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新闻

踏歌杏坛传薪火 俯首育人立风标——记高中部刘加伟老师

三尺讲台 诗意栖居 诗心润桃李,讲台绽风华。作为南京市中小学教师诵写讲大赛一等奖、江苏省中学教师诗词讲解大赛二等奖获得者,刘加伟老师朗诵声情并茂、书法潇洒飘逸、简笔画栩栩如生,他把每堂课都编织成诗意的邂逅。他常言:"语文教师的课本该氤氲墨香。”从《诗经》的青青子衿到《离骚》的香草美人,他总能用抑扬顿挫的声线演绎华夏文脉,用"情境浸润式"教学法让古典诗词焕发出现代的光芒。 当他在全国教科研成果大赛展示《赤壁怀古》时,时而化身雄姿英发的周郎,时而化作拣尽寒枝的东坡,在角色穿越间点亮学生眼眸,这种不拘一格的教学创意令现场评委赞叹:"这才是语文应有的模样。"正是这份写进教育基因的诗意追求,让三尺讲台成为安放灵魂的挚爱疆场。三尺讲台正生长成一片葳蕤的诗意山川。 匠心致远 筑梦芳华 一川星斗窗前过,深耕杏坛三十载。26年的班主任生涯,让他收获了无数教育的春天。作为年级主任,他像精细的考古学家般雕琢每个教育细节,他让学生生命拔节有声,让教师生涯生发有味,让教育生态生生不息。每天清晨六点半,当晨曦初染校园的梧桐树影,总会有一个清癯的身影推开办公室的窗子,而与他相伴至破晓的,常常是教案上的朱批与未拆的润喉糖。。日日夜夜,他见证了星光下的熠熠华章。 星辰大海 赤子情怀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作为语文老师,"南京市教育先进个人"和"南京市教学先进个人"的证书上铭刻着永恒的初心。他常说"课本不是整个世界,但整个世界都可以装进课文。"这种教学智慧,让他的课堂涌动充盈着文学张力。"他常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他用教育的热情在学生心田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他用行动诠释:教育,恰是把世界变成会发光的河流。正是爱的付出,他收获了学生的喜爱,2020年,2024年,他两度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秦淮河水汤汤,平仄声里筑文脉;钟山松涛阵阵,俯仰之间育栋梁。刘加伟老师以渡船人的姿态守望教育长河,将《诗经》的荇菜化为星火,将楚辞的兰芷织作云帆,在书声琅琅处书写着新时代师者的诗篇。这样的先生之风,正引领无数青春向着星辰大海启航。
2025/09/22

南理工大咖教授,受聘金陵河西“科学副校长”!

2025年9月 金陵河西学校高中部隆重举行 “汇智聚力 科学启新” 科学副校长聘任仪式 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党委书记、国家级领军人才 张文超教授 受聘为金陵河西“科学副校长”! ⬆️点击视频观看聘任仪式精彩瞬间 国之重器“牵手”基础教育 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书记 国家级领军人才 张文超 受聘为金陵河西高中部“科学副校长” 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朱俊武专程到场祝贺:“张文超教授是我校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也是立德树人的好老师。相信他会把前沿科技、科学思维与家国情怀一并带进金陵河西学校。” 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朱俊武 南京理工大学是“国防七子”之一,70余年来始终“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金陵河西历经20余年发展,已成为南京领先、全省知名的现代化学校,以优异的办学成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此次聘任,将把南京理工大学的红色基因、科研积淀与金陵河西蓬勃的科学教育生态深度融合。 “科学副校长第一讲”点燃全场 ⬆️点击观看张文超教授的教育故事 “从今天起,我就是金陵河西人!”聘任仪式后,张文超教授发表了振奋人心的“科学副校长第一讲”,上任科学副校长后,张教授将引入前沿科技资源,打造品牌科学活动,强化学生实验与实践环节,擢升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 那一刻,“科研报国”化作一粒炽热的火种,落在每一位金陵河西学子的心间。 未来,金陵河西学校与南京理工大学还将共同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开设专家讲坛,组织教师进行跨学科教研、工作坊等一系列双高合作。同时张校长还与同学们约定了一场主题为《驯服“爆炸”的艺术:走进南京理工大学含能材料的世界》的校长课堂,相信这场融强国强军、科学创新于一体的科普盛宴会给河西学子们带来不一样的震撼与启迪。 聘任科学副校长, 是学校顺应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培养未来科技创新人才的 一项重要且积极的回应。 正如张教授所言: “让每一个问‘为什么’的孩子, 都能听见未来的回声。” 金陵河西与南京理工大学的 这场“双向奔赴”, 必将为教育强国、 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贡献新的“河西力量”!
2025/09/19

历史长河摆渡人——高中部青年教师赵敏哲的讲台与心田

她不是故纸堆的守旧人,而是历史长河的年轻摆渡者。用历史的哲理拨开迷雾,以班主任的温情陪伴成长,带领学生遇见有温度的历史,成为有思想的青年。 一、南大底色:从考古现场到三尺讲台 赵敏哲老师的教育谱系,起始于南京大学考古学的深厚学术土壤。但这并非一段尘封的过往,而是她教学风格中最鲜活的灵感源泉。 她把考古学的“田野”搬进了教室。探方、地层、器物类型学……这些专业术语在她手中化为独特的教学工具。她不像一位照本宣科的讲师,更像带领学生“重返现场”的侦探队长,引导他们从一枚五铢钱推断汉朝的经济脉动,从一幅《清明上河图》解析汴京的市民生活。这种“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实证精神和宏大叙事下的细节洞察,让她的历史课充满了解谜的乐趣与发现的惊喜。 这份将学术底蕴转化为教学魅力的能力,让她在南京市基本功大赛、绍兴市优质课等重量级舞台上折桂,展现了年轻教师的专业深度。 二、课堂新锐:打造“高黏度”的历史思维课 年轻,意味着不被传统范式束缚。赵敏哲老师的课堂是开放而活跃的“思维场”。她的市、区级公开课,常常因为其新颖的设计和强大的互动性,成为同行争相学习的范例。 她深谙Z世代学生的交流方式,善于用问题牵引、用故事搭建、用辩论激活。在她的课上,历史人物不再是非黑即白的扁平标签,而是身处复杂环境中有血有肉的个体;历史事件不再是需要背诵的冰冷考点,而是可供深度剖析的经典案例。她给予学生的不是答案,而是审视过去的多元视角和批判性思维的工具箱。 建邺区论文评比的奖项,印证了她不仅“教得好”,更能“思得深”,是一位持续进化、反思型的学习者。 三、班级“首席”:亦师亦友的青春合伙人 作为班主任,她完美避开了“刻板严肃”的传统形象,是学生眼中可敬又可爱的“赵姐”。这份亲近的核心秘诀或许正是“真诚”与“共情”。 她不用高高在上的权威管理,而是用并肩成长的伙伴心态来建设班级。她设计的主题班会,贴近青春期的真实困惑与向往;她营造的班级氛围,既有公平竞争的赛场的紧张感,更有互相支持的家的温暖。她耐心细致地关注着每一个个体的情绪波动与成长烦恼,因为她深知,比成绩更先成长的,是健全的人格。“建邺区优秀班集体”的称号,是一个结果,更是她与学生们共同奋斗、彼此成就的温暖证明。 四、“序言”灯塔:一种后置而关键的陪伴 学生给她的评价极致浪漫又精准
2025/09/19

把“大先生”写进日常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育人——高中部召开师德师风专题会议

9月18日,金陵河西学校高中部在D2报告厅召开师德师风专题会议。李烨副校长(兼高中党支部书记)以“新时代广大教师的精神航标”为主题,带领高中部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明确新时代教师使命担当,为学校师德建设注入新动能。 李校长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群体的系列重要要求展开深度解读,将其串联为“新时代教师成长的精神谱系”。他指出,2014年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是教师职业的“立身之本”——理想信念是方向灯塔,指引教师坚守教育初心;道德情操是行为底线,规范教师言行举止;扎实学识是育人底气,确保教师能答疑解惑;仁爱之心是情感纽带,让教育充满温度。 2016年强调的“四个引路人”职责与“四个相统一”原则,则进一步明确教师的“育人之责”:既要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也要做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既要在教书与育人中实现价值统一,也要在言传身教、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学术自由与规范间找到平衡。 谈及2021年“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的要求时,李校长结合学校教学案例强调,“大先生”不是遥不可及的称号,而是体现在每一堂课的用心设计、每一次课后的耐心辅导中,是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学会做人做事的榜样力量。 对于2023年提出的“教育家精神”,他详细阐释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等六大内涵,鼓励教师将这种精神融入日常。而2024年部署的《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则为教师成长提供了路径指引,学校后续将通过专题培训、名师帮扶等方式,助力教师提升师德素养与教学能力。 李校带领全体教师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重要论述后,又逐条解读《金陵河西学校师德师风承诺书》11条“红线”。教师们深知,师德不是高山仰止的宏大叙事,而是每天走进教室前深呼吸的那一口“良心空气”。 现场还播放学生祝福视频——“老师,愿您做我们生命里的那束光”,不少教师眼眶湿润。“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李校长在发言尾声动情说道,“未来教育的长河中,我们不追求成为岸边最耀眼的灯火,只愿做一抹温暖的晨光,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 老师们纷纷表示,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指引,以师德承诺书为行动准则,在教育教学中践行教育家精神,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实际行动
2025/09/18

打开中学部100多门宝藏选修课,解锁N种可能!

在金陵河西 课堂不只在教室 更在实验室、画室、剧场 甚至蓝天下 学习也不止于课本 更在与教授对话、 与科技共进、与艺术相融中 一起打开100多门金陵河西 中学部选修课图鉴 探索热爱 链接未来! 双高融合课程 在中学课堂,上大学名师课 金陵河西与南大、南航、 南科大等多所重点高校 开展“双高融合”课程共建, 邀请顶尖教授走进中学课堂, 开设大学先修课程! 从“智翼启新”到“金陵文澜” 再到“医路有你” 学生们不仅提前接触到 一流高校的顶尖学术资源, 还在跨学科的视野中拓宽知识面,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课程 动手+竞赛,打造未来创造者 信息学课的同学们 常常为一个算法热烈讨论; 无人机编程团队 反复调试飞行路线; AI人工智能课上, 学生自主设计机器人, 精准完成指定任务。 植物组织培养、激光切割制作、 化学创新实验…… 这些课程没有标准答案, 只有不断试错、突破和创造。 而同学们总能在其中, 收获出乎意料的惊喜。 艺术体育课程 在美育中成长,在运动中磨砺 学生们在声乐课堂上, 通过演唱与欣赏声乐作品 提升艺术表现与审美感知, 在戏剧课上,通过排演话剧 丰富情感的体验。 剪纸工坊里,细心雕琢传统纹样,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艺术不只是一种技能, 更是一种对话世界的语言。 体育不仅是竞技, 更是意志力的修炼场: 击剑锻炼专注力, 飞盘培养团队协作, 拳击学会控制与释放...... 每一个动作都在书写 青春的活力与自信! 人文素养课程 深读文化,漫游世界 “行读金陵”课程中,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城市古迹, 在实地调研中理解历史; “英美影视欣赏”不只学英语, 更学文化比较与批判思维; “生活中的地理”将地理知识 带入到生活中; 而“大观园的春夏秋冬” 则通过文本细读, 带学生读懂曹雪芹笔下的时光与人生。 教育的意义 不仅在于传授知识 更在于为每个学生 提供发现自我 探索世界的多种可能 在金陵河西学校 选修课是让兴趣生根发芽 让潜能自由生长的土壤!
2025/09/17

共探 AI 教育新实践——建邺区高中化学教研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

2025年9月16日,建邺区高中化学教研活动在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录播教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以AI赋能'行-知-创'路径下的高中化学'学习中心'课堂”为主题,通过公开课、专题讲座和交流研讨三个环节,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来自建邺区各高中的化学教师和教研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参与此次教研盛会。 一、公开课:实践AI赋能的化学课堂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陈琦老师为高一学生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化学课《守护金陵明珠——玄武湖水污染治理中的离子探秘》。陈琦老师创新性地使用校园智能小助手生成一份真实的水体检测报告作为课堂引入,瞬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学生通过小组实验合作探究离子反应的实质,在动手实践中深入理解化学原理,并用化学符号进行准确表征。最后,通过深度治理环节,引导学生感悟离子反应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意义,完美诠释了“行-知-创”的教学理念。 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的陶万兵老师以《离子反应》为课题,为高一学生呈现了一堂结构严谨、层层递进的化学课。陶老师精心设计了两个核心任务:任务一聚焦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书写,通过分组实验、学生练习和实验探究等多样化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分析;任务二着重探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深层意义,帮助学生建立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的联系。整堂课充分体现了“学习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在动手实践和思维碰撞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图1:金中河西高中化学陈琦老师讲课 图2:建邺高中化学陶万兵老师讲课中 图2-1:学生认真听课 图2-2:学生利用DeepSeek搜索实验方案 图2-3:学生分组实验探究 二、专题讲座:深化理论探索与技术应用 公开课后,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赵建宁校长作了题为《融合AI技术,构建高中化学学习中心课堂》的专题讲座。赵校长从理论层面分析了AI技术在个性化学习、数据分析与反馈等方面的优势,并结合实际案例,分享了如何利用AI工具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的互动性和实效性。 图3:赵建宁校长讲座 图4:刘江田老师讲座 随后,南京市化学教研专家刘江田老师进行了《素养为本,学评一致》的专题讲座。刘老师从核心素养导向出发,强调了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探讨了AI技术在过程性评价和学生学习诊断中的应用,为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策略
2025/09/17

夏日映迹绘新程——高中部2024级学生暑期活动成果展示

蝉鸣渐歇,暑光未散;夏韵犹存,成长已显。当盛夏的风拂过书页,当实践的汗滴落在征途,金陵河西学校高二年级学生满载着高一暑期的收获与感悟,共赴一场名为 “成长”的成果之约。9月15日下午,在学术报告厅举行高中部2024级学生暑期成果展示,回望暑期的充实足迹,共享成长的喜悦与感动。高中部赵建宁校长、李烨副校长、袁廷虎副校长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全体师生观看学生暑假生活集锦视频,透过一帧帧画面,留住美好,回味精彩。每一份付出都藏着向上的力量,每一份成果都印染出青春的模样。 在今年8月举行的2024-2025学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中,8班学子积极参与航天科技创新赛、无人机操作技能挑战赛,表现突出,荣获多项省区奖,更有部分项目晋级国赛。获奖代表周子傅分享了她的参赛经历,戴瑞丞同学给大家带来了现场无人机操作展示。 在刚刚结束的“2025领航杯”和第二十四届江苏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我校机器人社团所有参赛项目均获省级奖项,更有一个省特等奖的优异成绩。学校机器人社团社长、省特等奖获得者杨子淏同学跟大家分享他的比赛体悟。 在忙碌的假期里,也有同学按下了生活的慢速键,或是静静翻开书页,浸润墨香,亦或提起画笔,描绘生活。1班的侯心悦同学坚持为兴趣而读,跳脱课堂任务框架,自由选择,将两个月的书香时光,转化为了成长中的新鲜养分。4班万佳琪同学则是用心捕捉平凡瞬间里的美,并用画笔定格永恒,让蓬勃青春融入艺术创作,迸发出多彩光芒。 当然自然的奇趣与文化的温度也交织出了旅途故事的丰盈。同学们行万里路,用心感受,遇见更好的自己。7班的龚予北同学近距离仰望富士山,沉浸式触摸日本文化内核,理解、包容、思考。3班衣宁飞同学登上玉龙雪山呼吸自由空气,驻足金沙江边感受自然力量,在彩云之南留下了缤纷记忆。2班王艾佳同学在炎炎夏日北上,于长白山之巅邂逅云雾天池,用味蕾解锁中朝边境独特风情,在中央大街漫步漫步聆听欧式建筑的百年诉说。 同学们还以光影为媒、让笔墨作桥,传承历史记忆与人文情怀,与《南京照相馆》深度交流,众多优秀影评作品让对历史的敬畏、对艺术的感悟,璀璨绽放。 蝉鸣里的蜕变印记,夏风里的成长诗行,终将成为迈向高二新征程的力量源泉。感谢每一位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每一位同学的努力成长。心有所向,终至所归! 供稿:高二年级部 刘奕捷
2025/09/16

强国火种点亮河西!——金陵河西高中举行科学副校长聘任仪式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办公厅《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文件精神,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9月12日下午,我校在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汇智聚力,科学启新”科学副校长聘任仪式,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国家级领军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文超同志受聘担任我校科学副校长。高校科研“国家队”嵌入基础教育“主战场”,金陵河西由此开启“高校-中学”双高融合育人新篇章,为江苏省高品质科技特色高中建设按下“加速键”。 正式受聘!国之重器“牵手”基础教育 聘任仪式上,南京市金陵河西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穆耕森为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张文超教授颁发“科学副校长”聘书并发表致辞,穆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南理工是“国防七子”之一,70余年来始终“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金陵河西历经20余年跃升为南京领先、全省知名的现代化学校,以优异的办学成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此次聘任将把南理工的红色基因、科研积淀与金陵河西的蓬勃生态深度融合。 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朱俊武专程到场祝贺:“张文超教授是我校火炸药研究青年团队的领军人,更是立德树人的好老师。相信他会把前沿科技、科学思维与家国情怀一并带进金陵河西,让科学教育更深入的融合进金陵河西校园。” 现场直击:欢迎短片+“校长第一讲”点燃全场 (插入短片) 现场播放的定制短片《汇智聚力,科学启新》以火炸药研究“从跟跑到领跑”的故事为主线,展示张教授带领团队上高原、进戈壁、啃“硬骨头”的科研日常,更记录了他坚持每周与学生进行学术漫谈、穿梭于科研与课堂的教育情怀。短片落幕,掌声如潮——那一刻,“科研报国”不再只是屏幕里的誓言,它化作一粒炽热的火种,落在每一位河西学子的心间。 “从今天起,我就是河西人!”聘任仪式后,张文超教授发表就职感言,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校长第一讲”,同时张校长还与同学们约定了一场主题为《驯服“爆炸”的艺术:走进南理工含能材料的世界》的校长课堂,相信这场融历史、科学与创新于一体的科普盛宴会给河西学子们带来不一样的震撼与启迪。 活动最后,全体与会领导、嘉宾上台合影,镜头定格在挥舞校旗的学生脸上——那是科学精神接力跑的最新一棒。正如张教授所言:“让每一个问‘为什么’的孩子,都能听见未来的回声。”金陵河西与南理
2025/09/13

鸣珂振玉,青蓝共曜——高中部举行2025-2026学年度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9月11日上午金陵河西学校高中部以师徒之名,开启了一段“鸣珂振玉,青蓝共曜”的旅程,共绘薪火相传育桃李的美好愿景。 高中部教师发展处左爱斌主任郑重宣读了本期师徒结对名单。一个个名字被点亮,在报告厅中织就一片教育的星空,连接起经验与创新,也承载着学校的信任与期待。 十二对教育类师徒、二十二对教学类师徒签订结对协议,笔尖落下,是承诺,是约定,更是心与心的托付。他们将以行动书写“青蓝”故事,以专业延续教育温度,在金陵河西教育共同体中携手前行。 师傅代表汪明艳老师回顾自己二十多年教学、教育时光,与恩师们相处的点滴记忆此刻又清晰再现,感慨万千,与徒弟们的日常处处洋溢温馨幸福。感恩师傅的相伴,感慨徒弟的成长,感谢学校青蓝工程让温暖相遇,照亮彼此。 徒弟代表冯春宇老师心怀感恩,发言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期盼在备课、课堂把控、师生沟通等实际教学环节中得到师父的悉心指点,获取宝贵的实践智慧。承诺以空杯精神向师傅求教,用青春视角注入创新活力。 高中部领导赵建宁校长、袁廷虎副校长、李烨副校长、姜宁校长助理分别为师父教师颁发“青蓝工程”聘书。一纸聘书,是引路使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师徒并肩而立,镜头定格下这一刻,微笑中写满坚定与希望,智慧光芒交汇,照亮彼此前行的路。 在互赠信物环节,师父们送上精心挑选的教育专著,墨香蕴智,字里行间承载着殷切期望;徒弟们敬献清雅芬芳的鲜花,花开寄情,朵朵花瓣凝结着尊师之意。以书传道,以花明志,这一刻,教育的薪火在书香与花香中悄然传递。 赵建宁校长在最后总结中对结对师徒提出了三点期许:希望在学校五年规划的路径中,每位老师都能锚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在“五课”教学实践中不断突破,在名师计划、成才计划的带动下迅速成长。希望师父们倾囊相授、涵德树范,与徒弟共进共长,不仅在业务上助力徒弟站稳讲台,带稳班级,更要以崇高的师德引导徒弟们理解教育的真谛。希望徒弟们能主动跟随,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力争在短期内实现教学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双重提升,教育智慧碰撞,迸发出时代新精彩。 供稿:刘奕捷
2025/09/12

以选择,致卓越——高中部2025-2026学年度举办高一上学期校本选修课宣讲活动

在蕴育希望、收获成长的时节,一场关于选择热爱与多元探索的盛会如约而至——9月10日下午,金陵河西学校高中部高一选修课宣讲大会在学子们的期待中拉开帷幕。 金陵河西学校高中部始终致力于为学生成长奠基,依托南京深厚的学术资源和前沿科研平台,将高中教育纳入更长链条的育人生态中。突破传统课程边界,延展学科知识领域,搭建个性化辅导场域,突出个性化学习与跨领域融合,切实推动“健雅诚仁、未来胜任”育人目标达成。 本学期,高中部整合多学科资源,构建了覆盖文学、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智能交互、信息技术、艺术、体育十余个学科方向、共二十一门的多元课程体系。每一门课程都是一方滋养兴趣的土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这里,热爱可被看见,潜能得以舒展,个性得以生长。 在我校“双高融合”育人模式下,大学先修课程以科创类和医药类两大特色路径,涵盖了文化探索、工程实验、设计技术、数智建模、生命科学、药学研究六大板块。夯实学生核心素养根基,鼓励个性发展和深度学习。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纵深拓展,更着力培养跨学科融合与实践创新能力,先行融入大学高校高质量学术教育中。 宣讲会现场,老师们以生动详实的课程介绍赢得阵阵掌声。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互动,展现出对拓展视野、发掘自我的浓厚兴趣。 高中部赵建宁校长在宣讲会总结中期待学生与教师因热爱双向奔赴,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兴趣中探索,在实践中成长。学校持续优化选修课程体系,力求让课程贴合学生成长需求,多元课程拥抱教育未来。 当多元选择如繁星缀满校园天空,当学术视野似长风鼓荡青春的风帆。充满活力的土壤终将成为滋养梦想的沃土。金陵河西学校高中部丰富的课程体系与开放的实践平台,正以兼容并蓄的姿态,为每一位学子搭建起连接自我与世界的桥梁。在这里,每一次选择都是视野的拓展,每一份参与都是快乐的生活。 供稿:教师发展中心
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