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卡通》——艺术组校级公开课教研活动

11月21日上午,细雨绵绵,艺术教研组开展了以《卡通卡通》为主题的美术教学研讨活动。全体艺术组教师参与研修,本次活动在录播教室开展,课前课后美术组全体老师一起组织学生、安排教具,共同协助开课教师完成教研课准备。 本次研修活动由陈春雨老师带领一(6)班的孩子学习绘画卡通造型的方法。陈老师从学生角度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卡通形象,探究其创作方法,并设计属于自己的卡通形象。本课以“听音乐”为导入快速营造氛围,学生回忆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出示卡通形象,比较探究方法,巩固练习创造。陈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从猜谜出发,在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学习了理论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课后,老师们移步至录播教室的观察室继续展开研讨。两个学科的老师都从不同专业方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美术老师们赞许了陈老师课堂的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有序的课堂常规。音乐老师则从肢体语言方面提出建议,认为可以增加夸张的肢体动作,帮助学生们理解关键词语。最后夏主任总结:赞许了陈老师课的整体性,给予充分肯定,并在艺术组教师的建议基础上。提出美术课要以学生为主体,能从生活出发,关注学生心理,要让课堂更加灵动,营造更活泼的氛围。 像这样的教研课,艺术组还会多多开展。从不同老师不同学科的角度,看不一样的课堂,相信会给开课老师更多的启发和收获。   陈春雨老师指导学生 陈春雨老师执教《卡通卡通》 学生认真绘画 课后艺术组教师认真研讨
2018/11/23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小精灵啦啦操队初赛崭露头角

2018年11月17日下午,我校小精灵啦啦操队参加了由南京市教育局主办的2018年南京市第三届青少年阳光体育校园健身操总决赛,本次比赛全市共有94所中小学生近3000余名学生参加,场面十分盛大。我校小精灵们第一次参加市级比赛,作为全场平均年龄最小的选手,小精灵们发挥出色,获得了总决赛二等奖的好成绩。初赛崭露头角,明年再创佳绩!     参赛学生: 三(1)班  陈汭萱  董芯妤  唐诺妍 三(3)班  潘伶韵 三(4)班  陈青贝  徐子诺  洪翔宇  罗嘉墨  周千博 三(5)班  邱子苒  周奕辰  王天瑞  许子墨 三(6)班  苏子诺  童  言  王伊方 三(7)班  汤木子  吴雨昕  高梓焱 三(8)班  谭舒易  王雨溪  魏梓墨 三(9)班  李欣瑜  郭高扬 赛前化妆01 赛前化妆02 赛前化妆03 训练中01 训练中02 训练中03 训练中04 训练中05 比赛场上01 比赛场上02 比赛场上03 比赛场上04 比赛场上05 颁奖01
2018/11/21

低年级趣味探究

2018年11月15日,信息技术教研组在3号信息教室对《低年级趣味探究》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探索。陈雪蕊老师执教《熊猫拼图》,全体信息技术教研组成员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鼠标操作的练习:单机、双击、拖动。陈老师结合课题将鼠标游戏《拼拼看》融入课堂,游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极具趣味性,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很高。 课后,信息组老师积极研讨,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总结:一、陈老师教态亲切自然,对学生能给以及时的帮助指导;二、陈老师的情境创设和拼图游戏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具有趣味性,值得我们共同借鉴。需要改进之处:游戏环节时间过长,缺乏层次性。经过本次活动,教研组成员对教学的趣味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陈老师在辅导学生 陈老师在授课
2018/11/20

科学素养为本

2018年11月9日,小学部科学组开展了一堂围绕着“科学素养为本”的校级研究课。本次课执教是张慧老师,全体科学老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教研课的主题中心是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变色花”课题为例开展,目标在于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科学知识去探究,并能理解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拓展。 张老师以有趣的变色化为例吸引学生的兴趣,师生共同沉浸在科学课堂。在课堂中,介绍原理、大胆猜测,让学生学习的同时放飞思维。在过程中学生利用掌握的科学知识自主地大胆质疑和动手实验,共同挤压紫甘蓝汁液的小组合作式学习明显提高了学生主动性和参与度,促进情感互动。 课后听课的老师进行了思想的碰撞,大家一致认为: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独立思考,勇于实践,这样的教学思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演示滴管的正确使用 小组合作式学习 组员分工操作 学生实验成果 实验记录与总结 科学组对本课探讨反思
2018/11/16

情境中的信息课堂

2018年10月30日,信息技术教研组在信息教室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情境创设下的信息技术课堂”。全体信息技术组成员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禹凤茹老师为《用键盘打字(英文打字)》设置了小猪佩琪过圣诞节的情境,先通过播放圣诞歌曲《jingle bells》引出圣诞节,并以小猪佩琪为圣诞节做准备为主线将单词练习、文章练习的任务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体现了层次性与难度的层层递进。情境创设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有效的调动了学生进行英文打字练习的积极性。同时,本次教学设计将音乐与英语学习很好的融入了信息技术课堂,实现了多学科的融合。 课后,信息组老师研讨积极,大家认为我们的信息课:一、要体现学生主体性,可以多请学生进行演示;二、要重视评价主体与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三、要重视课堂环节的完整性,课堂总结环节要对本课重点进行提炼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准备充分,教研组成员在各个环节进行了思维与灵感的碰撞,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成长与收获! 学生在认真的练习 禹凤茹老师正在讲授新知识
2018/11/14

“听”谁在唱歌——艺术组校级公开课教研活动

11月5日上午,细雨绵绵,艺术教研组开展了以“听”谁在唱歌为主题的音乐教学研讨活动。全体艺术组教师参与研修,本次活动在录播教室开展,课前课后音乐组全体老师一起组织学生、安排教具,共同协助开课教师完成教研课准备。 本次研修活动由刘媛老师带领一(2)班的孩子学习了“听,谁在唱歌”这个单元的第二课时《动物说话》。刘老师把会唱歌的动物、会唱歌的小朋友“集合”在一起,构建一个小小音乐世界。本课以“听”为主通过听唱歌曲《动物说话》运用人声模拟、音色听辨、声势动作、歌词创编、节奏练读、旋律模唱等不同的活动方式,提高一年级学生听辨和模仿声音的能力。刘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从游戏出发,在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学习了理论知识,并在歌曲的间奏处给学生留下了表现小动物姿态的空间,让学生进行了模仿性的歌词创编,学生们积极活跃的参与其中。 课后,老师们移步至录播教室的观察室继续展开研讨。两个学科的老师都从不同专业方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音乐老师们赞许了刘老师课堂的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美术老师则从审美的方面提出建议,认为可以增加课堂的真实性,给学生们做上小动物的头饰,让学生更有农场音乐的氛围。最后夏主任总结:赞许了刘老师课的整体性,给予充分肯定,并在艺术组教师的建议基础上。提出音乐课要以学生为主体,能从音乐出发,关注音乐的本质,不要错过任何细节,比如四分音符学生会打会唱,但时值唱满了没,放大容易忽视的细节,把不是重点的重点教扎实。 像这样的教研课,艺术组还会多多开展。从不同老师不同学科的角度,看不一样的课堂,相信会给开课老师更多的启发和收获。 刘媛老师执教《听,谁在唱歌》 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
2018/11/14

专家引领明方向,精准指导促成长——江苏省特级教师倪晨瑾来校指导体育工作

阳春三月,万物生辉。3月5日上午,江苏省特级教师、苏派名师倪晨瑾校长莅临我校对体育教研组工作进行指导。孙卫胜副校长、华红娣副主任和小学部全体体育教师参加研讨。 首先,体育教研组长李维老师向特倪特汇报体育组工作现状与发展目标。接着,倪特针对体育组提出的困惑,做《成为更好的自己》为主题指导在场老师如何有效提升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与教科研能力。倪特提出,作为一名体育老师,要秉承体育人的正能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光发热,努力成为有热情、有目标、有团队、有素养、有细节的“五有”新时代体育教师。要站在儿童立场,用儿童视角,实践体育新课标“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要求。要注重情感教育、社会教育,让每一节体育课成为走心的课、交流的课、念念不忘的课,以体育文化来影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随后,倪特观摩了小学部“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并给出指导:大课间活动要注重多样性,要分季节、分天气、分难度开展,可以设计必做项目体现学校特色,增加选做项目,结合当下时尚流行增加趣味性,通过流动领操员的激励政策激发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热情和专注度。 指导过后,倪校长针对代佳佳老师的说课《后滚翻》进行点评,给出指导建议:体育教师要结合课标学习,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以学定教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真实调研学情,改变学习方式,构建学、练、赛一体化的课堂。 整场活动内容丰富、氛围活跃,老师们在倪特悉心、专业的指导下充满了对未来专业发展的美好期待。最后,倪特给所有体育教师送出新学期寄语“新一年,赢一次”,期盼所有体育老师在目标引领下,默默耕耘,坚持不懈,成为更好的自己。 (撰稿:李维 一审:李维 二审:邱明莉 三审:周亮) 倪校长与老师交流体育工作 倪特与老师们交流 合影留念
2024/03/07

荷塘月色 ——记信息技术组推磨课听课活动

                 2020年10月13日上午,信息组开展了本学期第三次教研活动。毕晓老师在六(5)班开展了《荷塘月色——椭圆选框工具》的教学展示。 本节课采用了采用教师示范、同类比较和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展开。以荷塘月色效果图前后对比导入,引入本节课主题——椭圆选框工具。之后,毕老师亲身示范,向学生演示如何利用椭圆选框工具制作荷塘月色作品。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环节,能够找出矩形选框工具和椭圆选框工具的相同点。最后,学生利用所给素材,使用矩形选框工具,创新设计作品。 毕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同类比较的方法,将椭圆选框工具和矩形选框工具进行类比,使得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矩形选框工具的用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课后,信息组老师研讨积极,大家各抒己见。老师们在各个环节进行了思维与灵感的碰撞,相信每位老师都能有所启发和收获。   学生互相帮助 学生独立完成实践
2020/10/17

网络文明你我他——记信息技术组推磨课听课活动

2020年9月22日上午,信息组开展了本学期第二次教研活动。孙琳老师在三(7)班开展了《网络文明小公民》的教学研究课。 本节课,孙老师采用教师示范、同类比较、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展开。孙老师利用新冠病毒的情境导入,引入本节课课题——计算机病毒。之后,孙老师以新冠病毒为例,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认识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了解预防和查杀计算机病毒的方法。最后,通过观看小视频,孙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网络文明,如何做到健康上网,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做一名网络文明小公民。 孙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同类比较的方法,通过与孩子们熟悉的新冠病毒进行类比,加深对计算机病毒的理解,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后,信息组老师研讨积极,大家各抒己见。老师们在各个环节进行了思维与灵感的碰撞,相信会给开课老师更多的启发和收获。 老师和同学们互相讨论 老师在讲课
2020/09/23

认识新朋友计算机 ——记信息技术组推磨课听课活动

2020年9月8日上午,信息组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刘璐老师在一(1)班开展了《认识新朋友计算机》的教学展示。 本节课,刘老师采用了讲授演示、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从谜语的导入,激起学生对计算机的关注。之后,以我们的身体组成为例,引出计算机的组成,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计算机,说一说计算机的组成,使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组成有哪些。同样,刘老师以小课桌为例,引出计算机桌面这一概念,让学生明白计算机桌面和我们的小课桌一样,上面可以摆放很多的学习工具。刘老师通过列举生活实例,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拉近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图片示例,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正确的开机和关机方法,并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开机与关机的方法。 课后,信息组老师研讨积极,大家各抒己见,认为我们的信息课:一、要注意课堂纪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要紧抓;二、要重视评价主体与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多用奖励措施;三、要重视课堂内容的儿童化,多图片少文字,直观化教学。 学生操作电脑 学生认真听讲
20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