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子: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初二(19)班的蔡一豪。今天的国旗下讲话将由我和我的父亲一起为大家讲述“渡江第一船----京电号”的故事。 父:一座南京城,浓缩了中国近代百年沧桑。我的爸爸是南京人,也是一位老兵,他是渡江战役的一名炮兵,解放后被分配到工厂,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炼钢工人,默默无闻的为四化做贡献。每年4月23日,他总会去南京长江大桥边上,临江而立,望滚滚长江东逝水,峥嵘岁月,历历在目;还会去渡江胜利纪念馆,一张一张历史照片细细辨认回忆,再一点点娓娓道来。说到动情处,唱起军歌,神情专注而坚定。“团结一致、同舟共济,不畏艰险、勇于拼搏,坚韧不拔、敢于争先”的渡江第一船精神从他的眼神里流出。红色基因就这样镌刻在我们的心中。                                 子:2021年的4月23日是南京解放72周年的纪念日。爷爷说今年要让我陪同到江边,一定要再给我讲讲“渡江第一船---京电号”的故事。  这个故事大家可能比较陌生,我最初也不懂得它的真正内涵。以前爷爷曾告诉过我,“京电号”是国家一级革命文物,也是渡江胜利纪念馆的镇馆之宝。1949年4月22日夜,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35军第103师的120名解放军指战员作为渡江的第一支部队,在“京电号”上架起了数挺机枪,从江北浦口码头出发,冒着南岸射来的密集炮火渡过长江,该船因此享有“渡江第一船”的美誉。邓小平、陈毅也是乘坐它渡过长江,见证了南京解放。 父:看来你听得很认真,那你知道“京电号”是如何从一艘下关电厂的运煤船成为渡江第一船的吗? 子:当然知道。1949年4月21日晚,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完全占领江浦、浦口和浦镇。当时,国民党军为了阻止解放军渡江,对长江两岸实行了严密的军事封锁,所有的船只不是被烧毁就是被打沉,来不及破坏的也全部拖走。当解放军数万人马集结在江北时,沿岸已经没有任何可以渡江的船了。 为了尽快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士们想方
2021/04/12
“河西讲坛”精彩开讲!和著名作家叶兆言一起“回望南京”
为营造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拓展师生的境界、视野和格局。让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巨大力量。4月2日下午,我校在千人报告厅举办“河西讲坛”,邀请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叶兆言先生为全校教职工和学生代表带来“回望南京”的专题讲座。 叶兆言,1957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获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学位。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 198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作品有《一九三七年的爱情》《刻骨铭心》《乡关何处》《花影》《花煞》等四百余万字。曾获1987-1988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首届江苏文学艺术奖等多种奖项。2019年新著《南京传》刚一出版即引发普遍关注,荣登《收获》文学排行榜非虚构类第二名。 叶先生从国旗的演变谈起,说到南京这座城对增强国家认同感的重要作用;又谈到九华山佛塔的由来,有小见大,叶先生说:“叙述故事的时候,就把历史说出来了,没有一个伟大的诗人没有说过南京,回望南京这座城的历史,就是把南京作为窗口,看一看中国的历史。”最后,叶先生谈到秦淮河和长江,南京的历史就是从秦淮河两岸发展起来的,秦淮河和长江在历史的长河里孕育着南京这座城。 高三年级同学向叶先生请教好文章的标准 互动问答环节来自各学部的老师学生踊跃举手提问,叶先生真诚、朴实、智慧的回答赢得大家阵阵掌声。 Q:作为语文老师,怎样让同学更多了解南京文化? A:要带着学生走出去,多看多接触,拓宽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初中部年级主任 钱静 Q:我是南京大学中文专业硕士,现在在国际部教语文。南京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文学之都”,对于宣传南京,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您有什么好建议好想法? A:作为本土作家,我要做的是努力写出好的作品,而对于城市建设来说,我认为要多举办文学活动,提高南京人对文学的热情。 国际部语文老师 张威 Q:您对即将参加高考写高考作文的同学有什么建议? A:高考作文不要想着要写好,关键是不要写坏、不要写杂,还有老生常谈的就是开头一定要写好。 高中部语文老师 朱从国 讲座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与叶先生热烈讨论,并请叶先生签名、合影留念 学校是一种文化存在,文化品质决定着学校的品质,一个学校一定以它的文化而著称,以文化而站立。未来,我们将继续举办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丰
2021/04/02
遵守公共礼仪,共建最美河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国际部的孙英杰。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遵守公共礼仪,共建最美河西》。 阳春三月,生机盎然,漫步在金中河西的校园里,总能感受到大家洋溢的热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今天,不仅是新学期开学第六周的首日,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全国中小学生安全宣传教育日。1996年,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公安部、交通部和卫生部等国家重要机构,联合发布了《关于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通知》,正式确定每年三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设立这一制度的初衷,是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维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那么,安全和我们今天讨论的“公共礼仪”之间,又有什么密不可分的联系呢? 所谓“公共礼仪”,指的是大家在公共场所需要认真遵守的礼仪,集中体现为“社会公德”。在社会交往中,培养良好的公共礼仪不仅可以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更能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遵守公共场所礼仪的诸多原则,概括起来就是对“秩序”的尊重;而在社会生活中,不管是遵守行走之礼、观赏之礼,还是游览之礼,核心都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秩序”,这将很大程度提升我们的安全意识,让大家共同维护好一个安全有序的和谐环境。 那么,回归到现实生活,需要我们如何做才能更好地遵守公共礼仪、维护公共安全呢?具体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遵守文雅行走之礼。行走是最引人注目的体态语言之一,正确的走姿体现为一种动态之美,既能体现出个人风度,又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自我修养。我们在行走之时要格外注重公共礼仪,切忌勾肩搭背、拉拉扯扯,上下楼梯时坚持一步一阶、注意安全。课间活动时要轻声慢步,不可东张西望,更不要在走廊内奔跑和追逐打闹……这些关于行走的注意事项,不仅是公共礼仪的内在要求,更是维护人身安全的重要守则。 第二,遵守出游观赏之礼。很多同学会在假期选择和家人一起出游,不管是在国内景区观赏景点、欣赏比赛,还是出国旅行,大家都应该时刻牢记一些最基本的观赏礼仪。比如,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时,要遵守现场演出秩序,认真爱护场地周围环境,专心欣赏并对精彩的表现礼貌喝彩。当今时代,社交媒体发达,大家在参观类似博物馆等场所时,要爱护历史文物,未经允许不要随意拍照摄像,更不要随意发表偏激的个人观点。 第三,遵守男女同学正确交往之礼。中学阶段的男女同学正处于生
2021/04/01
建邺区第九届高中生“五四”辩论赛在我校顺利举行!
建邺区高中生辩论赛,是一项建邺区传统的教学活动。今天下午,建邺区第九届高中生“五四”辩论赛在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千人报告厅举行。在本次比赛中,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代表队三辩张鑫宁同学荣获本场个人最高奖“最佳辩手奖”称号,二辩周子涵同学荣获“最佳风度奖”称号,四辩濮准印同学荣获“最佳合作奖”称号,一辩丁梓涵同学荣获“最佳思辨”称号。 正方是建邺高中辩论队,辩题是“讲述时代英雄故事,重在挖掘平凡人的不平凡事”;反方是金陵中学河西分校辩论队,辩题是“讲述时代英雄故事,重在挖掘不平凡人的平凡事”。赛场气氛紧张而又激烈,双方辩手针锋相对,你来我往却又不失风度。良好的风度出色的口才使观众折服。正反方辩手清晰的思路和巧妙的陈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杰出的风姿,超卓的口才使现场观众折服,掌声不停。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副社长,南京师范大学创意创作院执行院长、课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鹏博士;鼓楼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语文学科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曹茂昌主任;建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政治学科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许冬红主任;建邺区教育局中教科孙晶科长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2021/03/29
与水相依,以水为友
A:老师们, B:同学们 ABCD:早上好! A:今天是2021年3月22日,第29个“世界水日”。 B:世界水日,这是人类为水而准备的一个节日。 C:在全世界大大小小将近200个节日里,“世界水日”也许是最为平凡、普通、少为人知的节日。 D:今天,我们看不到披红挂彩、鲜花妆点,没有礼炮,没有焰火,甚至连简单的节日问候也没有。 A:水,在这一天里没有得到专为它而设的这个节日里所应该得到的一切荣耀和尊崇。世界水日,寂静得就像我们庸常的每一天。 B: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C:水,当然也不会例外,它在天地之间奔腾宣泻、流转聚合,无论人们在意,或是不在意,无论有这个节日,或是没有这个节日,它,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不止,不息…… D:然而,生命与水却是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须臾不可分离。 A:三十五亿年前,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单细胞藻类就诞生在海洋里,从那以后,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软体动物到脊椎动物,从两栖动物到哺乳动物,一直到生命的最高级形式----灵长类和人类的出现, B:虽然,生命从海洋来到了陆地,但是,整个生命进化的历程谁能说不是一部生命与水相依相伴的历史呢?探索地球外空间生命的科学家,在其他星球上首先要确定的,不是生命活动的迹象,而是有没有水,有没有水存在或者哪怕是曾经存在过的痕迹,因为,水是生命的象征。 C:水不但为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活动提供着物质保障,而且还见证着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D: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著名专题片——《河殇》,对东西方文明曾作过这样的形容:西方文明面向海洋,开放、自信,是蓝色文明;东方文明深锁内陆,保守、顽固,是黄色文明。 A:尽管,东西方文明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无论哪一处的文明必然发端于水流之处。华夏文明源自黄河的滋养,古埃及文化源自尼罗河的繁育,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辽阔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交汇,诞生了灿烂多姿的两河流域文化 B:难以想像,如果有一天,大地上不再有江河奔流,蓝天下不再有波涛起伏,我们的后代该到何处体会大江东去的壮阔、残阳铺水的绚丽,又该在哪里寄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乡土故人之思。 C:对水的亲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习性;对水的追求,是人类终其一生的信仰。 D:诗人们选择住所,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如果不能,也要“
2021/03/22
守社交礼仪,树文雅新风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守社交礼仪,树文雅新风》。 我是苏宁,是国际部周若扬同学的妈妈。今天很荣幸,能够受邀参加金中河西周一晨会的升旗仪式,在此非常感谢学校的信任!金中河西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优质文化的浸润为学生的一生奠基。因此,我很想借助这个宝贵的机会,与大家谈一谈如何更好地遵守社交礼仪,成为一名有素质的现代公民。 所谓“礼仪”,是指在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等活动中,表示尊重、友好的首选行为规范,具体包含“懂礼貌”和“讲礼节”这两大方面。礼貌,是基本的道德规范;礼节,是外在的行为准则。落实礼仪规范的目的,正是为了充分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古语有云:“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儒家传统文化里也很重视培育一种“君子之风”,君子之风对于金中河西的师生而言,则是“男教师儒雅,女教师优雅,学生文雅”的价值追求。 奥利地著名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认为:“人的无限烦恼,皆源自人际关系”。一个人如果能够拥有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有益于自身健康,也更容易赢得友谊,取得学业和事业上的良好成果。因此,如果大家能够在学生时代开始,就认真培养起良好的礼仪习惯,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我们的幸福程度。英国著名思想家洛克曾说:“礼仪,是儿童与青年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因此,希望大家好好珍惜在校园中培养礼仪习惯的宝贵机会,让我们的校园生活充满着和谐向上的力量。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礼仪的重要性值得我们反复强调。既然社交礼仪对同学们的未来发展有如此重要的价值,那我们要如何遵守基本的礼仪规范呢?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要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良好习惯。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对融洽人际关系往往起到重要的“润滑剂”作用。在校园中,见到老师和同学打招呼,热情地说一声“您好”、告别时挥手说一句“再见”,都能够让我们收获他人的肯定;在家庭中,得到家长的关怀后要及时道谢,让家人接收到你的体贴与善意;在社会中,无意中打扰到别人,要第一时间道歉,一句真诚的“对不起”、“打扰了”总能获得对方的谅解。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基本礼貌用语的恰当使用,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具备温情意味。 第二,要从细微处注重社交中的礼节。不管是在日常言语沟通中,还是在具体的社会交往活动中,我们都不应忽视礼节的重要性。送给他人物品之时,要
2021/03/15
关注课堂礼仪 提升学习效能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关注课堂礼仪,提升学习效能》。 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曾经说过: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应该知礼仪、行礼仪。在课堂之中,同学之间的交往、师生之间的沟通,也有相应的礼仪。 我国古代师生之间有四大礼仪:拱手礼用于日常和送别;与朋友互敬用揖礼;叩首礼是非常正式的礼节,敬天地、祖先和先师;交手礼则是学生向孔夫子行拜师礼时,孔夫子的还礼,孔夫子像上,用的就是这个动作。我国古代对为人师者十分尊敬,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校园生活中的礼仪已经被大大简化了。不过不要小瞧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礼仪,如果每节课都能按部就班地完成接下来的几个礼仪,那么同学们的课堂一定会更加高效。 第一,预备铃响时做好课堂准备,老师宣布上课后,全班起立,师生问好。虽然上课这个场景每天都在校园的各个教室上演,但是伴随着铃声的常常是同学们匆忙跑进教室、前后翻找课本的身影;下午第一节课时,部分同学还在午休时的美梦中迷蒙着,声若蚊蝇地跟着喊一句“老师好”。在我看来,一节课的良好开端起源于掷地有声的问答,老师的一声“同学们好”,是这节课的前奏,同学们精神饱满的回答则是前奏里令人振奋的鼓声,如果前奏萎靡,怎么能高效地学习呢?建议同学们不妨在稍后的第一节课试着大声喊出“老师好”,对比看看自己的学习是否能够更专注。 第二,回答老师问题,要先举手,老师点名后再起身响亮的回答。师生互动问答是深入探索问题的方式之一,老师提问、追问,学生思考、再思考,如此往复才能让课堂像一棵大树的根茎,不断向深处探寻。有的课堂过于沉闷,同学们不爱说话,有的课堂似乎只有那么三五个学生,全程只能听见他们的声音。良好的课堂氛围应该是遍地开花,每个同学都踊跃举手发言,如果只是安静的听,那么就可能会出现大脑以为自己听懂了,考试时握着笔的手却在说:“不,我不会”的情况。举手发言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也是尊重同学、尊重老师的行为。别的同学还没思考好,所以我举手示意老师我已经有了思路,如果不举手,直接报答案,那么其他同学在课堂上思考的权利就在无形之中被剥夺了。我建议同学们在勇于展示自我的同时,也要安于把时间让渡给其他同学们。 第三,上课时坐姿要端正,不吃东西,不随意下座位。良好的仪态可以通过上课
2021/03/08
文雅,最美的青春名片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文雅,最美的青春名片。 阳春三月,东风送暖,万物复苏。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又一个文明礼貌月翩然而至。 孔子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他告诉我们,君子不但要有内在淳朴的本质,还要有外在文明的修为,君子不逾矩,奉礼而行。礼仪规范,是社会文明的基础,也是君子进阶的保证。正处青春年华的我们,应以文雅作为精神修为的名片。 开学典礼穆校长的致辞中提到:“‘健雅诚仁、未来胜任’是新时期贯穿学校十二年的育人目标,也是我们期待的河西学子未来的样子。”他的话既是对河西学子应有样态的期待,也是对河西学子应有人文素养的基本要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打造“文雅”这一青春的名片呢? 雅为正。这里的“正”不仅指诗歌韵律之正声,也是君子德行的高标,是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礼节规范。“不知礼,无以立。”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从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起,努力让自己的一言一行,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学生一日常规》,严禁带手机进校园,不在校园内边走边吃,不乱丢乱扔垃圾,不说脏话,不在校园买外卖,不违纪出校门,不带大型球类进教学区。践行八礼四仪,在点滴中体现良好的文明礼仪素养。 雅为美。青春的美不需要奇装异服和昂贵的化妆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素朴淡雅就是文雅的最好注脚。不染发、不烫发,不留怪发,女生不披发,男生不留长发;不纹身、不化妆,不佩戴首饰;勤修指甲,不染指甲,时刻保持个人的整洁卫生;规范校服穿着,四季校服不乱搭、拉好拉链不敞怀、破损陈旧及时换、污渍勤洗无脏垢。 雅为高。这里的高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道德水准。上善若水,世间从来没有抽象的道德,所有的道德都以善为出发点,所以古人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日积一善,必成江河。希望同学们从身边小事做起,积小善为大德,走向圣人的思想境界。学生会宣传部从本周起,将面向全校征集在“日行一善”方面表现优异的先进事迹,并通过学校网站、校团委学生会公众号平台进行宣传,希望大家积极提供线索或稿件。 在此,我想代表校学生会倡议各班班委以及各年级自管会,积极行动起来,带好头,起好步,认真督促本班、本年级的同学成为文雅的河西学子,为营造文明有序的雅致校园一起努力。校学生会督察部将从本周起开展文明礼仪专项督查。 三月份,学校还将举行一系列的活动推动校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