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劳动底色 拥抱创造之美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关注到这样一则新闻:在江苏徐州的一所幼儿园里,孩子们热火朝天地忙着炒菜、蒸馒头、烙饼和缝纫。视频发布后引发了广泛关注,这里的老师解释说,这是他们给小朋友日常开设的劳动课,尝试引导孩子少接触电子产品,多锻炼动手能力、生活能力和协作能力,同时又能享受劳动的快乐和硕果,家校携手将幼儿园变成了劳动乐园。 一提起劳动,很多同学可能马上就会联想到做家务和打扫卫生,甚至还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负重前行、汗流浃背、收获满满等情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劳动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其二则指专指体力劳动。 在不同的视角下,劳动的内涵当然也不尽相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劳动是创造物质文明的动力,更是生发精神文明的源泉。正因如此,重视劳动教育也成为我们社会的优良风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聚焦当下,我们对劳动精神的弘扬和追求,可以着眼身边人、身边事,从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入手。 在我们国际部,对劳动教育的开展,是通过班主任老师的言传身教和一系列主题活动进行的。国际部有劳动教育主题班会、生活技能大赛和“我为家人做顿饭”特色社会实践活动。仲伊瑶同学,你在今年的“我为家人做顿饭”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老师想采访一下:你在参与这个活动的过程中,有哪些心得体会? 感谢高姗老师的提问!参加“我为家人做顿饭”活动并最终获奖,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无比珍贵的劳动体验。我的劳动启蒙最早源自家庭,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会有意识地指导我进行基础的家务劳动。读小学时,家长更是开始分阶段培养我的独立生活能力。当我在家中时,他们会通过鼓励和教导的方式,引导我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我则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自信,也充满了对学习和生活的掌控力。 去年寒假,学校布置了“我为家人做顿饭”的实践活动,这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以往都只是在厨房里简单地帮助一下忙碌下厨的父母,但这次要完全依靠自己做出来一顿丰美的年夜饭,着实考验我的劳动能力,但我坚信只要敢于尝试结果就不会太差。于是,从买菜、清洗食材、炒菜、摆盘到最后的出锅,我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并克服了一系列挑战,看似简简单单的一顿饭,背后却凝结了如此多劳动的汗水和智慧!这
2024/04/29
若有诗书藏在心,撷来芳华成至真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一年级语文老师熊纳,我是高一6班学生沈岑,我是沈岑的父亲沈葵。 老师:沈岑,你认识大屏幕里的这两个人吗?(岑:当然认识,而且非常敬佩,他们是著名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董卿和撒贝宁)嗯,回答正确,那我们先欣赏一段他们主持的视频。(播放视频)沈岑,可以谈谈你看完这段视频后的感受吗? 岑:这段视频,让我想起一句古话,“腹有诗书气自华”。同样是对山水的歌颂,我只会说好山好水好美,但他们的表达却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而这样表达一出口,也让表达人的修养和气质瞬间被拉满了。 老师:说得对极了。他们的表达力、修养和气质是对阅读力量的展现,也是对阅读能养成深厚文化底蕴的最好诠释。著名作家杨绛先生曾言:“读书,世界就在眼前,不读书眼前就是世界,读书不一定能前程似锦、功成名就,但至少可以让你出言有尺,嬉闹有度,说话有德、做事有余。读书不是为了一纸文凭,也不是为了一夜暴富,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是为让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涵,让你在未来能独自渡过漫长幽暗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我想这是我听过的关于“为什么要多读书”最好的答案了。 岑:“出言有尺,嬉闹有度,说话有德、做事有余”这让我想起熊老师您在班级组织的老师学生家长共读《非暴力沟通》一书的活动,当我读这本书时,我才意识到,很多时候我和他人的沟通是带有攻击性却并不自知,这既伤害了别人,也让我自己陷入了负面情绪中。而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学会了用更加平和、尊重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与同学的相处也更融洽了。 家长:杨绛先生“为什么要读书”的这段话,也引发了我诸多思考。当看到摆摊卖糖水17年,坚持2元不涨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糖水爷爷”的谢永安,被居心叵测地质疑食品安全有问题,被造谣子女不孝,最终选择收摊回乡,我痛心不已。“一犬吠影,百犬吠声。”无自我判断能力的网民们随波逐流,成为键盘侠捕获猎物的帮凶。著名作家尤瓦尔·赫拉利说过:“在一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清晰的见解就成了一种力量。”而阅读就是汲取这种力量的利器。打开一本好书,远离尘嚣与浮躁,静下心来阅读,沉下心来体悟。在读《哈姆莱特》时切身体会“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读《月亮与六便士》时思考自己会选择月亮还是六便士;在读《变色龙》时去反省社会上的“奥楚蔑洛夫”。这都会引领我们养成独到的辨析力
2024/04/22
风雨不改凌云志,振衣濯足展襟怀
师:尊敬的校领导和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初中部的英语老师张雅青。 徐:我是来自初一9班的徐韶阳 韦:我是来自初一9班的韦卓言。 师:“人生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灿然升起。”正如曼德拉所言,困境之中,我们应持一颗坚韧乐观的心。同学们,在你们忙碌的学习生活中,你是如何顶着压力砥砺前行的呢?对于即将到来的中高考和期中考试,我们该如何面对呢?“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挫折和压力,我们如何积极迎接挑战呢?接下来,请我身边两位优秀的同学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韦:正如老师所言,学如逆旅,要想逆流而上,我们就必须具备耐挫力。 徐:是的,很快,我们就将迎来期中考试,这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检验,更是对我们意志和心态的考验。 韦:什么是耐挫力呢?简单来说,就是面对困难时不气馁、不放弃,努力克服困难的能力。学习总会遇到挫折,比如上课内容不理解,学习方法不合适,考试成绩不理想等等。努力克服、战胜挫折,既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又我们磨练了我们的耐性。 徐:为什么要培养耐挫力呢?因为只有具备耐挫力,我们才能在面对挫折时不被打倒,才能勇敢地继续前进。期中考试就是一场与自我较量的战斗,更是对我们知识储备和心理素质的双重考验。 师:是呀,在生活和学习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韦卓言,你可以说说你的体会吗? 韦:作为一名英语课代表,我要在做好老师布置的工作同时,也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这是一项不小的挑战。经过我不断努力和张老师得到悉心指导,我逐渐找到了平衡两者的方法: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合理计划,高效利用时间,学会交流沟通,保持积极心态,及时反思自省。我找到了平衡方法,工作和学习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前进的方向更明晰了。 徐:那么,如何培养耐挫力呢?首先,我们要正视挫折,认识到挫折是成长的催化剂。其次,当遇到挫折时,我们要学会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然后努力解决它。最后,我们要学会从挫折中吸取经验,不断完善自我。 师:在学习上,同学们要定期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要勇于尝试新方法。另外还要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信心,相信自己,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努力坚持。 徐:没错。面对困难和挑战,需要具备强大的耐挫力,需要在困境中保持冷静,需要积极寻找解决的方法,才能最终实现我们的目标。古今中外无数名人都展现出了非凡的耐挫力,他们面对
2024/04/15
追寻最闪亮的坐标!
英雄从未远去 我们从未忘记 清明节之际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1500多名 初一、高一、国际高中高一年级师生 以及党员教师代表 前往雨花台烈士陵园 追思英烈 致敬英雄 让爱国基因融入血脉 让英雄精神薪火相传   宣讲雨花英烈故事 雨花英烈事迹宣讲团讲师、金牌讲解员王笑老师 讲述英烈故事《红色特工的家书》   雨花英烈事迹宣讲团讲师、金牌讲解员王笑老师代表雨花台烈士陵园,现场讲述了英烈故事《红色特工的家书》。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中,有一封红色特工冷少农留给自己孩子的第一封信,也是最后一封信。信中字字愧疚,千般思念。就在信件寄出后的几个月,冷少农便牺牲了。这封信成为了他留给后人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讲述现场,无数师生为之动容。     师生认真聆听 不少同学表示,雨花英烈的故事,让青年人感受到当下的幸福生活是多么不易。更有同学感慨:“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革命精神是我遇到困难时的强大精神来源,祖国永远是我最强大的后盾。”   高一年级学生代表献词 高一年级学生代表献词 领诵:高中部 王逸轩、赵陈蕊 高一年级学生代表深情朗诵,表达了继承先烈遗志,发扬先烈精神,不断奋勇前进的坚定信念。 重温入团誓词 团员重温入团誓词 校团委组织委员张涵博同学领誓,带领全体团员在纪念碑下重温入团誓词。   少先队员唱队歌 初一年级少先队员齐唱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领唱:初中部 王劭棠   敬献花篮并默哀 敬献花篮 全体师生向革命烈士行三鞠躬礼,并向烈士敬献花篮,致以崇高敬意,表达无限哀思。   瞻仰烈士纪念碑 祭扫活动主持人 高中部:严多闻  国际部:蒋书行 全体师生怀着崇敬的心情绕碑一周,依次瞻仰烈士纪念碑,表达对英雄烈士的崇高敬意。 在祭扫仪式结束后,师生一行人参观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珍贵的文物、图片和影像资料,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了革命斗争的艰苦历程和烈士的英勇事迹,师生们集体接受了一次
2024/04/03
养好学品性,树清正家风
张曦瑶: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初二六班张曦瑶。 爸爸:我是张曦瑶的爸爸,张鑫。 张曦瑶:今天我们带给大家的演讲是《养好学品性,树清正家风》。 爸爸:说到家风,曦瑶,你知道什么是家风吗? 张曦瑶:家风,就是门风、父风,是家庭或家族的风气、风格与风范,是立身处世之道、道德风貌和价值观的综合体。家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由家训、家教、家礼、家德等家文化元素熏陶、积淀而成的,是家文化的缩影。 爸爸:没错。回顾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从《诫子书》到《颜氏家训》再到《傅雷家书》,从孔子庭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到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再到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等,都生动映射出中华民族重教养、守家训、正家风,折射出家风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传承。那么,曦瑶,你了解我们家的家风吗? 张曦瑶:在我的记忆中,家人一起学习讨论的时间特别多。我还记得从小的时候,我便很爱与您探讨数学题,那时您一遍遍地耐心讲解的样子,我记忆犹新。升入初中后,印象最深的一次,便是解答一道物理题,我和您待在书房整整两小时,我们在纸上的画图、推导、验算,到模型的搭建,再进行实验验证,用尽办法,我们还是各执己见,我们共同沉浸在研究和探讨中,不达目的不罢休,我们好学的品性那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我们家的另一位家风践行者就是我的外公,外公是山西王家大院的后人,他谨遵组训、识礼守制、勤勉务实,为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外公喜爱书画,如今已有七十多岁,仍然每日拿着毛笔练习,除此之外。外公也格外喜爱历史,有一次在饭桌上,我和外公聊起了历史,从古代到近代,从党的成立到抗日战争,外公的博学广识让我佩服不已。 爸爸:其实节俭也是我们家的家风。从小,我的妈妈便教育我要惜福、要节约,无论是吃饭掉一粒米在桌上,还是忘记关台灯,她都会严厉批评我,要求我改正。以前我并不理解,如今成为父亲后,愈发觉得节俭极其重要,所以,我也是这么要求你的。 张曦瑶:哦,我现在终于明白了,虽然您从未和我真正谈及我们家的家风,但在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中,家风的要素已经刻画在了家庭每个成员的日常点滴之中,“养好学品性,树清正家风”,便是我们家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吧。 爸爸:是的,但还有很多,还需要你去细细琢磨。 张曦瑶:爸爸,那么家风为什么这么重要? 爸爸: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不单纯是住处,更是心灵的
2024/03/25
尊重生命 悦己成长
学生:尊敬的各位老师   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齐:大家上午好! 学生:我是来自初一5班的高可馨,很荣幸能够作为学生代表和我的妈妈一起进行国旗下讲话。 家长:大家好!我是可馨妈妈,作为学生家长能用这样的方式参加升旗仪式,我想这一次难得的经历对我和女儿来说,注定终生难忘且值得珍惜。 学生:今天我将和妈妈一起进行主题为《尊重生命 悦己成长》的演讲分享。春天如约而至,万物充满生机,大自然再次向我们展示着生命的蓬勃与生机。 家长:上周3月5日我们度过了学雷锋日,懂得志愿服务帮扶他人的快乐;3月8日妇女节,我们向女老师还有妈妈们点赞致敬;明天,也就是3月12日,还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三月,一系列的节日纪念日活动,都让我们深刻思考着作为社会人,应如何与他人交往,与自然对话。而“尊重生命”这一话题,则显得尤为重要,它一定是人生必修,犹如空气之于生命一样。 学生:从小您就教育我:大海珍惜着奔向它的每一条小溪,所以浩瀚无垠;高山珍惜着垫高它的每一块岩石,所以巍峨高耸;春天珍惜着每一朵娇艳的花儿,所以姹紫嫣红。 家长:是的,尊重生命从尊重他人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尊重是一种平等,不俯望不仰望,不卑也不亢。 学生:我们没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审视别人,也没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嘲笑他人。我们不能用傲慢和不敬去伤害别人的自尊,更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本该应有的尊重。 家长:尊重别人的劳动,即便对亲人的付出,也要表示感谢。尊重他人的选择,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无权干涉。尊重别人的习惯,因为人人有不同的生活背景,最终才构成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学生:老师也常常教导我们,只要坚持真诚待人、认真做事、好好说话,我们的所言所行,也可以在日积月累中,为我们自己赢得来自别人最好的尊重。 家长:希望你们努力去做一个懂得尊重他人、平心静气的人,慢慢地,你会发现,在你温柔待人的同时,世界也在温柔待你。 学生:尊重他人让我懂得,应该加倍珍惜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份情谊,珍惜别人对我们的每一份付出,珍惜别人的尊重,会让自己的生活更温暖,自己的人生更丰盈。 家长:其实,尊重他人,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言语或者是感人的壮举,只要能对别人多一份体谅、包容,又或是理解就足够了。 学生:我知道尊重不仅是一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体贴,也懂得尊重是一份将心比
2024/03/11
“赋心能,启新程”主题心理广场活动
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新学期的校园生活,给予积极心理暗示,对自我产生良好的期望与信心,3月1日中午,在行健楼小广场举办了“赋心能,启新程”主题心理广场活动。 活动伊始,“我的‘心’能书签”便吸引了同学们纷纷驻足。同学们从墙上取下心仪的书签,在书签背面写下最想对自己说的话,制作出一枚枚属于自己的“心”能书签。这些书签不仅美观实用,更寓意着为学习生活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鼓励大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天。 随后,同学们拿着自己的“心”能书签来到“我想对自己说”背景框内进行拍照和摄影打卡。他们站在镜头前,勇敢地表达着自己的心声,或是对未来的期许,或是对自己的鼓励。这些视频与照片不仅记录了同学们的真挚情感,也传递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此外,现场也展出了我校心育团队、心理辅导安排、心理社团的宣传海报,让学生了解心理辅导安排与预约途径,在有需要时寻求帮助。心理老师在现场耐心地为同学们解答疑问,提供有效的建议;心理社团的成员们积极向同学们介绍社团的活动和理念,吸引更多学生加入社团,获得朋辈支持力量。 整个活动过程中,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充满欢声笑语。相信每个同学都获得了满满的心理能量,带着自己的“心”能书签与对未来的期许,去迎接新学期,收获新喜悦、新成长。      
202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