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新闻

三尺情牵,芬芳自来——记高中语文组青年教师刘奕捷

“人间春色本无价,笔底耕耘总有情。”从教六年来,她总是捧一颗谦虚的心,不断探索、不断学习;始终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堂课;用一颗热忱之心,以一份无尽的爱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言出必行,育人先正己身。”坚持以“学为人师”者应有的姿态来践行教育初心,认为谦逊不仅一种是态度,更是一种修养。 她,就是语文组刘奕捷老师。 守望本色 勤勉耕耘 守望本色,勤勉耕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觅得那活水的源头,刘老师勇当教学教研的实验者、践行者。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寻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教中有变,方法灵活,努力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方式。 作为学校省级课题“行-知-创”三阶课堂教学探索的主要成员,积极加入“学习中心”课堂教学变革的学习共同体中;同时,市级个人课题“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中任务驱动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立项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提升自己的教科研素养,加强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 刘老师善于从学科层面出发,把新课改落实到自己的每一堂课中,始终坚持不懈地守住语文的本色,在朴素中尽显语文本色,在踏实中突显语文本色,坚持在真实中彰显语文本色。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语言发展,全身心地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而服务。一直以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扎扎实实夯实基础,旗帜鲜明推广阅读。所任教班级成绩优秀,许多优秀的学生在各级作文大赛中脱颖而出。 温暖相伴 共同成长 “春风化雨润心田,心灵相契筑梦想。”刘老师不仅是学生们的语文教师、引路人,更是孩子们的同行者、知心人。作为学校导师制育人团队中的一员,她不断尝试带着孩子们在文字中徜徉,鼓励他们坚定信心、从容前行,并感受人间温情;用微亮的光,照亮学生前行的路途;用纤弱的力量,赋予学生内心的坚强;用知心姐姐的爱,温暖学生的心怀。和孩子们谈心交流毫不倦怠,用心去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要、梦想和情感,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一张张贺卡、一句句感言,映照出师生间最温暖的情谊…… 践行初心 展望未来 “践行初心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在教育的道路上,刘老师始终保持着对教育教学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坚信只要辛勤耕耘,挥洒汗水,定能桃李芬芳满园间。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教育的目标和教师的责任,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也感染着
2024/11/19

这个秋天,与全国知名高校来一场“双向奔赴”!

走进“国防七子” 探秘兵器世界 邂逅“药界黄埔” 体验名校氛围…… 11月 金中河西高中部学子 走进全国知名高校 助推双高融合育人 奔赴一场文化与科技的盛宴 走进兵器世界 体验机械美学 “进德修业,志道鼎新”。 高一年级同学们 走进南京理工大学 兵器博物馆, 从古老简单的兵器, 到现代数字化的军事装备, 同学们近距离参观国之重器, 学习兵器火炮知识, 凝聚爱国情怀。 聆听中国火炸药领域的传奇坚守人 王泽山院士的传奇故事, 他“一辈子一件事”的执着追求 感动了河西学子。 榜样精神指引同学们 穿越万难、脚踏实地、坚定向前。 探秘药学世界 漫赏园林芳华 在中国药科大学药用植物园里, 1000余种药用植物 让高二年级学子们目不暇接。 同学们在这里增长了见识, 领略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通过近距离接触 一线制药生产线, 同学们见证了 药品制剂的生产加工过程, 对药品的生产工序 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冷冻干燥技术在疫苗、 药品生产线中的应用, 也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中国药科大学段国峰教授 分享了我国药学的发展历史 与未来发展前景, 激发了同学们对药科学的兴趣。 他所表达的 “存心以仁、任事以诚”的人生至理 和“药学报国,兴药为民”的爱国精神 也让同学们深受感染。 未来 金中河西将 开拓更多课程共建的渠道 让高校资源走进来 搭建更多学习研究的平台 让更多学生走出去 高校、高中双向奔赴 为开拓学生学术视野 培育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提供发展土壤 铺设成长路径
2024/11/14

做一个有“温度”的教育者——记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生物学科张从福老师

张从福老师,曾获得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教育先进个人、建邺区学科教学带头人、建邺区领衔教师、建邺区教科研先进个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省优秀课题主持人、江苏省生物学奥赛高级教练员、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做一个勇敢的担当者 两次“临危受命”,奉献自己的热血青春。2007年9月,有一位生物老师突然离职,张老师从高一调整到高三(6)班做班主任,任教高三5、6班生物。他快速适应了新的教学岗位,与学生和谐相处,在2008年高考中全校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董昀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开创了金陵河西高考有学生进入清北名校的新局面。 2015年暑期,张老师担任新分班的高二(5)班的班主任,他知道这是唯一的一届生物班C班,当时的情形着实让家长“精神崩溃”,家长和孩子哭闹了多日,谁都不愿意接受自己或自己的孩子分到所谓最差的班级。经过两年的努力,2017年高考,该班所有学生全部达到本科录取线,不少学生被一本院校录取,家长喜泪奔涌,热情相告。 静心研究提素养,哺育英才泽神州。无数个日日夜夜,一次次的走上红地毯,送走了一届届毕业生,留下了一颗颗充满感恩的心。张老师默默耕耘教坛三十余载,盛放青春,燃烧自己,执着教育创新育人之路,照亮孩子们青春奋斗之路。 做一个潜心的教育者 2006年学校首届中青年优质课大赛中,张老师荣获理科第一名,同年,生物教研组被评为南京市先进教研组,这是金陵河西建校后的首个市先进教研组。刚建校的那几年里张老师发表的论文有四十余篇,还辅导了多个社团、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取得了丰硕成果。 作为教研组长,张老师带领全组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从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到新高考的命题研究,多次参与省市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工作。2019年江苏省教科院“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生物前课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已顺利结题。《新高考形势下的高中生物教研组集体备课的研究》发表在核心杂志《生物学教学》,并被北京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政治及其他学科教学参考》全文转载。 张老师开市级公开课和讲座十余次。在马鞍山市骨干教师培训、宿州新高考教师培训中做过多次专题讲座,不仅以此提升自己的学科专业素养,还帮助不少同行不断进步。这些年来,张老师发表论文100余篇,撰写教育随笔、感悟、散文等300余篇,在他的公众号发表诗歌、散文180余篇。张老师不仅
2024/11/13

构建互动课堂 提升语言素养——南京市高三英语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

2024年11月11日,以“读写结合,促进语言素养提升”为主题的南京市高三英语教研活动在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举行。 本次活动先由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三英语组的熊瑾慧老师和江宁高级中学的刘国桥老师分别开设公开课。两节公开课以其构思严谨、灵巧的教学设计,赢得了在场师生及教育专家的一致好评。 熊瑾慧老师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熊老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结合实际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活跃,教学富有成效。在读写结合的教学环节中,熊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解析,特别注意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第二节课中,学生在刘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写作练习,有效地提升了语言素养。 课后,市教育局领导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教学实践,不仅展示了我市英语教学的新思路,也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参考。来自东山外国语学校丁宗瑞和南师大附校张亚平两位专家进行了相关点评。 参与观摩的教师们纷纷表示,两位老师的公开课为他们打开了教学的新视野,他们将借鉴其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 此次市级英语公开课的成功,为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提供了新路径,也为我市英语教学改革注入了新活力。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此类高质量的公开课,共同推动我市英语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供稿:高中英语组
2024/11/12

精准聚焦 有效施策——南京市高二英语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

11月11日上午,南京市高二英语教研活动在我校D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高二期中调研分析及反馈”。全市高中英语教师济济一堂,通过高二期中调研结果的分析及反馈,共同探讨了高二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挑战,总结了高二英语教学中的得失,并通过讲座和展示课的形式分享了教学经验。 活动伊始,我校的闵琦老师为教师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精彩讲座。闵老师介绍了读写结合课的意义和目的,深入剖析了读写结合在英语课堂的应用现状,提出了自己对于以读促写的几点思考。闵老师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探讨了读写结合在英语教学中的独特优势,并分享了他如何在课堂上实施这一教学策略。闵老师的讲座内容深入浅出,赢得了与会教师的阵阵掌声。 随后,活动进入了公开课展示环节。第一节由我校的梁春林老师主讲。她围绕“高二阅读训练策略中的研究报告类说明文”这一语篇类型,进行了一次基于文本结构探索设问链的教学展示。梁老师利用期中调研试卷中的两篇阅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研究报告类说明文的基本要素、结构特点等,关注文本结构与设问链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掌握了阅读此类文章的基本技巧。 紧接着,由东山高级中学的邵红老师带来第二节公开课。邵老师以“高二写作训练策略中的读后续写环节——情节构建与语言提升”为主题,展示了她在写作教学中的独特方法。邵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本、提炼主题、构思情节等步骤,帮助学生提升读后续写的能力。同时,她还注重语言的锤炼与提升,通过动作链、情绪描写等手法,让学生们在写作中更加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邵老师的公开课生动有趣,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了丰富的知识。 通过此次活动,南京市的高二英语教师们不仅加深了对期中调研数据的理解,还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策略。注重读写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共识,将共识落实到具体的课堂实践,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供稿:高中英语组
2024/11/12

走进国防兵器世界,欢乐机械美学体验——高一年级开展“南理工+欢乐谷”秋季社会实践活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1月9日,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中部高一年级师生带着满心的憧憬与热望,在秋季社会实践活动中共同奔赴了一场文化与美景的金陵盛宴。他们探访南京理工大学,感受名校氛围,探秘兵器世界,树立国防意识;畅游欢乐谷,释放学习压力,开拓精神视野。 上午参观南京理工大学校园。在微风轻拂中,聆听秋天的讯息。校园内古香古色的建筑与现代化的教学楼交相呼应,彰显着“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同学们兴致高昂,纷纷在校门、大礼堂等标志性建筑前合影留念,既是对美好瞬间的留存,也是对自己的激励与鼓舞。 接着参观兵器博物馆,馆内陈列着许多珍贵的文物与展品,从古老简单的兵器到现代数字化的军事装备,每一件都蕴含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同学们近距离参观了各类飞机、坦克、火炮等国之重器,学习兵器火炮知识,感受其威武霸气的同时,了解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历史与伟大精神。 最后聆听王泽山院士感人事迹宣讲。这位中国火炸药领域的传奇坚守人,用一辈子一件事的执着践行个人的国防理想。“只要一心钻进去、专注坚持,再‘冷门’的专业都可以光焰四射。”一生奉献给国家和民族是一种莫大的幸福,精神榜样指引同学们穿越万难,脚踏实地,坚定向前。 下午徜徉南京欢乐谷乐园。阳光正好,摩天轮上看自然生态的遍地秋景,旋转木马忆起童年时光,过山车刺激又兴奋……大家开怀欢笑,年轻的脸庞绽放青春的光芒。同学们在游乐中体验和学习自然,在探索中激发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这是一场与秋天的约会,更是一次意蕴悠远的研学实践活动。 供稿:高一年级部 刘奕捷
2024/11/10

探秘药学世界 漫赏园林芳华——高二年级开展“中国药科大学+园博园”研学活动

2024年11月9日上午,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二年级全体同学走进中国药科大学,感受这所名校的氛围,探秘瑰丽神奇的药学科学世界。 始建于1936年的中国药科大学走过八秩岁月,始终秉持着“精业济群”的校训精神,先后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药学专门人才,走出了10位两院院士和一大批药学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为推动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享有“药界黄埔”的美誉。 在药科大学,同学们参观了药用植物园。该园于1958年建园,种植各类药用植物1000余种。活标本区按植物的生态要求和植物分类系统种植,成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和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之一。不仅种有很多国宝级别的药用植物,还是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精髓的园林式建筑,广场、湿地、假山、廊道、亭台、点缀其中。 同学们分批次参观中国药科大学GMP实训中心不同的制药生产线。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药学教育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药学学科的所有理论的构想、创意、验证和研究都必须依赖实践来完成,即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其有形化、物质化。 该实训中心建于2011年,包括有三个制剂生产车间,三个原料药车间,还配有空气净化等公用车间。这里的硬件设施足以达到国内制药行业先进水平,这是为了让实践教学能在接近医药企业真实生产情境下展开,更为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药学科技人才奠定了基础。 同学们在这里了解布洛芬离心、结晶、分离、生成的生产流程,见证神奇布洛芬的诞生。又观摩冷冻干燥技术-疫苗、药品生产线。冷冻干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我们熟悉的疫苗、抗菌素、抗毒素、干扰素、细菌、病毒、疫苗、血制品,在生产中都离不开这项技术的身影。 通过参观GMP实训中心,同学们认识到药品制剂的生产加工过程,知道一枚小小药丸背后所蕴含的深奥精密地制药原理和生产工序,更能够将学者教授们严谨科学的科研态度应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在药大的报告厅,药大的段国峰副教授亲临讲座,为同学们分享中国药学的发展历史与发展前景。同学们零距离地观摩名师风采,感受药大教授严谨治学的科研魅力。相信这当中一定有同学受本次讲座激发对药科学产生浓厚兴趣,未来成为中国药学发展的接班人。相信同学们也会深刻地认识到“药学报国,兴药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到“存心以仁、任事以诚”的人生至理。
2024/11/10

雄峰秀红 征途何惧—— 高三年级开展“栖霞山”秋季社会实践活动

一座栖霞山,半部南京史。2024年11月8日,2022级高三学子来到栖霞山开展秋季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雄峰秀红征途何惧”。 虽时至深秋,已到立冬节气,但秋高气爽,阳光和煦。同学们经过半个学期的紧张忙碌而又勤奋充实的学习生活,带着老师们布置的学习任务,开启研学之旅。 重走栖霞山,设计行走路线,记录游览踪迹。虽然不少同学之前来过栖霞山,但他们表示,每次来都有不一样的感受。首先感觉周边环境大为改观,道路干净宽阔,交通更加便捷。其次,进得山来,游人秩序井然,不再是曾经的烟雾缭绕,人声鼎沸,而是一派肃穆清幽景象,让人有一种静下心来,慢慢感悟大自然和人世间万物相得益彰的和谐之美。青衫并峙千岩秀,秋兴平分半岭红。握手名山相一笑,白云仍在故人胸!这一次,时间比较充裕,同学们分小组规划行走路线,踏遍青山,觅得美景,不亦乐乎。 寻访禅宗古寺,了解金陵历史。枫林又挟小乘风,焰叶层层上故峰。聚散云天横雁字,轮回石窟响霜钟。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栖霞古寺充满传奇色彩,值得每一个南京人铭记,尤其是1937年的那段历史,更是刻骨铭心。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弥勒佛殿、毗卢宝殿、法堂、念佛堂、藏经楼、鉴真纪念堂、舍利石塔。栖霞寺舍利塔图像严谨自然,形象生动,雕刻十分精致,构图颇富有中国画的风格,为中国五代时期佛教艺术的杰作。历经千年风雨,虽有部分石檐毁坠,仍巍然屹立,成为金陵佛气极盛的见证。寺后的千佛崖内凿佛像500余尊,精美壮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健雅诚仁,未来胜任”为培养目标的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一直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这次“雄峰秀红 征途何惧“的主题活动,不仅是紧张学习生活的一次调节,更是对一场探寻历史文物的旅程。在游览栖霞山的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联动,彼此在活动中增进了师生情谊,更加强了对栖霞古寺历史和文化的深入了解。 供稿:高三年级部
2024/11/09

筑牢实验室安全防线,构建和谐平安校园---2024年建邺区学校实验室危化品使用安全管理培训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实验室危化品使用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全区学校实验室危化品使用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避免危化品实验安全事故,确保实验课程安全开展,11月8号下午,建邺区教育装备办公室根据市区相关部门有关危化品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在金陵河西学校举行了2024年建邺区学校实验室危化品使用安全管理培训。 本次培训以实验室危化品使用安全管理暨实验室安全管理再提升为主题,以讲座和实地参观交流相结合方式进行。全区各校负责实验室安全分管领导、化学或生物实验教师、危化品管理员等共计5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 首先是中华中学附属初中陈晓芸、致远初中龙关伟两位老师就本校实验室危化品使用安全管理做了经验分享。 我校王汝林老师就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及意识的提升作了专题讲座。王老师从危化品管理法律法规、学校危化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实验室教师的安全意识的提升等方面进行了具体交流。 区教育局技装办袁靖主任对本次培训做了总结发言,并就全区实验安全管理工作做了全新的部署和要求。 最后,参加培训人员参观了我校化学实验室,现场做了经验交流。参训老师纷纷表示,本次培训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扎实有效。接下来,要在规范实验教学实施、保障实验教学条件上下功夫,不断夯实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实验室育人功能,为教育教学做好服务。 供稿:王汝林
2024/11/08

“环”抱幽雅,“境”遇美好——学工处组织班级文化暨环境卫生评比活动

为了营造幽雅美好的育人环境,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创设温馨的班级文化环境,学生工作处于10月25日组织了主题为“环”抱幽雅,“境”遇美好的班级文化暨环境卫生评比活动。 本次评比由李烨副校长领衔,学生工作处冯辉、田甜、王佳旭三位主任及各年级管理团队成员带领各班班长采取高一查高三、高三查高二、高二查高一的错年级检查方式,对各班班级文化建设和环境卫生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且客观的打分,最终综合各年级管理团队和各班班长的评分情况,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2名,结果如下: 一等奖 高一 8班 3班 高二 8班 7班 高三 4班 7班 二等奖 高一 5班 1班 4班 2班 高二 4班 6班 5班 3班 高三 1班 5班 3班 8班 三等奖 高一 6班 7班 高二 2班 1班 高三 6班 2班 11月5日大课间,高中部围绕本次评比活动进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仪式对本次班级文化暨环境卫生评比做了回顾和总结,以温馨简短的视频展示了优秀教室的文化布置场景。赵建宁、李烨、袁廷虎三位校长分别给一二三等奖颁发奖状,并给获得一等奖的班级颁发“卫生环境暨文化建设先进班级体”锦旗。 本次评比活动中表现亮眼的高一8班,杨子淏同学代表高一8班分享了本班同学进行班级文化布置过程及感悟。 教室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主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教室的样态是学生对班级美丽愿景的直接映射,是衡量学生以实际行动建设班级的重要标准。班级环境是一张彰显班级精神风貌的名片。学工处将以评促行,以评促改,在常态化班级环境卫生评比活动中,让师生“环”抱幽雅,“境”遇美好! 供稿:学工处
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