自己的收获落实到自己以后的教学生活中。 1.郑莉老师执教《认识方向》 2.师生互动 3.学生课堂上玩转方向板 4.韦平老师分享讲座
2017/03/08

关注学程,让学真发生——自主探索专题之四

近日,黄山片区数学教学研讨在我校举行。本次的教研主题是“关注学程,让学真发生--自主探索之问题设计”。来自黄山路片区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和我校全体数学老师齐聚梦想教室,一起学习并讨论了胡金生老师和王梅老师的公开课。最后由曹俊老师针对本次的教研主题做了一个微型讲座。 胡金生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由浅入深的教学环节,给本次教研开了一个好头。王梅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综合运用》,引导学生独立总结小学阶段数学学科中已学的所有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准确的选用合适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课后,曹俊老师作了微型讲座“关注学程,让学真发--自主探索之问题设计”,他以自主探索为主,设计合适的问题进行引导教学。引导老师们关注“自主探索之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对老师们很有启发。
2016/12/26

“遇见·预见”教师读书系列活动之三 ——数学组教师读书分享活动纪实

读一本书就是经历一次心灵洗涤,12月13日下午数学组全体教师在录播教室举行了“遇见·预见”教师读书系列活动-----数学组教师读书分享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研组长丁莉主持,由每个年级推选一名老师和大家分享她们读过的一本书,同年级老师发表推荐理由。 一年级的尹文婷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老师的12样见面礼》这本书,这12样见面礼,每一样都有它深刻的含义,这本书的作者说,我希望每个孩子都喜欢上学,像春风吹来,每一片树叶以口哨响应; 我希望每位老师教学能青春永驻,即使白发如霜亦不觉得疲累;我希望那方小小讲台是阿拉丁的魔毯,老师带领一群孩子探索生命意义,遨游知识殿堂。今天听了尹老师的分享,相信我们每位老师都会努力按照作者的建议成为那样的老师。 二年级的卢欣宇老师和大家分享了《简单教数学》,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提到教学的三个环节,导入要“快”而“趣”;探究要“慢”且“透”;练习要“精”而“活”,这短短的几个字准确且深度地概括了我们数学课堂的整个流程,也是我们数学老师以后在课堂上要追求的一种境界。 三年级的王丽老师和大家分享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很多认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原理,也包括了不少哲学、人文、情商研究的成果,是一本值得所有人用心品读的书。 四年级的曹亮坤老师和大家分享了《阿Q正传》,这本书主要讲了阿Q胜利法的一种精神,有时候我们现代人也是需要有一点的,做人不要太悲观,但是过犹不及,无论什么东西什么事情,总是需要把握一个度,在一定的度内,可能是好的,一旦过了便适得其反。阿Q的“精神胜利法”便也如此。 五年级的安雅君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这样说孩子最能接受》,这本书主要告诉我们要尊重、激励、赞美、信任孩子,只有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才能让他发自内心的接手你,认同你,这才是我们在教育中应该追求的。 六年级的赵田田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在分享中她截取了很多书中的案例,这些实例也在提醒我们怎样做一个最好的老师。 通过这次读书分享会,我们每位老师都感受到了读书的魅力,相信很多老师也会抽时间把老师们今天分享的书拿来读一读,与“书”为伴,相信会让我们的教育人生更加精彩!!! (图文/韩梦云)
2016/12/14

关注学程,让学真发生——自主探索专题之三

近日,小学部数学教研组举办了一场数学教研活动,本次教研的主题为“关注学程,让学真发生”。所有的数学组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环节,先由卢欣宇老师和尹文婷老师执教两节展示课,再由参与人员进行交流点评。 卢欣宇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7的乘法口诀》,这节课卢老师放手让孩子去完成例题表格,并引导孩子根据几个7相加得数是多少,自主说算式,编口诀。学生从一系列的活动中,通过自主编口诀,找规律、记口诀、尝试背口诀、以及用口诀的过程,进一步掌握了7的乘法口诀。 第二节课是尹文婷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连加、连减》,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连加、连减得含义,理解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尹老师在教学中,比较注重引导学生能准确、流利的说出图意,并通过多种追问帮助了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算理。本节课中,尹老师练习形式多样,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中。 随后的交流活动中,老师们结合这两节课围绕“自主探索”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吴婕老师和周雅超老师,充分点评了两位老师的课,肯定了课的教学设计,层次非常清楚。也肯定了这两节课在关注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方面做出的努力。最后王加林主任建议老师们在课堂上一定要留出时间,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空间,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卢欣宇老师正在与学生交流中   文婷老师的课堂上,学生踊跃举手发言   尹尹文婷老师的课堂上,学生踊跃举手发言 数学组老师们进行本次活动的交流  
2016/12/01

“关注学程,让学真发生---自主探索”专题研讨之二

近日,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暨数学教师粉笔字过关考核在录播室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关注学程,让学真发生---自主探索”。本次活动由教研组长丁莉老师主持,全体数学老师参加活动。 首先,安雅君老师执教了《笔算小数加减法》,安老师从整数加减入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通过学生的交流汇报,掌握了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接着曹俊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课上曹老师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开展学习,然后汇报交流各自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本节课的重点,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安老师和曹老师都能大胆地将课堂交给学生,孩子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自主学习的氛围。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紧紧围绕主题,充分体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随后的评课活动老师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教研组长丁莉老师和谢安华主任对这节课做了精彩点评,王加林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就怎样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方面给出了指导性建议,并对老师们后面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2016/10/28

关注学程,让学真发生——数学组第一次教研活动

近日,小学部数学老师在录播教室进行数学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分两个部分进行,第一个环节是王丽老师和李畅老师执教两节示范课。第二个环节是评课,针对本校两位数学老师的课进行有“点”的评课。 第一节课由王丽老师执教《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这节课王老师主要通过例题让学生自主探索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计算的方法。第二节课由李畅老师执教《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这节课李老师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凭借已有的两步混合运算的知识经验自主尝试列式计算。 随后,进行互动式评课。老师们根据这两节课围绕“关注学程,让学真发生”这一主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活动中老师们谈到了自主探索的课堂,需要找准自主探索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力。这次教研活动给大家很好的诠释了我们对“关注学程,让学真发生”的理解。 王丽老师执教《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 李畅老师执教《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文/李畅 图/曹亮坤)
2016/09/29

自主探索学习 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数学组教研活动

2016年6月14日下午,小学部数学老师集中在录播进行数学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分三部分进行,第一个环节是李畅老师上一节“运算律”的复习课,沈利玲老师上一节“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的新授课;第二环节是评课环节,本校两位数学老师进行评课;第三环节是由南师大的专家何教授以及庞校长进行点评。 第一环节,由两位老师上课。第一节课,由李老师执教“运算律”复习课,李老师的这节复习课,主要分为五大版块,第一版块,主要是在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沟通学习了运算律的收获。第二版块,主要是夯实基础,通过练习明确简便计算的关键是凑整。第三版块,乘法分配律的变式以及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第四版块,主要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题能力。第五版块,。运算律这节课是对小学阶段学过的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进行整理和复习。 第二节课,由沈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新授课。本节课沈老师课堂的结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展示:一、目标驱动,感知转化。二、自主探究,理解转化。三、梳理旧知,升华转化。四、分层练习,运用策略。 第二环节,学校两位老师进行评课。安老师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评价:第一,李老师的复习课目标明确,复习课的有效性明显。本节复习课不仅能让学生进一步扎实掌握相关知识,还能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第二,本节课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归纳和总结的能力,体现在李老师通过学生的交流及时在黑板上板书出运算律并用字母表示公式。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说书写的格式,对于中年级的孩子,对于书写格式还是要有所要求的。 接着郑莉也对两节课进行了评价,郑老师评价了李畅的课:本节课设计的夺星大比拼是一大亮点,值得学习,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得课堂氛围更加热烈。聆听了沈老师这节课,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沈老师时而是组织者,时而是参与者,时而是合作者,更是一位睿智的策略家,等待孩子自己以师者的身份自主、自觉、自信地完成了数学学习。 第三环节,专家、校长点评。南师大何教授首先对两节课表示了肯定,他指出,两节课的老师都有恰当的引导和精心的设计,学生的自主探索得到了体现,是两节成功的好课,作为教研课是很成功的,如果是要出去参加赛课活动,还需要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同时提出了以下要求:第一,要给学生回顾和反思的时间,在李老师的第一节课中,就明显的体现了
2016/06/15

“自主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构建之构想”沙龙研讨

5月31日下午,小学部数学组全体数学老师在行政楼二楼的沙龙中心开展了主题为“自主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构建之构想”的沙龙活动,本次活动主要由二年级的全体数学老师和六年级的曹俊老师承担,组织大家进行交流研讨。 本次活动中,老师们主要从“对自主探索的理解”、“关注自主学习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自主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构建”、“构建课堂教学基本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这四个方面展开全面、深入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们都从不同的角度谈了他们的理解。他们时而抛出自己的观点,时而结合别人的观点阐述自己不同的见解,他们不仅谈了理论知识,而且还时不时地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谈了他们对这一理论的理解和实践。参会的老师都听得特别投入,认真地做笔记,听到自己认同的地方还频频点头。相信通过这次沙龙活动,每位老师对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以后怎样在自己的课堂上践行自主学习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随后,各个年级的老师还互相学习了大家的教案,一起分享自己备课的心得,对于好的做法,大家都认真记录下来,争取在下一学期是教案中自己能学习这一做法。 最后,数学教研组长沈利玲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她表示,相信每位老师通过交流都有自己的收获,也希望每位老师能把自己的收获落实到自己以后的教学生活中。 (韩孟云/文 李畅/图) 1. 数学组老师集体研讨主题为“自主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构建之构想” 2. 沙龙组老师发言 3. 大家畅谈对自主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构建之构想
201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