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新闻

弦歌不辍 师者情怀——师生眼中的高中部历史学科童国兵老师

曾经的那个少年阳光爽朗,笑容可掬,犹如一抹阳光温暖着他人;眼前这个“少年”,虽饱经风霜,却依然笑面世事,精神抖擞,他,就是高中部童国兵老师,一位“风”一样的男子。 风一样的男子 吴英杰(高中历史组青年教师):认识童主任的都知道,每年运动会上风驰电掣的百米冲刺,每天上下楼梯课间跑操动辄上万的步数,遇到学生状况即刻反馈实时解决的速度,都完美地诠释着“风一样的男子”的形象,以至于我作为一个不到30岁的小伙子,每次和童主任一起走路,总是累得够呛;以至于年轻班主任一接到他的电话都会下意识反射“学生是不是又出问题了?” 以至于让人忘记了这个70年出生的人已经在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奋战了29个春秋。 田甜(高中历史组青年教师):晨光微曦的冬日清早,凉风掠过他温和的脸庞,惊讶于他轻快的脚步已在6:55之前将楼层丈量;正午时分滴答走动的石英钟每每将指针拨向12:30,总会期待着那个清瘦的身影出现在教室的门旁;夜色笼罩的教室楼道,从18:00至22:00,细数着他每晚四次巡查一次不落。 吴英杰:作为年级主任他要求严格,管理精细。从缺席名单的原因上报到常规管理的善意提醒,从教室的环境布置到考试质量的盯人战术,从学生活动的策划组织到宣传展板的标题设计,事无巨细,亲历亲为。这位严谨务实的年级主任,常常以自己的勤勉督促着身边人不断自省与奋进。 田甜:2024年高考再创新记录,高考荣获“八项大奖”,背后是一千多个日夜的劳神苦思,三年如一日的披星戴月与默默坚守。每次摸底考试或者模拟考试,从上百页的“内部资料”中找到有价值的数据,汇总成本校的成绩分析。表面看来这只是一份数据,但每个数据都镌刻着夜深人静时那紧锁的眉头与疲惫的身影。目标锁定,成绩跟踪,个性辅导,结果反馈,这使高三团队的每个老师方向鲜明、目标明确,合作精诚。他就是这样用勤勉的脚步丈量着每一个班级的宽阔,用专业的引领激发着每一位老师的潜能,将整个团队拧成了一股绳,将高三年级聚成一团火。 毕业生:很幸运高中能遇到童老师这样耐心、认真的老师。从一开始的茫然到最后的坦然,都离不开童老师一遍遍的讲解。课间的答疑、晚自习的讨论都成为高中闪亮的回忆。感谢童老师的一路陪伴。 光芒万丈的燃灯者 田甜: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令学生心悦诚服。作为历史老师,常常只能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备课,有时会备到夜里十二点。作为备课组长的我,
2024/12/02

怀抱星辰志,步步踏实痕——高中部召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11月教学通报会

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2024年11月29日下午, 高中部在D2报告厅召开11月教学通报会。本次大会由高中部课程教学处郁惠副主任主持,高中部全体教职员工出席。 会议流程主要分四个环节。首先由郁主任代表高中部“三处一办”通报各部门近期工作和下阶段高中部重点工作。 课程教学处围绕“积‘常规’跬步,行‘教学’千里”,详细通报了期中教学常规检查、推磨听课、高三视导的相关工作,还对高二学测启动、阶段检测、各年级的期末考试等多个方面做了明确要求。 学生工作处通报的主要工作有:举行主题为“且将新火试新茶“的青春诗会活动,进行主题为“环抱幽雅,境遇美好”的高中部班级文化建设暨环境卫生评比活动,邀请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学专家给高中部全体家长做了主题为《学家庭教育,做智慧家长》的讲座,组织两期国旗下讲话,完成期中考试后学生表彰大会和家长会,组织研学活动,组织青年班主任参加南京市班主任基本功竞赛,组织第39期入团积极分子的团课并完成团校结业考试,参加南京百校通名校探访招生活动,等等。 本学期教师发展处主工作繁重而艰巨。11月主要工作有:“青蓝工程”中期考核,召开区青优申报培训会,组织市、区级课题开题论证,有序推进读书报告会的准备工作,承办市级公开课、讲座,召开青年教师汇报课筹备会,整理汇总全国信息学、数学、劳技获奖信息,组织安排南京大学实习生跟岗实习,等等。 综合办公室的主要工作有:接待淮安靖江中学跟岗领导和四川省自贡市领航校长代表团成员。组织学部教师参加区红会应急救护培训和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科竞赛创新发展研讨会;组织召开高中部高品质发展论坛的会议,整理编辑论坛发言稿;编辑高中部制度汇编;完成新闻稿的审核上传和双高融合社会实践、竞赛获奖的微信宣传,等等。 各部门工作虽然繁杂,但在老师们的积极配合下都在有序推进,体现出良好的教学管理秩序和积极有为的工作风貌。 会议的第二个环节是由南京市物理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张旖旎老师作《备课和教案撰写》的经验介绍。张老师详细介绍了《简谐运动》的备课与教案撰写过程。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重难点突破的策略,再到课堂的整体设计,以及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安排与调整,还有教学反思,她都娓娓道来。她的经验分享具体、感人,给大家新的启发。她在整个比赛和日常教学过程中的辛苦付出,让人感慨又让人心疼。 接着请周箐
2024/12/02

牛!14人斩获数学国家级奖项

获奖学生与指导教师姜宁合影 传承经验 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金中河西连续十年都有学生获得全国数学联赛国家级奖项。其中冯梦杰、陈子翀、楼帅舟、朱陆霖、刘晨阳、余沁芸、江易知、周致远、裘依诺等多名同学被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顶级高校录取,后续发展潜力巨大。陈子翀现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程柯现就读于浙江大学,楼帅舟现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余沁芸现就读于东南大学。 学校近四年来摘获省三以上的五大学科奥赛奖项390人次。尤其是信息学方面,近四年有10人次获得全国信息学奥赛金牌。 获奖学生感言 高三6班 江 南 从高一初次接触数竞开始,我尤其感谢学校给予的平台以及老师的用心培育,不仅让我的数学水平日益提高,也引导我数竞与课内学习间达成平衡。同时数竞本身使我明白了想赢就必须坚持努力,对自己做出的选择就要全力以赴去拼。 高三7班宋子奡 在比赛准备过程中我获益良多,在学校老师的细心关怀和指导下,我找到了对数学的热爱,努力钻研刻苦训练,在沉迷于解题乐趣的同时也获得了成果。感谢这段时间里学校的支持。 高二2班 江佳蔚 作为高二学生,首次参加数学竞赛并获奖,真的很荣幸。这次比赛经历是我宝贵的财富,我将带着对数学的热爱,潜心研究,争取在下一届全国数学联赛中能获得更好的成绩。
2024/11/28

在老生常谈的话题中闪现智慧光芒——记建邺区“JY德育名师工作坊”成熟班主任主题班会示范课活动

11月26日建邺区“JY德育名师工作坊成熟班主任主题班会示范课活动”在我校举行,建邺高级中学孙晶副校长、建邺区JY德育名师工作坊袁子意主任、我校初中部李宏伟校长、校学生成长中心缪涵蕊主任等多位德育专家出席了活动,高中部李烨副校长带领学生工作处及全体班主任全员、全程参与。活动主要包含主题班会展示课、专家点评、微讲座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刘宝嘉和杨阳老师分别开设了主题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若说轻轻说》的班会展示课。针对日常班级管理中常遇见的问题,两位老师精心设计、用心筹备、创新形式,获得了一致好评。 刘老师从“日理万‘机’:观手机使用现状、危‘机’四伏:探讨沉迷手机带来的危害、神‘机’妙算:分析手机沉迷原因、当‘机’立断:谈手机合理使用”四个方面,以短剧、角色模拟、学生讨论等方式引领学生认识沉迷手机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危害。 杨老师通过折纸小游戏引导学生认识到沟通的作用;以情境案例分析带领学生认识为什么说话没有达到想要的的效果;用游戏《你听我说》让学生学以致用现场运用沟通技巧解决实际问题;借游戏《传达与接受》使学生感悟理解换位思考对真正有效沟通必备条件,丰富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明白沟通要用眼睛听、用耳朵听、用心听。 两节班会展示课后,与会的各位德育专家对两节主题班会课作了精彩且独到的点评。莫愁职校的孟凡花主任对两节课进行了专业且站位高远的点评。孟主任认为两节班会非常好的展示了主题班会的主题,解决了当下班级比较棘手和共性的问题,展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真正的感悟和理解。此外,孟主任还对两节班会课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南外河西陈翠老师指出两节班会课的设计感非常强,学生参与度高。建邺高级中学李桂兰老师认为两节班会课的主题名称非常好,将班会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扮演了非常好的引导者角色。 最后高中部学生工作处杨红主任作了题为《德育先行——理想教育的实践之道》的微讲座。杨主任从“在成长中走向更远的明天、在探索中走向更高的品质”两个方面解读了我校学生工作的培养目标和具体实践,精彩诠释了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之道。 主题班会是解决班级管理常见问题的重要抓手,问题常见,面对不同时代的学生要结合学生特点不断创新,引领学生亲身参与,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暴露,完成了由内而外的自我教育,更好地发挥主题班会在班级管理引导学
2024/11/27

“视”以促教,“导”以致远——南京市教研室对高三年级进行教学视导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推进以“学”为中心的高三课堂教学,助力教师专业成长,2024年11月19日,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专家组莅临我校开展教学视导工作。专家组通过听课评课、常规巡查、座谈交流等形式,对我校高三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深入的指导和引领。 本次视导共听评课26节,涵盖九门高考文化科目。专家们深入课堂,感受河西分校高三年级真实、生动的课堂面貌,近距离、多维度、深层次剖析个学科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际,精准把脉,专业引领。 听课结束后,分组进行了评课交流。授课教师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提出高三教学的困惑和难点。各学科教研员就授课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亮点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赞扬,针对有待探讨的地方,与授课教师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分析。 专家们充分肯定我校高三一轮复习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认为各备课组重视素养型大考点的整合与架构,复习中注意梳理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有机渗透;备课组能够基于本校学情编写校本导学案,微专题;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学活动有较高的认知性和参与度。同时也指出,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精细化训练和矫正,从试题立意、概念辨析、错题重练等方面构建完整的矫正框架和教学模型,将高质量精品化,常态化。 “视”是细致关怀,“导”是方向引领。视导活动虽已结束,高三复习教学的思考和行动仍在继续!高三年级组将以本次视导为契机,梳理落实各项指导意见,沉淀积累,以更好的姿态逐光前行,为学生高考赋能,共促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供稿:高三年级组
2024/11/20

戮力同心 共赢未来——高二年级家长会暨期中表彰大会圆满举行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我校高二年级于2024年11月19日成功举办了家长会及期中表彰大会。此次家长会旨在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表彰在期中考试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激励全体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 会议伊始,刘加伟主任对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引导家长通过关注抖音、微信等学校的官方账号,便捷地获取学校的最新动态和教育资讯。刘主任详细介绍了高二年级在教学管理、考试分析、纪律整顿、导师制落实等方面的工作。特别强调了通过组织各项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并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家长会上,刘主任还对近期的一系列活动进行了回顾,包括9月30日的国旗下讲话、高中部班级文化暨环境卫生评比活动、运动会、秋季研学实践活动以及期中考试分析会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家长会后,紧接着进行了学生期中考试表彰大会。学部领导对高二年级在期中考试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热烈祝贺,并宣读了理科和文科总分年级前10名、前20名、前30名、前50名以及前75名学生名单。这些学生以优异的成绩展现了他们的勤奋和智慧,成为了全体同学学习的榜样。 在理科总分年级前10名中,石钰涵同学以654.5分的高分荣获第一名,杨宇萱、姜歆宸同学分别以643.5分和639分紧随其后,分列第二、三名。文科总分年级前10名中,王芊尧和骆绎先同学以637.5分并列第一名,卢瑞杰同学以637分位列第三。 大会还特别表彰了进步显著的学生,如郑宇轩同学进步141分,章欣月同学进步138分,他们的进步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努力,也为其他同学树立了积极向上的典范。 会议也不忘反思和整改。在表彰的同时,袁校长指出了当前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如成绩两极分化、学习主动性不强、心理脆弱和时间利用率不高等,并提出了家校齐心、立足现实、学会沟通、家庭和谐和全力配合等几点建议,以期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大会还特别强调了高二年级“自我管理”十项规定的重要性,包括文明礼貌、不迟到早退、上课专注、不带电子设备进校园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田甜主任鼓励学生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和明确的目标,全身心投入到热爱的事物中,为了梦想坚持不懈。只要
2024/11/20

进无止,勤以时,笃己志——高一年级举行期中学生表彰大会

初冬暖阳映硕果,青春学子展风华。高一年级于11月18日下午在学术报告厅召开期中学生表彰大会。彰卓越,树榜样,励前行。进无止,勤以时,笃己志。既颂往昔勤勉,亦启未来梦想,满载希望,照亮前程。 “勤学苦练结硕果,书读万卷学有成”。我校高一年级对期中考试中涌现的总分和单科状元、学习标兵等进行了表彰,分别颁发“总分状元奖”“卓荦奖”“英华奖”和“单科状元奖”,凝聚榜样力量,鼓舞前行信念。高中部课程教学处副主任郁惠老师为获奖学生一一颁奖。 优秀学生代表徐清源同学发言。他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学习中的体会与心得,告诉同学们高一正是打基础的关键时刻,要扎实走好每一步,不要急于求成。只要每天都有所收获,最终成绩的提升也一定水到渠成。 高一年级童国兵主任寄语“云程发轫少年志,奋楫逐浪天地宽”。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但这并不代表学习的任务结束了。当下的收获是往昔奋斗的馈赠,当下的荣誉更是未来成功的基石。在后续的学习中同学们还需要不懈奋斗,锐意进取,力求更大的突破。 过往为序曲,未来谱华章。此次表彰大会,不仅是荣耀的加冕,更是心灵的启迪。它赋予我校高一年级全体师生以无畏的信心、坚实的力量。在探索新知路上勇往直前,无惧挑战。携手并进,以豪迈之志、奋进之力,共赏教育美景,共创辉煌未来! 供稿:高一年级部
2024/11/19

同心同行,合作合力——2024级高一年级家长会顺利召开

行远自迩,笃行不息。执爱之手,共护成长。为了让家长们更全面、更深入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增进家校沟通效能,在学涯规划、心理健康、行规品德等育人重点中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部于11月18日在学术报告厅举行了高一年级期中家长会。本次家长会分为三个议程:家长课堂、全年级家长会及班级分会场家长会。 学校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丁盼老师,为各位家长带来了主题为“心健学习路,家教伴成长”的分享交流。从“学习禀赋系统”“学习动力系统”“学习调节系统”“学习支持系统”四个方面深入解析学习心理构成,为家校科学共育提供了详尽的指导做法。 本次年级家长会议由高一年级童国兵主任主持。童主任首先向拨冗出席会议的每一位家长表达了由衷的感谢与诚挚的敬意。接着他全面回顾了自开学以来年级在各项教育活动中的精彩瞬间和丰硕成果。高一年级全体教师始终秉承“诚真勤仁”的校训,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力求教育好每个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能不断成长提升。 随后,各个班级家长会也井然有序展开。各班班主任精心准备,根据本班特点,对年级家长会上所提及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与补充,并为家长们提供了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各班的任课老师们也走进班级,基于自己教授的学科特点以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家长们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交流。 教育是一场和谐的协奏,而非单一的独奏。此次家长会,不仅是知识与智慧的交汇点,更是家长们教育理念革新与实践策略获取的宝贵源泉,让爱的教育有了更加科学、系统的支撑。家校之间,心手相连,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双方相互奔赴,共同致力于孩子的未来! 供稿:高一年级部
2024/11/19

三尺情牵,芬芳自来——记高中语文组青年教师刘奕捷

“人间春色本无价,笔底耕耘总有情。”从教六年来,她总是捧一颗谦虚的心,不断探索、不断学习;始终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堂课;用一颗热忱之心,以一份无尽的爱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言出必行,育人先正己身。”坚持以“学为人师”者应有的姿态来践行教育初心,认为谦逊不仅一种是态度,更是一种修养。 她,就是语文组刘奕捷老师。 守望本色 勤勉耕耘 守望本色,勤勉耕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觅得那活水的源头,刘老师勇当教学教研的实验者、践行者。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寻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教中有变,方法灵活,努力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方式。 作为学校省级课题“行-知-创”三阶课堂教学探索的主要成员,积极加入“学习中心”课堂教学变革的学习共同体中;同时,市级个人课题“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中任务驱动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立项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提升自己的教科研素养,加强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 刘老师善于从学科层面出发,把新课改落实到自己的每一堂课中,始终坚持不懈地守住语文的本色,在朴素中尽显语文本色,在踏实中突显语文本色,坚持在真实中彰显语文本色。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语言发展,全身心地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而服务。一直以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扎扎实实夯实基础,旗帜鲜明推广阅读。所任教班级成绩优秀,许多优秀的学生在各级作文大赛中脱颖而出。 温暖相伴 共同成长 “春风化雨润心田,心灵相契筑梦想。”刘老师不仅是学生们的语文教师、引路人,更是孩子们的同行者、知心人。作为学校导师制育人团队中的一员,她不断尝试带着孩子们在文字中徜徉,鼓励他们坚定信心、从容前行,并感受人间温情;用微亮的光,照亮学生前行的路途;用纤弱的力量,赋予学生内心的坚强;用知心姐姐的爱,温暖学生的心怀。和孩子们谈心交流毫不倦怠,用心去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要、梦想和情感,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一张张贺卡、一句句感言,映照出师生间最温暖的情谊…… 践行初心 展望未来 “践行初心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在教育的道路上,刘老师始终保持着对教育教学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坚信只要辛勤耕耘,挥洒汗水,定能桃李芬芳满园间。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教育的目标和教师的责任,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也感染着
2024/11/19

这个秋天,与全国知名高校来一场“双向奔赴”!

走进“国防七子” 探秘兵器世界 邂逅“药界黄埔” 体验名校氛围…… 11月 金中河西高中部学子 走进全国知名高校 助推双高融合育人 奔赴一场文化与科技的盛宴 走进兵器世界 体验机械美学 “进德修业,志道鼎新”。 高一年级同学们 走进南京理工大学 兵器博物馆, 从古老简单的兵器, 到现代数字化的军事装备, 同学们近距离参观国之重器, 学习兵器火炮知识, 凝聚爱国情怀。 聆听中国火炸药领域的传奇坚守人 王泽山院士的传奇故事, 他“一辈子一件事”的执着追求 感动了河西学子。 榜样精神指引同学们 穿越万难、脚踏实地、坚定向前。 探秘药学世界 漫赏园林芳华 在中国药科大学药用植物园里, 1000余种药用植物 让高二年级学子们目不暇接。 同学们在这里增长了见识, 领略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通过近距离接触 一线制药生产线, 同学们见证了 药品制剂的生产加工过程, 对药品的生产工序 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冷冻干燥技术在疫苗、 药品生产线中的应用, 也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中国药科大学段国峰教授 分享了我国药学的发展历史 与未来发展前景, 激发了同学们对药科学的兴趣。 他所表达的 “存心以仁、任事以诚”的人生至理 和“药学报国,兴药为民”的爱国精神 也让同学们深受感染。 未来 金中河西将 开拓更多课程共建的渠道 让高校资源走进来 搭建更多学习研究的平台 让更多学生走出去 高校、高中双向奔赴 为开拓学生学术视野 培育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提供发展土壤 铺设成长路径
2024/11/14