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 心护航

 同学们,经过近三个月的居家生活,我们终于在春暖花开之时重回校园。返校后,有的同学可能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困惑与担忧。为了帮助大家更快地适应复学的生活,我们有几点建议提供给大家。 困惑1:人员聚集,担心被传染 病毒尚未完全消灭,有同学担心大家集中在一起,可能造成传染。 建议:相信学校,做好防护 同学们的具体返校时间,是视疫情防控情况,经科学评估后确定,提前一周向社会公布的。因此,学校能够开学说明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已经考虑到学校作为一个人员密集的场所可能会产生的问题。此外,在开学之前,学校已经做好了各项疫情防护准备工作。同学们返校后,学校每天执行严格的校园管控、疫情监测、校园消杀、食品安全管理等防护措施。我们要相信政府和学校已经为大家的健康安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同时自己也要做好个人的安全防护。 困惑2:防护措施多,感觉太麻烦 与以往的校园生活不太一样,开学之后同学们需要每天测量体温、戴口罩进校园,跟同学交流还要保持一定距离,有的同学对此可能会感到不太适应,认为防护措施过多过于繁琐,产生烦躁情绪。 建议:平心静气,自觉防护 疫情虽然已经得到了控制,但还没有完全消除,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都是防护的有效措施。做好防护措施不仅是防疫抗疫的要求,更是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这或许是一段特别的校园生活体验,我们不妨平静地接受,彼此支持,共同度过。 困惑3:开学后学习进度快,成绩跟不上 有的同学居家学习期间相对比较自由散漫,每天的学习内容没能真正掌握,开学后十分担心自己跟不上其他同学的进度。且开学后就要面对学情调研,心中更是焦虑不已。 建议:放下焦虑,积极应对 行动是治愈焦虑最好的方式。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陷于自己的焦虑情绪中,而是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思考自己能做什么以应对目前的状况。例如及时查缺补漏,发现自己学习上的漏洞,据此制定具体、有针对性、可行的计划。同时,也要跟紧每天的教学进度,遇到不会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同学。 困惑4:家里太安逸,不适应学校 居家学习期间,同学们学习、生活都比较随意。然而开学后生活节奏突然紧张起来,有的同学感觉一时难以适应。 建议:收拾心情,整装出发 从一种散漫的状态进入紧张有序的状态是需要时间的,在这段调整的时间里同学们很可能会感觉到一点不适,这是我们应对环境变
2020/04/06

疫情防控期间教师容易出现的心理困惑与对策——写给中学教师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之战打破了我们平静的生活,面对这场“战役”,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应对多方面的挑战。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国各地都在启用多种网络平台开展“停课不停学”的网络教学。这一全新的教学情境,使教师的工作方式与生活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给许多教师带来了不少情绪上的困扰。   困惑1:生活与工作节奏被打乱,烦燥! 现在老师们面临的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工作与生活是完全交融在一起的。首先多数老师,既是老师也是家长,既要忙自己的学生,也不能不管自己的孩子,而且要配合孩子的老师。一位中学老师说:“以前,虽然也是多重角色,但时空上是有区分的,现在因为在家办公,都搅和到一块儿了。没有了上班和下班的界限,白天照样要忙家里的事,最起码一日三餐要忙。晚上也经常要处理工作上的事情。真的感到很疲劳!并且觉得在家工作比上班还要累!”  对策: 1.   在空间上泾渭分明。比如,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以找一个房间或一块地方作为自己固定的工作区域。使自己一坐在此区域便进入一种工作状态。 2.   在时间上泾渭分明。制定一个较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将自己备课、上课、网上批改作业及辅导孩子与做饭炒菜的时间相对地固定下来,形成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的习惯,使我们生活与工作更有条理、有规划。    困惑2:直播上课没经验,焦虑! 现在多数学校都在使用网络平台直播上课,这让许多教师感到焦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老师们要学习软件的操作方法、要学会在线上批改作业,还要想办法如何在线上互动,如何让学生看到板书、ppt如何使用等等。 2.   课前焦虑,担心网络是否畅通,担心操作程序是否正确,担心学生是否能专注听讲。 3.   部分老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是面对网络授课新形势,操作起来困难重重,无法发挥优势;年轻教师虽然比较擅长网络技术,但是教学经验不足,无法像以前一样听课备课,课上起来也会束手束脚。 4.   压力山大。以前教师都在固定的教室上课,听课的也只是固定的几十位学生,现在的直播课,老师面对的不仅是学生,还有家长,甚至更多的人群,这无形中给老师增加了压力。
2020/03/04

用“心”战疫情,我们在一起

   2020年的寒假格外的漫长,也格外的特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计划。面对如此关乎生命健康的大疫情,每个人都不免恐慌,也可能出现一些与平常不太一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这些反应是任何正常人群应对危机事件时可能出现的正常反应: 情绪方面:出现了对这场疫情的无法控制的紧张、担心、焦虑、恐惧,控制不住担心会不会被感染,甚至出现对传染来源、对政府、对干预措施的抱怨、愤怒;对疾病得不到控制的愤怒和无助、绝望;也可能变得情绪不稳定,容易激惹,对待家人、外人没有耐心。 躯体方面:可能出现不自主心慌、胸闷,头痛,容易出汗,总是感觉心里不踏实、身体各种不舒服,容易疲倦、食欲下降、睡眠变差,甚至出现血压升高、生理周期紊乱等情况。 认知方面: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总觉得自己可能被感染,对身体各种感觉特别关注,并将身体的各种不舒服与“疫情”联系起来。觉得生活中充满各种各样的危险并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如此脆弱,难以相信他人和世界等。 行为方面:可能会出现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的情况,或者有意逃避、回避与疫情有关的信息或者场景;也可能反复去查看疫情的进展消息,行为变得冲动、经常发脾气。成年人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可能会比以往更加频繁地吸烟、饮酒。   焦虑和恐惧是个体在面对压力时正常的反应,适度的焦虑有助于个体渡过危机,但过度的焦虑与恐惧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应对疫情带的干扰,调节好自己的心理和生活。这里我们有几点建议给大家: 第一,从行动上积极应对。 正常作息,保持饮食和睡眠,适当运动和娱乐是维持自己身心稳定的基本条件; 学习科学的预防知识,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 做些能让自己感觉更好的事情,不管是看学习、看书、听音乐、运动,将自己注意力转移到能让自己更舒适的活动上可以放松下来。 第二,做好心理上的自我调整。 接纳自己有焦虑和恐惧的情绪,这是个体面对危机时的正常反应,不要否认和排斥它们; 相信政府所公布信息的权威性,不要轻易相信未经核实的信息,更不要以讹传讹; 关注疫情的同时,也需要给自己设置一个关注的频率,很多时候恐惧和焦虑并不是因为信息缺乏,而是信息过载,做好信息自我隔离; 学会识别自己生理和情绪上的不适,虽然我们可能并没有感染肺炎,但我们可能会有心身不良反应,例如失
2020/02/14

安庆市宿松县中小学心理教师来校心理访学

12月6日下午,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中小学心理教师150余人到我校进行心理访学,学生发展中心主任李楠楠、缪涵蕊,心理中心专职教师马荣先热情接待来访教师。 首先,马荣先老师从“全面性促进,立体式浸透”、“聚焦式引领,个性化点拨”两个方面介绍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发展,具体包括我校的育人环境、特色活动、教师心理品质和心育技能的提升、心理危机防护体系等内容的开展与建设。 随后,专职心理老师陪同来访教师一起参观我校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和小学部心理辅导室。来访教师们热情高涨、兴趣盎然。时而拍照取景、时而热烈交流,在意犹未尽和高度赞扬中结束了本次的访学。 我校教师接待来宾    来访教师听讲座   马荣先老师介绍我校心理工作   来访教师参观我校心理中心
2019/12/10

做幸福家长,养育幸福孩子——金中河西幸福家长成长系列讲座

2019年11月22日上午,在千人报告厅举行了“幸福家长,养育幸福孩子”家长成长系列讲座。本次讲座邀请一年级全体家长参加,主讲人是钱素玉老师。钱老师是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正面管教家长讲师、学校讲师,有着非常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在讲座中,钱老师首先邀请家长做互动游戏——如何打紧握的拳头,游戏引发家长思考,觉察到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投入的体验中,在深入的沟通里,家长表达了自己对孩子未来期待和目前教育过程中的困惑。接着钱老师通过具体的案例,带着家长们了解了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大家对孩子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试着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学会尊重孩子。最后带着大家分层次地角色扮演,体验如何尊重地和孩子沟通。现场给很多家长带来深深的震撼,一位扮演孩子的妈妈谈感受时,噙着眼泪说,如果她的孩子可以听到这么有力量的话就太幸福了!钱老师微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说,觉察是成长的第一步,相信她会让成为给孩子赋能的幸福母亲,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此次幸福家长成长系列讲座活动,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个沟通学习的平台,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讲座在一片热烈而不舍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会后,家长们觉得意犹未尽,纷纷表示希望能有机会尽快进入下一次的幸福家长课堂,一起学习做更幸福的家长,养育更幸福的孩子。   家长参与互动游戏 家长谈自己的教育困惑 钱老师和家长进行互动 钱老师走下台与家长交流
2019/11/29

读懂孩子 助力幸福成长——小学部“幸福家长课”走进家长开放日

“迎冬小雪至”,小雪节气将至,校园里暖意犹存。11月21日午后,小学部D楼报告厅座无虚席,飘荡着阵阵欢笑。原来,在家长们的热烈期盼中,“幸福家长课”走进了六年级的家长开放日活动,旨在引导更多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通过反观自身行为,树立高质量陪伴的目标,助力孩子更幸福地成长。我校心理健康中心成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正面教育讲师钱素玉老师主讲本次“幸福家长课”。 家长眼中的孩子是怎样的?孩子又如何看待父母对自己的认识的呢?课堂甫一开始,钱老师就以生动、鲜活的问卷,呈现孩子的自我认知与父母认知的巨大差异,引发与会家长深思:为什么会有认知上的巨大偏差?接下来,钱老师从一个父亲的思考“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快乐”引入,呈现实证研究结果,即小学阶段孩子主要面临的四大挑战在于:学业压力、与人相处、独立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四个方面,一步步指导家长帮助孩子迎接这四大挑战,迈过成长过程中的“拦路虎”。 六年级学生面临着小升初的压力,家长普遍比较焦虑,会将压力传导给孩子,从而影响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钱老师从脑科学的角度,运用活泼易懂的方式讲解大脑的运作模式,帮助家长理解现阶段孩子的脑发育特点,从而在生活中尊重地和孩子沟通。光有理论上的指引,还很难有深层次的触动人心的力量。讲座中还模拟了现实生活的场景,分别邀请家长进行角色扮演,展现“控制”、“娇纵”、“尊重”三种类型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情境,通过采访“孩子”的感受,使与会家长清晰感受到尊重的沟通方式才最有效。 小学部心理健康中心“幸福家长课”自开办以来,一直受到家长的热烈欢迎,吸引越来越多的家长加入到“金中河西幸福家长基地”。接下来,“幸福家长课”又将走进一年级的家长开放日,走进每一位家长中间,成为我校家校共育中的一盏明灯,一起致力于成为幸福的家长,养育幸福的孩子。                                         
2019/11/26

我校举办初一初二家长心理沙龙

11月21日下午3点钟,我校初一初二家长心理沙龙如期举行。本次家长沙龙由我校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专职心理老师马荣先和吴昊桐主持,几十余名初一初二的家长自愿参加。                                 马老师组织家长进行分享   本次家长沙龙的主题是“和着孩子成长的节拍,与孩子一起谱出多彩的旋律”。沙龙开始,马老师组织家长们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并就与孩子的相处方式以及遇到的困惑进行分享。随后吴老师向家长们分享了心理老师从家长和孩子们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的情况,让家长们意识到初中阶段的孩子有一些突出的心理特点,并能透过这些特点看到孩子们的真正需求与困惑。那么孩子们的成长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以及我们如何走进孩子内心,了解他们的世界,引领他们健康成长呢?马老师认为家长们需要“读懂孩子”,改变对孩子的评价标准;需要倾听、理解孩子,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还需要赏识、尊重孩子。谈到家长们最关心的学习问题,马老师认为这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去发现孩子们的问题所在;要家校合力,让孩子得到最大的收益;同时家长也要不断反思自己,与孩子一同成长。 家长们认真倾听,及时记录,一个半小时的沙龙在家长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期待以后的日子里孩子和家长可以共同成长,一起谱出多彩的青春之歌。                                    马老师在沙龙中进行分享                 
2019/11/22

成长路上 感谢有你——致谢师长与同伴

很多时候,我们期待着长大,又畏惧长大。成长路上,我们会取得成功与胜利,收获赞美与掌声,但有时也会面临困难与挑战。幸运的是,我们有师长、朋友的陪伴。他们的爱与支持,让我们在成长路上勇往直前。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充满爱与感动的瞬间。 初二(1)班  小别离:9月,你即将踏上远行的飞机,让我们尽情地享受别离的时光。你送给我们的礼物,会永远珍藏于心间,它是友情的见证,是青春再相逢的信物。   初二(2)班  师生共同过生日   初二(8)班   您传授我们知识,也带着我们发现身边的美。   初二(8)班   手牵手,一路欢歌。   初二(9)班  感恩学习:学生早晨迎着晨曦走进校园,晚上有星星相伴回家,学生们刻苦学习又富有朝气,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未来的你们更是会感恩现在的自己,今天的努力付出换取明天的荣誉成就,不负韶华。                                                                                              初二(13)班  别人眼中的风景   初二(16)班  成长的路上,感恩有你的陪伴,我们一起快乐地成长。   初二(18)班  感谢合作默契的伙伴   高二(1)班-爬毕业墙我是倒数第二个上的,之前作为“底座”驮了那么多人上去感觉没什么,但真正让我上的时候不禁腿有点发抖,害怕摔下去,但当时事已至此就只能心一横,下面一个同学用力把我往上一抛,我看见好多同学从上面纷纷伸出
2019/11/07

成长路上 感谢有你——感谢自己

有人说,诗在远方,其实诗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在自己的心中,你自己就是一首诗。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来自毕业班的同学们写给自己的三行情诗。 再遥远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 再咫尺的距离,不迈开双脚也永远无法到达; 用行动战胜恐惧,用坚定克服困难。加油!                   ——初三(1)班某同学   愿你雨天有伞 秋冬不寒 笔里有诗                                       ——初三(2)班某同学   感谢你,一路走来,不惧风雨。 希望你,坚持到底,突破自己。 愿你活出你想要的样子,洒脱,奋斗,感恩。                                                                           ——初三(3)班某同学   如果上天赐予了我低调的成长, 我只想用一生的坎坷, 背负起今生理想的蹉跎         
2019/10/31

优秀校园心理漫画作品欣赏(三)

《学习如闯关》 初三年级 朱小米 其实,学习就犹如闯关游戏。 我们不断成长,学习的难度也逐渐增加,就像越来越难以过关的游戏。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你需要经历无数的考验和失败。 在越来越难对付的作业、习题、考试、复习等一个接一个不断出现的Boss的“猛烈攻击”下,我们会感到焦虑、失望、不自信。 但只要你坚持下去,不因为一时的气馁而放弃,并且能在失败中汲取能量,不断进步,使自己变得强, 终会闯过难关、达到你一直追求的梦想的彼岸。 愿你在合上笔盖的那一刻,有一种收刀入鞘的骄傲。         《看不见》 高二年级 段苏杭 魏子程 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能力。 我们总是会抱怨生活,是因为我们总是愿意相信我们所看到的。 可我们的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当我们的天空被云翳遮蔽时,谁愿相信,灰蒙云层后那温暖而闪耀的阳光呢? 如果目光只停留在深井中的一片天空中,我们又怎么会看见大千世界之美丽呢? 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天才?是因为我们只能听见别人的言语,而无法深入了解别人的思想和精神,无法理解别人深刻的想法。如果自己愿意当一个庸人,我们只会被庸人包围。 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奇迹? 是因为我们只能看见事物的表象,让一切只按着自己的想法来,而看不见事物深处所隐藏的含义。 一个心中没有希望、不相信所谓神秘的人,就只能看见露出的冰山,而看不见海面以下的美丽。 世界赐予了我们一双美丽的眼睛,我们应当用它们去发现世界的美丽。 做一个新的自己,用自己的双眼、用心、用灵魂去看,看见头顶闪耀的群星。         《心门》 高二年级 杨张弛 周珈羽    
2019/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