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习任务达成评价性课堂——中小学信息组合作探究

2020年12月8日上午,中学部和小学部信息组开展了一次教学研讨活动,刘璐老师在二(5)班开展了《主键盘区的控制键——回格键与回车键》的教学展示。 刘老师亲切自然的教态、儿童化的教学语言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节课以《小星星》的两句英文歌词为载体,通过字符输入、字符修改、字符换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整个活动设计环环相扣,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找出解决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收获满满,明白了回格键与回车键这两个特殊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并能够熟练地使用它们。 课后,中小学信息组老师们积极研讨,对这节课的教学提出了高质量的评价。低年级学生的键盘学习更要注重指法的练习,这是个长期、不断强调的过程。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可以选择更有趣些的软件或平台供学生打字练习使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本次教研活动,学习交流氛围浓厚,相信对每位老师都能有所启发和收获。   刘璐老师讲课   刘老师指导学生练习操作  中小学集体教研听课记录 中小学教研组研讨课程  
2020/12/11

喜报:小学部“小精灵合唱团”在建邺区“爱与歌.献给2020”中小学合唱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2020年11月19日下午,我校小学部“小精灵合唱团”在建邺区“爱与歌.献给2020”中小学合唱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的佳绩。 本次参赛作品,我们选择了一首来自非洲的歌曲《kuimba》。小精灵合唱团的50名同学在大赛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以积极饱满的态度投入到本次大合唱比赛的训练中,大家从不熟悉非洲语歌曲到牢记每一句歌词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同学们一遍遍练习,认真的神情深深感染着每一个人。同学们每天都在中午、晚上和课余时间连续训练2至3个小时,牺牲了大量学习和娱乐的时间,而且还要克服嗓子疼痛以及疲劳等困难。同学们纷纷表示虽然连续的艰苦训练难免使人疲劳,有时感到枯燥,但每天“听”到自己的进步,听到越来越默契和谐的合唱,心中感到更多的还是成就感和快乐。同学们克服了种种困难,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比赛中,小精灵合唱团的同学们着装精美,精神饱满,以高昂的热情、动情的嗓音唱出了对音乐的喜爱之情,赢得了评委及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通过本次比赛,充分展现了我校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也很好地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体现了我校学生的良好风采和不怕吃苦、拼搏进取的精神。此次比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提升学生艺术品质。 一等奖奖杯   赛前排练   自信迎战 比赛现场 (文/刘媛 图/宋恒)    
2020/11/30

建邺区科学教研员来我校视导活动顺利开展

10月27日,建邺区科学教研员李晓宁老师来我校视导,指导两位老师的科学课堂教学,并对教研组的建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给出建议。 本次教研课的主题是“在共同探究中发展科学思维”,“共同”既指生生合作探究,也指师生合作探究。第一节课由梁宁老师执教《浮力》。精彩的环节设计让学生巧妙地感受到了浮力,丰富的体验活动让教师和学生都沉浸在发现的快乐之中。第二节课是高月老师执教的《变色花》。学生在老师问题引导中提出自己的想法,最终自己提出问题,学习兴趣高涨,每位学生都在40分钟的课堂里高度参与,积极探究。 课后李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给出了高度评价,梁宁老师是一位站上讲台才两年的新教师,课堂环节分时合理、语言干练精简,课堂把控能力很强。高月老师是一位非常有自己风格的老师,学生在她的课堂感受到放松,感受到热情,不自觉地跟着老师进入了学习探究的氛围。李老师在肯定的同时也给出了实效的指导:抓住教学目标,把问题聚焦,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分层次设置探究活动的深浅等。 相信,在这样一次专业指导下,科学组所有老师都会受益匪浅、会更勤于思考,科学课堂也会更加真实高效! 1、细心解说实验 2、师生共同探究 3、学生示范操作 4、共同细致观察  
2020/10/29

分享阅读 专业成长——小学部综合组“尔雅”读书分享活动

书香润泽心灵,阅读点亮智慧。7月3日下午小学部综合组老师们齐聚教师沙龙,环绕而坐,茶和咖啡的幽幽香气营造了温馨轻松的氛围。本次活动,由陈叶蓝老师主持,各学科组的代表老师选择了体现学科特点或教育共性的书籍,畅谈阅读后的感悟和收获。 音乐组朱睿辰老师分享的是《音乐教学法》。朱老师首先强调了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然后围绕书中的主要内容认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音乐教育是学习音乐技能?还是陶冶艺术情操?摆正这对关系,对于把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朱老师的分享,我们了解了当代音乐教育的主流和发展趋势,以及如何根据教育实际,有选择地综合运用中外音乐教学法,不断改革、创新音乐课堂。 体育组代佳佳老师分享的是《窗边的小豆豆》。作为老师,我们想了解学生最有效的方式是走进孩子的世界,这本书就是帮助我们打开孩子世界大门的钥匙。代老师重点推荐了六个观点: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选择、关爱孩子的身心、解放孩子的手脚、爱每个孩子。他的倡议“我们应该好好想一想,究竟给孩子创造一个怎样的成长环境”引发了老师们对德育工作的许多思考。 美术组杜雨泽老师分享的是《教育的情调》。杜老师结合小故事,真挚地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悟。她认为教育是一件充满人文精神的爱的互动,我们应把孩子当成完整的、独特的一个人,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爱护。读懂孩子的内心,把准教育的基调,让孩子的成长过程变得更加美好而充盈。拥有这样的教育智慧,我们的教育才会有真正的“情调”。 信息组孙琳老师分享的是《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让孙老师觉得受益匪浅,在一些观点上产生了强烈共鸣,也引导她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反思。孙老师觉得教育改革就应当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保持“平静心态”,才能聆听到学生与教师真实的声音,在“缓慢”地变革过程中得到“确实”的成果。 科学组高月老师分享的是《小学科学教师专业能力必修》。读而思,思而行。高老师围绕“将探究教学践行在科学课堂”的主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讲述了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得。高老师关注到了科学教学中“假探究”的现象,并从书中积极寻找解决策略,用以提高课堂成效。通过她的分享,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阅读是教师完善专业知识,生成专业智慧,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五位老师精心
2020/07/11

展体育课堂风采,区视导促成长——区教研员方蛟龙老师莅临我校视导

磅礴大雨,却依然阻挡不了体育课堂的热情如火。为进一步优化体育课程设置,落实体育课程标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6月5日在我校体育馆,由夏雪老师和孙斌老师分别给二年级的学生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单手持轻物掷远》、《篮球原地运球》的体育课。体育组全体成员到场观课,建邺区发展中心教研员方蛟龙老师亲临指导。 两位老师都在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内容选择科学;教学态度认真,体育课堂安全意识较强;课堂教学设计新颖,课堂内容充分体现出体育学科特色。夏雪老师以新冠疫情为背景导入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妙用纸飞机、纸炮等器材,形象的表现出了轻物掷远的技术动作,同时也创新、活化了投掷器材。孙斌老师这节上得很精彩,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有动作示范有讲解,重要的是老师能够融入其中和孩子们一起纠正运球动作和参于游戏,让每一个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能够在玩中学到篮球原地运球技术。两堂体育新授课程,课堂结构符合小学体育“自主课堂”教学流程,都能准确指导,及时评价,能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较好展示出学校的体育文化理念。  最后,区教研员方蛟龙老师充分肯定了学校体育工作的特色和亮点,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有序。教研员又在此基础上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今后学校体育工作的进一步有效开展指明了方向。 此次视导检查是对学校体育工作的一次检验和提升,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创新性地开展各项体育工作,进一步打造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的特色体育文化,努力建设“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新样态学校。 1. 夏雪老师执教《单手持轻物掷远》 2. 学生认真练习单手投掷轻物 3. 孙斌老师执教《篮球原地运球》 4. 学生认真听讲 5. 方蛟龙老师悉心指导 (文\图  夏雪、孙斌)      
2020/06/19

让乐学的萌芽在音乐中生长——记建邺区音乐教研活动

              2020年1月2日下午一点半,音乐组在本校组织开展了建邺区音乐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主题是:让乐学的萌芽在音乐中生长。本次活动安排了听课、音乐剧表演、讲座、点评四项内容。 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有:南京市音乐教研员叶军老师,建邺区音乐教研员李鼎老师,小学部庞洁校长,教学处李萍萍主任,学生处夏成君副主任。 第一节片段课由汪姁愉老师执教的《勤快人和懒惰人》。本节课利用了身边的碗筷等物品,让音乐融入生活,在敲敲打打中营造了厨房里忙碌的场景。第二节片段课由刘媛老师执教《动物狂欢节》,本节课把三首圣桑斯的乐曲串联成音乐故事,选用狮王为主线带领学生用律动感受音乐元素并开拓自己的情感感受。第三节片段课由陈韵老师执教《火车开了》,本节课运用二声部的拟声节奏,创设火车开动的情境,既有趣又让学生很快的掌握二声部的配合。三节片段课后是华静老师排演的《口哨与小狗》,用短剧的形式巧妙的分析曲目,并把乐曲情感充分展现出来。最后夏成君主任给全区老师介绍了音乐组的现状和发展,得到了南京市教研员高度赞同和认可,在之后的点评中,高度肯定了我校音乐组的成绩并指出音乐未来发展的道路。 此次活动,围绕教学的有效开展和展示,使执教老师和听课老师受到启发。 陈韵老师执教的《火车开了》多声部的体验音乐 刘媛老师执教的《动物狂欢节》让一年级的孩子感受不同类型的音乐 南京市教研员给本次教研做点评 汪老师的执教的《口哨与小狗》让孩子用身边的碗筷做乐器 夏主任的讲座《花开从容 水流自在》让每个人孩子都参与音乐活动,一个都不能少 音乐短剧《口哨与小狗》孩子们自由感受音乐的魅力  
2020/01/09

成为毕加索——与美同行

——建邺区小学美术教研活动 2019年11月4日下午1:30,建邺区小学美术教研活动如期在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举行。 本次教研有三个流程。第一流程:1:30 ~2:10分别由陈春雨老师和罗昱两位老师同时上课。陈春雨老师利用瓦楞纸的裁剪与拼贴为二年级的小朋友和听课老师们打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变脸》,本节课学习了西班牙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的绘画风格,表现出一张异于常人面部的奇特“变脸”作品。同时开展的四年级《什物拼贴》由罗昱老师执教,生活中各种丰富的材料,如:雪花片、纽扣、吸管、棉花、气泡包装纸的等都变成了美术课上的手工材料,学生通过研究材料的材质、用途、形状、颜色,将什物进行充分利用,变成一幅新奇的什物拼贴画。第二时段:2:15~2:40陈叶蓝老师开展《成为毕加索——与美同行》讲座。讲座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成为毕加索”,从课程及创意来源,教师创作,教学作品,学生作品四部分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与美同行”分为特色课程美、团队美、校园美三部分渗透。剩余时间客人老师们参观“我们都是艺术家”美术作品展。第三部分:2:50~3:35,陈天岚老师执教《成为毕加索——让立体更立体》,利用陶土、铝丝、丝网布制作出一个立体的毕加索作品的头部轮廓,从分析颜色、线条以及毕加索的创作灵感用丙烯设计脸部,最终作品呈现获得在场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最后,前南京市教研员徐健老师先做点评,徐老师点评道:这是一次赋予“美”的教研活动,美在团队、美在校园、美在课程、美在作品、美在身边。对于几位老师的课,徐老师说三位老师对于重难点把握恰当,从认识毕加索到成为毕加索,充分挖掘的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拼贴到立体体现毕加索作品中的神韵。对陈春雨老师的课他建议到,脸部五官可以再大一些,这样可以表现出毕加索作品的夸张。对陈天岚老师的课提出了可以加入中国元素,将中西艺术相结合。区教研员丁圆圆老师也总结到,像这样的特色课程可以进一步系统化 ,加入中国传统文化,达到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作用。   毕加索作品 陈春雨老师指导学生 陈天岚老师上课 陈叶蓝老师讲座 罗昱老师指导学生拼贴 前市教研员徐建老师点评 区老师们认真听课 区老师们认真听课 艺术作品
2019/11/05

乡村生活的回忆——《捉泥鳅》

                                           ——记音乐组推磨听课活动    2019年10月24日上午第一节课,音乐组由朱睿辰老师开展音乐组推磨听课活动。  本次研修课由朱老师带领四(4)班的学生学习四年级上册歌曲《捉泥鳅》。这首歌曲是一首富有浓郁田园风格及生活情趣的台湾校园歌谣。歌曲通过对雨后孩子们要去捉泥鳅的急切心情的描写,展示了一幅动人的田间嬉戏图。捉泥鳅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田间游戏,朱老师通过创设情境,用雨声唤起学生们对乡村生活的回忆,结合创作的简单节奏儿歌让学生在熟悉歌舞节奏的同时感受捉泥鳅的乐趣。最后通过声势动作让学生了解到四四拍的节奏特点与强弱规律。 李老师在评课环节中说朱老师的课堂纪律良好,学生配合度高,通过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到歌曲的情境中。汪老师表示前面的节奏小儿歌环节很有趣,但是要稍作修改效果可能会更好。陈老师表示听了孩子的歌声觉得这首歌曲非常的生动活泼,从孩子们的歌声中很好的感受到了捉泥鳅时的快乐心情,表扬孩子们平时的唱歌方法和习惯非常好,可以看出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了孩子们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华老师评价这节课孩子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在结束的时候,所有同学都转身向听课老师问好,可以看出这个班的整体素质非常好。最后音乐组长刘老师说要把握好课堂的节奏,计算好每一个环节的时间,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音乐组老师听课中 朱老师在弹钢琴 朱老师在讲解节奏
2019/10/25

圆圆的世界 ——记美术组推磨听课活动

2019年10月8日上午第一节课,杜雨泽老师在一4班执教组内推磨课《圆圆的世界》,美术组所有老师听课。杜雨泽老师用撕纸添画的模式让学生在单一的绘画中增添了动手的环节,让学生更有兴趣,激发想象力。杜雨泽老师执教时神态自然,语态童趣,和学生互动充满童真,整节课井然有序。 磨课时周亮老师点评到:本课思路清晰,一气呵成,课堂上老师即兴教学的同时又能与教学环节,教学重难点紧扣。课堂卫生也十分注意。周老师建议在学生撕纸时应注意让学生左右手手指并拢。陈天岚老师点评到:应考虑如果脱离圆形瓶盖该如何画圆。陈春雨老师和罗昱老师共同点评到:本节课对于圆形不只是单一的正圆,也总结了椭圆、半圆、水滴状等形状的圆,在撕纸的环节上让作业更加有层次感,画面更加丰富。组长陈叶蓝老师总结到:本节课环节设计创新有条理,与学生互动不仅有问答,也有让学生上黑板,关注到每一个学生。陈老师建议:小朋友自己画出的圆可以让他们再次走上讲台进行添画联想,看看不同的圆可以变成什么。 杜雨泽老师上课中 组员听课并记录 杜雨泽老师示范 杜雨泽老师指导 师生互动
2019/10/22

一节让学生体验的科学课暨科学组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

根据我校“青年教师成才计划”,为了更好地落实“青年教师312工程”,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举行了“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10月14日,仝丽萍老师作为科学组青年老师代表上了一次汇报展示课。 仝老师的课题是《食物与营养》,这是一节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科学课,而且纯理论性知识占比较多,仝老师在备课阶段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怎么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更多的体验活动。实际上课过程中,仝老师以学生平时的午餐搭配为导入,给了学生一张资料卡片,让学生以阅读的方式学习有关营养素知识,其中还穿插一个小组合作将食物分类的活动,使课堂更加丰富。 听课老师包括学校的众多领导和专家以及组内科学老师,大家对仝老师的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也对所有的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的科学思维在每一节课得到更多的发展。 重难点讲解 阅读资料的学习 小组合作设计合理餐谱 学生设计的午餐 学校领导专家听课
201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